油价疯狂上涨的原因_油价狂泻的真实原因是
1.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求好看小说.
3.什么是市场多元化原则?在具体应用时采取哪些策略/
4.股市狂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5.金融高手:请解释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
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成因: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次贷风暴之鉴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事件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
当前,准确估计包括三大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债券投资中的损失,恰如整体评估此次全球次贷风暴整体损失之原委,尚嫌为时过早。然而,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次贷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已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现实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国际观察家在分析此次金融风暴时普遍认为,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乃是此次金融动荡的三大原因。其中尤以第一条为甚。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没有理由指责这一经济刺激政策的总体取向。但在具体操作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值得反思之处。其最初两年降息力度过大,真实利率有时甚至为负;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 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更形成此轮金融动荡的根源。由是看来,货币当局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至为重要。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可能更为惨烈。
次贷风暴还表明,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种种报道表明,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可以想见,从长远计,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7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已对这些举措作了详尽阐述。其核心是保护市场正常运行,主要手段有二:一是法治,修订旧法,颁布新规;二是信息披露,打击金融机构向购房者、债券投资者欺诈兜售的行为。另一方面,布什在其8月31日讲话中宣布,联邦住房机构将为那些陷入困境的贷款者提供担保,使其以优惠利率获得融资;并表示,政府的工作是帮助购房者,而不是救援投机者,也不是救援那些明知没有能力仍然购房的人。市场指数涨跌并未成为“监管指南”,市场玩家意志无法左右货币当局,正体现了“政府远离华尔街”的基本原则。
200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财经》曾于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用意即在从邻人血泪中吸取经验教训。相较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由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本,中国面对的资产泡沫只会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风险估值过低、风险防范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今天的“理论者”如何以“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等种种说法自我宽慰,清醒者没有理由不考虑未来的风险代价,未雨绸缪已再不可拖延。不独如此,随着6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中国外汇投资大规模出海蓄势待发。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意味深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引致未来无穷祸患。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我国应采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同时,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采取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以缓解就业压力。
A.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
B.积极的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投资。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采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对冲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2) 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减免税收。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数、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
C.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促进节能减排。
美国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次贷风险的滋生主要是源于抵押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条件,为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高风险客户提供了信贷,而投资银行创造了大量基于这些贷款的高风险衍生证券。金融机构应强化稳健经营意识,在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本次危机暴露出评级机构存在失误。由于直接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关键在于,当前的国际评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性,评级结果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它国家的普遍低估的现象,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削弱。报告认为应增加现有评级体系的竞争性,避免评级结果的系统性偏倚。
此外,报告指出,金融监管应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要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特别是,对信用衍生品等的监管要改进,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机构对基本债务人的债务履约能力的监督责任。
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不错,美国次级房贷只是美国房贷市场的很小一部分,目前次级房贷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与已知的大危机相比也还相对较小。但其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远比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大,而且正在演变成继上世纪80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10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危机。其理由有二:金融风险指标和各国央行的反应。先看金融风险指标:反映流动性紧缺程度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短时间内从5.3%就下跌到4.7%以下,其幅度超过了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的程度。VIX指数上周(8月17日)超过30,达到危机水平。VIX指数是描述金融系统波动性或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金融市场运行正常之下的VIX指数在10到12左右。危机已经迫使各国央行采取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本次危机虽然产生于美国金融市场,但当德国产业投资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遭受危机的巨大冲击之时,欧洲中央银行被迫率先(8月9日)向欧洲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美元。紧接着,美联储也向美国的银行体系注入240亿美元;随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也都注资救市。8月9日、10日两天之内,全球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3223亿美元的资金。就在8月17日,美联储还被迫降低再贴现利率50个基点,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抵押品范围扩大到次级抵押债券,并鼓励商业银行通过中央银行贴现窗口融资,来缓解危机的迅猛扩散。21世纪新危机这场危机爆发自今年3月,在8月份来势凶猛,让全球央行似乎有点措手不及。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我的判断是,这是21世纪的第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每一场危机都是新的,不变的是都有流动性危机的一面。这里说“新”有几个含义:一是危机源自于最发达国家,然后蔓延到全球。自1929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基本都是源自于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当然,美国1990年代也发生过存贷危机,德国、西班牙也出现过银行危机,但没有造成全球影响。因此,我们把金融危机防范的重点都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身上,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问题有所忽视。但现在危机突然由发达国家爆发。二是危机发生的机制是新的。从危机伴随的现象看,在这场新危机中,汇率不再是主要问题。在以前的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危机发生国的货币往往会大幅贬值;但本次危机中,美元还在升值。坚挺的原因在于,美元不仅是各国政府的储备货币,也是全球交易的最重要度量单位,不可能对自身贬值。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纷纷抛售次级放贷债券等低信用级别债券,买入美国国债,从而形成对美元的需求。从危机发生的传导机制来看,拉美债务危机等传统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流动性的断裂,引起汇率变化,然后再影响到银行,或者先银行再汇率,最终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模式是流动性+汇率+银行,或者流动性+银行+汇率。但本次危机首先是次级信用的房贷违约率增加,引起投资于次级贷债券市场的数量分析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巨亏,然后影响到国际大投资银行,进一步传导金融市场出去的。其危机传导的机制是流动性+信用+金融市场模式。挑战全球央行各国央行在应对传统金融危机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法中,都比较成熟了。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逐步掌握防范危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外汇储备、控制财政赤字,完善银行体系的监管等。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而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基金损失还相对较小。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以数量分析工具对次级抵押债券定价,是目前金融工具最为复杂的,这让中央银行家们全面认识这场危机,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颇具挑战。在传统金融危机中,如果银行发生危机,中央银行去救助金融机构,就是在救中小储户,使企业免予倒闭,从而避免社会更大的失业;如果出现汇率/货币危机,中央银行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如果还有的话),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央行求助,在汇率市场干预,比如1994年的墨西哥,虽然也会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评,但都合情合理。在本次危机中如果央行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则相对困难。参与次级贷款债券投资的都是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向中小储户开放的,“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中央银行直接救助资本市场则相当困难,至少比干预汇率市场要困难得多。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救助也不容易的,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当然,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在美国纽约联储的牵头下,被高盛、摩根等13家与之交易的金融机构巧妙救援。但这些机构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客户关系,金融机构救助自己客户是说得通的。现在深陷危机的都是大投资银行,他们是竞争关系,救助难以向自己的投资人/合伙人交待。况且,本次危机给投资银行带来巨大冲击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启示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痛定思痛,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发展中国家如果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危机,或者“独善其身”,则答案并非如此!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只要你是金融市场中的一员,其他国家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你就很难不受影响。在过去的一周,亚洲股市出现全面暴跌就是一个证明:韩国、日本一周下挫11.4%和9%,香港恒生指数在上周五也一度狂泻近1300点。而就在两周前,亚洲金融市场还弥漫着乐观情绪,认为本次危机不会对亚洲造成多大的冲击。事实上,在本次危机中,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全球的基金经理,就在全球寻求变现的机会,即使亚洲本省比较健康。更有甚者,恰恰是亚洲经济好,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要到亚洲市场变现,让亚洲的折价达到全球的水平,成为危机变现的“牺牲品”。第二个启示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里面的衍生工具,以及具体交易机制,以助于采取措施应对外来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因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城门失火”,会殃及发展中国家的“池鱼”。但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必须积极推进,除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之外,要积极增强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第三个启示是,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是金。事实上,我们看到,美国在本次危机之前和初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十分充裕,但到了7月就突然紧张起来,以至于后来出现流动性枯竭。流动性是具有内生性的,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也应该掌控节奏,让流动性留有一定的富余空间。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上调到12%,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同时,中国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也要留有余地,以减少外界因素突然影响对中国意想不到的冲击。
次贷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和美国相比,如果经济减速,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两点优势。首先,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远远小于美国,这意味着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美国不能同日而语。其次,即使违约率上升,大多数抵押房产的首付款和近期的升值可以抵消影响。这将使中资银行免于遭受美国同行经受的损失。不幸地是最大的输家是房屋所有人,因为他损失了数额可观的首付款。
最重要的教训是,资产证券化过程必须对所有投资者保持透明。抵押贷款证券化存活得越久,他就越成功,提供其他更激进产品的愿望就越强烈。只要购买证券的投资人能真正理解伴随产品的风险,该体系就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如果过程不够透明或者让人迷惑,就像美国的情况一样,而导致投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买些什么,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另外,中国贷款也应该找出充分获取借款人历史信用的办法。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信用风险过度的借款人才能获得贷款。最后贷款业应该设定较低的抵押贷款还贷收入比例的门槛。和目前首付款要求相衔接,这个数字不能超过50%。如果借款人被允许花费大比例的收入支付月供,且经济继续放缓,那么房地产市场崩溃的所有必要因素就都已经具备了。
经济逆转对任何国家而言,都不可避免,包括中国。因此当经济强劲时,未雨绸缪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经济降温,这些目前苦苦经营勉强还贷的供房者,那时他们的还贷能力又将会怎样呢?
中国贷款业应该从他们的美国同行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思考危机的内涵。是时候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使任何对中国经济的负面长期影响最小化。
左小蕾:次贷危机带来六大启示
左小蕾认为,全球都低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去年8、9月份采取的措施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仅仅是一些短线的救市动作。同时,左小蕾认为,在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时总结一下其对金融市场的启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她认为,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兴市场的金融自由化要与承受能力相匹配。“金融自由化推动的是金融资本,次级债整个就是要帮助那些金融资本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它创造了很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最后就过火了,就过分了,没有风险的时候能得到高收益,但如果有风险的时候就未必是高收益了,风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新兴市场来说你可能承受不起。所以新兴市场的金融资本的自由化,应该与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调整的弹性、能力,特别是金融体系、风险防范的能力等等承受能力要匹配,不能够超越。否则的话就会带来很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还不能自救,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来拯救市场,欧洲可以通过欧元这种国际货币的地位拯救经济和市场,可是新兴市场国家是做不到的。”
二是虚拟的经济跟实体的经济不能离得太远。“次贷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它的基础上又发了很多的衍生产品,一级一级的衍生上去,而且这些产品总的市值最高的时候大概是大大超过了GDP总量,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大泡泡,后果就是爆发金融危机,无非就是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爆发金融危机,全球都在为它买单,金融市场震荡,经济可能还要持续低靡。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救市,然后全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在高通胀下一触即发,所以这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特点制造很多大泡泡,最后结果都是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金融市场的体制,金融市场是不是要走这么远?虚拟经济是不是要走这么远?”
三是金融服务业是不是要回归到主营业务。金融服务业是要追逐高风险高收益还是真正的提供服务?“把金融市场变成一个真正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最后推动经济的成长,这是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的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贡献。”左小蕾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限度,次贷危机应该提醒我们金融行业要怎么发展?主营业务实什么?这些都要有一个根本的思考。”
四是美元本位的问题。左小蕾认为,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相应的国际金融体系来平衡和管理。如果美联储根据美国的经济来实施货币政策,那么其救市行为可能会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造成全球的通货膨胀。因此,她认为,面对美元本位的现状,必须要有应急的措施,以便将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左小蕾建议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五是继续完善国际游戏规则。左小蕾认为,次贷危机以后有些国际游戏规则要改善,有些要加强,有些还要从根本上改变,还有很多的要深入探讨,比如监管体系。至于是要严加监管还是不要监管,左小蕾表示,事实证明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要求。
六是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体现在金融产品的创造上,通过次贷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到金融市场的创新需要一定的规模限制。
求好看小说.
我推荐一本 《石油咽喉保卫战》
个人认为这是自网络文学出现以来,最有政治经济军事指导意义的小说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任何政治经济军事类文学作品的最终评判标准。
普通作品至少要能够提出问题,有的提得准确,有的不尽准确,有的以偏概全失之偏颇,偏颇出现的原因就有许多种了。有的不仅提得准确而且突出了重点分出主次,引人深入思考。
优秀作品还要能够分析问题。 只提出问题,重点也有了,就要作出分析提出自己的分析见解,深入的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不做分析,只是摆出问题,暴露出一堆阴暗面,就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作用。 比如社会上的官员腐败问题、公德水平低落问题,大家有目共睹,再多讲出一些也可以,但只停留在罗列现象毕竟于事无补,还是需要深入分析这些现象的成因是什么,本质是什么,这就为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最优秀的作品,还要提出解决问题之道。解决问题的政治办法、经济办法、军事办法。个人窃以为,最终解决办法是科技办法。
《石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深入分析了问题,还提出一系列在本质上解决问题的办法。2年半下来,许多问题分析的预测都已一一兑现,而且时事演变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是《石油》提出的政治经济解决之道。
石油似乎使用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沿着主题思想的脉络,用不少篇幅作出时事政治分析,提出预测,不断结合现实局势发展对预测的印证和诠释,再行深入的分析和明确的揭示。
第一项预测自然是油价猛升和大国的石油战略。这是小说受到最广泛关注的地方。 还在油价二三十美元一桶的传统平静期,小说先在凤凰网出现,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深入剖析了自然条件下的供不应求将导致“后石油时代到来”,各个大国——主要是美、中、俄、日的国家石油战略,这些判断,一步步被后来的形势发展所印证和诠释。
围绕石油主题,小说在别斯兰事件发生次日指出此后俄罗斯国脉所系的政策并不是反恐,而是石油。从当时的评论来看,这在那时是当头棒喝的作用。 此后沿着里海-高加索石油走廊接连发生的对此作出很好的诠释; 小说对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之争的走势和背后俄、中、日、美的角力点的分析也被后来的时事发展所证实; 小说揭示了伊朗、印度、巴基斯坦是因为什么要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指出上合组织的实质是区域性国家石油安全组织, 这是在美国经营、称霸、颠覆中东数十年之后首次出现的一个起到抑制和限制作用的国家战略集团,中东中亚地区出现两大石油政治国家集团已隐然成形,目前看还不像当年的北约和华约那样壁垒分明,相信今后这两大势力间的较量还会愈演愈烈。 希望小说结合时事发展,继续作出预判和分析。
有意思的是欧洲的作用和立场。小说大胆提出在一定条件下,法德代表的老欧洲有可能站到多极世界对抗美国一家独霸的统一战线的立场上来, 沿用老欧洲在“国际石油安全部队”问题上的几进几退,描写分析了老欧洲的利益、立场和行动准则。
在欧洲立场问题上,唯一不能完全认同作者看法的地方是伊朗的变数。伊朗局势发展诡异多变,既可能是统一战线的催化剂,也可能在核武问题上激化矛盾把欧洲推到老美一边,并且,伊朗的鲜明反以色列和支持反以势力的立场是否会加深伊朗与温和伊斯兰世界的裂痕,并授予美国以伊朗支持恐怖主义活动的口实,这些地方的转合,我们静待作者承前启后的分析吧。
小说对中国石油战略的预判则完全被后来的时事发展所证实。 南海石油及马六甲航线问题上周边各国与中美日三大国之间的互动与纠葛,都被一一描写清楚。
小说准确预言东海石油问题将成为中日关系的主要热点。1年半前写这个部分时,东海春晓油田(小说中叫做春潮油田)还很平静,只有钓鱼岛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小说指出矛盾的焦点不是钓鱼岛而是油田,日本不甘于失去东海油田而“保持对钓鱼岛的空洞的占领”,中美日在东海石油问题上出于国家真实利益的角力,是演发出武装冲突的潜在热点。
对日本的国家战略的揭示最有挑战性。
小说提前两年时间指出日美的武装合流,美国把日本绑上战车的情景,这些在今天我们都一一看到。其中的深层原因是日本的资源-能源命脉安全和被美国所把持的问题。这些我们都能认同。
令人惊讶的是作者沿着这个深层原因一步步分析下去,竟然断言日本卧薪尝胆隐忍不发积蓄实力的最后结果,是一举从美国手中夺回对自己资源命脉的控制权! 真正潜伏的武装对抗是美日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 小说隐隐点出,日本积极发展武力,小泉一再参拜靖国神舍,锥心泣血的内心诅咒是对着谁去的?
这在今天看还很不明显,一般难以被接受。 这是小说诸多预测之中看来最难以被接受的一个。
不过俺倒十分赞同这项预判。 日本没有资源,保卫其资源线路是其国策基石,美国扼制日本的资源是事实,在后石油时代到来前,美国的扼制危害还不明显,还服从于美国的武装保护给日本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但是,后石油时代到来之后, 美国自私自利的扼制政策将越来越严重地损害日本的实质利益,事情的利弊将出现倒转,日本将不得不寻求独立自主的资源安全,如果美国不松手,那么美日之间将必有一战。 这也是二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成因。
直到2009年开端,文中所写内容有极多兑现,俄乌,俄欧的天然气争端,油价历史性飙升及戏剧性的狂泻证明了十年内关于石油资源将有一场大国间的终极博弈。俄罗斯依靠石油是否将再度崛起,中国能不能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下保证自己的能源利益和高速发展,
只有拭目以待了。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看过此书之后,再看其他的书老是感觉事情不够条理,分析不够缜密.就算提出问题了,也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 所以此书非常非常值得一看!!
什么是市场多元化原则?在具体应用时采取哪些策略/
尽管在1997年和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东亚与中国多元化企业的绩效普遍较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差,但西方企业曾经盛行的对本业热情冷却、为剩余资金寻找出路的多元化,仍在中国不断上演,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公式与西方也有相同之处。那么,保持企业基业长青的多元化原则有哪些呢?
年前与一位企业家谈及企业转型的话题。他说在矿业赚了很多钱,但觉得太辛苦,不忍心一帮创业的兄弟再如此下去,所以决定将资金分散投资到其他五六个项目上去。这些项目颇为多元,从高科技、造纸到办学校都有。显然,这位企业家有充裕的资源,也不乏为其资源找出路的策士,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管理这些不熟悉事业的人才。笔者本想与其聊聊中外多元化的经验,可惜缘悭一面,就以此文与大家分享吧。
西方商业史上的
多元化失败公式
在西方商业史上,企业多元化的例子比比皆是,失败者多,且少数成功者有非常特定的条件。美国企业近期多元化的热潮,发生在1973年首次全球能源危机后的15年间。突如其来的能源危机,令石油价格在1973-1981年间史无前例地暴涨了10倍,让许多依赖石油与天然气的下游产业惊恐不已,担心将长期萧条,成为夕阳产业。有些企业因此大胆利用兼并收购的方式进入新领域。这些投资,有些是往本业上游或下游发展。例如,1981年美国杜邦公司(DuPont)以当时史无前例的天价70亿美元收购CONOCO石油公司。
杜邦与其投资银行的盘算是,石油价格经历过1973年与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后已连涨了8年,至1981年每桶已近34美元,以此预测,油价将在短期内涨到100美元/桶,那么,CONOCO油田储量的估价将远超杜邦的收购价。未来若油价上涨造成杜邦的石化纤维行业利润减少,可被上游石油产业利润的增加弥补;并且,杜邦进入石油业后,通过垂直一体化内部交易,可控制本业的原料价格,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但是市场并不这么想,在宣布这桩并购案后,杜邦股价狂泻,股票纷纷被投资人抛售。市场分析认为,杜邦对油价的估算太过乐观,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油价从来没有超过每桶35美元。另外,杜邦也高估了垂直并购带来的效益。第一,杜邦本业是化工,并不熟悉石油产业。第二,杜邦认为石油与化工部门间可以互相补贴、经营风险降低的想法也被质疑。试想,若石油部门在油价每桶100美元时必须以35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关联企业,在此预期下,管理者和员工哪有心思努力工作?两部门间的勾心斗角及缺乏市场竞争的鞭策与激励,将为杜邦公司带来额外的管理成本。就算是杜邦的盈利波动因并购而降低,投资人也未必追捧杜邦的股票,因为他们若担心杜邦的盈利波动,大可自己去买CONOCO的股票来对冲风险,不需要杜邦去收购CONOCO,更何况还要经营一个不太熟悉的新行业。
说到底,杜邦在这项并购案中真正能兑现的效益,是保障了其本业化纤产品生产原料在市场剧烈变动下的稳定供应,避免原料供应中断的各种损失,如厂房及设备停机的成本、下游客户的流失等。但是,杜邦并未在收购公告中提及此效益,可能是这一效益远不足以大到支持其收购的天价。杜邦最后在1999年卖出了CONOCO公司。
在美国这一时期多元化的热潮中,也有许多企业利用并购进入了与本业几乎不相关的领域。例如,因会计丑闻而清盘的安然公司(Enron)收购了电缆事业。其理由很有趣,说是可以将电缆埋设在自家的天然气管道旁,节约土地成本。后来也被会计丑闻困扰的美国知名影印机巨头施乐(Xerox),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了金融保险业。老牌相机相纸企业柯达(Kodak)以并购进入了医药业。另一家老牌企业固特异轮胎(Goodyear)在1983年并购一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后,斥资7.5亿美元建了一条从加州到德州的当时美国最长的输油管(All American Pipeline)。竣工营运后不久,因天气寒冷,石油凝固堵塞了这条输油管。美国主流媒体也不禁评论,固特异是花了股东一大笔钱制作了一管长达1200英里的牙膏。
众多企业的多元化策略,大都以失败退出告终。它们所犯的共同错误是,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邻家的土地比自家的肥。当然,这种想法最后变成被公司执行的策略是有原因的。第一是来自对本业萧条的担心,认为未来再怎么努力经营也不容易有钱赚,看到别的行业好像很好赚钱,就投了进去。第二是已在本业稳居领先地位,手中现金充裕,在有钱、有信心的鼓舞下,挥师进入新领域。第三是委托代理机制下的利益冲突,钱不是自己的,赌一把,赢了是我的功劳,输了是股东(在中国还有国有银行)的损失。总结这些西方企业的教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多元化失败的公式:对本业丧失热情,现金过剩,利益冲突。 基业长青的多元化模式
由以上的各类型案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与西方有相同之处:企业控制人不满足于本业,资金过剩,利益冲突。但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失败与低效率也有特别的原因,就是基于各级政府做大、做强的动机,企业积极寻求政府扶持以实现业务扩张,而不重视效率管理与资本成本;还有,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大背景下,企业控制人扩张的信心与野心远大于其管理能力。但我们相信,仍有许多企业家眼光长远,未雨绸缪,希望企业能够长期、永续经营。那么,基业长青的多元化模式是什么呢?
(1)围绕核心技术
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首先要依托自己的核心优势,将经营范围延伸至原有专长能充分发挥的领域。这种优势可能是一种特殊技术。以染料化工为主业的家族企业浙江龙盛集团(600352),从1970年创立至今40年间长期占据行业龙头地位,与其领先市场的技术转型策略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任董事长阮伟祥(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创始人阮水龙的二儿子)进入公司以来,领导浙江龙盛完成了“助剂—染料—中间体—精细化工”的技术转型三部曲,从低成长、成熟的传统染料市场,透过技术与研发优势纵向进入下游的精细化工领域。技术行家出身的阮伟祥敏锐的战略转型意识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再造了浙江龙盛的生命曲线,可谓中国企业高度相关纵向多元化转型的好案例。
另外一种较可能成功的多元化是“横向关联化”。这种途径要求企业以“技术相关”为行业拓展路线,通过进行主业横向相关的业务扩充,提升竞争力。台湾《商业周刊》曾报道中碳化学的横向关联多元化经验。中碳是台湾中钢集团的子公司,原本业务是处理母公司在将煤炭变成焦炭的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煤焦油、粗轻油和细焦碳等副产品及废料。这些煤炭流出的浓稠物,被称为软沥青,是中碳的主导产品,可用于铺马路或当防蚀防锈材料。在市场中,中碳的软沥青具有垄断地位,获利丰厚,但其产能严重依赖母公司的焦炭产量。为突破这一瓶颈,中碳自主创新,对软沥青进行了两次以上的再加工,升级成介相沥青,可当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2010年,中碳又进一步将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涂料加工成精制黏结沥青,这是一种碳纤维材料,可以加工成为运动器材,如脚踏车、高尔夫球杆甚至是飞机的复合材料。横向关联化使得中碳由传统产业迈进到高科技领域,产品的附加值和获利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2)重视资本成本与回报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应避免过度追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资本的回报。国人常有“大而全”的思想,构建企业帝国的雄心不断膨胀,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不断进入新的领域。然而问题是,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经营特征,其资本回报率存在差异,而且,为支持业务扩张,企业常常需要进行再融资,而资金的供应者一般对新进事业的资本回报要求较高。因此,在多元化之前,企业应权衡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这项工作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与银行体系渐趋完善而益发重要。
(3)完善公司组织与治理,强化各事业间的协调与综效
多元化带来的企业规模扩大,对内部的组织和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者应考虑是否对企业组织进行再造,依据新行业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体制,如事业部制或地区制等;同时,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探索制度化管理的新模式。另一方面,多元化企业应着手公司治理的完善,随着业务的增多,企业经营变得复杂,需要强化公司的信息披露,使企业经营变得更加规范、透明。
股市狂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股灾概述
股灾(The Stock Market Disaster)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一般来说,股灾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每次股灾,几乎都有一个突发性暴跌阶段。
②破坏性。股灾毁灭的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使股市丧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火灾、洪灾或强烈地震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
③联动性。一是经济链条上的联动性,股灾会加剧金融、经济危机。二是区域上的联动性,一些主要股市发性股灾,将会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确定性。股灾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股灾会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从1720 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几乎每一个有股市的国家或地区都发生过股灾。1720 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世界上发生最早的股灾;1929 年和1987 年都起源于美国的股灾,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世界性股灾;日本、台湾和香港是世界上股灾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或地区之一;包含股灾在内的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表现出汇市与股市轮番暴跌的特点。
总之,股灾会从多个方面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例如,1929年美国股灾,首先受冲击的就是金融市场。美国倒闭破产的银行,从1929年的659家增至1931年的2294家,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混乱状态。股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很巨大。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灾的发生往往是经济衰退的开始。股灾引起人们对经济前景极度悲观,导致投资锐减,社会总需求下降,生产停滞,国民收入减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1929年股灾导致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私人投资由1929年的160亿美元减至1933年的3.4亿美元,工业生产1933年比1929年下降了50%,国民收入由1929年的878亿美元降至1933年的402亿美元,下降54.22%。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又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下陷入严重的经济困境之中。
2.引发股灾的原因
2.1直接原因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 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 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 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 形成恶性循环, 令股价加速下挫, 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 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 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 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2.2引发条件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3.股灾处理措施
几乎每一个发生股灾的国家或地区都采取了善后处理措施。应急措施主要有:启用“断路器”暂停股市交易,动用股市平准基金入市,回购本公司股票,消除市场恐慌心理等。为了避免股灾再次发生,则加快了证券市场法规建设与完善,强化了市场有效监管和规范运作,促进经济复苏和经济发展以重塑投资者信心。
4.最惨烈的几次股灾
4.1美国股灾
4.1.1 1929年大股灾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灾难的发生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上午11点,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到了11:30,股市已经狂跌不止。自杀风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当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 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价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车公司从92美元跌至7美元。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
大股灾之后,随即发生了的大萧条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到1932年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 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这次股灾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4.1.2 1987年股灾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再次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股灾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4.2日本股灾
1989年12月,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进入90年代,日本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连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4.3 1973年香港股灾
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1973年发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
4.4 1990年台湾股灾
1987年到1990年,台湾股指从1000点一路飙升到12682点,整整上涨了12倍。当时台湾经济已实现连续40年平均9%的高增长,台币兑换美元更从1比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执照开放等,都是热钱涌入的重要原因,当时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于新台币的升值预期,海外“热钱”大量涌入岛内,在居民财富增长作用下,一时间台湾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在短时间内翻了两番,当时,岛内可以说完全是资金泛滥,巨大的资金流贪婪地寻找各种投资机会。1989年最后一个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达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场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1990年2月,指数从最高点12682点一路崩盘,一直跌到2485点才止住,8个月的时间跌掉一万点。从12000点的下跌过程中,许多人屡次抄底,屡次套牢,从12000点回到8000点以下,有人开始进行买进,7000点买进,6000点买进,5000点更是买进,日后是一路跌到了2485点。
5.中国式股灾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止,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金融高手:请解释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
雷曼兄弟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婪,其诱因就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贪婪就如同魔鬼统治着黑暗世界,它引诱我们像崇拜上帝一样崇拜它,它用阴谋诡计引我们误入歧途,偷偷的潜入我们的热情和情感,设下欲念的罗网,使我们身不由己,深陷欲海,最后沉沦,堕落,甚至毁灭。
贪婪和恐惧又是一对双胞胎,在事物的两面左右着人的思想,使雷曼兄弟失去158年历史中大部分时间都具备的理智,我不相信雷曼没有技术上的理性判断和分析。
只是忘记了贪婪是一种风险,而恐惧更会无限放大这种风险。
人们总是在大祸临头时,才想到要去祈祷以求得到安宁,不是吗?雷曼老兄还求到了中国的一家金融机构,可见人被恐惧支配时所作出的决定是多么的荒谬可笑,恐惧足以抵消我们本可以用理智搭救自己的努力和方法。
恐惧还传递到了这里,你看从2008年9月1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按照短期多调、长期少调的原则作相应调整;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
为什么五大行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因为不敢调,这些银行持有的美国次贷危机相关联不良债券绝对是超过对外所披露的。这只是一种救市姿态,15日台湾股市也遭重创,16日大陆的股市会怎样呢?
根据墨菲法则:已无悬念,只是有多惨的问题了。
我想说的是:
对危险的恐惧与视而可见的危险本身相比,要可怕万倍,焦虑不安所带来的精神负担远大于我们所担心的这个不幸本身,一度的听天由命也不能获得我们所希望得到的解脱。
贪婪会害死人,恐惧也不足取。
再说一个爱斯基摩人猎杀北极熊的故事。
北极熊外表温和而笨重,其实是很凶猛的。想通过武力猎杀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爱斯基摩人想到了一个办法。首先,他们准备好一桶血水混合物,并在其中放一把锋利的钢刀。然后,在雪地里冷冻成冰块,再把这些冰块放在北极熊经常出没的地方。北极熊的鼻子很灵的,它能在很远的地方就嗅到血腥味。当北极熊用它那肥厚的舌头舔食血块的时候,完全意识不到危机的存在。它不断的舔食,享受着“美味”,舌头也因为冰冻的缘故而慢慢的麻木了,即使锋利的钢刀划破了舌头它也毫不知觉,流出的血散发着更浓的血腥味,这个味道刺激着它更快速的舔食钢刀,不断流出的血染红了雪地,而凶猛的北极熊也倒在了这片血泊之中。就这样,聪明的爱斯基摩人毫不费力的就获得了自己满意的猎物。
什么是需要?
我们所能消受的那部分东西就是我们的需要。
什么是想要?
人是充满贪欲的动物,得到了还想要得更多,是想要。
什么是贪欲?
控制不住这种想要的欲望,超越需要的想法是贪欲。
什么是奢侈?
超越需要的行为是奢侈。
人的本性
人是充满欲望的动物,人生的目的就是在理性的控制下,尽量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和尽可能多的需求。欲望是没有错的,前提是欲望必须要受到理智强有力的抑制,否则你(企业)就会成为北极熊。这对中国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警示作用,试问中国又有哪一家公司的市值在这次危机前超过雷曼的?
雷曼兄弟破产的根本原因就是贪婪。
现在的雷曼兄弟成了那头因贪婪而丧生的北极熊。
联想到前不久的天津顺驰,“德隆系”,三九集团。
这样的实例太多了
崩塌于一夜之间,而倒闭的原因又惊人的相似:
贪欲是万恶之源,我们必须从贪欲中解脱出来,企业的欲望必须得到控制。
技术上是资金链断裂!都是源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和现金流管理的失败
雷曼兄弟是世界顶级的金融集团,其财务风险防范和现金流管理,其技术和手段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原因就是贪婪。
中国的许多企业,更是往往只注重经营风险,忽视财务风险,更缺失财务管理监控系统。
企业以不断寻找市场机会或者产品机会来获得利润,并非长久之策。
所以我提出来投资导向性的集团发展战略。
就是集团(公司)的所有欲望性跨行业投资必须以投资和风险管理理念为投资导向。经营以风险防范和项目评估为原则,停止投机与随意,回归理性的经营与管理。就是必须要用风险管理来抑制住贪婪。
雷曼的教训就是你不要仅仅重视你的产品和技术这一硬实力的打造,更要重视你的无边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它是一种软实力,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企业文化是内核:由价值观,无边界理念及行为和与之匹配的快速反应营运系统组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