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原油价格走势图_21年原油价格战况
1.乌东战况出现重大进展,这场消耗战究竟消耗的是谁
2.“冒险家”是不是个贬义词?
乌东战况出现重大进展,这场消耗战究竟消耗的是谁
乌东战况出现重大进展,这场战争消耗的是乌克兰和欧洲。
虽然俄罗斯战场上打得不好看,但反倒是金融战打得很漂亮。我们用数据说话,根据俄罗斯财政部的数据,据初步估测,俄罗斯今年1-4月,俄罗斯财政盈余约为1.1万亿卢布。
但这个主要是今年前两个月,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几乎是翻倍式增长。而需要注意的是,今年4月,俄罗斯的财政预算是赤字2623亿卢布。之所以出现赤字,自然是因为战争所需要的巨大开销,4月份,俄罗斯在国防项目下花费了6280亿卢布。
但在巨大的额外军事开销下,俄罗斯4月的预算赤字也只有2623亿卢布,折合成美元为43亿,这个赤字额,我认为俄罗斯还是消耗得起的。
俄罗斯敢打,主要也是因为,俄罗斯很清楚,自己手里的资源是硬通货,特别是天然气是欧洲短时间内摆脱不了的。所以,天然气卢布一祭出,俄罗斯卢布汇率就大幅度升值。汇率是最直观的一个金融战结果。
另外一方面,欧盟在5月31日总算就对俄罗斯石油禁运的第六轮制裁达成一致。欧盟声称,实施第六轮制裁后,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总量将立即减少75%,到今年年底将减少近90%。
不过实际上,欧盟这个说法是有点夸大其实。欧盟这个第六轮制裁,也悄悄开了个后门,就是临时豁免通过管道输送到欧盟成员国的俄罗斯石油。也就是说,其他海上运输的俄罗斯石油禁运,但通过管道运输豁免。这是因为,之前欧盟针对俄罗斯的能源禁运,一直被匈牙利给“一票否决”。
匈牙利60%以上的原油消耗量来自苏联时期开建的德鲁日巴输油管道,这些都是从俄罗斯进口。所以,匈牙利成为这次欧盟内部最反对这个能源禁运的国家。为了让匈牙利同意,欧盟只能给第六轮制裁开了个后门,临时豁免管道运输。而这就会让这个制裁稍微打一个折扣。
普遍预计,年底欧盟能削减2/3的俄罗斯进口石油,已经算是最理想状态了,至于90%是不太现实。这也是因为石油作为常温液态,海运是比较方便的,所以欧盟还比较容易找到替代。
不像天然气,因为是常温气态,还得用高压低温的LNG船才能运输液态天然气,所以管道天然气运输很难短时间内找到替代品。
欧盟这次第六轮制裁,也只针对石油,不包括天然气。至于欧盟这个对俄罗斯减少进口石油的影响,我觉得对俄罗斯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因为欧盟不进口,俄罗斯也能找到其他买家。
俄罗斯5月份已向印度供应了超过2400万桶石油,高于4月份的720万桶和3月份的300万桶。6月,俄罗斯将向印度供应约2800万桶石油。此消彼长,欧盟不买俄罗斯石油,那么还是会有其他国家买俄罗斯石油。除非美国能让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不买俄罗斯石油,但那肯定不现实。美国连让印度不买俄罗斯石油都做不到,就更别说其他国家了。
总的来说,我个人猜测,俄罗斯一开始是准备了很多方案,然后在开打后,先试着速战速决。结果人们发现乌克兰并非那么拉胯,俄军也不是那么强大,美国开始蠢蠢欲动,想把俄乌冲突拖入长期消耗战中。
但这个俄罗斯一开始也有准备,特别是发现欧美金融制裁也不过如此,并且俄罗斯全面评估衡量之后,发现自己也还是能支撑得起消耗战,于是俄罗斯认清现实后,在过去一个月展现这种稳扎稳打的风格变化。
美国和俄罗斯,目前看都是能支撑得起这场消耗战。这场消耗战,最终消耗的是乌克兰和欧洲。虽然拖入消耗战,对俄罗斯来说也是有一些压力,但压力最大的还是欧洲,至少这也打下去,欧洲大概率会比俄罗斯先垮。
欧元区5月通胀率已经高达8.1%。就这样,欧盟还要对俄罗斯能源禁运,接下来欧盟通胀率赶超美国是大概率的事情。
“冒险家”是不是个贬义词?
善于冒险,这是一个褒义词,很多犹太人都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每一次风险都含着等量的成功的种子。风险越大,回报越高。
犹太商人历来背着一个投机家的名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投机”这个词是贬义词。现在不同了,经济学家们给“投机”换上了一个恰如其分的雅称,名之为“风险管理”。这个名称一改,犹太商人也由原来的“投机家”变成了“风险管理者”。
做任何一件事都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当失败的可能性大时,却偏要去做,那自然就成了冒险。问题是,许多事很难分清成败可能性的大小,那么这时候也是冒险。而商战的法则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的人。而犹太商人则不然,他们大多具有乐观的风险意识,并常能发大财,犹太大亨哈默在利比亚的一次冒险的成功,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在意大利占领利比亚期间,为了寻找石油,在利比亚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结果一无所获。壳牌石油公司大约花了5000万美元,但打出来的井都没有商业价值。埃索石油公司在花费了几百万收效不大的费用之后,正准备撤退,却在最后一口井里打出了油。
欧美石油公司到达利比亚的时候,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出租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原先一些大公司放弃了的利比亚租借地。根据利比亚法律,石油公司应尽快开发他们的租借地,如果开采不到石油,就必须把一部分租借地还给利比亚政府。第二轮谈判中就包括已经打出若干眼“干井”的土地,但也有许多块与产油区相邻的沙漠地。
来自9个国家的40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最后,哈默的欧美石油公司终于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强大的对手大吃一惊。这两块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资后一无所获而放弃的。
这两块租借地不久就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他钻出的头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仅打井费就花了近300万美元,另外还有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缴纳的不可告人的贿赂金。于是,董事会里有许多人开始把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甚至连哈默的知己,公司的第二股东里德也失去了信心。
但是哈默的直觉促使他固执已见。在和股东之间发生意见分歧的几周里,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后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这下公司的人可乐坏了,这块油田的日产量是10万桶,而且是异乎寻常的高级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于苏伊士运河以西,运输非常方便。与此同时,哈默在另一块租借地上,采用了最先进的探测法,钻出了一口日产7.3万桶自动喷油的油井,这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接着,哈默又投资1.5亿美元修建了一条日输油量100万桶的输油管道。而当时西方石油公司的总资产净值只有4800万美元,足见哈默的胆识与魄力。之后,哈默又大胆吞并了好几家大公司,等到利比亚实行“国有化”的时候,他已羽翼丰满了。这样,欧美石油公司一跃而成为世界石油行业的第八个姊妹了。
哈默的一系列事业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胆识和魄力,他不愧为一个犹太大冒险家。确实,犹太商人长期以来不仅是在做生意,而且也是在“管理风险”,就是他们的生存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风险管理”意识。犹太商人不能坐等“驱逐令”之类的厄运到来,也不能毫无准备地使自己措手不及。所以在每次机遇来临时,他们都能准确把握“机遇”的来势和大小。这种事关生存的大技巧一旦形成,用到生意场上就游刃有余了。有不少时候,犹太商人正是靠准确地把握这种“风险”之机而得以发迹。当然,另一个大冒险家洛克菲勒也同样让世人惊叹。
洛克菲勒踏入社会后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一家名为休戚·泰德的公司做书记员,这是他精于计算的良好开端。
在休威公司的第三年,他已经对中间商的生意掌握了十之八九,并且对这个行当跃跃欲试。在这一年,他未经老板同意,就自作主张地做起了小麦粉和火腿生意。不久,新闻媒体报道的饥荒在英国发生了,使他的计划得以付诸实施。休威公司把囤积在仓库里的食品发往欧洲饥荒蔓延的地区,赚得了巨额利润。为此,洛克菲勒要求公司为他加薪到800美元,但老板支支吾吾。于是,洛克菲勒决定辞掉这份工作,创办自己的公司。
由于洛克菲勒的勤奋工作和精明头脑,南北战争的爆发再一次成为洛克菲勒发财的契机。为了逃避兵役,洛克菲勒曾找过不止20个替身,同时向北军捐了大笔钱款(这也许是因为多多少少的歉疚感的作用)。
尽管洛克菲勒逃过了兵役,避免了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和60万年轻人一样灰飞烟灭,但他也并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相反,他密切关注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他在墙上挂满了战况图和各种从华盛顿传来的政治新闻以及前线的最新动态。公司的职员们常常看到洛克菲勒在他的“陆军参谋部”里走来走去,不时用笔在内容率富的墙上点点画画,或埋头记录着什么。洛克菲勒通过对战争形势的分析,使投机生意做得非常红火。
没有人喜欢失败,人人都渴望成功,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当财富敲响大门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抓住机会,把走到自己家门口的财富留下来。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已经撞到自己眼前的机会面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或是没有做好准备,对突如其来的机会麻木不仁,没有反应,让机会悄悄地溜走。
因此,不要只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裹足不前。不能冒风险的人,必将一事无成。
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那么,面临此等机会,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是身处逆境当中,我们可以凭借或依赖的东西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一般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甘愿放弃机会;而勇敢者却会知难而上,激流勇进。只要我们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不是盲目冒进,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险。
19世纪80年代,在关于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和同事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东部交界的地带。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勒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开始进行“威胁”,宣称将个人冒险去“关心这一产品”,并不惜一切代价。
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随后,洛克菲勒花20万美元聘请了一名犹太化学家,让他前往油田研究除硫的方法,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成功。此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因为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功了!
这一丰功伟绩,充分说明洛克菲勒具有能够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的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练就了人们的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太人无疑是这种财富的拥有者: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终于转变过来了。人们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为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促使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是不可穷尽的,人的力量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掌控。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如果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相等或后者更大,那么做这件事无疑要冒很大风险。现代社会中充斥着种种冒险游戏。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投资意味着风险,特别是炒股票,风险就更大。不过,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作为开拓者就更要冒风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