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继续下跌的原因_油价下跌有哪些源头控制
1.姜超:目前政策调整存在压力 别老想放水真的该减税!
2.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3.生产一吨pta需要多少布伦特原油
4.油价上涨 对哪些上市公司是利好
5.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姜超:目前政策调整存在压力 别老想放水真的该减税!
摘要
上周公布了2季度经济数据,紧接着21世纪等媒体报道央行窗口指导一级交易商、额外增加MLF额度买入中低等级信用债,而在周末一行两会集体发布了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监管尺度有所放松,而市场也闻风而动,当天股市大涨债市大跌,这是不是意味着痛苦的去杠杆不做了,要重新开闸放水呢?
客观来说,目前的政策确实存在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
最直观的压力来自于经济增长。2季度GDP增速降至6.7%,重新降至16年以来本轮经济反弹的最低点,在过去10年当中仅高于金融危机时09年1季度6.4%的增速。
从三驾马车来看,均在减速。其中代表外需的出口增速从17.6%降至12.3%,内需中的投资增速从7.6%降至5.2%,消费增速从9.8%降至9%,而且无论投资还是消费增速都是多年新低。
从生产法来看,2季度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增速居然有所反弹。但是服务业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三大行业,交运仓储、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业,前两者的回升还好理解,一个代表物流行业、一个代表移动上网,都有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业增速的回升有点不合逻辑,因为金融业做的是钱的生意,但明显到处都缺钱啊,货币和融资增速都在大幅下降,金融业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
这其实说明目前除了部分新经济还在增长,大部分靠货币驱动的传统经济都在减速。
二是债务违约激增。
今年上半年,债务违约风险明显增加。
从债券市场来看,到目前为止债市新增13个违约主体,而17年全年只有12个违约主体,违约主体数量测算的信用债边际违约率为0.5%,远高于去年的0.29%。截止目前债市违约未兑付的本金大约800亿,占17万亿信用债存量的比重也约在0.5%。
而且从违约企业类型来看,只有7%是地方国企,而民营企业比例高达74%,其余19%的所谓中外合资企业其实也是民营企业,民企是债务违约的重灾区。
而从P2P行业来看,6/7两月爆雷的平台超过100家,多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后蔓延至北京和深圳,其中不乏累计成交额超百亿的平台。月均问题平台数量创下最近一年半以来的高峰,集中式的爆雷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此外,由于股市持续下跌,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公告质押股票存在强平或者面临强平风险。
去杠杆导致信用收缩。
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去杠杆引发的信用收缩有关。
经济增长和债务偿还都需要钱,而代表全社会融资的最重要指标是社会融资总量,今年上半年的新增社融为9.1万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万亿,6月末的社融余额增速降至9.8%,创下03年有数据以来的新低。
而社融增速还不足以代表真实的融资变化,因为政府融资以及很多其他的影子银行活动不在社融的统计当中,所有的融资都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进行,因此我们不妨看一下银行的总资产。截止今年6月份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257万亿,同比增长仅为6.9%。
而按照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目前全社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7.6%,这已经远高于银行的资产增速,说明目前的融资增速已经保证不了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会带来债务违约风险以及经济下行压力。
问题是,该怎么办呢?在我们看来,要解决信用收缩的问题,有三个可以选择的办法:
一是靠央行放水。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今年做的事情已经不少了。
首先,货币政策其实已经做了调整,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表态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明显不同于以往讲的“合理稳定”,已经暗示了货币政策转向了中性偏松。
从年初到现在,央行已经3次定向降准,累计释放2.3万亿基础货币,相比于央行35万亿的总资产,这一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
而针对信用市场的冻结,央行还创设了MLF抵押品机制,鼓励公开市场交易商购买低等级信用债,并可以从央行手中换取流动性。
从效果来看,其实已经有一些了。比如在货币市场,目前7天回购利率R007已经降至2.7%,比去年末3.7%的高点下行了100bp,已经降至16年末的低位水平。而在信用市场,上周AA级企业债利率也终于开始下降。
放水没有未来、举债没有空间。
但是,如果还是靠央行大水漫灌,其实是没有未来的。
在08年之后,我们已经经历过三轮超级宽松周期,央行分别在08年、12年和15年放松了货币政策,从结果来看,确实在随后的一年都出现了经济的反弹,但是都不可持续,结果是货币越来越多,债务越来越高,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而且放水要想有效,必然是发动经济主体再度举债。但是在经过三轮举债之后,经济的总负债和GDP的比值已经达到历史顶峰的250%,其实已经没有举债空间了。
很多人说250%的负债率也不算多,人家日本的负债率都400%了,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确实负债率多高是顶没有定论,但是首先不能跟日本比,因为日本是个特例,除了日本以外的负债率基本都在300%以下,比如美国也只有250%左右,和我们基本相当。另外,我们其实不应该和发达比,因为发达是高会,而中国是发展中,而BIS数据显示发展中的平均负债率只有175%,比如印度是128%,巴西是141%,以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负债率已经太高了。
如果把中国三大经济主体分拆来看,目前负债率最高的是企业部门,其负债/GDP高达159%,处于全球最高位,未来只能去杠杆,没有举债空间。
而居民部门负债/GDP也达到55%,虽然貌似低于美国等80%-100%的水平,但考虑到中国居民占GDP分配的比例远低于美国,用居民部门负债/居民收入衡量的中国居民负债率已经接近100%,和美国已经差不多了。
最后看上去唯一能举债的是政府部门,目前中国政府部门直接负债/GDP的比值大约为36%,但是这只统计了国债和地方债,没有考虑到以地方融资平台、PPP、政策性银行、社保和医保资金压力等形式存在的大量隐性负债,这其实说明政府的举债空间也没有那么大。
目前,我们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接近18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6万亿美元,比美国还多一倍。而在20年以前,中国的M2只有10万亿人民币,不到美国的一半,如果我们老是不停放水,别人不停紧缩,那么汇率该怎么办呢?
可以降准,不要降息;可以宽货币,不要宽信用。
客观来看,我们认为这一轮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还是和以往有明显区别。
以往三轮放水,央行都是降准、降息一起来。降准相当于宽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而降息相当于宽信用,刺激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而这一次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避免信用冻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再度刺激经济和地产泡沫。因此适当的定向降准是可以理解的,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能力。而且目前中国大型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依然高达15.5%,而历史上最低的法定准备金率只有6%,这说明存款准备金率存在巨大的下调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应该尽量不要降息,因为这相当于对地产泡沫火上浇油。而且目前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只有4.35%,处于过去几十年的最低点,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下调空间。
因此,只要央行坚持使用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不去主动降低利率,就和以往的全面放水不太一样。
二是靠监管放松。
这一次的信用收缩,源头其实就在于去杠杆下的金融监管加强,影子银行全面规范。
从12年到17年,商业银行的资产从120万亿将近翻一番到250万亿,这背后的主要其实是影子银行,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还有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通道业务,帮助银行逃避表内资本监管,从而使得货币超发。
而从17年开始,随着资管新规的起草、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影子银行先后开始萎缩,最终导致了社融当中非标融资的全面下滑,从而拖累了社融增长。
因此,如果金融监管放松,确实是有助于缓解信用紧缩。而在上周末(7.21-7.22)三部委发布的资管新规细则,确实在监管尺度上有所放松,因此市场的反响也特别热烈,毕竟谁都想过好日子,不想过苦日子。
去杠杆节奏放缓,绝非再度加杠杆。
从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理解金融监管的适度放松,因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在短期内将影子银行全部都关掉并不现实。所以资管新规给各家银行留出了两年半的缓冲期,同时在操作上给各家银行更大的自由度,比如说自己来掌握影子银行的回表节奏,老产品清不掉的可以暂时续作,新产品在期限匹配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配置非标资产。
但是,去杠杆节奏放缓,绝对不代表再度加杠杆。因为影子银行发展失控的主因是通道业务,而在出台的细则当中通道业务依然被严令禁止,同时打破刚兑的方向也没有变化,因此影子银行也不会死灰复燃。央行明确表示老产品的规模必须控制在《指导意见》发布前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之内,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其实只是减缓了影子银行的萎缩节奏,而不是重新大力发展影子银行。
过去影子银行发展失控导致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这样的错误相信我们不会再犯了。
三是靠财政发力。
其实除了靠央行放水、监管放松之外,靠财政发力也可以缓解信用紧缩。
财政一方面通过税收从经济当中收钱,另一方面通过支出把钱花出去。因此财政拿的钱越少,花的钱越多,经济当中的钱也就越多。
而财政花钱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而这其实也是我们在过去三轮经济减速周期当中的做法,包括09年、12年和15年,都能观察到财政支出实际增速的明显回升,以及财政赤字率的明显扩大。
而当前要改善信用收缩,其实也可以考虑再度增加财政赤字率,这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财政发力的副作用应该远小于货币放水。
而且可以改变财政花钱的方式,从加大财政支出转变为减少财政收入,也就是加大减税的力度,而且一定要实打实的减税。
这几年政府一直在鼓励减税降费,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增长来看,我们的税收增速是14.4%,其中增值税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增长12.8%,个人所得税增长20.3%,其中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如果税收增速和经济增长相当的话,上半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就分别多交了1900亿,600亿,以及700亿,合计多交了3200亿。这说明我们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而且我们看美国的经济、股市不断上行,其实货币还在收紧,就是靠减税在激发经济的活力,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别老想放水,真的该减税!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央行层面的政策值得肯定,货币定向宽松,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并未直接降息刺激经济。
而金融监管政策只是尺度调整,放缓了去杠杆节奏,让影子银行平稳关闭,从而让去杠杆更可持续,但绝非重新发展影子银行再加杠杆。
而真正该做的绝非央行放水、放松监管,因为影子银行失控、货币超发其实是我们目前所有痛苦的根源,如果还是饮鸩止渴,可以缓解一时之痛,但换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真正该做的应该是财政减税,而且是大力度、真心实意的减税,减税的标志至少应该是明显的税率大幅下降,或者是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而且减税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直接减轻居民和企业的负担、而放水举债其实是加重了实体的长期负担,减税也可以稳定经济增长,而且把钱从政府还给实体经济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用好了真的是一石多鸟。
希望我们能够保持货币的定力,加大减税的魄力,这样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政策组合。
一、经济:下行持续承压
1 )需求依旧低迷。 7月中上旬主要37城市地产销售同比下降8.8%,降幅比6月的-19%明显收窄,但其中三四线城市销量降幅仍高。7月前两周乘联会乘用车零售、批发增速分别为-12.9%、-14.3%,显示汽车销售依旧低迷。
2 )工业继续减速。 7月中上旬6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长11.3%,增速与6月份基本持平,但7月中旬发电耗煤增速大幅降至3%。7月前两周全国高炉开工率比6月明显下降。均显示7月工业在继续减速。
3 )经济下行承压。 2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7%,从需求看,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明显下滑,从生产看,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的回升难以持续。2季度社融增速降至9.8%的历史新低,意味着下半年经济仍将承受持续下行的压力。
二、物价:通胀压力减弱
1 )食品价格反弹。 上周菜价反弹,猪价大涨,食品价格结束5周下跌,环比上涨0.8%。
2 ) 7 月 CPI 小降。 7月以来菜价、猪价先跌后涨,截止目前7月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分别下跌1.1%、2%,预测7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6%,7月CPI小降至1.8%。
3 ) 7 月 PPI 回落。 7月以来钢价高位震荡,煤价油价见顶回落,截止目前7月港口期货生资价格环比持平,预测7月PPI环比下跌0.1%,7月PPI同比见顶回落至4.4%。
4 )通胀压力减弱。 2季度虽然PPI小幅反弹,但CPI明显回落,整体物价仍在继续走低,2季度GDP平减指数降至2.8%,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降。展望未来,我们认为PPI已经见顶,后续回落幅度将加快,而CPI将继续保持低位,这意味着后续通胀压力仍将继续减弱。
三、流动性:货币维持宽松
1 )货币利率小升。 上周货币利率R007小升8bp至2.69%,R001上行14bp至2.5%。DR007上行2bp至2.65%,DR001上行15bp至2.46%。
2 )央行大幅投放。 上周央行操作逆回购5800亿,逆回购到期400亿,逆回购净投放5400亿,国库现金净投放700亿,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6100亿。
3 )汇率继续贬值。 上周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兑美元走弱,在岸、离岸人民币分别贬至6.79、6.78。
4 )货币维持宽松。 上周央行发布关于资管业务的《央行通知》,银保监会发布《理财新规》细则,其中打破刚兑、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原则并未改变,但在标投资、压缩节奏、计价方式等方面较市场最悲观预期有所放宽。我们认为在信用收缩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货币将保持宽松格局,而金融监管尺度的放宽也有助于改善信用冻结,但不会改变去杠杆和信用收缩的大方向。
四、政策:加大信贷投放
1 )国税地税合并。 发布《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国地税由分设向合并改革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纳税人便利度,降低纳税遵从成本,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治理现代化。
2 )央企重组整合。 央企重组整合仍被国资委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国资委表示,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加大信贷投放。 银保监会表示,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五、海外:特朗普点评美联储,鲍威尔重申渐进加息
1 )特朗普点评美联储。 特朗普上周接受CNBC采访时说,他没有为美联储加息“激动”,每次经济走强联储就要再次加息。特朗普评价鲍威尔今年出任美联储主席,称他在联储委任了一个很优秀的人。但他认为联储加息可能干扰美国经济复苏,称担心加息的时机可能不好,在日欧央行都保持货币宽松时,加息可能会让美国处于“劣势”。
2 )鲍威尔重申渐进加息。 上周鲍威尔出席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听证,重申当前最佳途径就是保持渐进加息,很难预料当前贸易讨论的结果,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大致均衡,FOMC意识到加息太快或太慢的风险。
3 )特朗普指责欧盟操纵汇率。 上周特朗普称,欧盟等一直在操纵汇率,并降低利率,而美国在加息,美元也变得越来越强。其讲话过后美元指数走低。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已经大幅上涨近5%。
4 )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看多美国经济。 上周三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周三对经济发表了乐观看法,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将大大高于过去10年的常态,现在的经济增速是3%,两个季度后可能达到4%,而且未来还将出台更多的减税措施。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会怎么样?
原油价格大跳水,国内油价也随之下降,由原来的92号油7.2元多降至5.3元多,降价达近两天多,是历史
上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可以趁机多囤些汽油,估计油价会在后续涨起来
生产一吨pta需要多少布伦特原油
易富财经讯:
1、问题的提出
2009年前四个月,国内PTA价格因上游原材料(MX、PX)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 现货价格从年初的大约5100元/吨一路上涨到最高的8000元/
吨附近,涨幅高达50%多,期货指数合约价格从年初的最低价5090元/吨一路上涨到7535元/吨,涨幅高达32.5%。 特别是进入3月中旬以来,因PTA
开工率不足导致现货供应紧张,涨势更加凌厉。 但是,进入5月份以来,无论是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涨势都未能延续,而是急转直下,期货指数
合约价格从最高点7535元/吨跌至目前的6809元/吨,短短20个交易日跌幅达到9.6%。
从原油——石脑油——MXPX——PTA——聚酯——下游产品这个产业链传导因素来看,原油是PTA产业链条的源头,按照成本推动因素,原油
价格的涨跌会逐步传导至PTA价格上,进而形成PTA价格与原油价格发生“正向变动关系”。 但是,国际原油价格在2009年展开了两波反弹走势,特别
是4月末以来的涨势更加凌厉,NYMEX原油价格目前已经突破60美元/桶,且涨势仍在延续。 对比PTA价格和原油价格走势,我们发现目前国内PTA
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背离现象。 其实,从2008年12月底开始,国内的PTA价格就开始与原油价格发生明显的“反向变动” 关系,并
且时间长达3个月之久。 不过在此前的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底,PTA与原油价格也发生过明显的“反向变动”并且时间长达7个月之久。
那么,国际原油价格与国内PTA价格产生背离的原因是什么,以及这种背离能否持续呢?
2、PTA和原油价格背离的计量经济解释
2.1、pta与原油价格之间计量经济分析
从理论上说,通过成本传导机制,国内PTA价格走势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应该趋于一致,但它们几次三番的发生背离,那么,我们是否就此否认
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了呢?为了找出答案,需要对国内PTA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一分析。
为了统一口径,我们选取文华财经的PTA指数和原油指数数据进行分析,时间从2007年2月7日至2009年5月27日共601个对象。
首先我们通过OLS进行简单的相关关系分析。
从上面的PTA和原油价格的散点图我们似乎可以直观的看出,它们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为此我们先建立简单的OLS回归方程:
pta=c+Aoil+e
数据拟合结果为pta=5147.17+30.08oil
(0.0000) (0.0000)
一般来说,为了检验变量之间的长期相关关系,需要对方程进行协整分析。 故我们用ADF方法对上述拟合方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
,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仍无法拒绝原假设(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即残差是非平稳序列。 说明上述拟合方程出现了伪回归现象。
因此,我们不能直接从原油价格来预测PTA价格。 从成本传导机制来看,原油价格的上涨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导至PTA的生产成本,但期
货价格是带入了市场未来的预期,故其与原油价格的滞后要比现货成本的滞后期短得多。 但为了分析原油价格传导至现货成本,再从现货成本层面对
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的时间差,我们引入分布滞后模型(PDLS)来进行拟合分析。 我们建立的模型为:PTA=c+pdl(oil, x, 2)。 其中滞后阶数x选取5-10分
别拟合。
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滞后阶数范围内,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拟合结果残差仍是非平稳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通过上述拟合说明,国内PTA价格与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相关关系,也不存在在价格变化上谁领先谁滞后的问题。 这是我们从两
者的数据入手,用计量经济方法做出的一个现象论断。
再者,在我们的模型中,因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掌握在国家手中,模型中的滞后阶数难以确定。
通过上述论证,我们得出国内PTA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的背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不能简单的用原油价格涨跌来判断短期内的PTA期货
价格涨跌,近年发生的几次比较长时间的背离现象是最好的例子。
2.2 PTA和原油价格背离的传导机制分析
PTA上游的直接原料是MX和PX,因此PTA的产量也主要受到PX和MX供应的限制,而PX和MX是来自于原油裂解工艺的副产品,作为一种副产品
不可能与成品油的生产一样能够“随心所欲”的被控制产能,中石化、中石油是国内主要成品油供应商,对市场有极高的控制能力,如果国内成品油价
格对其“不具有吸引力”,为了确保利润,有意减少市场供应量,进而导致国内PX和MX等芳烃类的的副产品供应量出现紧张局面。 这就会出现原油价
格下跌时,PTA因上游成本居高不下而出现价格上涨的现象。 例如2008年11月底,国际原油的价格延续下跌,国内PTA期货价格已经开始强劲的反
弹。
而当原油价格涨势凌厉的时候,市场又对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的预期异常强烈,如果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要成品油供应商
会加大成品油炼制力度,导致其副产品MX和PX供应量加大而价格下跌,从而一方面原油上涨推动成本上升,另一方面上游原料价格相对下跌,从而
又相对降低PTA生产成本。 即使没有出现下跌现象,PTA价格涨势也远远不及原油价格的上涨。
因此,国内PTA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背离的背后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和国内成品油供应的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所致。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季节性因素也是导致两者背离的原因之一。 如当前原油和PTA背离也是由原油的消费旺季和纺织行业的消费淡季的季节
性错配所致。
3、继续背离还是重归一致
前面分析到,当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时候,国内成品油定价对PTA走势异常关键。 如果上调成品油价格,加上当前是油品的消费旺季,两大石油
巨头定会加大成品油炼制力度,进而导致副产品芳烃类供应量加大,促使其价格下调,降低PTA生产成本。 如果不上调成品油价格,那么两大石油巨
头又会通过垄断力量控制产量,导致副产品芳烃类供应紧张的局面,从而支撑PTA价格。
根据国家发改委于2009年3月25日最新发布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以20天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若国际油价连续20天日均涨幅或跌幅
超过4%,就应考虑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 当前NYMEX原油价格突破65美元,而且涨势仍在延续,结合EIA原油库存持续减少,预期原油价
格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截止本文完稿时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6月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400元。
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加上夏季消费旺季到来,势必引发供应商加大炼制力度,这样,炼油副产品的供应量增加,上游产量的释放,加上纺织行业淡
季来临,聚酯行业和其下游的纺织品行业能否消化庞大的市场供应量呢?个人认为,纺织业出口形势的恶化,将致中期内PTA价格会受到来自上游原
料供应的强大压力。 即它们之间的背离现象可能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延续。
4、从技术分析看后期走势
从PTA主力合约0909技术图形来看,节前日线图悉数跌穿中长期均线后,于节后第一个交易日突破上方5日均线的压制,且突破自4月29日来的
下降通道上沿压力线,但这是受到节后效应的影响,对我们中期趋势判断的借鉴意义不大。 从中期图表来看,周线目前在5周均线附近争夺,若能突
破,上方面临60周均线大约7245处的压制,同时下方支撑点位于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大约6650点位。
从盘后持仓分析, 市场仍以看空后市为主,空头资金逢高介入,虽然在原油的带动下,PTA短期内不排除弱势反弹的可能,但反弹高度不可高估
,且我们应密切关注反弹若无法站稳突破点后的中线沽空机会。
油价上涨 对哪些上市公司是利好
油价高企将使得化工行业面临洗牌 煤化工企业受益
因为石油是化工股的重要 产业链起点,石化行业将面临着高油价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一批优质化工类上市公司因成本控制 、成本转嫁才能等优势而脱颖而出,煤化工也将面临着较大的投资机会 。
因为化工产品有两大产业源头:一是石油,二是煤炭。前者重要体现在乙烯等产业链,后者重要体现在煤化工产业链。
当石油价格 上涨时,石油产业链的石化企业为了转嫁成本,往往会提升 产品价格 ,从而使得煤化工产业链的产品的成本与产品价格 差有所扩大 ,提升 了煤化工股的盈利空间。所以,在油价如果突破100美元/桶之后,就意味着以石油为业链起点的产品成本迅速 提升 ,因此,这将为煤化工股注入新的上升动能。相干受益股票:英力特、等化肥股票也或有机会 。
替代能源板块也将形成利好
能源和替代能源板块均受益于原油价格 的持续 上涨。原油以及成品油价格 的走高将令传统能源类上市公司事迹得到较为直接的提升 。同时原油价格 的上涨趋势让人们不得不斟酌能源危机的邻近和经济型替代能源的重要 。根据 材料显示,近海、近地的石油,只可以应用不到50年。而替代能源板块的走势一直与原油价格 高度相干,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下,油价持续 走高,必将再次打开替代能源板块投资的想象空间。而同时,经济复苏之时,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将令各方更加重视 新能源,更加重视 低碳经济相干产业的投资,因此相干风电、水电、光伏发电、核电等相干公司将有事迹与想象的提升 空间。
油价持续上涨,对哪些行业的冲击最大?
听到油价上涨的消息,整个人都感觉不好,毕竟手里还有一辆燃油车。买车的时候是马达一响,黄金万两;现在呢?油价一涨,马达一响,钱包异响了。这是对于个人而言,油价持续上涨最直接的影响了。而对于整个商业社会,各行各业影响也是很明显。
1、油价上涨,直接冲击的是整个石油产业链。
油价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价格的上涨,而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不仅仅是燃料油来源,更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的直接原料或间接原料。
作为燃料油的来源,各种型号的汽油,柴油,煤油等等都会涨价,而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动力机械,如汽车、拖拉机、轮船、军舰、坦克、飞机、火箭、锅炉、火车、推土机、钻机等等,使用成本都会涨价。
作为化学产品的直接原料,如润滑油、润滑脂、沥青、溶剂等等。它们是工业原料的基本原料或是中间体,油价上涨它们也会上涨。
作为化学产品的间接原料,如塑料颗粒、农药等等。传导到下游,将是每一瓶饮料和每一粒粮食的价格上涨。
2、油价上涨,首先影响的是整个运输产业链。
首先是物流。物流的成本主要是工具车投入和损耗,还有高速费,还有油价。油价上涨,本来同样的价格一箱油可以跑五百公里,现在同样的价格,只能购买三分之二箱的油,可以跑的距离明显缩短了。
其次是人流。无论是公共交通还是私人交通。以前一箱油的价格可能是五百,现在接近六百的时候,有私家车的人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燃油车出租车飞机等等,则会选择上涨车费机票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最后是运输产业链后的终端用户,如快递、包裹、蔬菜瓜果等等。需要经过燃油汽车运输的产品,油价上涨,运输的价格上涨,而成本将平均摊到每一个运输的快递、包裹,每一颗白菜、瓜果等等的价格上。
3、油价上涨,次要影响的是各种商品价格。
就拿一杯奶茶为例。装奶茶的胶杯由于油价的影响,无论是胶杯原料还是运输价格,胶杯价格需要上涨,而配合胶杯使用的杯盖和吸管,也是需要价格上涨。而胶杯中的奶和茶,还有水果等等,因为肥料、运输、还有冷藏的成本,势必它们都会上涨。
如果你去奶茶店店,发现奶茶的价格上涨了,有可能是油价上涨了。
石油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的涨跌会有一定波动,理性看待,开心过好每一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