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油价上常提到“辛塔”,这是地名吗? 在哪里?

2.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3.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指什么?

4.石油价格涨这么高,有什么能源可以代替

5.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亚浮油价为什么便宜_亚浮石化油好不好

1998年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国的成品油用户享受着低油价的待遇,那时石油价格的调整,一直由国家确定,往往是一次调整,长时期内不变。但随着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完全由政府定价已经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趋势。到了1998年,随着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两大集团重组,油价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1998年以来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初步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按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相应确定,原油价格自1998年6月1日起执行,成品油价格自1998年6月5日起执行;二是2000年6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阶段,即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相应调整;三是2001年11月份开始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机制进一步完善阶段,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石油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与以上3个阶段相应,中国的成品油价格经历了几番引人瞩目的波动。1998年出台油价改革方案规定,原油基准价由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每月一调。而汽油和柴油则实行国家指导价,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集团在此基础上可上下浮动5%。那时国际石油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一片低迷,成品油价格实际上未作明显调整。直到1999年4月,国际油价开始上涨,国内油价也常常突破限制,国内炼油企业更是面临生产经营困难。这轮涨势期间,2000年6月的改革使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一调。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累计调整了17次。到2001年11月,成品油定价机制又有新的变化,改每月调整为按照国际市场油价波幅不定期调整。2001年11月和12月成品油价格两次调低,2002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又经历了几次涨价。到2003年,成品油价格再次成为热点,后半年国内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油荒”的呼声。在国际油价的推动下,2003年一季度国内市场一反淡季的冷清局面,特别是2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将汽、柴油零售中准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和170元后,进一步加热了国内市场。3月1日国家收回了提价通知,5月10日大幅度降低了成品油价格(受SARS影响),但国内成品油市场经短暂的沉寂后,又逐渐加热。12月6日国家最终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压抑的国内油价才有所释放,市场价格顺势升高。 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一是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二是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在油价上常提到“辛塔”,这是地名吗? 在哪里?

沙特的原油价格有很大的增幅,这样的结果肯定就是?沙特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毕竟它沙特这个国家就是原油的生产基地,原油从生产基地就已经在最近得到这三十年最大的涨幅,所以沙特理所应当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当然除了沙特会此中收获巨大的利益,在国际油价大涨的刺激下,聚酯产业链各类产品均大幅上涨。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原油的衍生品,这些东西也将会影响市场的价格幅度的高低。这样的结果更会导致很多的行业和有关原油的材料的企业受到很多的经济压力,因为这样突然的原油价格暴增给他们来说,增添了太多的经济负担,很容易导致他们的经济危机。

可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沙特受袭产量减超50%这个结果对于亚洲市场的影响最大。这样对于亚洲市场而言,导致了有关原油的原材料的企业所产生的衍生品都会产生巨大的价格幅度变化,所以这样的种种变化对于沙特来说还是有利的,毕竟他们是原油的产地。

其实原油得价格并不是没有上涨过,只是因为最近沙特的原油价格上下浮动变化太大,一直在频频上涨,这样的结果让他们从中获取到很多的好处,当然其实原油的产量减少也不是他们沙特希望看到的,毕竟是自己辛苦一阵子才有的成果,产量减少很多,他们也是很不愿意。但是他么作为出产国,在这个上面提高价格也不足为其。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

港口中文名: 辛塔港

港口英文名: CINTA TERMINAL

港口代码:

港口缩写: CTT

所在国家: INDONESIA

经纬度: 5 ° 15'0"S,106 ° 18'0"E

港口介绍: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的巽他海峡北口油港,港口服务设施有:小艇、遣返、无修船、加燃料、干船坞、医疗、牵引、淡水供应、遣返和排污设施。该港是个油港,泊位全部为浮筒油轮泊位,可接纳长184米和290米、吃水16米的船舶。

20世纪80年代的油价大震荡指什么?

从1981年起,国际油价连续5年大幅下降。随后,1986年又发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油价战”,引起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供应前景不明和油价的大幅上涨,都使西方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能源消费的增速开始大大降低,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进口的石油减少了。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世界1980—1982年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能源需求由增长迟缓变为负增长,其中石油需求量的下降幅度尤大。接着,整个西方石油工业,从上游的油气资源勘探和开采,到下游的储运、炼制和销售,迅速陷入一场全面的和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之中。在国际市场上,石油由供不应求和被疯狂抢购变为销售困难,油价由暴涨转为跌落,竞争激烈,生产大幅度下降。从1979年到1983年,世界市场日消费量减少590万桶(1桶=0.16立方米),从5160万桶降至4570万桶,向OPEC提出的石油需求量比1979年降低了43%。

面对油价下跌和市场份额缩小,OPEC在1983年第67届特别会议上,将原油的官价下调至每桶29美元,并决定“限产保价”。规定最高日产量1800万桶(1979年最高日产3100万桶),并规定每个成员国的限额。由于OPEC内部分歧较大,考虑到其他成员国减产的难度,而让沙特阿拉伯承担“浮动产油国”的角色。OPEC试图通过“限产保价”来等待世界石油需求重新增加和油价回升,但此举却使其石油产量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到1985年,其日产量已降至1847万桶,市场份额也从1979年的47.8%降至30.1%。

1985年12月,OPEC第76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宣布以“减价保产”争夺市场份额来取代过去的“限产保价”政策,国际石油市场由此出现了大混乱,导致1986年的“油价战”和油价暴跌。1985年12月9—12日的三天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每桶下降5美元。到1986年1月20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到每桶仅19.5美元,这是自1980年以来该油价首次跌破20美元。2月18日,伦敦现货石油市场交易活动完全停止。3月4日,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跌到每桶11.98美元。7月23日,国际石油价格已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同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到每桶只有8.5美元。而7月30日,在地中海装上油轮的沙特阿拉伯轻质油价格每桶只有6.8美元。油价由1985年11月的31.75美元/桶,降至1986年4月的10美元/桶,降幅达70%。至此,油价基本上跌至谷底。

此后,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到1986年10月,OPEC基本就产量问题达成协议,并提出恢复OPEC官价。就在第79届部长级会议结束后的1986年10月29日晚,担任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25年之久的风云人物亚马尼被宣布解职,他的解职也宣告了据称是由他所发起的这场油价大战落下了帷幕。

1986年12月10—20日,OPEC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OPEC的“参考价格”为每桶18美元;1987年上半年,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OPEC 12个成员国的石油产量限额为每天1580万桶。会议改变了1985年“限价保产”的政策,又回到“限产保价”的老路上来,只不过其油价是每桶18美元,比一年前低了10美元。到此“价格战”基本结束。

这次油价大震荡给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后的国际石油形势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新战略的主要内容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重新突出强调要坚持“一体化”体系。

尽管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在历史上一直是“垂直一体化”的石油公司,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曾一度不再多谈这一问题,而且在80年代初还曾出现过要实行“非一体化”的说法。经过1986年油价暴跌之后,各公司又重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以确保公司的业务平衡和财务稳定。

(2)在油价低落和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各大公司纷纷强调实施“最优原则”。

BP石油公司在1988年和1989年春就曾反复强调,它的“基本哲学”是“最优选择”,即“把力量集中在我们擅长的事情上,进行投资使它变成更好”,“关闭或卖掉”不合这一“标准的业务”,决不“充当二流角色”。

(3)坚持把取得新的油气资源放在压倒一切的首要地位。

在低油价的条件下,仍大力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同时,强调对已有的油气资源的开采补偿率。

1986年和1988年油价大幅度下跌后,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的上游业务利润也急剧下降,但各公司依然强调上游业务的重要性。1988年壳牌集团的石油投资达81亿美元,其中用于上游部分的占64%。埃克森公司1987年宣布“同其他石油公司一样,找到新的合理价格的油气供应已经成为一项压倒一切的目标”。

(4)大力加强兼并和收购活动。

为了解决储量紧急和勘探无重大突破并且费用日益困难的问题,兼并和收购也成为各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取得新的油气资源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地位已不亚于甚至超过勘探所获资源。

石油价格涨这么高,有什么能源可以代替

应该是20世纪70 8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价格震荡: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一、定义与分类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穿透生物质能。

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因此,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都被看作常规能源,而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过去一直被是做垃圾的工业与生活有机废弃物被重新认识,作为一种能源资源化利用的物质而受到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因此,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也可看作是新能源技术的一种形式。

新近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

二、常见新能源形式概述

(具体内容详见各能源形式所对应的词条)

太阳能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由太阳能导致或转化成的能量形式。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电能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等。

太阳能可分为2种:

1.太阳能光伏 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由于没有活动的部分,故可以长时间操作而不会导致任何损耗。简单的光伏电池可为手表及计算机提供能源,较复杂的光伏系统可为房屋照明,并为电网供电。 光伏板组件可以制成不同形状,而组件又可连接,以产生更多电力。近年,天台及建筑物表面均会使用光伏板组件,甚至被用作窗户、天窗或遮蔽装置的一部分,这些光伏设施通常被称为附设于建筑物的光伏系统。

2.太阳热能 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除了运用适当的科技来收集太阳能外,建筑物亦可利用太阳的光和热能,方法是在设计时加入合适的装备,例如巨型的向南窗户或使用能吸收及慢慢释放太阳热力的建筑材料。

核能

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方程E=mc^2;,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常量。核能的释放主要有三种形式:

A.核裂变能

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B.核聚变能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C.核衰变

和衰变是一种自然的慢得多的裂变形式,因其能量释放缓慢而难以加以利用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波浪发电,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上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度。目前,海上导航浮标和灯塔已经用上了波浪发电机发出的电来照明。大型波浪发电机组也已问世。我国在也对波浪发电进行研究和试验,并制成了供航标灯使用的发电装置。

潮汐发电,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法国北部英吉利海峡上的朗斯河口电站,发电能力24万千瓦,已经工作了30多年。我国在浙江省建造了江厦潮汐电站,总容量达到3000千瓦。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风力发电,是当代人利用风能最常见的形式,自19世纪末,丹麦研制成风力发电机以来,人们认识到石油等能源会枯竭,才重视风能的发展。

1977年,联邦德国在著名的风谷--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布隆坡特尔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电风车。该风车高150米,每个浆叶长40米,重18吨,用玻璃钢制成。到1994年,全世界的风力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到300万千瓦左右,每年发电约50亿千瓦时。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磨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热点,地热田45个,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的理想能源。氢能可以作飞机、汽车的燃料,可以用作推动火箭动力。

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四、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

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以来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经济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

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已经成为今后世界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已经逐渐走入我们寻常的生活,风力发电偶尔可以看到或听到,可是它们作为新能源如何在实际中去应用?新能源的发展究竟会是怎样的格局?这些问题将是我们在今后很长时间里需要探索的。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更贴切)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替代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风力发电在19世纪末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新能源领域的独孤求败,由于它造价相对低廉,成了各个国家争相发展的新能源首选,然而,随着大型风电场的不断增多,占用的土地也日益扩大,产生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成了我们又一困惑。

早在2001年,MUCE就为了开拓稳定的海岛通信电源而开展一项研究,经过六年多研究和实践,终于将一种成熟的新型应用方式MUCE风光互补系统向社会推广,这种系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和太阳能发电进行10:3地结合,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电力输出。在建筑上、野外、通信基站、路灯、海岛均进行了实际应用,获得了大量可靠的使用数据。这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H型)突破了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高、噪音大、抗风能力差、受风向影响等缺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结构和材料,达到微风启动、无噪音、抗12级以上台风、不受风向影响等性能,可大量用于别墅、多层及高层建筑、路灯等中小型应用场合。以它为主建立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也解决了太阳能发展中对电网冲击等影响。

参考资料:

成因: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简称次级贷款者。

由于之前的房价很高,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借款人无力偿还时,银行把房屋出售,但却发现得到的资金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利息,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这样银行就会在这个贷款上出现亏损。(其实银行知道你还不了。房价降温,另一方面升息都是他们一手掌控的)

一个两个借款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好,但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加上这些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无法还贷的借款人。正如上面所说,银行收回房屋,却卖不到高价,大面积亏损,引发了次债危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贷危机主要影响我国出口。

次贷危机引起美国经济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其中最主要是对出口的影响。2007年,由于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我国月度出口增长率已从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国次贷危机造成我国出口增长下降,一方面将引起我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劳动力的供给,将使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增加。

其次,我国将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我国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资料、生活消费品等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形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08年1—5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1%,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6.7%。同时,人民币升值又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出口增长。

最后,次贷危机将加大我国的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

为应对次贷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美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大幅贬值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汇率风险。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美元贬值10%—20%的存量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在发达国家经济放缓、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加速流向我国寻找避风港,将加剧我国资本市场的风险。

次贷风暴之鉴

美国次级抵押信贷风波起于今春,延于初夏,在仲夏七八月间扩展为全球共振的金融风暴。虽经各国央行联手注资、美联储降低再贴现利率等干预措施,目前危势缓解,但其冲击波仍在继续蔓延。国内舆论8月以来已对此国际金融事件给予较高关注,24日以后,又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报相继披露所持次贷债券数额新闻发生,更证明了中国在危机中难以完全涉身事外。

当前,准确估计包括三大行在内的中国金融机构在次贷债券投资中的损失,恰如整体评估此次全球次贷风暴整体损失之原委,尚嫌为时过早。然而,以宏观视角细察此次全球性次贷风暴积聚、爆发、扩散之路径,已可总结出若干经验教训,对资产价格泡沫畸高、资本管制将去未去的中国正是镜鉴。现实表明,金融自由化在本质上应当是金融体制的进步,其中包括风险防范体制的不断完善。监管层、金融机构、房地产业等领域的“有力者”,均应加倍警惕资产泡沫,切勿以今日的快感换取明天的伤痛。

国际观察家在分析此次金融风暴时普遍认为,美联储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衍生品市场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文化仍有欠提高,乃是此次金融动荡的三大原因。其中尤以第一条为甚。

在美国历时最长的经济景气结束后,网络泡沫破灭、“911事件”等因素,迫使美联储连续降息。没有理由指责这一经济刺激政策的总体取向。但在具体操作上,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有值得反思之处。其最初两年降息力度过大,真实利率有时甚至为负;此后虽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美元仍处于长期的贬值阶段。以通胀指标考察,美联储在经历了初期的成功后,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下半年,也曾出现月度CPI涨幅略高的情况, 2005年9月甚至达到4.7%。美联储在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更形成此轮金融动荡的根源。由是看来,货币当局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至为重要。

衍生品市场链条过长,而基本面被忽略,也使风险不断放大。美国的次级抵押信贷本始于房屋的实际需求,但又被层层衍生成不同等级的资金提供者的投资品种。而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与客户的还款能力相脱节,更多地基于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在房屋市场火爆时,银行得到了高额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对房贷衍生品趋之若鹜。一旦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则违约涌现,危机爆发。因链条过长,市场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都变得相当困难;因中间环节多为“别人的钱”,局中人的风险意识相当淡薄。长链条固然广泛分散了风险,但危机爆发后的共振效应可能更为惨烈。

次贷风暴还表明,纵使在美国这样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众层面的金融文化仍有待提高。种种报道表明,在美国申请次级抵押的信贷者中,许多人甚至不知何为复利,亦不会计算未来按揭成本,但仍然兴致勃勃申请了自己本无力偿还的房贷,住进自己本无力购买的房屋。如此行事者大有人在,然而,大众性癫狂永远无法战胜市场涨跌无常的铁律,泡沫的突然破裂必然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创痛,首当其冲者正是误入泡沫丛中的弱势群体。

此轮次贷风暴还对现有美国金融体制提出了诸多挑战。可以想见,从长远计,危机必然成为市场革旧布新的重大契机。而美国监管当局应对危机的举措,也当在治标与治本的双重意义上给予更多关注和解读。7月18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已对这些举措作了详尽阐述。其核心是保护市场正常运行,主要手段有二:一是法治,修订旧法,颁布新规;二是信息披露,打击金融机构向购房者、债券投资者欺诈兜售的行为。另一方面,布什在其8月31日讲话中宣布,联邦住房机构将为那些陷入困境的贷款者提供担保,使其以优惠利率获得融资;并表示,政府的工作是帮助购房者,而不是救援投机者,也不是救援那些明知没有能力仍然购房的人。市场指数涨跌并未成为“监管指南”,市场玩家意志无法左右货币当局,正体现了“政府远离华尔街”的基本原则。

2008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财经》曾于6月下旬出版前马来西亚央行高级官员及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沈联涛先生有关专著,用意即在从邻人血泪中吸取经验教训。相较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全球次贷风暴对中国既为再度警醒,又在时间和案例的层面更具贴近性。由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为本,中国面对的资产泡沫只会更为庞大,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风险估值过低、风险防范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今天的“理论者”如何以“新兴市场”、“人口红利”等种种说法自我宽慰,清醒者没有理由不考虑未来的风险代价,未雨绸缪已再不可拖延。不独如此,随着6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中国外汇投资大规模出海蓄势待发。次贷风暴警示对于未来“走出去”的战略安排亦是意味深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在眼前的全球性次贷风暴对中国人可能是件幸事。认真体味此次风暴之教训,我们应尽可能避免危机的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引致未来无穷祸患。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当前,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我国应采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同时,应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验,采取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免税、增加政府投资和支出、提高社会福利保障水平、加快医疗体制改革等措施刺激经济的增长,使经济仍然能够维持一个较高的增速,以缓解就业压力。

A.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

B.积极的财政政策。

(1)扩大政府投资。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口的下降对国内的投资增速将造成一定的拖累,需要采用扩大政府投资的方式来对冲这部分的影响。投资的重点领域是受雪灾、地震影响较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基础设施。

(2) 增加政府支出与补贴。继续扩大社保和医保的覆盖面,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加大农业直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3)减免税收。减税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利于企业增加投资、扩大供给,有利于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包括取消利息税、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的免征基数、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等。

C.抓住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出口产业结构。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逐步降低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步提高一般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同时要继续坚持不懈促进节能减排。

美国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次贷风险的滋生主要是源于抵押贷款机构放松贷款条件,为不具备还款能力的高风险客户提供了信贷,而投资银行创造了大量基于这些贷款的高风险衍生证券。金融机构应强化稳健经营意识,在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

本次危机暴露出评级机构存在失误。由于直接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并为其提供评级,评级机构面临明显的利益冲突,丧失了独立性。关键在于,当前的国际评级市场具有明显的寡头垄断性,评级结果存在对主要发达国家企业和债券评级的普遍高估以及对其它国家的普遍低估的现象,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削弱。报告认为应增加现有评级体系的竞争性,避免评级结果的系统性偏倚。

此外,报告指出,金融监管应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要加强对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特别是,对信用衍生品等的监管要改进,要强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机构对基本债务人的债务履约能力的监督责任。

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不错,美国次级房贷只是美国房贷市场的很小一部分,目前次级房贷危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与已知的大危机相比也还相对较小。但其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远比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大,而且正在演变成继上世纪80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10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危机。其理由有二:金融风险指标和各国央行的反应。先看金融风险指标:反映流动性紧缺程度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短时间内从5.3%就下跌到4.7%以下,其幅度超过了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的程度。VIX指数上周(8月17日)超过30,达到危机水平。VIX指数是描述金融系统波动性或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指标,金融市场运行正常之下的VIX指数在10到12左右。危机已经迫使各国央行采取史无前例的联合行动。本次危机虽然产生于美国金融市场,但当德国产业投资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遭受危机的巨大冲击之时,欧洲中央银行被迫率先(8月9日)向欧洲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美元。紧接着,美联储也向美国的银行体系注入240亿美元;随后,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中央银行也都注资救市。8月9日、10日两天之内,全球中央银行向市场注入3223亿美元的资金。就在8月17日,美联储还被迫降低再贴现利率50个基点,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抵押品范围扩大到次级抵押债券,并鼓励商业银行通过中央银行贴现窗口融资,来缓解危机的迅猛扩散。21世纪新危机这场危机爆发自今年3月,在8月份来势凶猛,让全球央行似乎有点措手不及。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危机?我的判断是,这是21世纪的第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每一场危机都是新的,不变的是都有流动性危机的一面。这里说“新”有几个含义:一是危机源自于最发达国家,然后蔓延到全球。自1929年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基本都是源自于发展中国家,比如拉丁美洲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当然,美国1990年代也发生过存贷危机,德国、西班牙也出现过银行危机,但没有造成全球影响。因此,我们把金融危机防范的重点都放在了发展中国家身上,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问题有所忽视。但现在危机突然由发达国家爆发。二是危机发生的机制是新的。从危机伴随的现象看,在这场新危机中,汇率不再是主要问题。在以前的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中,危机发生国的货币往往会大幅贬值;但本次危机中,美元还在升值。坚挺的原因在于,美元不仅是各国政府的储备货币,也是全球交易的最重要度量单位,不可能对自身贬值。金融机构在危机中,纷纷抛售次级放贷债券等低信用级别债券,买入美国国债,从而形成对美元的需求。从危机发生的传导机制来看,拉美债务危机等传统金融危机主要是通过流动性的断裂,引起汇率变化,然后再影响到银行,或者先银行再汇率,最终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其传导模式是流动性+汇率+银行,或者流动性+银行+汇率。但本次危机首先是次级信用的房贷违约率增加,引起投资于次级贷债券市场的数量分析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巨亏,然后影响到国际大投资银行,进一步传导金融市场出去的。其危机传导的机制是流动性+信用+金融市场模式。挑战全球央行各国央行在应对传统金融危机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法中,都比较成熟了。发展中国家也通过向发达国家学习,逐步掌握防范危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增加外汇储备、控制财政赤字,完善银行体系的监管等。本次危机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以数量分析为基础的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而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的基金损失还相对较小。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以数量分析工具对次级抵押债券定价,是目前金融工具最为复杂的,这让中央银行家们全面认识这场危机,找出相应的解决途径,颇具挑战。在传统金融危机中,如果银行发生危机,中央银行去救助金融机构,就是在救中小储户,使企业免予倒闭,从而避免社会更大的失业;如果出现汇率/货币危机,中央银行直接动用外汇储备(如果还有的话),或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央行求助,在汇率市场干预,比如1994年的墨西哥,虽然也会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评,但都合情合理。在本次危机中如果央行拿纳税人的钱去救助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市场,则相对困难。参与次级贷款债券投资的都是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向中小储户开放的,“是有钱人玩的游戏”。中央银行直接救助资本市场则相当困难,至少比干预汇率市场要困难得多。促使金融机构之间彼此救助也不容易的,因为这些金融机构之间都是竞争关系。当然,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时,在美国纽约联储的牵头下,被高盛、摩根等13家与之交易的金融机构巧妙救援。但这些机构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是客户关系,金融机构救助自己客户是说得通的。现在深陷危机的都是大投资银行,他们是竞争关系,救助难以向自己的投资人/合伙人交待。况且,本次危机给投资银行带来巨大冲击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启示亚洲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痛定思痛,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发展中国家如果以为这样可以避免危机,或者“独善其身”,则答案并非如此!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今天,只要你是金融市场中的一员,其他国家如果发生金融危机,你就很难不受影响。在过去的一周,亚洲股市出现全面暴跌就是一个证明:韩国、日本一周下挫11.4%和9%,香港恒生指数在上周五也一度狂泻近1300点。而就在两周前,亚洲金融市场还弥漫着乐观情绪,认为本次危机不会对亚洲造成多大的冲击。事实上,在本次危机中,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全球的基金经理,就在全球寻求变现的机会,即使亚洲本省比较健康。更有甚者,恰恰是亚洲经济好,面临流动性危机的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更要到亚洲市场变现,让亚洲的折价达到全球的水平,成为危机变现的“牺牲品”。第二个启示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关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包括里面的衍生工具,以及具体交易机制,以助于采取措施应对外来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因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城门失火”,会殃及发展中国家的“池鱼”。但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必须积极推进,除了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之外,要积极增强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的稳健性。第三个启示是,每一次危机都是新的,但都是流动性危机。流动性是金。事实上,我们看到,美国在本次危机之前和初期,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都十分充裕,但到了7月就突然紧张起来,以至于后来出现流动性枯竭。流动性是具有内生性的,来如汪洋,去也匆匆,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也应该掌控节奏,让流动性留有一定的富余空间。随着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上调到12%,中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从7%已经下降到目前的1%-2%,流动性富余已经不大。同时,中国其他宏观调控政策也要留有余地,以减少外界因素突然影响对中国意想不到的冲击。

次贷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和美国相比,如果经济减速,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两点优势。首先,中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远远小于美国,这意味着借款人违约数量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美国不能同日而语。其次,即使违约率上升,大多数抵押房产的首付款和近期的升值可以抵消影响。这将使中资银行免于遭受美国同行经受的损失。不幸地是最大的输家是房屋所有人,因为他损失了数额可观的首付款。

最重要的教训是,资产证券化过程必须对所有投资者保持透明。抵押贷款证券化存活得越久,他就越成功,提供其他更激进产品的愿望就越强烈。只要购买证券的投资人能真正理解伴随产品的风险,该体系就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如果过程不够透明或者让人迷惑,就像美国的情况一样,而导致投资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买些什么,问题就会应运而生。

另外,中国贷款也应该找出充分获取借款人历史信用的办法。只有在那种情况下,信用风险过度的借款人才能获得贷款。最后贷款业应该设定较低的抵押贷款还贷收入比例的门槛。和目前首付款要求相衔接,这个数字不能超过50%。如果借款人被允许花费大比例的收入支付月供,且经济继续放缓,那么房地产市场崩溃的所有必要因素就都已经具备了。

经济逆转对任何国家而言,都不可避免,包括中国。因此当经济强劲时,未雨绸缪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经济降温,这些目前苦苦经营勉强还贷的供房者,那时他们的还贷能力又将会怎样呢?

中国贷款业应该从他们的美国同行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思考危机的内涵。是时候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使任何对中国经济的负面长期影响最小化。

左小蕾:次贷危机带来六大启示

左小蕾认为,全球都低估了次贷危机的影响,去年8、9月份采取的措施并没有意识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仅仅是一些短线的救市动作。同时,左小蕾认为,在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时总结一下其对金融市场的启示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她认为,次贷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兴市场的金融自由化要与承受能力相匹配。“金融自由化推动的是金融资本,次级债整个就是要帮助那些金融资本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它创造了很多的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最后就过火了,就过分了,没有风险的时候能得到高收益,但如果有风险的时候就未必是高收益了,风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新兴市场来说你可能承受不起。所以新兴市场的金融资本的自由化,应该与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调整的弹性、能力,特别是金融体系、风险防范的能力等等承受能力要匹配,不能够超越。否则的话就会带来很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还不能自救,美国可以通过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来拯救市场,欧洲可以通过欧元这种国际货币的地位拯救经济和市场,可是新兴市场国家是做不到的。”

二是虚拟的经济跟实体的经济不能离得太远。“次贷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在它的基础上又发了很多的衍生产品,一级一级的衍生上去,而且这些产品总的市值最高的时候大概是大大超过了GDP总量,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大泡泡,后果就是爆发金融危机,无非就是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爆发金融危机,全球都在为它买单,金融市场震荡,经济可能还要持续低靡。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救市,然后全球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全球经济危机也是在高通胀下一触即发,所以这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特点制造很多大泡泡,最后结果都是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金融市场的体制,金融市场是不是要走这么远?虚拟经济是不是要走这么远?”

三是金融服务业是不是要回归到主营业务。金融服务业是要追逐高风险高收益还是真正的提供服务?“把金融市场变成一个真正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最后推动经济的成长,这是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的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贡献。”左小蕾认为,“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限度,次贷危机应该提醒我们金融行业要怎么发展?主营业务实什么?这些都要有一个根本的思考。”

四是美元本位的问题。左小蕾认为,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相应的国际金融体系来平衡和管理。如果美联储根据美国的经济来实施货币政策,那么其救市行为可能会造成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造成全球的通货膨胀。因此,她认为,面对美元本位的现状,必须要有应急的措施,以便将风险降到最小。同时,左小蕾建议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五是继续完善国际游戏规则。左小蕾认为,次贷危机以后有些国际游戏规则要改善,有些要加强,有些还要从根本上改变,还有很多的要深入探讨,比如监管体系。至于是要严加监管还是不要监管,左小蕾表示,事实证明有进一步加强监管的要求。

六是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体现在金融产品的创造上,通过次贷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到金融市场的创新需要一定的规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