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CD四大粮商是怎样控制中国粮食市场的?

2.姜建清的工行改革

ABCD四大粮商是怎样控制中国粮食市场的?

华尔街两条道路_华尔街到陆家嘴油价多少

这是中国经营报上的文章 很能说明问题。 随着2008年中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世贸组织过渡期已结束,已经牢牢掌控了中国的大豆定价权的外资粮商,又把目光急切地投向了中国的粮食产业,现在,他们决定从中储粮开始突破。\x0d\  面对拿着“彩礼”上门“提亲”的外国粮商,中储粮并不急于做出决定,已经学会吸取大豆教训的他们,要看一看,“洋人”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而国家发改委则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毕竟向中储粮提亲的外资粮商,都以控制整条粮食产业链条而著称于世。\x0d\  被政府赋予平抑粮油价格的中储粮,正处在事件的中心,地位微妙。\x0d\外资粮商“提亲”\x0d\  “他们确实一直想和我们合作。”中储粮新闻发言人魏强告诉记者。\x0d\  他说的“他们”包括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嘉吉公司,中国总部上海,他们的工作人员对于“中储粮”几个字并不陌生,“我们经常有一些传真件往来”,不过,她拒绝透露这些传真涉及的内容。\x0d\  嘉吉是一家掌控全球粮食输出和交易业务的企业,在交易规模上已居全球之首。从食品的生产、包装,到市场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一手包办。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及66个国家,嘉吉现在的发展战略,就是要开发第三世界的潜在市场。\x0d\  此时此刻,外资四大粮商在占领了中国大豆行业后,谋局中国粮食行业的步伐已渐行渐快,除了嘉吉,还有ADM、路易·达孚以及邦基。此前中储粮某高层透露:四大粮商均在与中储粮接洽,商谈合作事宜。\x0d\  他们频繁示好的中储粮,实际上是中国政府控制的一家粮食购销机构,主要作用为平抑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彼时,为了使其拥有更多的资源完成这项职能,政府赋予了中储粮进出口农产品的权力。\x0d\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储粮并未完成企业化改造,投资主体依旧为单一的中央政府。按照政府的安排,中储粮直接管理着中央在地方的粮库,负责收购粮食,并以最低收购价以及适时调整价格的方式,影响与控制粮食在流通领域中的价格。其拥有的粮食购销渠道,在中国境内只有中粮(中国粮食集团)可以比肩,而这显然是外资看中中储粮的原因所在。\x0d\  此时,天时又站在了外资四大粮商的一方。\x0d\  根据中国签订的WTO协议,2008年,中国对粮食流通领域的过渡期行将结束,中国政府将不能再对粮食流通领域的外资介入问题进行限制,外资四大粮商显然是看中了这个机会,方才频繁示好中储粮,希望以此为切入点,进入一直受到政府控制的粮食购销领域。\x0d\  现在,布局的还不止是嘉吉。据业内人士介绍,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团,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在江苏等省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x0d\产业链利益的觊觎\x0d\  “最危险的是,外资四大粮商都是一条龙的集团化运作,从种子、化肥等生产环节到建立自己的运输通道等流通环节,掌控了整个链条。”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刘登高说。\x0d\  显然,中储粮只是这些外资的切入点,他们觊觎的是整条粮食产业链的利益,记者了解到,在向中储粮频繁示好的同时,嘉吉已在布局中国的化肥市场,这正是粮食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x0d\  根据嘉吉方面的公开资料,嘉吉在华有27个独资和合资公司,但在这个资料中,嘉吉对他们在中国化肥领域的投资只字不提。\x0d\  而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嘉吉在华已经建立了全资的山东嘉吉化肥有限公司,以及合资的云南三环中化嘉吉化肥有限公司等。除了种植领域外,嘉吉在华的链条基本搭建完成。\x0d\  “如果控制了化肥等农资,就很容易控制粮价。”刘登高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06年以来的中国粮价上涨,农资涨价是重要因素。\x0d\  在这之前,益海嘉里已经做到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头把交椅,占有中国市场份额的60%~70%。\x0d\  “益海嘉里集团的下一个目标是粮食。”刘登高表示,该集团已在山东兖州建立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一期年加工能力为30万吨。另据中国储备粮总公司调查,这个集团在河南周口、河北石家庄也正准备建设面粉加工企业;不仅涉足粮食加工行业,在江苏射阳,益海嘉里集团已进行了考察,准备在射阳沿海建立大型粮食收储加工基地,进入粮食收储领域。 \x0d\发改委的戒心\x0d\  大豆河山的全面沦陷让政府早已产生了戒心, “几年前的教训触目惊心,粮食肯定不会重走老路。”中储粮的上级主管单位——发改委农经司官员告诉记者。\x0d\  他表示:“我们的国有粮库不可能让外商染指。即便是合作,也仅仅限于一些小的加工厂之类,小公司我们不管,国有粮库,不可能。”\x0d\  魏强也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和四大粮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合作。”2007年,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有意和中储粮合作建立一家榨油企业,“最后不了了之了。”\x0d\  “染指中储粮,没戏。”上述发改委官员说,“中储粮并非企业,主要任务不是创造商业利润,不会为了商业利益放弃宏观调控职能。”\x0d\  大豆行业的全线崩溃显然是长鸣警钟。大豆市场放开仅几年,定价权已经完全旁落。此后,中储粮在食用油方面的调控能力日显苍白。最有名的例子是,2007年的食用油涨价潮中,中储粮抛出20万吨食用油平抑油价,市场上却波澜不起。随后的调查显示,70%的食用油都进入了益海嘉里的仓库。\x0d\  国内一家大型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说,“20万吨太少了。”不过,魏强认为,“关键不是太少,是四大粮商实力太强大了,我们太弱小,就是再多投也没用。”\x0d\  “我们已经改变了方式,比如从抛售改为定点销售,效果好了很多。”魏强说,“不过在油料市场上,失去的旧河山,再难收复。”政府显然不希望大豆的悲剧在更重要的粮食领域重演。\x0d\  不过,在商务部外资研究部主任、《中国WTO年度报告》主编马宇看来,这一切根本不用过于担心:“引进竞争是好的,反垄断法也已生效,政府可以通过反垄断法遏止他们的垄断行为。”他说。\x0d\中储粮的忧虑\x0d\  然而,尽管如此,上述外资粮商的来势汹汹仍然让魏强很担忧,“比起四大粮商,中国的几大粮食集团势力太弱小了,四大粮商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我们却没有一家企业在国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x0d\  目前,中储粮作为全国最大的粮源控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但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中粮集团有加工业务,却不能掌控粮源,销售网络也不够;华粮集团虽然在全国属于比较大的企业,但实力与跨国公司根本不能相提并论。\x0d\  另一点让魏强担忧的是,同时负责平抑油价的中储粮,以前曾有过粮食的进出口权,不过,现在粮食的进出口权基本上被中粮垄断。这一弊端在中储粮的食用油和大豆等轮换时暴露无疑,“有时我们需要轮换,但是国内的供给跟不上,我们又没有进口配额,这样一来,就滞后很多。”\x0d\  不过,外资四大粮商在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市场放开后的一系列动作,正在加剧这种担忧,“不是说我们完全封闭,我们不和他们合作,我们国家粮食就安全了。”魏强说。承担平抑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中储粮,多少有些进退两难。\x0d\  事实上,在四大粮商已经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后,通过建立或收购面粉、大米加工厂,通过植物油的渠道销售进入粮食消费市场并不难,“因为在我国,粮油完全是一个销售渠道,这就给我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x0d\  “而且,外资四大粮商布局销售网点比我们要强很多,可行的路径就是,必须有大型的粮食企业与之抗衡。”魏强透露说,下一步,中储粮会加快粮食加工领域的业务开发,不过,具体的时间表仍然未定。

姜建清的工行改革

率领工行上市,姜建清享受到了辉煌一刻。他的名字经常和许多“最”联系在一起。工行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上市公司,并跻身亚洲最大、全球前五大上市银行。除此之外,工行“A+H模式”是对传统体制和模式的一次重大突破,将促进工行实现完全市场化经营,并把中国银行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行动推向新高峰。“A+H”创造25项历史记录。

银行业的改革万众瞩目,驾驭这样的航母,姜建清不可能轻松。他曾经吐露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希望和忧虑,“银行的改制方案包括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乃至上市等内容”,但是,“完善公司治理才是商业银行深化改革的核心”。“外界如果以理想化的眼光来看待这个过程,就会很失望。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战争。”

姜建清的棘手难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工行内部的重重矛盾,如何协调好员工对领导层的种种不满。自1997年起,工行开始撤并营业机构,精简营业队伍。到2005年,员工人数为36万人,比最多时足足少了35%左右。姜建清的目标是,继续“压缩二线人员规模,调整充实一线”。为了冲销呆坏账,工行每年利润中的大部分被提留,这意味着员工的奖金福利大幅缩水。

这都使姜建清饱受指责,但他极其坚韧地推行改革,上市无疑是阶段性的胜利。不过,姜建清说:“我不认为改革有什么突破点,很难想象一个东西突破了,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搞商业银行就是跑马拉松,不是100米跑得快一点就行了,而是要持续地跑下去。” 上海加快推进金融中心建设,不仅利于中国金融的发展,而且对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风险也有重要作用。

说话语速不急不缓,略带一点上海口音,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媒体眼中的形象向来是严谨和低调的。

2006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完成了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证券交易所上市,总市值超过1万亿元,创造出当时全球最大IPO。这次发行同时创造出了多项纪录:首只在香港和内地市场同步同价上市的股票和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等。

2008年5月,姜建清出席了“2008陆家嘴论坛”。长期的银行工作经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成就了他对中国银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和风险他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针对去年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姜建清认为:“次贷危机作为亚洲金融危机后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事件,已经用一种令人记忆深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金融领域风险的集聚、风险的传染和风险释放的长远影响。”

金融风险是不分国别和制度的,任何国家、地区一旦放松警惕,疏于防范,随时可能会感觉到风险爆发的切肤之痛。

华尔街投行高盛在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预计因次贷危机导致市场动荡带来的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其中近40%的损失将来自华尔街,包括银行、券商、对冲基金和政府支持企业在内的美国借贷机构,在计提贷款损失拨备后将蒙受大约4600亿美元的信贷损失。姜建清认为,次贷危机并没有过去,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次贷风波所带来的阴霾更不可能马上消失,在现代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债券评估、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深度关注,并迫切需要改革。“全球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方式都面临着重新调整和审视。”

在国际市场巨大的不确定性前面,工商银行以其对待风险一贯的谨慎态度,躲过了次贷危机这场“浩劫”。在今年3月工商银行的年报发布会上,工行行长杨凯生介绍,该行共有次贷支持债券12.26亿美元,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是4亿美元,“计提的拨备比上我们浮亏的金额,比例是112%。对于2007年末我们所拥有的次贷浮亏,全部都覆盖了。” “很多人都把次贷危机归结为不稳健的信贷风险管理,失去监管的金融创新导致了这种传播,甚至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有未能很好履行他们职责的评估、评级等,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不平衡的金融市场结构对这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姜建清表示。他认为,从现在全球债券市场的结构来看,美国的债券市场占比过大,实际上不利于全球的投资者有效地分散风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美国的国内债券余额占全球国内债券余额的43.1%,同期美国的国际债券余额占全球国际债券余额的比例高达20%。这样可以看到,实际上全世界投资者把他们的钱都放到了这个交易规模大、流动性好、过去收益也不错的,又被认为是风险管理严密的美国的债券市场。

“我们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姜建清称,结果这种不平衡的市场结构加剧了美国债市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转移。由于当前中国所持的外汇储备以及商业银行、企业,包括居民手中持有的外汇资金巨大,这给我们维持和增强中国投资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姜建清指出,当前国际金融面临着新的巨大的挑战在于,全球金融总量的规模是全球实体经济总量的十多倍,我们正面对着疲软的美元、肆虐的通胀和脆弱的市场。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有所下降,其担负的国际货币职能不断被削弱,美元的贬值助推油价、金价、粮价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全面上涨。可以看到,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三重内涵,全球储备资产的安全、汇率制度的稳定和物价水平的可控,均已受到了冲击。

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也面临着挑战。监管当局选择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姜建清指出,在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通胀压力显着加大的背景下,各国的货币政策取向却有所不同。美联储连续的大幅降息,欧洲央行降息的可能性降低,英国央行两次降息,日本央行被迫放弃加息的念头,注重各自利益和眼前效果的货币政策,不仅使恢复全球市场信心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将引导全球大量过剩的流动性,跨国投机,也蕴含着下一轮资产泡沫的产生。上海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对防范全球金融风险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姜建清明确提出,对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经济发展主导权和金融资源定价权的竞争。姜建清认为,这解释了为何各国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争夺日趋白热化。上海加快推进国内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有利于中国金融的发展,而且对防范全球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风险也有重要的防范作用。

姜建清说,现在很多关于次贷的讨论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完善一个旧的市场,其实,也应该更多关注怎么建设一个新市场。

“从很多年以前来看,在全球股票市场,新股的融资基本上在美国完成。这些年A股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发展,我们最大的IPO——工商银行210亿美元的筹资,就在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完成的。”

姜建清认为,应对当前系统的市场风险需要双管齐下。“为了应对挑战,我认为中国的投资应该更加注意投资区域的多元化、产品的多元化,并且快速发展中国的本外币的债券市场。”

一方面,中国的投资有必要改变投资区域过于集中于美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在更多的经济体发现和挖掘投资机会。为了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的债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姜建清表示,中国应当加快建设和发展一个高效、有深度和流动性良好的国内债券市场,未来也有可能将其发展成亚洲的债券市场。随着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认可度不断提高,公司债的发行上市和上证所固定电子平台的开通,上海的交易已经稳步前进。但跟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是任重道远。

另外,中国有必要适当调整币种结构,减少美元资产带来的汇率风险,并且将投资方向适当地转向国际商品市场,增加中国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增强中国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分散程度。在多元化投资方面,姜建清指出,需要从细节入手,时刻注重控制风险,一要循序渐进;二要稳健。通过细致地识别新目标市场和新目标产品的潜在风险,并采取前期小幅介入的方式积累经验;三要注重整体规划,完善整体产品之间的关联;四要建立良好的监管制度、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科学的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