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中国石油的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2.广发证券意淘金如何打新股

3.当今社会什么行业最冷门

4.汽车美容行业发展趋势

5.冰淇淋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6.大数据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求一篇中国石油的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淘金行业对人体有害吗_淘金价值分析报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对于不少中国石油的忠实投资者来说,这只沪深第一权重股的“巨无霸”留给他们的,或许更多的只是痛苦的回忆。因为中国石油上市的开盘价高达48.6元,而如今其股价早已缩水接近八成。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正式挂牌交易,其16.8元的发行价被离奇地推高到了48.6元,对于这个巨无霸缘何能在首演中暴涨近200%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够回顾一下当时中国股市所处的历史背景,或许不难找到其中的原因。

10月16日,也就是在中国石油上市前夕,中国股市如同一头疯牛一样冲上了6124点历史最高点位,当时的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吸引了无数对股市几乎一无所知的投资者进场掘金。

白先生就是在那种背景下进场的“淘金者”,白先生于中国石油上市首日以46元的价格买进5000股。“当时想着就是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国企,中国石油只要不倒闭,就肯定有赚钱的机会。”白先生如是说。

然而,股市毕竟不是“印钞机”,更不是摇钱树,它不可能凭空长出钞票来,有人赚了就自然得有人赔。到了所有人都想从股市里淘一把金的时候,往往就是行情终结的时候。

很显然,从中国石油历史走势不难看出,白先生成为众多高位抬轿受害投资者中的一分子。直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自从他买进之后,中国石油就再也没有到过46元。而且在2008年10月29日,中国石油一度下探到9.71元的历史底部,这中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几乎是一泻而不可收拾。陪伴中国石油的是上证综指,其也差不多在同样的时期内完成了从6124.04点到1664.93点的“蜕变”。

昨日,中国石油收报11.40元,上市已经超过三年的中国石油,给白先生所带来的是资产缩水近八成。“由于亏损太多,一直到现在都不想卖,等着吧。”显然,像白先生这样“忠实”的持有超过三年中国石油的投资者,或许得有千千万万,尽管无奈,但也得等,不知道何时能熬到解套的那一天。

直到现在,股吧里仍不缺这样的声音:中石油可能将成为伴随你一生的股票;要想从中石油解套,估计需要等到上证综指冲上10000点吧……

广发证券意淘金如何打新股

通过广发证券公司任一自助委托方式均可使用股票买入操作新股申股,选择“买入”菜单,根据提示输入申购代码、申购价格、申购数量等。

股票打新一直都是股市中的一个肥肉,获得收益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在股票市场摸爬打滚多年的朋友更乐意打新股。

可是,新手应该注意,打新股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操作不好就极有可能亏钱,下面我给大家分析解释一下。

解释之前,先给大家送波,点击下方链接可免费领取9大炒股神器,方便你看研报、收集分析数据,非常实用: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一、什么是股票打新?

打新一般被老股民用来称呼新股申购。

那么,股民怎么样去股票打新呢?你需要达成以下条件:

1、开设账户

2、要有充足的资金:T-2日(T日为网上申购日)前20个交易日内,日均持有1万元以上市值的股票,才能申购新股。

当新手在申购新股的时候,首要考虑一些热门行业,比如新能源、医疗、白酒、军工等等,普遍是不太可能亏损的,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打新股还有那些小技巧呢?大家要码住了。

想知道手里股票好不好?点击链接一键诊股,实时解盘快人一步!免费输入股票代码立马获取报告

二、在股票打新这件事上,有什么技巧?

首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搞清楚打新股的流程,知道了流程,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下手。

申购新股总的来讲能分为四步:

1、申购

就是在股票申购日(T日)时,通过委托系统缴纳申购款。

2、配号

申购日后的第二天(T+1日),证券所将根据有效申购总量,配售新股。

从总体上来看,申购量都会大于发行量(比如说xx公司只发行2万股,但是申购数量达到了10万股),这种情况下摇号抽签就必不可少了。

3、中签

申购日后的第三天(T+2日),公布中签率,次日会公布中签结果,之后便可认购规定数量的新股。

没有中签的申购人,在申购结束后,被冻结的资金会全部解除冻结。

因此我们应该清楚,提高中签率对于股票打新来说是最关键的地方。为了提高中签率,我们可以多支新股一起申购,之后对打新日时刻关注着,下面的投资日历能帮你快速找到打新日,并提醒你,不再担心错过打新专属沪深两市的投资日历,掌握最新一手资讯

应答时间:2021-09-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当今社会什么行业最冷门

分析一下哪些冷门行业,什么生意你最适合做。你擅长的,自然就是你容易收获的。创业首先要定位自己和市场的。根据你的特点选择致富之路,道理都一样,勤奋、专著!如果会成功。那必定在升出的价值里包含了你的辛苦。

要把握好你的社会关系,当然是利用上关系。如果没有太多关系,一般都是消费者忠实度比较高的行业,不容易受到关系的影响难以介入。包括,餐饮、、生产等行业。

如果你要做个体,那校园小店、2元店、饮食业,是当今小投资见效最块的快的行业。而且大小比较灵活。资金多了可以扩大。资金小的话夜市、地摊几乎不要什么投资。当然,还可以选择网络开店.

兄弟,你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在想,每个人都想知道。但是你知道么,。一个会赚钱,聪明的人,吃过苦的人不会在问这个问题了。你也许还很迷惘。不知道怎么赚钱好。其实嘛。行行出状元。这个世界上这么多人,这个中国这么大。其实什么都缺的。财不入急门,成功的真理时刻摆在面前,那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中国是农业大国。很多食品需要加工,如果你有钱,推荐去,要有创新。要健康。再次强调不要违法。

汽车美容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快速,如汽车养护、汽车用品、汽车维修、汽车美容等,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后市场的进步,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开店创业首先要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如果您对该行业感兴趣,赶快看看下面的分析吧!

一、汽车养护维修美容市场前景

被世人喻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是国内外汽车市场的'风向标',它的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就是各国发展的镜子及未来,值得重视与借鉴。纵观美国的汽车修理业的发展历史,它走过了一条发展、繁荣、衰落之路,取而代之的是汽车美容养护连锁业的兴旺发达,这也是汽车保修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据《2017-2020年中国汽车美容行业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大约有80%的私人高档汽车车主有给汽车做美容保养的习惯;60%以上的私人中低档车车主也逐步意识到应该给汽车做一些日常的美容养护。据估算,一辆30万元的汽车,一般家庭的使用年限为5-10年,每年的汽车美容保养的费用大概在4000元左右,以我国汽车拥有量来计算的话,汽车美容业发展的“钱景”十分惊人。

二、汽车养护美容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汽车养护美容市场整体而言比较混乱。随着汽车用品市场的国际化,产品或服务价格进一步明朗化。区域之内及区域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大战已成为某些地区内汽车养护美容店竞争的手段。据调查显示,目前各省市范围内的汽车装饰美容店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层次低,信息不灵通,高明的养护美容技术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掌握推广。

2、产品结构层次差。由于片面理解消费者,导致进货随意使产品积压。很多店还存着两年前的产品而导致结构不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3、营业水平较差而导致销售产品能力极低。

4、店面综合管理水平差。包括店面形象设计、 客户管理、人力、产品供销、售后服务等都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系统。

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他们仍能获利,这说明汽车养护美容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顾客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理性的消费将成为未来主流。“四无”店(无专职技术、无专职设备、无专职名牌产品、无服务质量保证)将逐步失去市场。相反,集约经营型汽车服务连锁将以其项目齐全、技术精湛、服务快捷方便、质量稳定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汽车养护美容连锁结构的优势

“可口可乐”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国内的“娃哈哈”、“海尔”、“春兰”等品牌价值也在几十亿元左右。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靠转让技术开办公司的业主,成功率不足20%,而加盟品牌连锁店开办的企业成功率高于90%。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显示:全美95%的连锁加盟店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但是却有65%的独立店铺在五年内关店。

随着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普及,汽车养护美容市场发展空间无限广阔,会有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汽车养护美容服务市场的大军中。对于新的投资者来说,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缺乏一整套完整系统的管理服务市场的模式,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新投资者和需要升级的养护美容店来说,加盟连锁应该是个捷径。它能轻松获得经市场验证的成功经验,短时间内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加上精细的品牌管理,达到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冰淇淋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我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冰淇淋调查报告

 冰淇淋的历史.冰淇淋,中国古已有之。时称?冰酪?宋朝杨万里,专门赋诗一首,来抒发对于冰酪的喜爱之情,“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唐朝中国末期,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宋朝中国,商人们开始在冷食里加水果或果汁。援朝中国,有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1927年,美商在上海开设海宁洋行,并用机械方法生产棒冰,这是中国ZUI早的冷饮厂家。

 1948年,该厂转售给伪后勤部,后又与英商和蛋厂合资开设海和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以上产品,注册商标为“美女牌”。这是解放前中国的冷饮厂。

 冰淇淋的行业分析.

 现代生活消费者的新宠。在国际上冰淇淋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冰淇淋文化也日渐显现。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不得不从产品的研发大下功夫。产品的品种增加了近百种,在口味上进行调整。吃出“健康”和“快乐”成为冰淇淋企业追求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冰淇淋的选购也更加的挑剔。冰淇淋行业已经是个发展多年的行业,其专业性很强,它需要专业的冷藏与物流运输配套。经过前几年的行业内部资本兼并与重组,冰淇淋行业的集中度以很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数目逐步减少,不符合市场行为等的企业,全部淘汰出局。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休闲性的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大,冰淇淋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20xx年的中国冰淇淋零售量将超过45亿升,到20xx年中国冰淇淋零售量超过50亿升的规模。

 冰淇淋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冰淇淋行业具有巨大潜力,联合利华作为在财富全球500

 强中排名前列的跨国公司,全年总销售额超过52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露雪是的国际品牌,凭借其品牌,先进的设备、技术,大规模的投入和本地化经营,使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以产品为本,产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才为本,人才以精神为本"为座右铭,由此可见,企业要在竞争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广泛吸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就是潜力。

 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为10%。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冰淇淋市场前景广阔。

 冷冻饮品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发展迅猛,中国庞大的冷冻饮品市场招引了众多的淘金者的追逐。

 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冰淇淋品牌要想崛起于国际舞台,创新是必由之路。冰淇淋产业日趋时尚化、休闲化、个性化、功能化与餐饮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将全方位的创新放在首位。

 冰淇淋调查报告

 据20xx年5月23日中国食品报报道,20xx年上海的冷饮年人均消费量为5.08kg,已超过全球人均年消费量1.3kg,从上海市场综合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上海冷饮的年销量将达到7.6万吨,年零售额8.5亿元,特点是消费季节淡化,品牌质量强化,家庭消费扩大化,价格2元以下集中。从全国情况看这也是全国冰淇淋市场的特点。

 1、消费季节淡化

 在美国、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冰淇淋早成为四季畅销的食品,在我国ZUI先出现淡季不淡,冬季冷饮销售兴旺要算是东北的市场。这主要是我国东北虽然冬天气候寒冷,但室内温度高,气候干燥,对冷饮的需求量仍然大。我们常说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夏季和冬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地冬天吃冰淇淋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品牌质量强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选购冷饮更加理性。人们不仅要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而且要选购产品,让自己吃得安全、健康、放心。上海冷饮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从1994年130家减少到去年43家,预计今年将会减少到40家以内。经过8年的市场筛选,推出针对市场不同对象的符合不同层次的有高、中、低档的冷饮,适应上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3、家庭消费扩大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已经发生剧变,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态已取代了过去传统杂货店。居民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带回自己喜爱的冷饮供全家享用,这种现象在上海蔚然成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成了消费者购买价格便宜、实惠冷饮的主要场所。据上海一份ZUI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有57%的消费者在购买冷饮时喜欢在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中购买,而在冷饮批发站和路边小店购买的分别占39%和31%。这充分说明新型商业态已成为冷饮购买的主要场所。

 4.品牌创新规范化

 就目前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冰淇淋行业的整顿。很多的冰淇淋品牌为了打造自己的先进品牌理念不断的创新在国内有几家品牌几乎接近国际标准,比如,国内十佳冰淇淋品牌冰果彩|虹就主打健美和养身功效,站在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就20xx年推出了20种配方并且得到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认同,即具有健美有不长胖的双重效果。

 冰淇淋调查报告

 一、行业总体特征和现状:

 20xx年全国冷饮产销量超过32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实现销售额370亿左右,预计20xx年产销量突破360万吨,实现销售额400亿元以上.

 1.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规模总量加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在中国迅猛发展,其整体市场逐年快速递增。中国冰淇淋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使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2公斤,预计未来20年将会上升到6升,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的冰淇淋消费国,但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年消费冰淇淋是23升,澳大利亚为17公斤,瑞典为16公斤,日本为11公斤,荷兰18公斤。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优胜劣汰出现质变,行业垄断势头增加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冷饮市场还处在一个品牌极为分散的状态。无论对于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冷饮都只是季节性产品。对于很多食品厂来说,生产冷饮只是一年中一个阶段性的安排,对于诸多个体户来说,则是“忙三月,吃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冷饮行业根本谈不上全国性的市场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诸多空白,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冷饮业也不可避免地处于“低、小、散、乱、差”的局面。但是随着伊利、蒙牛等国内品牌在冰淇淋领域异军突起,雀巢、和路雪、哈根达斯等国外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一场残酷的冷饮业洗牌开始了。历全国一度有1000多个冷饮品牌(相信如果加上无品牌的小厂和个体作坊,生产者远不止千家),但是现在80%已经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干脆消亡。

 中国冷饮市场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在20xx年显现了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重大雪崩局面,改变了以往长久洗牌的僵持阶段。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经过20xx年举步维艰后大部分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已属被淘汰出局,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内巨头利用资金、技术、原料、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3.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步伐加快,冰淇淋正逐渐具备休闲食品功能。

 中国冰淇淋市场冬季是夏季的1/30,而这个差距在美国是1/2到1/3,季节性的差异反应了消费结构的单一,产品发挥的功能单一。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发展到今天,仍然是一种季节性消费比较强的市场,如果一直保持这种市场状况,那么中国的冰淇淋市场将不会有过多的进步和发展。在国外,冰淇淋市场几乎不与季节挂钩,这就是早期国外生产企业教育的结果。而中国的生产企业则大多不愿意把钱花到这方面。中国的冰淇淋生产企业应该首先要认识到这一市场理念,然后让消费者了解冰淇淋并不是只有夏天才能食用,不同种类的冰淇淋产品是可以适应不同季节的消费。当中国大众的消费意识走出了这个误区,中国的冰淇淋市场才能算得上真正成熟。值得欣喜的是,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冷饮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有所改变和增加。

 二、冰淇淋市场的主要特点

 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各类食品的要求不断的提升,作为夏日常用食品之一的冰淇淋,也同样在不断的发展。为了迎合不同的消费者,冰淇淋制造商在“新”上大下功夫,其发展的趋势也开始明朗化:

 1、发展保健型的冰淇淋:

 保健冰淇淋是一种以增进人体健康为宗旨的冰淇淋。纵观传统的冰淇淋制品,是以高糖、高脂类为主,含有较高热量,而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是要以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要求。为此,营养学家提出了“三低一高”的方案,即低糖、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同样也是冰淇淋行业所发展的趋势。在美国的低热量食品或是无糖类、少糖类的食品发展ZUI为迅速,并且其它国家也紧随其后。有一些患者对饮食有特殊要求,如糖尿病人忌食脂肪和糖等,如果他们食用了传统的高糖类的冰淇淋势必增加病情,而他们又很喜欢食用冰淇淋。这时,具有特殊要求的功能性冰淇淋将会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用低聚糖类、糖醇类代替原有的蔗糖的产品正是为这一类消费者服务的。

 2、开发新原料:

 传统的冰淇淋的口感和风味均为人们所接受,其中,脂肪、糖类是起主要作用。但是他们含热量大,不宜使用。为此,就需要他们的代用品,使他们具有脂肪和糖类的口感,而含热量很小。此外在非脂乳固体方面,欧美等国已使用含蛋白35%的乳情蛋白浓缩物代替部分脱脂乳粉生产乳制品。在我国,不少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保健功能也用蛋、糊精成分代替部分乳制品。

 3、原辅料回归天然:

 组成乳制品的原辅料材料很多,主要是有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即取自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如乳类、蛋类、蔗糖,另一类则是合成的,如糖精钠和一些香精香料。由于合成的原辅料是为人工化学合成的,其安全性时常受到人们的非议,在使用时心里总是不踏实。而天然的原辅料则一般对人体是安全的。因此,崇尚天然、回归天然已成为当今的时尚,特别是在甜味剂和色素方面。并且使用人工合成的各类甜味剂、色素不断的减少。天然的添加剂得以迅速的运用。

 4、消费趋势发生改变:

 冰淇淋随着发展壮大,产量以空前的速度增加,市场也在急剧的扩大。人们不仅仅对冰淇淋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品种的风味、色泽、包装、价格方面亦日渐挑剔,并且消费群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队伍继续扩大,在冰淇淋刚刚研制出的,他几乎只是一些孩子的特权。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冰淇淋产品的改善,他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成年人也越来越喜欢各类冰淇淋制品了。并且人们的消费时间和目的也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冰淇淋不再只是夏日的消费品了。随着其固形物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时尚和爱好,其不单单只是给人以清凉、消暑的作用。而更为消费者关注的是其独特的营养性和功能性。

 5、产品趋于系列化、多样化:

 为了适应消费者的消费取向不断变化的需要,乳制品正逐步向着系列化方向发展,如:果味乳制品系列、涂衣型系列、夹心型系列的。在不失去原奶的味道的同时又添加各类水果香味剂和果汁、果肉,并且将酸、甜、咖啡等味道相互结合研制新型产品,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系列。营养型的,在原有的冰淇淋制品的营养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功能性配料来完善体现冰淇淋制品的优势,比如保健型、运动型、适合糖尿病人型的冰淇淋制品。

 6、产品包装趋美、趋新、趋奇: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商品除了讲究内在的质量外,而且还希望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包装主要包括造型和外包装。包装造型对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作用,造型美是体现产品的整体美感的综合,只注重质量而忽略包装的年代已经过去。为此,冰淇淋制造商还要在在冰淇淋的包装上下一番功夫。

 三、冰激凌(冰淇淋)行业发展趋势

 1、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为5-6%。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2、追求质量与品牌,创新求发展

 对冰淇淋市场来说,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口味和价格。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心理的日益成熟,质量和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强,因此,中、高档产品占据总消费量的比例将不断提高,低档产品所占比例是下降趋势。

 产品创新会给企业注入活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儿童、青年男女是冰淇淋消费的主要群体,创新产品一方面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入一些营养保健成分增加营养功能的需求。创新要新、奇、特。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有自己的新产品、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立足于市场。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和路雪成功的公式是:国际品牌+国际质量+本土生产=竞争中获胜。

 3、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

 我国冰淇淋行业的发展已逐步进入成熟,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各大中城市和地区的冰淇淋有的会被合并,有的被淘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公司将会继续步和露雪和雀巢公司的后尘,凭借雄厚的资本优势和的国际品牌,加之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手段,迅速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企业造成很大压力和威胁,也迫使国内企业规模化、大型化的趋势加快发展。

 冰淇淋调查报告

 冰淇淋的历史.冰淇淋,中国古已有之。时称?冰酪?宋朝杨万里,专门赋诗一首,来抒发对于冰酪的喜爱之情,“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唐朝中国末期,人们开始在夏天制冰。宋朝中国,商人们开始在冷食里加水果或果汁。援朝中国,有人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

 1927年,美商在上海开设海宁洋行,并用机械方法生产棒冰,这是中国ZUI早的冷饮厂家。

 1948年,该厂转售给伪后勤部,后又与英商和蛋厂合资开设海和有限公司,继续生产以上产品,注册商标为“美女牌”。这是解放前中国的冷饮厂。

 冰淇淋的行业分析.

 现代生活消费者的新宠。在国际上冰淇淋市场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冰淇淋文化也日渐显现。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不得不从产品的研发大下功夫。产品的品种增加了近百种,在口味上进行调整。吃出“健康”和“快乐”成为冰淇淋企业追求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冰淇淋的选购也更加的挑剔。冰淇淋行业已经是个发展多年的行业,其专业性很强,它需要专业的冷藏与物流运输配套。经过前几年的行业内部资本兼并与重组,冰淇淋行业的集中度以很高,大企业越来越大,小企业数目逐步减少,不符合市场行为等的企业,全部淘汰出局。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休闲性的消费支出占比越来越大,冰淇淋正成为中国消费者的新宠。20xx年的中国冰淇淋零售量将超过45亿升,到20xx年中国冰淇淋零售量超过50亿升的规模。

 冰淇淋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冰淇淋行业具有巨大潜力,联合利华作为在财富全球500

 强中排名前列的跨国公司,全年总销售额超过520亿美元,是世界第一大冰淇淋制造商,和露雪是的国际品牌,凭借其品牌,先进的设备、技术,大规模的投入和本地化经营,使得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得到蓬勃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以产品为本,产品以质量为本,质量以人才为本,人才以精神为本"为座右铭,由此可见,企业要在竞争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广泛吸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就是潜力。

 冰淇淋产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冰淇淋市场未来五年的增长速度为10%。由于冷饮市场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尤其是天气因素,冷饮是靠天吃饭的产品,与天气变化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出现不规律波动的可能性较大,但总体来讲冰淇淋产量是缓慢上升趋势,冰淇淋市场前景广阔。

 冷冻饮品在国内食品行业中发展迅猛,中国庞大的冷冻饮品市场招引了众多的淘金者的追逐。

 对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冰淇淋品牌要想崛起于国际舞台,创新是必由之路。冰淇淋产业日趋时尚化、休闲化、个性化、功能化与餐饮化的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将全方位的创新放在首位。

 冰淇淋调查报告

 据20xx年5月23日中国食品报报道,20xx年上海的冷饮年人均消费量为5.08kg,已超过全球人均年消费量1.3kg,从上海市场综合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上海冷饮的年销量将达到7.6万吨,年零售额8.5亿元,特点是消费季节淡化,品牌质量强化,家庭消费扩大化,价格2元以下集中。从全国情况看这也是全国冰淇淋市场的特点。

 1、消费季节淡化

 在美国、欧州、日本等发达国家冰淇淋早成为四季畅销的食品,在我国ZUI先出现淡季不淡,冬季冷饮销售兴旺要算是东北的市场。这主要是我国东北虽然冬天气候寒冷,但室内温度高,气候干燥,对冷饮的需求量仍然大。我们常说东北的冷饮有两个旺季(夏季和冬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国各地冬天吃冰淇淋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

 2、品牌质量强化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广大消费者选购冷饮更加理性。人们不仅要注意冷饮要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而且要选购产品,让自己吃得安全、健康、放心。上海冷饮生产企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已从1994年130家减少到去年43家,预计今年将会减少到40家以内。经过8年的市场筛选,推出针对市场不同对象的符合不同层次的有高、中、低档的冷饮,适应上海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3、家庭消费扩大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已经发生剧变,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商业态已取代了过去传统杂货店。居民的购买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带回自己喜爱的冷饮供全家享用,这种现象在上海蔚然成风。超市、大卖场和冷饮批发点成了消费者购买价格便宜、实惠冷饮的主要场所。据上海一份ZUI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有57%的消费者在购买冷饮时喜欢在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中购买,而在冷饮批发站和路边小店购买的分别占39%和31%。这充分说明新型商业态已成为冷饮购买的主要场所。

 4.品牌创新规范化

 就目前食品安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对冰淇淋行业的整顿。很多的冰淇淋品牌为了打造自己的先进品牌理念不断的创新在国内有几家品牌几乎接近国际标准,比如,国内十佳冰淇淋品牌冰果彩|虹就主打健美和养身功效,站在广大消费者利益出发就20xx年推出了20种配方并且得到数以万计的消费者的认同,即具有健美有不长胖的双重效果。

大数据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201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分析:发展进程显著,四大建议解决五展挑战问题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得如何?未来发展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社会公众,都越来越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因此,近年来,各地纷纷成立大数据发展局,企业纷纷推动数据资产治理,大数据辐射的行业也从传统的电信、金融逐渐扩展到工业、医疗、教育等。一时间,仿佛各行各业都在谈大数据,都在谈大数据。但也有声音说大数据迎来了“七年之痒”,面对大数据热潮也需要一些“冷思考”。我国大数据究竟发展得如何?未来我国大数据发展还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大数据产业进展显著

过去几年,大数据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数据也成了堪比石油、黄金、钻石的战略。五年来,我国大数据产业政策日渐完善,技术、应用和产业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展。

1、在政策方面,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数据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目前已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自从2014年“大数据”这个词写入工作报告以来,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政策环境掀开了全新的篇章。在顶层设计上,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产业发展和安全三方面做了总体部署。《政务信息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文件也都已经出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卫健、农业、环保、检察、税务等部门还出台了领域大数据发展的具体政策。截至2019年初,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发布了大数据相关的发展规划,十几个省市设立了大数据管理局,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1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启动建设。可以说,大数据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目前已经纷纷进入落地实施甚至评估检查阶段。

2、在技术方面,我国大数据技术发展属于“全球第一梯队”,但国产核心技术能力严重不足。我国独有的大体量应用场景和多类型实践模式,促进了大数据领域技术创新速度和能力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技术全面性上,我国平台类、管理类、应用类技术均具有大面积落地案例和研究;

在应用规模方面,我国已经完成大数据领域的最大集群公开能力测试,达到了万台节点;在效率能力方面,我国大数据产品在国际大数据技术能力竞争平台上也取得了前几名的好成绩;在知识产权方面,2018年我国大数据领域专利公开量约占全球的40%,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大数据技术大部分为基于国外开源产品的二次改造,核心技术能力亟待加强。例如,目前国内主流大数据平台技术中,自研比例不超过10%。

3、在产业方面,我国大数据产业多年来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但面临提质增效的关键转型。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延续多年来的增速,继续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已达2800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增长至4700亿,同比增长是30.6%。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4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预测在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然而,综合国内外环境、新兴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大数据产业的增速出现了下滑。我国的大数据产业也面临着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

2015-2020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在应用方面,大数据的行业应用更加广泛,正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大数据工具的门槛降低以及企业数据意识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到大数据带来的“甜头”。无论是从新增企业数量、融资规模还是应用热度来说,与大数据结合紧密的行业正在从传统的电信业、金融业扩展到政务、健康医疗、工业、交通物流、能源行业、教育文化等,行业应用“脱虚向实”趋势明显,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更加深入。

二、中国大数据产业五展挑战分析

虽然我国大数据总体发展形势良好,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涉及核心技术的产业发展薄弱,未能有效提升我国核心技术竞争力

核心技术的影响力在大数据产业有着极高的重要性。由于大数据企业在完成产品开发后,可以近乎零成本无限制的复制,因此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很容易将技术优势转化会市场优势,即凭借具体的信息产品赢得海量用户获得垄断地位。当前,从大数据技术与产品的供给侧看,我国虽然在局部技术实现了单点突破,但大数据领域系统性、平台级核心技术创新仍不多见。大数据处理工具都是“他山之石”,大部分企业用的都是国外的数据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自主核心技术突破还有待时日。尤其是开源产品的技术标准方面,我国的影响力尚亟待提升。

2、数据孤岛和壁垒降低了大数据产业配置效率

大数据产业发展必须实现数据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共享,如果数据不开放、不共享,数据整合就不能实现,数据价值也会大大降低。无论是数据、互联网数据还是其他数据,数据拥有者往往不愿对其进行开放流通。受制于前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数据往往还存在着诸多“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数据价值难以发挥。

3、数据安全管理薄弱增加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风险

大数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创新活力的同时,也使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乃至大数据平台安全等面临新威胁与新风险。海量多源数据在大数据平台汇聚,来自多个用户的数据可能存储在同一个数据池中,并分别被不同用户使用,极易引发数据泄露风险。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21.90

-5.19%,诊股)进行挖掘分析所得结果可能包含涉及国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敏感信息,需要对分析结果的共享和披露加强安全管理。

4、产业垄断与恶性竞争现象频发,“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明显

由于型产业门槛低、利润高,新兴的大数据企业往往首先将目光盯在获取数据上面。大量依托数据优势的企业诞生,为大数据产业带来了低附加值的垄断经济模式,使得依靠技术壁垒打江山的企业不得不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放缓了技术研发的步伐。同时,数据垄断问题也愈发明显。少数互联网巨头企业拥有巨大数据,不但对产业发展不利,甚至存在巨大的数据聚集隐患。

5、各地发展同质化严重,普遍存在重存储轻应用的现象

由于缺乏统一的大数据产业分类统计体系和产业运行监测手段,各地大数据产业的定位相似,同质化竞争加剧。而盲目的重复建设,更是可能导致大数据产业过剩。同时,由于部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有限,大数据应用场景不够丰富,更是以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存储设施的建设作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关键,且规模巨大,目标动辄以百万台计,后期若无法有效利用,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三、未来三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将呈现四展特点

未来三年,是我国大数据发展转型的重要机遇期。大数据的发展本身也呈现着一些趋势。在我看来,未来三年大数据行业有可能会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大数据新技术继续快速发展

未来大数据技术将会沿着工具平台云化部署、多业务场景统一处理、专有高性能硬件适配几个方面进行突破。目前大数据技术工具的主要应用模式为应用企业在自建机房内独立部署,其存在浪费、弹性能力不足、管理复杂等缺点,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化部署方案解决,助力大数据技术工具的快速落地和应用;同时大数据技术工具主要瞄准的是分析型业务场景,但随着电子商务以及智能终端的爆发性发展,转账、计费等事务型业务场景也需要大数据处理能力,所以未来的多业务场景统一处理技术将会得到充分发展;最后由于GPU/TPU等专用硬件的发展,此类专用硬件能够助力某些大数据技术进行突破性升级,所以对新型硬件的适配成为很多大数据企业未来研发的重点。

2、数据流通共享将迎来关键突破

这些年,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举措一直在加强,然而效果与预期还有差距。可以说,技术手段将是数据流通共享瓶颈突破的关键。未来三年,随着同态加密、差分隐私、零知识证明、量子账本等关键技术的性能提升和门槛降低,随着区块链、安全多方计算等工具与数据流通场景进一步紧密结合,数据共享和流通将有望再前进一大步。

3、数据服务合规性将成为行业关注重点

近两年来,随着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颁布和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视程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GDPR对数据主体的权利规定细致入微,其“数据可携权”“被遗忘权”等方面的规定可能会对我国数据立法带来一定的参考。对我国企业来说,数据服务合规性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将对企业业务开展带来重大影响。目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在着力推动的“可信数据服务”也正是契合了行业的这一需求。

4、数据资产管理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大数据应用进入深水区,企业将越来越重视数据资产管理方法论体系建设——即从架构、标准、研发、质量、安全、分析到应用的统一,从而实现技术到业务价值的转化和变现。未来三年,数据资产管理将仍是企业数据部门面临的难点与挑战。即使是领先的科技型企业,在数据资产管理这一课题上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如全链路智能管理体系、数据资产的贡献度、数据基线度量与质量规范的工具化、可视化等。

四、四大建议应对挑战

大数据产业作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不仅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有效市场的主导作用,而且要更好发挥的引导作用。

1、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推动

自主研发创新是提高大数据产业竞争力的主引擎。要彻底改变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度偏高的这一局面,必须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大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力度。为此,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设立大数据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创新的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与应用,构建具有核心技术自主权的大数据产业链,形成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架构,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有效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2、完善大数据安全政策

需要开展数据确权、资产管理、市场监管、跨境流动等数据治理的重大问题研究,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数据治理的法制化进程,加强对敏感政务数据、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数据的保护。同时,推动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管理和保障体系,加强数据安全评测、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相关机制建设。此外,还要强化网络空间的安全信息共享与动态感知能力,提高重大风险识别分析水平。

3、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产业发展应注重差异化发展,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布局。地方需要差异化发展,应该把大数据的发展重心放在因地制宜地促进应用创新上,放在打造完善的发展环境上,让市场在大数据发展要素配置上起决定作用。各地要结合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着重发展大数据特色场景应用,推动大数据与当地重要实体经济行业加快融合。

4、推动行业加快大数据标准建设

当前大数据产业应用层出不穷,应通过标准化的途径规范行业、整合,促进各方达成共识,为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基石。尤其是通过加强快速迭代、市场认可度高的行业/团体标准研制工作,为用户企业提供大数据产品选型指导,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促进大数据交易等新兴服务模式规范发展,对推动我国大数据产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