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2.近些年黄金关于人民币是贬值的吗?

3.手动挡操作复杂,为啥还有人买?

4.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近些年哪年油价最便宜了_哪一年油价最便宜

4.5.3.1 基本统计分析

令POt,PEt分别表示第t日WTI国际原油价格和欧元对美元汇率价格,其统计特征如表4.23所示。不难发现,首先,两个价格(汇率也可以看做一种相对价格)序列都是非正态分布的;其次,两个价格序列都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因此存在显著的波动集聚性。还有,ADF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价格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但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从两者的标准差也可以发现,总体而言油价波动的风险比汇率波动风险要大。

表4.23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的基本统计特征

4.5.3.2 均值溢出效应检验

(1)协整性分析

为了利用长期弹性的概念,我们先对两个价格序列取自然对数,得到两个新的变量1n_PO和1n_PE。由于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取自然对数后仍然均是一阶单整序列

检验结果表明,取自然对数以后,两个价格序列仍然是一阶单整的,符合应用协整理论的基本要求。具体统计检验结果可向作者索要。

,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括号内为相应变量的t统计量值;**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采用ADF方法检验回归方程残差项εt的平稳性,结果发现,残差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平稳的。因此,我们认为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而从协整回归系数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均衡关系是正向的。并且,国际油价关于欧元对美元汇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1.26,即美元汇率变动1%,国际油价长期来看平均变动1.2607%。可见,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非常显著,因此在分析和预测国际油价长期走势时,美元汇率的变化必须考虑。

(2)跨期互相关检验

尽管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都不是平稳序列,但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符合建立VaR模型的先决条件。而为了确认是否需要采用VaR模型建模,我们先检验国际油价序列和美元汇率序列的跨期互相关性,滞后2阶时,得到跨期互相关系数如表4.24所示。可见,油价和汇率序列之间滞后2期的互相关系数都较大,这说明两个市场的条件均值之间存在显著的引导和滞后关系。因此,建立VaR模型很有必要。

表4.24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的跨期互相关系数

(3)均值溢出效应检验

通过对油价和汇率两个序列建立VaR模型,根据模型的整体AIC值最小准则,求得Granger因果检验的最佳滞后阶数为1,从而得到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25所示。从显著性概率发现,欧元对美元汇率是国际油价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国际油价变化并不是显著引起美元汇率起伏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认为,存在从美元汇率到国际油价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即国际油价的变化受前期美元汇率变化的显著影响。

表4.25 油价和汇率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自2002年起,美元持续贬值,原因非常复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政府试图有效拉动出口,缩减贸易赤字。另一方面,受到市场供需、地缘政治和金融市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油价自2002年起也连创新高。通过上述均值溢出效应检验,我们可以认为,美元的贬值对国际油价上涨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原油期货交易主要以美元计价,而美元贬值导致部分外国投资者大量买进原油期货交易合约以获取更高利润,而原油期货价格的走高势必导致现货价格的上扬。当然,这里面也暗含一种长期影响的意义。

与前人采用实际油价和实际汇率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采用名义价格得到的结果表明,尽管从长期而言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仍然存在一种均衡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影响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认为,物价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4)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分析

在VaR 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可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变量当期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基于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建立的脉冲响应函数如图4.27所示。可见,美元汇率一个标准差(对数值为0.1463,对应原始汇率的0.1557)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是缓慢增加的,在大约1年以后(具体结果为234天)达到最大程度0.00879美元/桶(此为对数值,转换成国际油价为1.0088美元/桶),并趋于平稳减缓;而国际油价的一个标准差(对数值为0.2422美元/桶,对应原始油价为8.3743美元/桶)对美元汇率的影响较为微弱,接近于0。这种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

图4.27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的脉冲响应函数

a—油价受到冲击后的反应;b—美元汇率受到冲击后的反应

4.5.3.3 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1)价格序列的GARCH效应分析

从表4.23中看到,两个价格的平方序列均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性,即原序列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因此我们引入ARCH 类模型刻画这种性质。考虑到序列的自相关性,因此主体模型采用随机游走模型。通过检验残差的ARCH 效应,我们发现,国际油价序列存在显著的高阶ARCH 效应,因此考虑采用GARCH 模型,然后按照AIC值最小的准则,多次尝试,决定采用GARCH(1,1)模型来描述国际油价序列的波动集聚性。另外,考虑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油价上涨和下跌带来的价格波动并不对称,因此考虑采用TGARCH 模型,通过模型的AIC 值发现,这样的做法也是合理的。检验TGARCH模型残差的ARCH 效应,发现ARCH 效应已经滤掉,而且,Q(10)和Q2(10)统计量的检验结果也表明模型残差不再存在额外的序列相关性和波动集聚性,这说明TGARCH(1,1)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特征的拟合效果较好。同理,我们发现GARCH(1,1)模型能较好地刻画欧元对美元汇率的波动集聚性。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26所示。

表4.26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T)GARCH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模型的残差都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采用基于GED分布的(T)GARCH模型描述模型残差的尖峰厚尾特征。表4.23结果显示,GED分布的参数均小于2,从而验证了使用(T)GARCH模型对油价和美元汇率序列建模时所得残差项的厚尾特征。

波动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国际油价的波动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即杠杆效应。杠杆系数为负,表示相同幅度的油价上涨比油价下跌对以后油价的波动具有更大的影响。具体而言,油价下跌时, 对ht的影响程度α1+Ψ为0.0219;而油价上涨时,该影响程度α1为0.0688,是油价下跌时的3.1倍左右。产生这种杠杆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它决定了石油供给者的市场地位明显高于石油需求者。因此,油价上涨会加剧石油短缺的预期,使市场交易者倾向于在当期购买。这种争夺加剧了油价的进一步上扬,加上市场投机因素的推波助澜,促使油价上涨时波动程度格外突出。而油价下跌时,石油生产商减少开采量,石油经销商囤货待售,导致市场供给量降低,油价出现回升,阻碍了其进一步下挫。可见,石油市场多空双方的不对称地位决定了供给不足时油价的上涨幅度要大于供给过剩时油价的下跌幅度,从而造成了石油市场的上述杠杆效应。

从波动模型也可以发现,美元汇率的波动存在显著的GARCH 效应。方差方程中 与h t-1前的系数之和α1+β1刻画了波动冲击的衰减速度;其值越靠近1,则衰减速度越慢。在本节的GARCH(1,1)模型中,该系数之和为0.9872,说明美元汇率具有有限方差,即属于弱平稳过程。美元汇率的波动最终会衰减,但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其中ht-1前的系数为0.9533,表示当期方差冲击的95.33%在下一期仍然存在,因此半衰期为14天。

(2)波动溢出效应检验

按照前文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模型,得到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之间波动溢出效应估计结果,如表4.27所示。我们发现,从统计上讲,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y系数都不显著。可见,尽管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也有显著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但是它们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不显著,即双方的价格波动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价格波动程度的大小不会显著互相传递。这也表明,从价格波动态势的角度讲,美元汇率对国际油价的影响相当薄弱。

表4.27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4.5.3.4 风险溢出效应检验

市场有波动不代表一定有风险,因此风险溢出效应是波动溢出效应的一种拓展。按照VaR的计算思路,本节采用国际油价分布函数的左分位数来度量油价下跌的风险,表示由于油价大幅度下跌而导致的原油生产者销售收入的减少;而采用分布函数的右分位数来度量油价上涨的风险,表示油价大幅度上涨而导致的原油采购者的额外支出。这种全面考虑市场风险的思路同样适用于美元汇率市场。就本节采用的欧元对美元汇率而言,汇率的涨跌将在多个方面给国际汇率市场的不同主体产生不同的风险。比如就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国际进出口贸易而言,汇率下降表示美元升值,美国出口商和欧元区的进口商将面临较大风险;汇率上升表示美元贬值,则美国进口商和欧元区的出口商就可能面临明显的市场风险;而就石油美元而言,美元升值,将额外增加石油进口国(如欧元区)的开销;美元贬值,又会给主要石油出口国(如OPEC)的石油销售收入形成阻碍。

综上所述,石油市场和美元汇率市场都需要同时度量价格下跌和上涨的风险,从而为市场不同参与主体提供决策支持。本节将采用上述基于GED分布的TGARCH(1,1)模型和GARCH(1,1)模型,按照方差-协方差方法来分别度量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在价格上涨和下跌时的VaR 风险值,并检验两个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1)GED分布的分位数确定

根据GED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使用MATLAB编程,经过多次数值测算,求出GED分布在本节所得自由度下的分位数(表4.28)。表中结果显示,95%的分位数与正态分布的1.645基本相同,但99%的分位数却明显大于正态分布的2.326,这也表明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都具有严重的厚尾特征。

表4.28 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的GED分布参数及分位数

(2)基于GED-(T)GARCH模型的VaR风险值计算

根据上述VaR 风险的含义,按照方差-协方差方法,我们得到以下两个计算VaR风险的公式。价格上涨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式中:μm,t为第m个市场第t日价格的条件均值(即实际值与残差的差),zm,a为第m个市场中(T)GARCH(1,1)模型的残差所服从的GED分布的右分位数;hm,t为第m个市场价格的异方差。

同理,得到价格下跌风险的VaR值计算公式为

国外油气与矿产资源利用风险评价与决策支持技术

基于上述计算公式,本节计算了在95%和99%的置信度下,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的上涨风险和下跌风险。经过LR检验(Kupiec,1995),我们发现VaR 风险的结果是可靠和可行的。

(3)风险溢出效应检验

得到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价格上涨和下跌时的VaR风险值之后,我们根据Hong(2003)提出的风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构造相应的统计量Q1(M)和Q2(M),并通过M ATLA B编程求出统计量的值及其显著性概率,从而检验石油市场和美元汇率市场之间的双向和单向风险溢出效应。计算结果如表4.29所示,其中M分别取10,20和30。

从风险检验结果看到,从下跌风险角度(即油价下跌,美元升值)看,国际石油价格与美元汇率之间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进一步检验单向风险溢出效应,发现在95%的置信度下,存在从美元汇率市场到国际石油市场的风险溢出,而并不存在从国际石油市场到美元汇率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可见,美元汇率升值的风险对国际油价下跌的风险影响显著。而在99%的置信度下,国际油价和美元汇率之间并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因此可以认为,就下跌风险而言,两个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比较有限,当准确性要求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美元汇率升值对油价下跌的风险影响可以忽略。

表4.29 国际油价与美元汇率价格风险溢出效应检验结果

另一方面,从上涨风险角度(即油价上涨,美元贬值)看,不管是在95%还是99%的置信度下,两个市场之间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风险溢出效应。可见,近些年来,虽然美元总体上持续贬值,但就市场风险而言,这种贬值并未给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风险带来显著的推动作用。换言之,尽管国际油价高企导致国际石油市场的主要采购者(如中国和印度)的购油额外支出明显增加,但美元持续贬值并不是这些国家支出增加的显著原因。

总体而言,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美元升值对国际油价走低的风险作用,采取积极手段,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近些年来,尽管从每日交易的角度而言,美元汇率时有涨落。但总体而言,美元贬值是大趋势,欧元对美元汇率连创历史新高,这种趋势并没有给油价上涨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市场交易者而言,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是一个满意的信号。

近些年黄金关于人民币是贬值的吗?

黄金不一定能够完全抵御通货膨胀,相对于其它产品来说同、它是最保值的。

为什么最近10年人民币涨了很多黄金却没有多少呢?

因为你对比的是人民币,不是一个国际金融范围,在世界来讲中国只是一小部份

如果在欧美国家它们的通货程度跟黄金还是挂钩的。

就以中石油来讲吧,国际上原油狂跌的时候,它不跌,但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它却涨。

在欧美如果说10年前一盎司黄金能够买一套衣服,现在依然能够买到,可是在中国不行,因为黄金它的报价是按国际报价,但是国内的这些产品有一个独立的走势,它是只涨不降,工资也没有多大升幅,当然黄金相对比它的通货膨胀力没弱了许多。

手动挡操作复杂,为啥还有人买?

手动挡操作复杂,为啥还有人买?

近些年来,汽车越来越普及,好处是带给人们生活更多的便利性,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性价比高的车型。不好的地方也有,比如交通拥堵,而且环境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当然在买车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想法,虽然都是家用车,但侧重点不同。有的人买车,看重的是油耗,毕竟现在油价较高,低油耗的车型显然能减少用车成本。

有的人更看重空间和舒适性,平时出行人数较多,空间大、舒适性好的车型自然更受欢迎。还有的人更看重性能,动力强劲,开起来才更有乐趣。但不管怎么样,如今绝大多数人买车,选的基本都是自动挡车型,不过这并不是说手动挡就没人买了,还是有一部分老司机更热衷手动挡。

关于自动挡和手动挡,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好和不好之分,两者都有优势和不足,买车时更重要的是看你对这两类车的偏好。虽然自动挡看起来更高大上,操作也更方便,但相对于手动挡,仍然存在3个不足之处。首先就是和操控有关,自动挡好操作,但不代表操控好。对年轻人而言,开车不仅仅只是用来代步,驾驶乐趣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自动挡操作起来太过简单,反而失去了车原来的乐趣,就好像是一台机器在帮你操作,开久了感觉没意思。而手动挡不同,虽然操作有些复杂,但更多的是你在操控车子,而不是机器在帮你,更像是和汽车相互搭档配合。所以,一些小钢炮或者跑车,大多数都是手动挡。

第2个点就涉及到价格,同一辆车的手动挡车型往往要比自动挡便宜1-2万,有的甚至更多。可能对有些人来说,一两万只是小钱,但对一台10来万的车而言,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毕竟买车是作为家用,如果能省一些钱,肯定是最好的,一两万至少能抵消一两年的开支,显然要划算不少。其实,现在很多车型推出手动挡,目的是为了拉低车的起步价,正因如此,也可以看出手动挡车型在性价比这一块是要高于自动挡的。

最后还有一个点,那就是和安全有关。自动挡从名字也可以看出,里面很多操作都是通过机器完成的,行车电脑处于主导作用。但机器始终是机器,难免会出现问题,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误把油门当刹车,一般会出现在自动挡车型上。

而手动挡操作复杂,换挡要踩离合,如果直接大脚踩油门的话,会直接熄火,这样一来,即便误操作,问题也不会很大,只是车在原地轰鸣,并不会冲出去,比自动挡更安全。

到底是阴谋还是阳谋

一段时期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目前已跌至80美元/桶以下。

目前,国内外各种机构对于油价下跌成因众说纷纭,若要对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阴谋论与阳谋论两类。前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美欧阵营,特别是美国视为油价下跌的“罪魁祸首”,认为美国是出于私利目的,为了打压俄罗斯,一路暗地主导油价下行,但具体到美国暗地主导油价走势的具体措施似乎又说得不很明确。至于油价下跌过程中的沙特不减产行为,也有人将其视为一种阴谋,认为沙特不减产是为了打压美国的页岩油开采事业,旨在巩固和维持自己石油生产大国的地位。不过,阳谋论者并不认同油价阴谋论之说,认为美国目前尚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左右国际油价;他们主要从供需基本面的因素出发思考油价波动问题,认为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低迷造成需求疲软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长是造成本轮油价下跌的主要推手。笔者以为,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更多体现了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差异,其事实依据有相同之处,殊途同归。阴谋论的说法有政治标签,但其实施手段依然离不开实体经济。换个角度看,纵使美国主导的阴谋论为真,它的实施也需要有产业载体,终逃不出要通过扩大石油供给以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这一手段。至于选取何种手段,则有多元选择,可以是扩大石油供给,可以是提高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也可以是“串通”沙特不减产。

争论阴谋阳谋的真伪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即使是美国真的在实施依靠压低油价打压俄罗斯的阴谋,那也需要有一定的度,过犹不及是硬道理。对美国而言,油价下跌使得俄罗斯处境难堪,不管是否是美国有意而为之,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借油价下跌惩戒俄罗斯的目的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油价下跌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要比美欧之前发起的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威力强大,因为油价波动的杀伤力更广。但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油价下跌对美国难道就没有负面影响吗?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美国的页岩油开采成本。

美国能源独立梦想的重拾应该说源自美国页岩油气产业的蓬勃发展。“页岩气革命”的发生已经让美国成为天然气第一生产大国,天然气不出口让美国很多领域实现了能源替代,特别是电厂的煤炭燃料已让位于天然气,如此一来,美国的碳排放数量快速下降,经济也有了新的增长点,就业也被拉动,总之好处很多。页岩气之后,美国希望在页岩油方面继续有所作为,从过去几年的表现来看,美国实际上已经做到了。页岩油产业能够在美国发展起来,高油价是很重要的一个驱动因素,高油价悄然掩盖了较高的开采成本。如果油价低迷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对页岩油生产的影响不言自明。而页岩油产量下降,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页岩气,因为目前美国页岩气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富油区,单纯的干气生产利润空间很小。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若油价过低影响到美国页岩油气发展大局的时候,美国应该不会坐视不理。

基于以上分析,国际油价下跌的底限很有可能就是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完全成本。伍德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当油价在80~90美元/桶时,美国页岩油行业整体有利可图;当油价在70美元/桶时,投资商将只对甜点区感兴趣,此价位令页岩油行业的现金流将大幅减少;当油价在70美元/桶以下时,页岩油开采将严重滑坡。此外,伍德麦肯锡还对全球60家石油公司包括大量在美从事页岩油气生产的本土及跨国公司进行调研,发现这些公司的经营保本油价是80美元/桶。若低于此油价水平,多数公司仅能维持日常的开支及现有的产量规模,公司正常发展所必需的勘探投资将严重萎缩。而近些年全球油气勘探成本持续上升,因此,基于石油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油价下跌的底限是原油生产成本。

伍德麦肯锡对于页岩油气行业的保本价格及石油公司经营的盈亏平衡点价格的分析建立在10%的内部收益率的假设基础上。但是从实践角度看,10%的内部收益率选取比较保守,许多项目在评价过程中的内部收益率选取要高于这个水平。一般情况下,内部收益率要求越高,所需要的相应的油价水平也就越高。伍德麦肯锡依据其研究报告认为国际油价下跌的幅度不会太大,在2015年由当前的低于80美元/桶水平可能反弹至90美元/桶附近。若考虑石油公司投资项目评价时提高内部收益率要求,这样的预测或许还趋于保守。据此分析判断,油价再次过百美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是基于行业生产成本底限得出的结论。

说的是这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