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市场报价_市场资金价格行情
1.怎么看板块资金流向的方法
2.中国股市牛熊市周期表
怎么看板块资金流向的方法
资金流向的判断无论对于分析股市大盘走势还是对于个股操作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金流向的判断过程却比较复杂,不容易掌握。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看板块资金流向的具体 方法 的相关 文章 ,希望对你有帮助!!!
看板块资金流向的方法
我们通常说的? 热点 ?其实就是资金集中流向的个股,而?板块轮动?其实就是资金流向轮动而产生的盘面效果。
如果资金集中流入?热点?个股后,就预示热钱进场了,个股就具备了行情发动的条件。
资金流向的热点可从两市成交额排名上观察:每天成交量(成交额)排行榜前20至30名的个股就是资金流向的热点,所要观察的重点是这些个股是否具备相似的特征或集中与某些板块,并且占据成交榜的时间是否够长(半天、一天、三天等时间长短和对资金吸引的力度的大小成正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大盘成交量比较低迷时,部分大盘股占据成交榜的前列,而这些个股的量比又无明显放大,则说明此时大盘人气涣散而不是代表资金流向集中。
在观察选股时就需要注意资金流向波动性,从涨跌幅榜观察资金流向的波动性:大资金(通常是我们所说的机构投资者或主力资金)的进场与闲散小资金进场是有所不同的,大资金更善于发掘有上升空间的投资品种(从图表上看就是在相对低位进场),而闲散游资是否集中进场更多取决于当时大盘行情是否好。因此从盘面上来看,板块个股具有轮动性,并且大资金总体上进出市场的时间早于小资金进出的平均时间。
如何发现主力已动手了呢?看涨跌幅榜:最初发动行情的个股(涨幅居前,成交量放大)往往最具备示范效应,你如果没有买到龙头股就买像龙头的但还没大涨的个股(从走势上和板块上去看),因为资金具有轮动性,一定要记住。主力只会做抬轿的事而不会干解放的活。
此外就是看跌幅榜居前的一些个股是否前两天有过上涨行情,这两天成交量是否也比较大。如果是,则说明人气被聚集起来了,跟风的资金比较坚决,有利于行情的持续发展,当然大幅上涨后放量下挫则不在此列。
上面说到的都是在行情向上时的判断,投资者可以自己试试将此判断方法运用到对下跌行情的判断上。
在实战中的运用:首先资金流向对行情拐点的判断十分重要,相对低点大资金是否进场,行情是否会转折?相对高点大资金是否出场,行情又是否会转折?个股的选择上究竟是选热点短炒还是打埋伏等大资金来抬轿,这些都与资金流向的判断分不开。
所以我们分析股票市场一定要把资金分析摆在第一位,说到底无论何时何地,股票流通市场永远是资金在博弈、在推动。
查大盘资金流向以及板块个股资金流向的方法
资金流向(moneyflow)在国际上是一个成熟的技术指标。其计算方法很简单,举例说明:在9:50这一分钟里,钢铁板块指数较前一分钟是上涨的,则将9:50这一分钟的成交额计作资金流入,反之则计作资金流出,若指数与前一分钟相比没有发生变化,则不计入。每分钟计算一次,每天加总统计一次,流入资金与流出资金的差额就是该板块当天的资金净流入。
这种计算方法的意义在于:指数处于上升状态时产生的成交额是推动指数上涨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入;指数下跌时的成交额是推动指数下跌的力量,这部分成交额被定义为资金流出;当天两者的差额即是当天两种力量相抵之后剩下的推动指数上升的净力,这就是该板块当天的资金净流入。换句话说,资金流向测算的是推动指数涨跌的力量强弱,这反映了人们对该板块看空或看多的程度到底有多大。
从今天开始,我把根据我的 经验 教训和 学习 总结 出来的股票分析中经常看到的谎言分若干篇文章写出来,与各位散户股民朋友分享。其目的是想告诉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股评家的看上去有理有据的分析,认清谎言和其掩盖的真相,在股票操作中相信自己的判断,尽量减少被谎言所欺骗的机会。
许多股票行情分析软件都有一种功能,可以计算某一天乃至某一期间某只股票的资金净流入或者净流出。股评人士需要时就会利用这些数据对某只股票(甚至某个板块)的走势做出判断。如果是净流入,结论就是有主力资金介入,后市看好;如果是净流出,则结论就是有资金出逃,后市看淡。那末,基于资金净流入或者净流出的结果做出的判断可信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资金净流入或净流出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任何软件是没有智能的,它的数据是根据软件设计者设计的公式计算出来的。一般的软件,其实就是简单地用外盘手数减去内盘手数,乘以当天的成交均价就得出当天的资金净流量,如果外盘大于内盘就是资金净流入,反之就是资金净流出。有的软件可能计算公式更复杂一些,计算所采用的数据更全面一些,比如大单小单分开计算,比如用各个价位的成交手数计算后累加等等,但是其基本原理就是根据行情回报的成交情况区分外盘内盘进行计算。首先,假定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排除了庄家通过各种骗招虚构外盘手数和内盘手数的情况,资金净流入或资金净流出这样的概念成立吗?大家都知道,有买有卖才能成交,对于卖家来说是资金流出了,那么买家要想得到这些股票,他们不用出钱吗?他们出了钱,怎么就不算流入呢?再从外盘和内盘的划分来说一下。假如你想以现价或高一点的价格买入一只股票,那么从你的操作动机来说,应该被划分为主动性买盘,也就是外盘。但是当你委托以后,你报的价格已经比卖一的价格还低了,这时候正好有主动性卖单(所谓的主动性卖单)出现,那么你这笔成交就会在系统上显示为主动性卖单的成交,也就是内盘。你冤枉啊!本来是你主动性买入,但是却被系统统计为主动性卖出。整个反了。大家想想,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出现?那末,行情系统统计的外盘和内盘反映的所谓交易者参与态度有多高的可信度呢?再比如,北京有一个人想7块钱买入工行,南京有一个人同一个时候想7块钱卖出工行,而且是同样的股数。两个人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对于工行这只股票来说,应该说是参与者的态度是平衡的。但是,交易所主机总会先接到一个人的指令,然后接到另外一个人的指令。那末,同样一笔交易,先接到谁的指令,最后的成交统计就完全不同。先接到北京人的后接到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内盘;而先接到南京人的后接到北京人的指令,一成交,统计出来就是外盘。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某只股票一天只成交了一笔,那么统计为内盘还是外盘其实就是随机的,也可以说,就是上帝定的。乖乖!这样的统计可信吗?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以外,庄家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主动抛出的成交手数(应该是内盘)经过某种手段让系统统计为外盘,或者相反,以蒙蔽过分依赖统计数据做出操作决定的散户。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散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盘,最后还是被骗上当的原因之一。完全避免被骗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被骗到的次数越来越少。
需要指出的是,我相信行情交易软件的设计者们设计出这些功能,其本意肯定不是用来骗人的,而是为了增加其软件的亮点,希望能增加销量而已。但是,不幸的是,这样的功能不仅被用来成为庄家欺骗散户的理由,还成了许多散户朋友自己吓唬自己的素材。所以,散户朋友们,不要迷信什么统计数据,比这更重要的是把握大势,充分了解股票的基本面,揣摩主力的动向,做到与主力同进退。当然,做到这点谈何容易,但是不能因为不容易就放弃独立思考。
EPFR数据:黄金基金获大规模资金净流入
权威的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 Global(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简称:EPFR)在最新公布的周度 报告 中指出,在3月的第二个统计周中,乌克兰地缘局势紧张依旧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条?,随着市场避险情绪的进一步升温,日本、中国以及 其它 亚太地区的股票型基金经历了今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周度资金净赎回。
总体而言,在截至3月12日当周,EPFR追踪全球股票基金净吸金31亿美元;全球债券基金净吸金34亿美元;全球货币市场基金净吸金7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入欧元和日元基金。与此同时,黄金基金则出现大规模资金净流入。
亚太股基遭大规模赎回
EPFR数据显示,在截至3月12日的一周内,日本和中国股基均出现2008年第一季度以来规模最大的周度资金流出,资金净赎回额也创下年内新高;亚太地区股基也创下2007年第三季度以来规模最大的周度资金流出额。
EPFR强调,对于亚太股市而言,除乌克兰地缘局势紧张等原因外,日本、中国等重要经济体部分经济数据差于预期,也是投资者看淡该区域,并持续将资金撤出的重要原因。
EPFR在报告中指出,近期乌克兰地缘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全球资金流向产生影响。但在度过?紧张期?后,直接关联不大的金融市场影响将逐步消除,俄罗斯股市、欧洲债市等则可能遭遇持续影响。在截至3月12日当周,俄罗斯股基出现去年第二季度以来规模最大的资金净流出,欧洲债基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首次资金净流出,欧洲股基资金流入额也创下17周以来新低。
黄金获进一步看好
EPFR数据还显示,在避险情绪支撑下,在截至3月12日当周,该机构监测的黄金基金出现大规模资金净流入,周度净吸金额创下一个月来新高。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已经累计上涨15%,好于美股等同期表现。目前多家大行均看好今年黄金前景。
花旗银行分析师在15日最新公布的报告中指出,金价目前已经突破了每盎司1350-1362美元的强阻力区,将进一步上探。从技术角度看,金价已经进一步打开了上行通道,有望测试关键双底颈线1434美元。如果金价在未来几周内能上涨至该水平,则金价已经完成?双底形态?,有望进一步上探1680至1685美元。如果金价能走出以上走势,那么花旗强烈建议将1182美元作为调整后的底部。
苏格兰皇家银行近日也将2014年的平均金价、银价预期上调近10%,并强调原因是?贵金属市场气氛已经发生明显改变?。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部门主管汉森认为,今年黄金等贵金属整体上将维持涨势,甚至有望走出一轮?小牛市?。他认为:?因为各种风险的聚积,即使一个风险退却,另一个风险却又加剧了。市场的避险情绪根本无法驱散,这是黄金价格获得强力支撑的最重要原因。?此外,来自中国等地对黄金的需求仍将维持在高位。再次,美元指数近期持续维持低位,也增强了贵金属上涨动力。
猜你喜欢:
1. 股票怎么看出有主力介入
2. 股票怎么看有资金进入
3. 怎么看股市大单流出
4. 怎么看大盘的金流入量
5. 如何看资金流向选择股票
中国股市牛熊市周期表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能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一个月后,303%);
第二次能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 (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两个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 (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二个月,162%):
第十一次能市:2015年6月12日~今(5166-XXX)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大陆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个交易市场。
牛市与熊市是股票市场行情预料的两种不同趋势。牛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涨,前景乐观的专门术语,熊市是预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观的专门术语。
出现牛市 标志主要有:①价格上升股票的种数多于价格下降股票的种数;②价格上升时股票总交易量高,或价格下降时股票总交易量低;③企业大量买回自己的股票,致使市场上的股票总量减少;④大企业股票加入贬值者行列,预示着股票市场价格逼近谷底;⑤近期大量的卖空标志着远期的牛市;⑥证券公司降低对借债投资者自有资金比例的要求,使他们能够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市场;⑦政府降低银行法定准备率;⑧内线人物(企业的管理人员、董事和大股东)竞相购买股票。
折叠出现熊市
出现熊市 标志主要有:①股票价格上升幅度趋缓;②债券价格猛降,吸引许多股票投资者;③由于受前段股票上升的吸引,大量证券交易生手涌入市场进行股票交易,预示着熊市到来已为期不远;④投资者由风险较大的股票转向较安全的债券,意味着对股票市场悲观情绪的上升;⑤企业因急需短期资金而大量借债,导致短期利率等于甚至高于长期利率,造成企业利润减少,使股票价格下降;⑥公用事业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很大,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变动常领先于其他股票,因而其股票价格的跌落可视为整个股市行情看跌的前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