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费上涨_燃油价格同比增幅多少
1.上半年三大航净亏损翻番三大航燃油成本超300亿元
2.同比增幅怎样计算
3.将燃油车挤出榜单前三,2月份SUV销量榜单新能源车型盘点
这几天对于车企来说,又是一个“几家欢乐几家愁”,伴随着各大车企7月份销量的陆陆续续公布,不少车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整体上还是能够媲美同期水平,无论是丰田、本田和日产还是一汽红旗、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等等,其市场表现也都是较为抢眼。而作为新能源的引领者,比亚迪在7月份也有不错的收获,接下来速递哥就为大家来聊聊比亚迪、马自达和林肯汽车以及沃尔沃……
比亚迪:前七个月销量突破19万台,燃油SUV增长比较大
从比亚迪公布的销售数据可以看出,7月份,比亚迪月销31382台,同比增长1.28%,尽管增幅不大但对比亚迪来说,已经是相对的不容易了,毕竟,在车市严冬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还有不少车企没有走出销量疲软的状态,还在苦苦的挣扎与自救。
具体来看,在上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100辆,与去年同期的16567辆相比,下滑了8.85%。但是,在燃油车领域,7月销量为16282辆,与去年同期的14418辆相比,同比增长了12.93%。整体上来看,比亚迪的销量复苏的迹象正在开始出现。
众所周知,自从回归并开始在燃油车领域发力后,比亚迪节节攀升的势头有些令竞争对手羡慕,尤其是在燃油车SUV领域,更是让比亚迪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宋Pro燃油版的热销,在很大程度上为比亚迪挤进自主品牌一线阵营立下了较大的功劳。
从比亚迪的公报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车型增长幅度较大的燃油车SUV里面,今年前七个月的总销量高达88189辆,与去年同期34217台的销量相比,同比大增157.73%。在里面燃油版宋Pro绝对是比亚迪的顶梁柱和销量担当,该车不仅提升了比亚迪的影响力,还改变了SUV市场格局。
马自达、沃尔沃和林肯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说过比亚迪的市场表现后,再来聊聊马自达和沃尔沃以及林肯汽车的市场表现。作为日系品牌之一,马自达的市场表现只能说是一般,尤其是与丰田、本田和日产相比,很难在一个水平线上,马自达7月份销1.77万台,同比增长4.1%,1-7月份销11.5万台,同比下滑6.74%。但阿特兹的“异响”却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
7月份,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4410辆,其主力车型XC60突破了5000台,成为沃尔沃的销量主力。抛开奥迪、宝马和奔驰一线豪华品牌阵营不说,但与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相比,沃尔沃仍然需要很大的努力来提升市场销量。
今年是林肯汽车在中国市场开启国产化进程的元年,其首款车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冒险家,第二款车型飞行家也在前不久来到了大家的眼前,无论是冒险家还是飞行家,国产化后都拿出来较大的诚意。7月份,林肯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5600台,虽然不算高但也比较平稳。
写在最后:2020年上半年已经过去,汽车市场下半年激烈的竞争也拉开了序幕,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谁的产品实力过硬,性价比高,接地气亲民意,谁就会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你说呢?
温馨提示?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中部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半年三大航净亏损翻番三大航燃油成本超300亿元
国庆长假第一天,“外来户”再一次吹响降价的号角,Model?3终端售价被拉低到25万元以下。一时间,口诛笔伐者甚众,批其“割韭菜”之声不绝于耳,亦有圈内人士直言,真正的狼来了,不光是造车新势力们有压力,传统合资B级车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此,市场的反应需要时间来积累,可我们从乘联会昨天公布的9月份销量数据来看,似乎一点也没感受到“狼来了”的气息,因为从数据来看,国内车市似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论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都在涨。?
尤其是新能源车,9月份同比直接翻了番,在前一个月增长近5成基础上,再次跨越了一大步。
新能源的第二春来了?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2.5万辆,同比增长99.6%(暴增6.24万辆),环比8月增长24.1%。其中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55%,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0.2万辆,同比增长105%!
而且,9月份纯电动乘用车呈现出高低两端强势增长的趋势,其中A00级销量3.25万(五菱宏光MINI?EV独占近一半),份额提升到纯电动乘用车的32%。
同时,9月份新能源车市真正是多点开花,上汽通用五菱24386辆、比亚迪19048辆、特斯拉中国11329辆,分列新能源前三强,蔚来、小鹏、威马、合众、零跑等造车新势力同样表现不俗,甚至像广汽新能源这样由传统车企脱胎而来的新能源车企也出现高增长。
看起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春,就要爆发了。
再看同期整个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同样以批发量为参照。9月份厂家总体销量是206.1万辆,同比去年9月增长8.5%,环比8月增长18.7%。也就是说,9月份乘用车整体比去年同期多卖了16.1万辆,减去前面新能源车6.24万辆增量,燃油车贡献的增量就是9.86万辆,同比增幅约5.4%。?
同比翻番和5.4%这么一比,显然新能源市场正在快速复苏。
特斯拉会不会抢走燃油车的蛋糕?下面,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特斯拉身上。
Model?3最新一轮降价,是发生在本月,因此现在来谈它是不是对同行或者传统B级车制造企业有影响,还为时过早。但从车市整体的走势来看,特斯拉未来进一步下探价格,确实有可能触发传统B级车的降价阀门,但要说会蚕食其销量,那就是杞人忧天了。
原因很简单,当燃油车价格被迫随之下行,消费者的选择依然会惯性向前。可以想见,当Model?3的价格真正来到20万元左右时,势必会把国内主流合资B级车的价位,逼到跟国际接轨的水平(大约2万美元),这显然是消费者乐于见到的。
所以,就价格这个层面来说,特斯拉的确是扮演了鲶鱼的角色,但也仅限于此,因为传统燃油车的寿命,将会比预期的还要长。
前不久,第二届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已经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之前行业提出的三步走(电动车销量占比达2025年20%、2030年40%、2035年60%)计划,将迎来比较大的调整。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总体目标是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各占50%,而这里面提到的“节能汽车”,其实就是传统燃油车加入混动技术之后的新称谓。
而传统油电混动车型(HEV)在国内的势头,近两年来一直都呈现出快速的增长——去年同比增长速度超过33%,今年更是乘用车领域最为耀眼和稳定的细分领域,前三个季度的同比变化趋势如下:
▲1-9月国内乘用车及HEV油电混动车同比走势,数据来源:乘联会
可以看出,除了受疫情影响最明显的2月份和3月份,整个油电混动市场一直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同比增幅,有两个月增幅甚至达到50%以上。鉴于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无论特斯拉还是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甚至是前面提到的最近一个月新能源板块表现突出的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都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
最后说说
无论特斯拉还是其他任何一家车企,消费者对降价行为肯定是持欢迎态度的,毕竟,在没有降低品质和配置的前提下,谁不希望用更低的成本买到中意的商品呢?更何况,Model?3此次还优化了配置,提升了性能。
同时,在可期待的中远期内,我们似乎也对特斯拉的下一轮降价更为期待,正如前面所说,当它真正威胁到传统合资品牌的生存时,我们才能迎来国内车价与国际接轨的那一天。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同比增幅怎样计算
疫情多点散发与燃油价格高企,三大航今年上半年亏损总额再创新高。
截至8月30日晚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航空,600029.SH)、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航,601111.SH)、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航,600115.SH)公布2022年上半年报告。
今年上半年,三大航营收共计841.24亿元。南航、国航、东航营收分别为408.17亿元、239.53亿元、193.54亿元,营收分别同比下降20.86%、36.4%、44.24%。
上半年三大航净亏损翻番,亏损总额达496.59亿元,其中,国航净亏损最高,达194.35亿元,同比扩大近1.9倍。其次,东航亏损187.36亿元,亏损同比增幅最高,近2.6倍。南航净亏损为114.88亿元,同比扩大近1.5倍。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航今年上半年近497亿元的亏损总额已创下新高,甚至高于三大航去年全年的亏损总额。据财报显示,去年三大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总额达409.59亿元。
截至8月30日收盘,南方航空报6.51元,涨0.15%;中国国航报10.45元,涨0.58%;中国东航报4.91元,涨1.87%。
2022年上半年三大航业绩数据图三大航客运收入同比降超三至五成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冲击,民航运输生产跌入低谷。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293.4亿吨公里,为2019年同期46.7%,旅客运输量1.18亿人次,为2019年同期36.7%,叠加油价大幅攀升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等因素影响,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和汇兑损失大幅增加,2022年上半年行业整体亏损同比去年进一步扩大。
而南航、国航、东航是我国三大航空央企,业务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2021年,三大航及其子公司运输总周转量占比各航司总运输周转量超六成。
聚焦具体客货运业务,上半年三大航客运业务收入均同比下降。其中南航客运收入最高,达267.32亿元,同比下降32.65%。国航客运收入为151.04亿元,东航客运收入最少,为138.99亿元。其中,国航、东航客运收入均同比下降超五成。
货运业务方面,南航、国航货运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南航货运营收最高,达111.43亿元,同比增长25.68%。南航表示,货运收入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国际货运单价上升,货邮运收入随之增加。国航货运收入为68.8亿元,同比增幅最高,达50.37%。而东航货运营收为39.1亿元,同比下降0.89%。
东航表示,3月中下旬至5月底东航主基地所在的上海市场暴发疫情,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客运航班量急剧减少,给东航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6月份以来公司航班量呈逐步恢复趋势。
在负债结构方面,截至今年6月30日,南航集团总负债为2497.64亿元,较期初增加4.63%。国航集团总负债为2546.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2%。东航负债总额为2549.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8%。
三大航燃油成本超300亿元
上半年,三大航在精益管控方面效果显著,营业成本均同比下滑。其中,南航营业成本为194.55亿元,同比下降4.65%。东航营业成本为339.59亿元,同比降幅最高,达14.36%。国航营业成本为383亿元,同比下降8.05%。
东航在半年报中指出,针对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协商供应商推迟机队交付;通过建立高频数据监控跟踪统计机制和督办机制,促进成本管控可量化、高效率,持续推动餐食、采购等各类成本压降;通过持续开展飞机减重、航路优化等节油精细化管理措施,持续降低油耗,上半年公司单位吨公里油耗同比下降2.6%。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提质增效模拟收益约3.8亿元。
航油成本是航空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之一。国际油价水平大幅波动将对航油价格水平和航司燃油附加费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上半年三大航燃油成本共计337.03亿元,占营业成本均超过1/4.其中,南航航油成本最高,达143.95亿元,同比增长16.69%。国航燃油成本为103.48亿元,同比增长4.37%。东航航油成本为89.6亿元,同比下降8.32%。
东航燃油成本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航班量下降,加油量同比下降44.91%,减少航油成本46.50亿元;因原油价格上涨,平均航空油价同比增长57.10%,增加航油成本32.57亿元;去年同期公司通过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减少去年航油成本人民币5.80亿元。在剔除去年同期的航油套保因素后,航油成本同比降幅13.46%。
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变,报告期内平均燃油价格每上升或下降10%,南航集团报告期内营运成本上升或下降14.4亿元。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5%,国航集团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5.17亿元。东航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4.48亿元。
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航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航司经营,2009年起航司在规定范围内可自主确定国内航线旅客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在过去半年时间内,国际油价几经起伏,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从今年2月恢复征收,此后每个月,燃油附加费持续上调至历史新高。今年8月5日起,机票燃油附加费年内首次下调,调整至80元/140元。
下半年航司或依旧承压,但民航业整体处于复苏态势
上半年,民航国内客运市场航班量自2022年4月触底反弹,呈现复苏势头,但旅客周转量、客座率、单位收益等运营效益指标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对于今年的七八月的暑运市场,民航专家李瀚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今年的暑运和去年一样,由于全国各地的散发疫情而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七月上旬航班量虽然逐渐恢复,但仍然达不到去年的水平;而七月下旬开始,全国各地的散发性疫情则进一步影响了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航班。据第三方民航数据APP“航班管家”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至8月14日,执行客运航班量46.0万班次,同比2021年下降7.1%,暑运期间运输旅客量5122.5万人次,同比2021年下降14.4%。暑运接近尾声,即便由于三亚、西藏等热门旅游地本土疫情影响,但是依然保持着单日超过1万的班次,从旅客量来看,单日旅客运输量保持在百万人次。
“今年上半年是民航业受冲击最大的半年,半年行业亏损900多亿元,超过了过去任何一年的全年亏损。但多个积极因素显示,民航行业正处于复苏态势,至少今年下半年肯定比上半年要好。”民航专家林智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林智杰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国际航班正有序恢复,目前国际航班是行业减亏的重要支柱,行业已经经历了十几轮的国际增班,再加上入境隔离时间的缩短,航班的熔断政策也在逐步优化,因此国际市场将对行业带来更好的支撑。此外,油价已经有所回落,有助于减轻航司的成本负担。
对于今年下半年的经营计划,南航称,由于油价高企,航空公司经营压力较大,国际航协预计全球航空运输业2022年全年仍将维持亏损状态,2022年全年净亏损为97亿美元。南航集团将灵活调整营销策略,持续做好货运经营,多措并举降本增效。灵活调整运力投放,做好国际客运航线增班,统筹使用客货机组资源,加强中转货源开拓和国际回程销售。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将燃油车挤出榜单前三,2月份SUV销量榜单新能源车型盘点
同比增幅计算方法如下:
同比增幅是一种用于比较两个时间段之间变化的指标,也被称为年同比增长率或年度增长率。它是指与上一年相比,当前时间段的增长率。
一,同比增幅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其中,“本期数”是指当前时间段的数值,“同期数”是指上一年同期的数值。这个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各种数据的同比增幅,例如销售额、收入、利润等等。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变量在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变化情况。
二,计算同比增幅的作用
1,同比增幅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一个变量在不同时间段之间的变化趋势。
如果同比增幅是正数,那么这意味着变量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增加了;如果同比增幅是负数,那么这意味着变量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减少了;如果同比增幅为零,那么这意味着变量在这两个时间段之间没有变化。
2,同比增幅的计算用于比较不同公司、不同行业或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变化。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同比增幅来比较两个公司在同一时间段内的业绩表现,以确定哪个公司表现更好。
3,同比增幅的计算也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数据趋势。
通过分析过去的同比增幅数据,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同比增幅,从而确定一个变量在未来的增长或减少趋势。
三,同比增幅的计算方法需注意以下几点
1,数据来源要准确可靠
同比增幅的计算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计算同比增幅之前,必须确保数据的来源是可靠的。
2,时间段要一致
在计算同比增幅时,本期数和同期数必须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例如,如果计算某个公司的年度同比增幅,本期数和同期数都必须是同一年的数据。
3,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
同比增幅只能反映数据的绝对变化,但不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因此,在分析同比增幅数据时,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如季节性、市场变化等,来全面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
4,注意异常值
如果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比如某一年的数据出现了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波动,那么同比增幅的计算结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2月份轿车销量排行榜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抢占了第一二名,而在SUV车型的销量榜单中,前十名里自主品牌车型就占据了8席,进一步印证了国产品牌的崛起。同时,榜单中的燃油车型更是被挤出了前三名,新能源SUV车型成为真正的赢家。?
目前自主品牌转型成功的代表恐怕就是比亚迪了,两款轿车进入销量榜单的前五名,三款SUV进入榜单前十,这种成绩在合资品牌中都不曾出现。
比亚迪宋
比亚迪宋系列包括了宋PLUS EV/DM-i以及宋Pro DM-i车型。月销量51592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10.3%,比亚迪宋系列不论是从绝对销量还是同比增幅上看,这样的成绩都堪称出彩。
宋系列目前的售价区间为14.08-21.88万,正是国内消费者主要购车的价格区间范围内,SUV车型再加上DM-i系统带来的燃油经济性,非常符合普通家庭购车需求。
3月10日,比亚迪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下订宋PLUS车系即可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而宋PLUS全系指导价为15.48万元-21.88万元,营销活动期间,价格下探至14.8万元-21.2万元,或许3月份的销量比亚迪宋系列又有不错的成绩。
Model Y
Model Y自从上市后,成了特斯拉除Model 3外另一款主销车型,甚至超过了Model 3的地位。在2月份,特斯拉Model Y单月销量为25526辆,同比增长37.3%。特斯拉曾在1月份进行降价,价降幅度达到三万多,大幅的降价为特斯拉带来大量的的订单。
但从数据上,Model Y2月份两万多辆的销量相比比亚迪宋系列的五万多,看起来还是差距不小。不过分析下来,Model Y比宋系列的不同配置车型要少很多,又全部是纯电动车型,并且其售价在26.19-36.19万,对比榜单前十名的任何一款车,基本是最高的,所以能有这样的销量成绩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比亚迪元PLUS
比亚迪元PLUS是比亚迪旗下的一款紧凑型SUV,在2月份超过了哈弗H6,在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元PLUS在二月份的销量为20279辆,同比增349.1%,增长幅度是榜单中最大的。
比亚迪元的市场认可度一直比较高,在新能源车型中的销量比较不错。元PLUS上市后,增加了DM-i车型和造型进行了较大的改变, 在已经积累了一定口碑的基础上,卖的更加火爆。
埃安 Y
埃安也是传统车企转战新能源后做的比较成功的品牌。其首款产品埃安S上市即热销,虽然现在有一部分是通过网约车采购带来的销量,但仍进入轿车类别销量排行榜单的前十名。之后在埃安 Y上市后,该车通过新奇时尚的一些设计和配置备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成为埃安品牌新的热销车型。
埃安 Y在2月份为埃安品牌带来12996辆的销量成绩,同比增长也达到335.2%,增长幅度仅次于比亚迪元PLUS,也是比亚迪和特斯拉之外唯一能够杀进主流市场的新能源SUV。
AION Y系列自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破10万台,今年3月份AION Y Younger车型上市,该车造型设计进行了升级,售价仅11.98万,或将为AION Y系列带来更高的销量。
比亚迪唐
比亚迪唐包含了EV、DM-i和DM-三种动力版本车型,是比亚迪旗舰型SUV,囊括了20-30万级别SUV市场所有选择。
该车在2月份的销量为12029辆,同比增长20%。这样的成绩也说明了市场对这款售价20+的自主品牌车型的认可。
目前比亚迪只有唐和汉两款旗舰车型推出了DM-p动力版本,相对于DM-i主打燃油经济性,DM-p则主打性能。唐DM-p版本车型搭载了双擎四驱架构,零百加速课达到4.3s。
写在最后:
从2月份SUV销量排行榜中不难发现,新能源SUV对传统SUV的侵蚀已经愈发明显,尤其是前三位均为新能源SUV而且销量绝对值也遥遥领先,这意味着传统燃油SUV的市场份额萎缩的比想象中更快。此外,自主品牌的崛起也在这份榜单中能清晰的显现,虽然合资品牌的转型也在加速,但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短时间内似乎还不能对自主品牌构成威胁。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拆车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