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营口港哪个港有进口铁矿石

2.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3.5.矿产品价格

4.原油走势

5.矿产产量、产值和消费

营口港哪个港有进口铁矿石

铁矿价格今日报价_铁矿最新油价消息

专门用于运输矿物的大型船舶称为矿砂船或矿石船,中国主要的铁矿石卸货港有这些:

大连港、京唐港、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岚山港、连云港、北仑港、烟台港、曹妃甸、上海港、南通港、秦皇岛港、湛江港、马迹山港、宝山港、营口港、镇江港、防城港。

世界铁矿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度、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自身的铁矿石储量虽然不算少,但品位不幸比较低,从工业经济的角度来讲,倒不如从盛产富铁矿的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

扩展资料:

运费水涨船高

全球铁矿石需求的增长,导致了铁矿石出口海运量的大幅增长,从而带动海运费持续攀升。

从巴西图巴朗港到中国北仑的运输费2000年至2002年间基本在5-15美元/吨间盘整,2003年开始缓慢上扬,2007年经历了一个疯狂的上涨期,从年初的35美元/吨左右一路上扬至年底的80美元/吨左右,最高曾至98美元/吨,2008年5月份达到了107美元/吨的历史高位,比2008年初上涨了35%。

但是第四季度由于国际油价大幅下挫,全球经济萎靡,海运费不断回落,维持在16美元左右。从西澳大利亚Dampier港至青岛的铁矿石海运费在1999年初仅为3.35美元/吨,至08年6月初时曾一度达到48.4美元/吨的高位,不足十年的时间,上扬了十多倍,之后同样出现回落,仅6美元左右。

无论如何,一度比铁矿石本身价格还高的海运费,给钢铁企业增加了很大一块生产成本,为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但随着第四季度次贷危机的深度爆发,全球经济衰退,油价大幅下挫,消费需求萎靡不振,海运费也随之走低。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铁矿石

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国际油价6月30日下跌。纽约商品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02美元,收于每桶105.76美元,跌幅为3.66%;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5美元,收于每桶114.81美元,跌幅为1.25%。

油价下跌对于普通民众与一般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了

首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油价下跌当然是好事,截至到2018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19亿辆。中国目前企业所消耗能源巨大,油价的波动于民众也息息相关的,油价下降意味着燃油费支出减少,间接的减少了生活成本,可以略为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能源消耗型企业来说,油价下跌也是好事,目前中国经济中大部分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型的行业,所以当油价下跌时,意味着公司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

第三。可以有效减少外汇损失,中国目前的原油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七成左右,对国外依存度高,如果过高的油价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失,使得国际贸易收支可能会产生失衡。

第四,当油价下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好处,由于油价下跌,普通民众生活成本降低,资金比以往充裕了许多,间接又可以带动消费、旅游等,可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油价下跌也是有着不好的地方

首先,比如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产油国委内瑞拉,只要油价剧烈下跌并长时间维持在那里,该国未来可能还不得起债务,将会导致债务违约,委内瑞拉所欠中国的几百亿美元就会产生违约。

第二,对于国内一些原油开企业来说就是坏事了,油价下跌就代表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油价下跌对于石油开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利润率的减少。

总结

短期的油价下跌或者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是长期的一直上涨和下跌就不会是好事,产油国利润减少,造成持续的亏损,发达国家利益受损,就出现经济动荡。特别是美国控制的原油价格,不可能让石油价格一直跌下去,小幅度跌落之后肯定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5.矿产品价格

(1)矿产品价格总体上升三成

2010年,矿产品价格呈现迅速回弹之势,综合价格水平同比增长28.3%(图44)。三季度价格虽有所回落,但进入四季度矿产品价格重新上扬,部分矿产品价格逼近甚至超过金融危机前水平。首先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年同期矿产品价格比较低,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回暖,矿产品价格开始回升;其次是一季度以中国等“金砖四国”经济的较快稳定运行,拉动了矿产的需求;再次是4月开始的房地产新政和6月开始的节能减排风暴暂时压制了矿产的需求造成三季度矿产品价格有所回落,进入四季度随着被压制需求的释放价格开始回升。从月度看,重要能源和金属矿产品价格铝略有回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处于高位盘整状态;重要非金属价格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进一步回落,但三季度开始呈现摆脱金融危机之势,价格趋于上扬。

图 44 矿产品年度综合价格变化情况

(2)能源价格上涨较快

原油价格快速上涨。大庆原油现货价格全年平均为78.1美元/桶,同比增长45.5%;从月度来看,呈波动上行态势。从1月的76.9美元/桶上扬至4月84.4美元/桶,之后回落至7月的72.7美元/桶,8月开始缓慢上涨,12月均价涨至91.2美元/桶,12月30日一度高达93.7美元/桶(图45)。同期,美国纽约原油现货均价为78.4美元/桶,同比增长31.6%;从月度看,呈现振荡调整状态,从1月的79.2美元/桶涨至4月的84.4美元/桶,再回调至5月的73.6美元/桶,6月开始上扬至12月的89.1美元/桶,12月31日一度高达91.4美元/桶,2011年1月18日冲至.3美元/桶。油价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元走弱,刺激了市场对原油期货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看好引起的。因为2010年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根据IEA最新的报告,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是8660万桶/日,比2009年增加160万桶/日。原油需求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非OECD国家,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非OECD国家,需求增量占世界需求增量的一半以上。而OECD国家特别是欧洲地区的OECD国家由于需求较弱,原油需求量反而比2009年降低了10万桶/日,仅为4540万桶/日。年内原油价格的调整主要原因是希腊债务危机,整个欧洲经济的不景气,美国实体经济复苏难有显著起色,吉尔吉斯斯坦和朝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伊朗问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坚持对伊朗实行制裁,伊朗威胁如果美国进一步加强制裁,其可能会中断石油出口。尽管OECD国家充裕的库存和OPEC600万桶的剩余产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伊朗中断出口的担忧,但伊朗问题如果恶化仍会刺激国际原油市场敏感的神经。伊拉克自2003年海湾战争后国内教派冲突频繁,局势动荡。另外,欧洲、美国及中国遭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

图 45 国内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与原油价格形成鲜明对比,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与经济相关性比较弱,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也仅仅是略有下调。从2005年3月的3.76元/升涨至2010年12月的7.17元/升,上涨90.7%(图46),增幅为同期国际原油价格增幅(60%)的1.5倍,成品油价格增速远高于国际原油价格增速。

图 46 国内成品油价格变化

煤价波动上扬。国内优质煤平仓价全年平均为723元/吨,同比上涨25.2%。从月度来看,月平均价格从1月的773元/吨降至3月的660元/吨,之后逐渐回升至6月的727元/吨,7月、8月比较平衡,9月略有下调,降至692元/吨,10月开始再次回升,12月均价为772元/吨,总体呈现波动前行态势(图47)。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需求急剧增加,新日铁和JFE等日本大型钢铁企业日前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达成煤提价协议,4~6月份煤价涨至每吨200美元,比2009年度加价55%,引起二季度煤价开始回升。三季度开始国家对钢铁、电力、建材、化工行业的调控,各地加大炼铁、炼钢、水泥等高耗能行业淘汰力度。特别是今年5月,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在推动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目标下,上述高耗能行业受到强力调控,而上述四大行业又是主要的耗煤产业,占煤炭总消费量的70%以上;各流域水量丰沛,水电发电量大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火电发电量增势,引起煤需求下降,造成煤价回落。四季度,冬季来临,取暖需求增长引起煤价回升。

图 47 国内优质煤价格走势

(3)金属价格震荡上扬

铜价振荡上升。国内铜价全年平均为5.90万元/吨,同比增长39.9%。从月度看,月平均价格呈现振荡调整态势,1月均价为6.02万元/吨,波动下调至6月的5.30万元/吨,再上涨至12月的6.64万元/吨。同期,伦敦金属市场铜现货价变化趋势与国内相似,均价为7522美元/吨,同比增长45.6%,12月均价已升至83美元/吨,超过金融危机前8714美元/吨(2008年4月)的最高水平(图48)。

2010年铜价的快速上扬超出了全球的预期,铜价迅速逼近并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价位,但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的低迷降低了对铜的需求,同时铜市过热,随着产量逐步增长,供给短缺将转向过剩,铜价出现回落性调整;但三季度开始中国铜产量趋于下降而需求未减,铜价出现上扬。国内铜价普通比国际铜价高500~1000美元/吨,因此应适当增加铜的进口以降低国内铜价。

铜供应瓶颈是铜价快速上扬的主要动力。由于智利等国铜矿罢工或事故以及原有铜矿品位不断下降等原因,铜精矿增产一直受限;受铜矿产量增长有限影响,铜冶炼厂的产能需要废铜来弥补,但因为欧美国家经济尤其是房地产回复力度有限,废铜的供应也显得紧张,这使得铜成为所有有色金属最为紧缺的。同时虽然的库存有所增加,但远远低于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伦敦库存消费天数仅为7.8天,低于2000年以来的8.7天的平均水平,如果加上生产上的库存,消费天数也就3~4周,低于历史5~6周的水平。

图 48 国内国际铜价格走势

铝价缓慢上扬。国内铝价全年平均为1.56万元/吨,同比增长9.7%。从月度看,月平均价格呈现波动回落之势,1月均价最高,为1.68万元/吨,之后经过2~5月的波动调整,6月降至1.44万元/吨,之后开始回涨,12月涨至1.60万元/吨。同期,伦敦金属市场铝现货价变化趋势与国内相似,同期均价为2168美元/吨,同比增长29.4%;月均价从1月的2230美元/吨波动下调至6月的1922美元/吨再涨至12月的2311美元/吨(图49)。铝价的波动回落主要原因是全球库存由6周增至9周左右;三季度开始上涨主要是因为一是欧洲银行压力测试的乐观结果,二是欧元上涨和美元指数的下跌,三是资金更加宽松。

图 49 国内国际铝价格走势

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扬。国内河北铁矿石价格(66%粉矿)全年平均为1191元/吨,同比增长52.4%;月度价格呈现波动上扬态势,从1月的964元/吨涨至4月的1275元/吨,之后回调至7月的1067元/吨,随后上扬至12月的1396元/吨。铁矿石到岸价平均为127.8美元/吨,同比增长61.1%。从月度来看,月均价呈上升趋势。1~5月均价呈现迅速上扬态势,从1月的89.8美元/吨快速增至131.4美元/吨;6~8月均价变化不大,在140美元/吨上下波动,之后价格进一步增长,12月涨至146.1美元/吨,接近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图50)。从全年来看,中国铁矿石需求增加和铁矿石定价机制由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是铁矿石价格上涨的主因。海运费用振荡走高造成一季度铁矿石到岸价上涨。日本钢企与淡水河谷达成初步协议,二季度铁矿石每吨支付大约为105美元/吨(FOB),较2009财年上涨90%,引起铁矿石二季度到岸价的进一步上扬;中国房地产新政和为达节能减排目标而对钢铁冶炼厂实行的强行限产停产政策暂时降低了对铁矿石的需求,引起三季度铁矿石价格止升甚至略有下调。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出口禁令减少了对中国市场的供应,同时引发了对禁令扩大至印度全国的担忧,这是四季度铁矿石价格上扬的主因。另外,各国出台限制出口政策也是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2010年4月23日,伊朗禁止出口含铁量66%的铁矿石。4月29日,印度宣布将铁矿石块矿出口关税从10%提高到15%。4月30日,印度铁道部再次调高出口铁矿石铁路运费100卢布/吨。5月3日,澳大利亚宣布,拟从2012年7月开始向本地类企业征收税率高达40%的租赁税。

图 50 铁矿石价格走势

专栏 13 铁矿石谈判机制由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

一年一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最早开始于1981年,经铁矿石供应商和消费商谈判协商后,双方确定一个财政年度的铁矿石价格。根据历年传统的谈判习惯,国际铁矿石市场分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并分别确定亚洲价格和欧洲价格。亚洲市场主要以中国和日本为用户代表,欧洲则以德国为用户代表。

铁矿石供应商主要有3家: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根据往年谈判惯例,一旦供应商任意一方和钢厂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则本年度铁矿石谈判就会结束,其他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为新的年度价格,即首发价。

但从2008年开始,谈判发生了显著变化。2008年2月18日,新日铁率先与淡水河谷公司就2008财年两种铁矿石基准价格达成协议,其中南部铁精粉涨65%,卡拉加斯粉涨71%。这改变了以往“同品种同涨幅”的惯例。2009年,游戏规则面临彻底破裂的威胁,一直到今年5月末才达成首单。2010年,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相继与全球大部分客户达成以季度定价为基础的最终或临时性协议。至此,国际三大矿商已就铁矿石定价“长协改短约”形成统一战线,传统的长协机制完全被打破。“长协改短约”一直是必和必拓近年来追求的目标,此轮谈判必和必拓得到淡水河谷和力拓的支持和参与,终于向季度定价机制的确立迈出了重要一步。

事实上,铁矿石供应商几年前就提出指数定价,即是变相的现货价格。现行的铁矿石价格指数是以中国港口到岸价格为基础进行编制,而铁矿石现货交易仅占海运市场的20%,主要集中在中国市场,日本、欧洲基本上没有现货市场。市场已经出现了基准价格和指数价格共存的情况,越来越多的铁矿石现在以现货市场价格结算,其中必和必拓在现货市场销售的铁矿石已经占到总量的20%以上,而以前只有10%。淡水河谷也同样在加大其现货市场的份额。

铁矿石谈判机制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回暖,全球铁矿石需求日渐攀升,价格也必然随之水涨船高,三大矿商选择了有利于供方利益的定价机制。二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与长协价差价过大,甚至相差一倍多。金融危机时,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一些钢铁公司转而从现货市场购买价格更便宜的铁矿石。但当经济复苏时,需求又出现大增,现货市场价格上涨,钢厂又重新选择按长协价购买铁矿石。三是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发展为季度定价提供了参考价格。现货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据保守估计现货市场的交易量至少已占铁矿石总交易量的10%。四是铁矿石定价机制变更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金融炒家的身影,他们看到了铁矿石这种商品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铁矿石在他们眼中早已具备了如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拥有的金融属性。

铁矿石价格金融化已经开始。2008年5月,德意志银行推出铁矿石掉期交易。2009年5月,摩根士丹利、高盛和巴克莱三大投行联手推出了现金结算的铁矿石投机交易。目前,全球有三大铁矿石指数,即环球钢讯的TSI指数、金属导报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全都以中国需求为主要参考指标,但中国在金融指数中同样没有发言权。

铁矿石的年度定价机制改为季度定价机制,对中国钢铁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是铁矿石价格不稳定性增加,短期价格浮动较大;二是我国钢铁企业成本进一步上升,利润空间进一下降低;三是国际铁矿石价格上升,成为引入输入性通胀的通道之一;四是我国每年为此多付出大量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金价持续上涨。国内金价全年平均为267元/克,同比增长25.0%,保持稳定上涨。从月度看,月平均价呈现稳定上扬态势,从1月的247.8元/克上涨至12月的295元/克,12月7日已涨至304元/克。伦敦黄金价格变化趋势与国内基本一致,同期均价为1225美元/盎司,同比增长25.9%,稳定上涨;月均价呈现逐步上扬之势,从1月的1117.9美元/盎司涨至12月的1391美元/盎司,12月7日进一涨至1410美元/盎司,突破1400美元/盎司大关(图51)。黄金价格快速上涨的主因一是从影响黄金价格最主要的国家美国来说,美国经济表现疲软,引起投资者对市场的一个担忧;二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元区的信贷危机虽然都已经得到相应的出面解决,但是很多的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大打折扣,这使得黄金的避险魅力大增;三是从亚洲来说,九月十月是亚洲两大中心国中国和印度的节日最多的月份,实物黄金消费需求增大,因而也带动黄金价格上涨;四是朝韩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增加了对黄金进行投资的吸引力;五是国际金价两次井喷式上涨均与美元、欧元两大货币大幅贬值预期密不可分。4~6月,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欧元一跌再跌,黄金则趁势连续刷新历史纪录。而9~10月,美联储不断释放继续扩大流动性的信号又掀起新一轮美元抛售狂潮,处在跷跷板另一端的国际金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12次改写收盘价历史纪录。

图 51 国内国际金价格走势

稀土价格回归。2003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矿产品价格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但我国优势矿产品尤其是稀土产品价格上涨较慢,与金、银、铁、铜、铝等快速上扬的矿产品价格形成强烈反差。低廉的价格与珍贵的稀土严重背离。

进入新世纪以来,稀土价格快速下降,仅从2006年开始略有回升。从1990年到2005年,我国稀土的出口量增长了近10倍,但是平均价格却被压低到当初价格的64%,2006年后价格有所增长。稀土价格的长期低迷与其他矿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国出口的氧化铈和氧化钇等重要稀土产品价格除2010年外远低于上世纪90年代,而氯化稀土价格一直保持在低位。例如,2009年氧化铈出口平均价只有1996年的65.5%,氧化钇出口平均价只有1996年的38.6%,氯化稀土出口平均价只有1993年的56.2%,宝贵的稀土价格不升反降,稀土价格与宝贵的明显背离。2010年在我国取更为坚决的控制措施后,稀土价格才出现大幅上扬(图52)。

图 52 重要稀土产品价格变化

(4)非金属价格波动调整

氯化钾价格波动调整。国产氯化钾全年均价为2996元/吨,同比下降22.8%。从月度看,月均价呈先降后升态势。从1月2800元/吨降至7月的2400元/吨,再上扬至12月的2800元/吨(图53)。7月之前的下降反映了非金属受金融危机影响反应滞后的特点,8月价格的上升显示氯化钾有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之势。

水泥价格波动加剧。水泥全年均价为324.4元/吨,同比增长3.4%。从月度看,前三季度水泥价格变化不大,基本在310~320元/吨之间波动;进入四季度价格快速上扬,12月均价已高达361.2元吨(图54),新疆与西南等局部地区甚至超过500元/吨。四季度价格上涨的主因:一是2010年6月院下发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部分水泥窑厂减产甚至停产,导致产能下降。二是生产成本上升。2010年9月中下旬出现的油荒增加了柴油成本,煤价上涨和电价优惠的取消也增加了水泥的生产成本。

图 53 国产氯化钾价格变化

图 54 水泥价格变化

原油走势

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现在好像是时候更改此前对油价的预期了。那个时候我预测称,每桶50美元将成为国际油价长期徘徊的水平,将是油价的一个天花板。

在国际油价仍在每桶60美元以上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每桶50美元将是原油开始反弹的低点。毕竟那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在预计国际油价将涨至每桶75美元以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都需要油价处在100美元附近来平衡他们的财政预算。油价处在每桶50美元以下被认为是不可持续的,原因是这将会把美国页岩油企业挤出原油市场。

去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一直在每桶50美元到每桶70美元之间上下徘徊,在2015年8月份,国际油价跌破每桶50美元,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取消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这意味着伊朗重返国际原油市场,原油市场的供给量大幅上涨。

从那以后,油价每桶50美元一直都是国际油价的天花板。但是现在国际油价已经涨超了每桶50美元,那么50美元会不会成为国际油价的地板呢?

许多投资者都希望50美元是油价的地板。对冲基金以及一些投机分子已经开始大幅做多原油期货,目前做多原油期货的主力合约在纽约期货已经达到了555000份,创下历史新高。上一个创纪录的高点是在2014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120美元之前,为548000份合约。

投机热情高涨通胀是市场将要再次暴跌的可靠前兆。更重要的是,从经济的基本面上看,每桶50美元是国际油价的天花板,而不是地板。

这种情况和2015年1月份有点相似,目前国际原油市场已经不是石油垄断组织OPEC所能左右的了。主要原因如下:1)新的原油供给源出现;2)能源技术的进步;3)国际大环境的限制;4)和其它大宗商品一样,目前油价是在多种竞争机制下形成的。

1985年到2004年的20年内这种情况就出现过,过去18个月内,原油现货市场的表现就体现了油价是在竞争机制先形成的。因此在原油期货市场上,2020年交割的原油价格已经从一年前预期的每桶75美元,下降至每桶56美元。

可以说目前国际油价就是由竞争机制形成的。

如果这种竞争机制能够持续下去的话,那么产油国就不能按照的自己的需要和意愿来决定国际油价。沙特和俄罗斯都非常希望国际油价能够达到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以便平衡它们的预算。虽然产油国希望原油价格达到那个水平,但是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够实现那个目标。另外铁矿石生产商和铜企业也无法为了完成股东的收益预期来任意决定铁矿石和铜的价格。

如果国际油价一直处于每桶50美元以下且反弹无望,那些负债沉重的页岩油企业将宣布破产。这些页岩油企业的资产要么被银行收走,要么被其它资金更加充裕的企业买走。页岩油企业被收购之后照样会按照收购方的要求继续生产石油。

很显然原油价格的定价机制的变化主导了原油市场的价格的形成,这也将决定原油价格将处在每桶50美元附近。这种情况出现在4月17日OPEC国家没有达成一致的产油协议。会议也没有说服沙特、俄罗斯以及伊朗协同一致进行减产。

现在主要的产油国几乎都明确承认,不管国际油价有多低,也不管国际市场上原油供过于求的状况有多严重,他们都将进一步扩大石油产量。像铁矿石这样的大宗商品市场一样,原油的市场的竞争也非常地激烈。

许多教科书里都认为价格都是由最后一个提供商的边际成本决定的。

从现在起,产油企业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边际成本的上线和下线。目前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以及俄罗斯的产油成本比较低,但是只要国际油价在每桶25美元以上,这些国家都会全力生产石油。二美国的页岩油和加拿大的石油企业在国家油价突破每桶50美元之后才会大幅增加石油产量,但是实际情况是,油价近期不会涨超50美元太多。

现在还无法预测原油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因此原油市场仍将波动不断。在1985到2004年间,国际油价在竞争中形成,那个时候国际油价在数个月内就可以涨超1倍或者跌超50%。因此国际油价再次跌至每桶28美元附近也不是不可能的。

矿产产量、产值和消费

世界矿业产值中占大部分的是燃料矿产,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据美国《油气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的世界原油产量为:2000年6720万桶/日;2001年6675万桶/日,比2000年下降1%;2002年6543.6万桶/日,比上年又下降2.0%;2003年6850.7万桶/日,比上年增长4.7%;2004年7099.3万桶/日,比上年增长3.6%;2005年7180万桶/日,比上年增长1.1%。天然气产量2001年增加1.7%,2003年增长3.4%。有统计资料称,1999~2004年世界油产量平均年增近2.5%。世界海区油产量及其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例一直在上升。2003年海区油产量达12.57亿吨,约占总产量的34.1%(2002年占34%),而1992年只占26.5%。2003年海区气产量为6856亿立方米,占总产量的25.8%(2002年占25.4%),而1992年只占18.9%。预计2015年海区油产量将占油总产量的39%,海区气产量将占气总产量的34%。深海油产量占海区油产量的比例将从2004年的10%增至2015年的25%,深海气产量占海区气产量将从2004年的7%增至2015年的12%。2004年世界硬煤(烟煤、无烟煤)产量达46亿吨(2003年为43亿吨),褐煤产量9亿吨。2005年世界煤总产量为58.525亿吨。

美国2001年以来原油产量连年加速下降:2002年为575万桶/日,比上年下降0.4%;2003年为568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约1.2%;2004年为542万桶/日,再比上年降近4.6%;2005年为514万桶/日,又比上年下降5.2%。美国最近年产气量在19万亿立方英尺上下,近年总体有所增加,2002年比2001年增长1.9%,2004年较2003年增长不及1%,2005年稍有下降,为18.3万亿立方英尺。美国煤产量由2000年的9.74亿吨回升至2001年的10.17亿吨,2002年约有10亿吨产量,2003年减少2.1%至9.79亿吨,2004年仍约为10亿吨,2005年达到创纪录的10.28亿吨,增长了2.8%。

俄罗斯近年原油连年明显增产。1999年产3.02亿吨,2000年产3.21亿吨,2001年产3.45亿吨,2002年产3.77亿吨,2003年产4.18亿吨,2004年产4.58亿吨,2005年增长不到3%,为4.70亿吨。天然气产量最近两三年也比前些年高,1999年产5770亿立方米,2000年产5700亿立方米,2001年产5670亿立方米,2002年产5810亿立方米,2003年产6010亿立方米,2004年产5920亿立方米,2005年产5980亿立方米。

由于这几年世界粗钢产量连年上升,世界铁矿石产量在2002年超过10亿吨(为10.019亿吨),2003年增至10.7亿吨,2004年是连续第3个产量最高年,比2003年增11%,达11.983亿吨。2005年为13.2亿吨。

矿产产值与矿产品产量和矿产品价格有关。矿产品价格主要受其供需状况左右。在此先列述近年国际上一些主要矿产品的价格变化。

世界油价(WTI平均原油价)从1996和19年的每桶22美元和20多美元,跌至1998年的12.9美元,1999年回升到每桶18美元多,2000年猛升至每桶30美元,然后在2001和2002平均接近每桶26美元,2003年升至每桶近33美元,2004年则涨至每桶38.27美元。2005年油价涨势更猛,曾高达每桶70美元,上半年大部分时间高于每桶50美元,下半年多数时间超过每桶60美元。最近三年天然气价格也明显上涨(如美国2002年井口价为每千立方英尺2.95美元,2003年为4.88美元,2004年增至5.49美元,2005年达7.5美元),炼焦煤和动力煤价、铁矿石价都在上涨。如澳大利亚炼焦煤2003/2004年度离岸价平均每吨46美元,2004年4月报道的2004/2005年度合同价为平均每吨80美元。进入亚洲市场的动力煤价从2003年5月的每吨23美元,升至2004年3季度的每吨41美元。不仅铁矿石价格上涨,与钢铁有关的钨、钼、钒以及铀等价格上涨的幅度都很大。据加拿大的金属经济集团(MEG,以前曾译为金属经济小组)报告,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如表1-1所示。

表1-1 1995~2005年世界一些金属年平均价格

从表1-1可见,主要有色金属及金银铂等价格自2002年起逐年上涨,钯则在2000年猛涨之后于2002年大跌,2005年晚些时候仍处在200美元/盎司上下。镍自2002年以来涨势颇猛,铜从2003年直至2005年绝大部分时间也涨幅很大,锌自2003年起回升,但升幅相对较小。铅则在2004年才明显上涨。

2005年,除钯外这些金属继续涨价。10月铜价超过每吨4000美元。金在11月底突破每盎司500美元大关。镍在2005年中接近每吨1.6万美元高价后回落至10月初的1.3万美元上下。铂价9月超过900美元/盎司,11月冲破1000美元/盎司。2005年银价大部分时间在7~7.5美元/盎司。锌价从2005年初的1200美元/吨,涨至10月初的约1462美元/吨。铝价涨幅不大,从2005年初的1808美元/吨,至10月初为1888美元/吨。锡价2003年平均为4894美元/吨,2004年剧升,曾高逾9000美元/吨,2005年回落,10月初约为6500美元/吨。

2006年上半年,石油和许多矿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4月下旬油价曾超过75美元/桶,5月金价升至26年来巅峰,为每盎司730美元,铜期货涨至每吨8800美元,其他金属也明显上涨。

关于近年全球矿业产值,我们未见全面系统的统计数字。据M.Ericsson等在瑞典原材料小组(RMG)刊物2005年1月报道,根据2003年数字,世界总的出的原矿矿产产值(不计石油和天然气)为3500亿美元,其中金属占35%,煤与铀占32%,工业矿物占11%,碎石(集料)占22%。金属矿产矿业产值(原矿)约1250亿美元,其中金占25%,铁矿石占19%,铜占19%,镍占10%,铅锌占7%,铂族金属占6%,铝土矿占2%,其他金属为12%。至于原油和天然气产值,我们也可根据其2003年产量(分别约为36亿吨和2.5万多亿立方米)及平均价格大致作一估计,大概接近1.4万亿~1.5万亿美元。无论是油气还是固体矿产的产值,2004和2005年都会高得多(主要是由于价格上涨)。

美国的原矿(包括油气)总产值1995年约为1235亿美元,19年升至1473亿美元,1998年因油价下跌降为1244亿美元,1999年回升至1324亿美元。2000年因油价猛升,总产值剧增,2001和2002年油价有所回落,2001年总产值仍达1877亿美元,2002年降至1634亿美元,2003年则因油气、煤及一些金属矿价格上扬,总产值剧增至2174亿美元,2004和2005年继续大幅增长(表1-2)。

表1-2 美国1998~2005年矿业产值(单位:亿美元)

俄罗斯原矿总产值1995年为1150亿美元,据原俄罗斯联邦自然部部长В.П.奥尔洛夫1999年文章,当时俄国原矿总产值为每年950亿~1050亿美元(未计砂砾、石料等广泛分布的普通矿产,我们估计此类矿产年总产值不下数十亿美元)。据时任俄联邦自然部部长的Ю.И.特鲁特涅夫2004年文章,2004年俄原矿总产值为1500亿美元,但从2004年油气价格来看,此数值可能偏低。

加拿大19~2005年矿产产值变化见表1-3。

表1-3 加拿大19~2005年矿产产值(单位:亿加元)

矿产品消费中占大部分的是能源矿产。据法国能源数据机构Enerdata统计,2003和2004年的世界能源消费数据见表1-4。

据BP(英国石油公司,前些年兼并Amoco公司后,曾称BPAmoco英美石油公司,最近两三年又称BP)历年统计,世界2000~2004年的能源消费变化可归纳为表1-5。

表1-4 2003年和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数据

表1-5 2000~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统计

BP认为2004年是世界能源创纪录的一年,世界能源消费增长4.3%,是年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其中石油增3.4%,是18年以来最高,天然气增3.3%(过去10年平均为2.6%),煤这几年一直在增长,2004年增6.3%,是增长最快的。核能增4.4%,水电增5%。人们从环保等角度考虑虽不欢喜煤,但它是可靠的能源矿产。煤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的比例虽从20年前的29%降至2000年的24%,但最近两年又回升到占27%。相反,石油从20年前占41%降至最近两年的37%。核电与水电合计从10%增至12%。最近两年油价飙升,进入高油价时期,许多国家都在节约用油,寻求发展替代能源、再生能源,不少国家拟进一步发展核电。

2005年美国一次能源需求结构是(括弧内为2004年数字):石油40.4%(40.2%),天然气23.1%(23.2%),煤22.6%(22.4%),核能8.1%(8.3%),水电及其他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