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十二月金价多少_金价12月
1.用博易大师看黄金走势的问题(重分)
2.为什么金价暴跌
3.黄金还能上涨吗 5月开启黄金大牛市
4.古代1两银子相当与现在多少人民币
用博易大师看黄金走势的问题(重分)
美黄金01...---后面的数字是月份,01就是明年1月交割的黄金,08就是8月份交割的黄金。
美黄金连---这是美国COMEX期金的用语。因为不同月份的期货都有不同的交割时间,所以他们的价格自然不同。比如GC06(黄金06)合约就是在2009年06月到期要交割的合约。好了,现在已经有12种合约在交易,交易的价格当然不同,为了方便分析,便用一种方法将价格连续起来。
上海的黄金也是同理,黄金0909就是09年9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黄金1001就是10年1月交割的。
如果只是想了解价格,就看黄金连,这个价格最接近现货价,如果想做期货,就要看主力合约,目前美黄金主力合约是美黄金08,国内是沪金0912合约
为什么金价暴跌
首先黄金暴跌,要说危害,最直接的是炒黄金的多头涩,前几日那种跌幅,基本上所有的多头的仓位都触及止损价,平仓出局。
黄金走了十二年的牛市,已经步入熊市阶段,接下来的熊市可能持续几年。
不少人认为黄金的涨跌对于实体经济没有多大影响,对于投机国际金融市场倒是有借鉴意义,黄金向来代表避险资产,和美元又呈相对的负相关,在历史上所有文明又不约而同地将黄金作为通货,所以黄金在人类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一向特殊。而当今金融经济都是以黄金储备作为信誉的保证,发行纸币为通货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黄金价格的爆跌不大影响实体经济,因为没有人真的会那纸币去兑换黄金,并作为通货流通。
黄金还能上涨吗 5月开启黄金大牛市
张尧浠:美税改利好推升证券市场、黄金遭挫迎中线多单机会
上交易日周四(11月30日)国际现货黄金继续下挫收阴,跳水行情再次展现,在亚市早盘开于1283.67美元/盎司后小幅上涨,涨能不足,录得日内高点1285.36美元/盎司又转跌震荡下行。欧市行情走势平淡。美市金价波动加大,在初请及PCE等数据利空,加上美元及美债收益率得到提升的影响下,使得金价急挫跳水,录得日内低点1270.43美元/盎司,最终还是小幅反弹,收于1274.美元/盎司,下跌8.7美元,跌幅0.68%。WTI美原油方面;周四收涨0.10美元,盘中最高触及57.98美元/桶,收报57.40美元/桶。晚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产油国会议,如期将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底,同时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也同意共同限制产量,这为油市带来有效支撑,不过依然还是受到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威胁。
当然,昨日黄金的连续下跌,除了前日的延续外,主要还是受到美税改方面的打压,出现美指及黄金同时下跌的局面是,金价虽参照美指的波动较大,但并不是唯一因素。而欧美汇率的波动,将会很明显的反应出美指的变化,昨日欧元兑美元最高1.1932。总结来说:
①数据方面的;日内公布的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较前值减少了2千人为23.8万人,人数的下滑表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保持强劲,且可能推动薪资水平的上扬而利好消费者指数。美国9月个人支出月率修正值创2009年8月以来最高也正好证明了这点。
②美国证券市场方面;经济增长上表现超出预期,美股市场道指首次站上24000点大关,标普也再次创出新高。美债的收益率也表现上涨。我们都知道,美国经济的增长与疲软对于金价的下降与上升是相反的,所以这都对黄金构成一定的压力。
③政策方面;周四的税改方面再传利好,缓解了美元颓势。美联储两位官员梅斯特同意已经有足够理由支持十二月加息。
④原油方面的间接利空,美盘时段 NYMEX最活跃WTI原油主力期货合约在短期分钟时段内两大单交割,推升了原油价格的下跌,降低了美经济的通胀,支撑了数据方面的利好美元。
目前金价已破1280关口,或许会进一步考验1270美元/盎司大关。但在张尧浠看来,还是更看好反弹,走势上以及下跌至之前所说的区间的下边尾部,也就是布林带下轨及61.8%的回撤位支撑区域,虽然目前看多有些激进,但只要触及此区,就是做多时机。
理由上,除了技术面支持,消息等基本面上;
①虽初请数据及个人支撑月率表现为利空黄金,但失业率方面并没有得到降低,就业上仍面临考验。
②创历史新高的走势一般都会受到阻力的压制,所以创新高的美股市场,我并不看好延续上行而会给黄金继续造成压力。
③政策方面,虽有美联储官员支持加息,但也有官员表示不看好,且现在为止,我也认为市场已经消化了年底加息对于金价的影响。何况长期而言,鲍威尔接任美联储一职的这一偏鸽的派别也是利好黄金的一潜在因素。加息之即或会开启黄金大涨之力。
④税改方面还得最终确定,短期上难以再对金价产生打压。
⑤原油方面也在减产延续达成的同时开始上涨,这将刺激美国经济的通胀问题,而利空美元,带动金价上行,所以日内看来,反弹还是有足够理由的。
技术面上;黄金目前的支撑位在1270美元/盎司附近,如果跌破,金价见进一步考验10月份的低点1260水平。但触及及时做多机会,张尧浠也并不看好会再次到达那里。上行方面,金价需要重返1280一线才可能出现反弹,若能克服1289美元/盎司的阻力位,才能带来突破,有望对1300大关反攻。日内1270-1272区域支撑还是比较强的,短期内破位的可能性并不大,行情试探1270支撑即可好做中线多单的准备。目前日线布林带中轨位于1283一线,这也是短期需关注的一个关键的压力位,同时附图MAD指标有死叉迹象,红色能量柱缩减,sto指标并kdj指标死叉向下,日线若不能站上布林带中轨1283位置,短期行情可能还会面临调整,小时线连续收阴之后一根大阳基本企稳了,目前震荡于1275附近,下方重点关注1270支撑情况,反弹阻力1278、1283,操作上可保持回调做多的思路。
古代1两银子相当与现在多少人民币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经查,得出初步答案。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据描述:“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
据查资料:“上白米(石)九钱五分,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石)八钱三分,白面(斤)九文,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另记:“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
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 ,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
“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
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库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所看电视剧中,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其流通程度比今日的个人支票还不如。
注:
这两个月黄金价格升幅较大.比如
3月份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千足金报价达到179元/克,南京宝庆银楼金饰品价格已经涨到每克188元,而周大福每克金饰品价格已经接近1元。广州、兰州等地的价格也早就超过了180元/克的大关。
所以文中所提的黄金白银价格都要变化.
知识丰富生活.
参考资料:
://.mydotey.cn/bbs/dispbbs.asp?boardid=30&id=2752&star=1&page=1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