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油价92最高_英德城东石化油价
1.100块汽油要交多少税
2.中国汽油税收到底高不高
3.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4.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00块汽油要交多少税
以2015年01月16日,国家92#汽油6.05元每升的价格为例,总税额为3.0467元,占价格的50.36%,所以说100块汽油要交接近50元的税款。
我国的成品油中包含的各项税收都是价内税,也就是说其税额都计入成品油价格。汽油价格里可不只有消费税,还有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所得税和增值税。
以上面提及的92#汽油6.05元价格进行计算:
1、不含增值税价格为6.05/1.17=5.17元
2、增值税:6.05-5.17=0.88
3、消费税:1.52元
4、城建税:(0.88+1.52)*7%=0.168
5、教育费附加:(0.88+1.52)*3% =0.072
6、地方教育费附加:(0.88+1.52)*2%=0.048
7、企业所得税,,如按7%的利润率计:6.05*7%*25%=0.1059
8、总税额为:2.7939元,占价格的46.18%
9、要是石油从国外进口的还含有进口关税:5.17*5%=0.26,则总税额为:3.0467元,占价格的50.36%。
扩展资料:
征收的高额汽油税收,是好环境和免费高速公路必要的成本。而公众之所以抱怨油价高,是因为其根本没有从成品油征税中获得任何好处,相反是付出了更大的成本。
每隔一段时间,中石化的官方微博就会转发世界各国油价排行,根据微博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高但比英德低,居世界中游位置。同时中石化的官方微博还指出,中国汽油价格中税收占比约50%,美国约15%、英国59%、德国56%。
其实,高汽油税本身并没有问题。欧洲汽油的税负高,但欧洲英德挪威等国家环境之好也是全球共知,其在履行碳排放的减排义务,德国等国家也通过提高汽油税来限制汽油消费,同时这些国家的高速公路大多也是免费通行。
相比之下,美国降低碳排放的动力不如欧洲强,燃油税也只用于支付高速公路的修建和养护,税率就要低得多。这也是美国油价仅为德国一半的原因。
人民网——100块汽油近50块税 你知道都是哪些税吗
人民网——评论:汽油税收到底高不高?
中国汽油税收到底高不高
征收的高额汽油税收,是好环境和免费高速公路必要的成本。而公众之所以抱怨油价高,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从成品油征税中获得任何好处,相反是付出了更大的成本。
每隔一段时间,中石化的官方微博就会转发世界各国油价排行,根据微博中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油价比美国高但比英德低,居世界中游位置。同时微博还指出,中国汽油价格中税收占比约50%,美国约15%、英国59%、德国56%。
这几年来,油价太高一直为公众所诟病。中石化这一微博可谓石油公司回应公众的质疑和批评的经典案例。国际比较来看,油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针对汽油征收的税费,第二,汽油品质和开采炼油效率等。中石化的微博正好是从这两方面来回应的。
据全球汽油价格网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0.79美元,加拿大1.03美元,中国1.11美元,日本1.12美元,德国1.63美元,英国1.81美元。对比各国汽油价格中的税收占比可见,附加在汽油上的税收是各国油价差异的最大因素。
其实,高税负本身并没有问题。欧洲汽油的税负高,但欧洲英德挪威等国家环境之好也是全球共知,其在履行碳排放的减排义务,德国等国家也通过提高汽油税来限制汽油消费,同时这些国家的高速公路大多也是免费通行。所征收的高额汽油税收,是好环境和免费高速公路必要的成本。相比之下,美国降低碳排放的动力不如欧洲强,燃油税也只用于支付高速公路的修建和养护,税率就要低得多。这也是美国油价仅为德国一半的原因。
对比之下,中国油价中的税收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附加费。根据商务部石油行业经济运行的数据,2013年全国消费成品油为2.51亿吨,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其中交运邮政行业的汽油和柴油的消费量分别为0.38亿吨和1.07亿吨。成品油消费税从量,价内征收,按2013年的税率计算,每年至少征收1500亿。而成品油的增值税从价,价外征收,由于2012-2013年油价较高,成品油的增值税总额预计要超过消费税,税额也将超过1500亿。两者合计税额就高达3000亿。这个规模的税收是什么概念?2012年全国收费公路的通行费收入也不过3281亿元。
为什么公众会抱怨油价高?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体会到从成品油征税的好处。2008年,中国进行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征收公路水路的养路费、附加费等六费以及其他收费,捆绑在油价上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当年每升汽油的消费税一下子从0.2元调整为1元。这么多年下来,公众没有感受到消费税提高带来的好处,虽然政府还贷的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可以免费通行,但高等级公路大多都是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甚至是新增消费税的200%以上。
而且,去年11月以来的连续三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按2013年成品油消费量进行估算,三次提税为2015年税收增长的贡献将超过1600亿,相当于消费税率翻倍,是2014年全国总税收的1.54%。
回过头来再看中美两国的税收。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全球第一,为11.2万公里,美国也不少,近9万公里,美国的公路总里程是651万公里,比中国多出200万公里。但美国多数公路(包括高速)是免费通行,道路修建养护资金从公共财政和燃油税中提取。相比之下,中国的高速公路既是收费的,又有公共财政的投入,征收税率又远超过美国的成品油税收。这样的油价又怎么能不被吐槽呢?
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其实不管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很多日系厂家在欧洲投放的产品都有限,有些甚至还是特供的,比方说旅行版的卡罗拉。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大部分欧洲的 汽车 品牌压根就没有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个级别的产品,或者说欧洲的厂家很少研发跟普拉多和兰德路路泽定位相近的产品,而目前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最大的市场就是亚洲和中东,而且就拿整个品牌来说,丰田每年的全部销量,欧洲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在欧洲市场大部分还是大众,奔驰宝马,雷诺,菲亚特这类的本土品牌的天下。
另外就是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且还给本土的 汽车 品品牌给予补贴,这样一来外来的 汽车 品牌在欧洲,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时候,价格优势也不大,不过今年欧盟和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欧盟和日本签订的这个协定来看来看,他们互相取消了不少的关税, 汽车 方面欧盟取消了日本 汽车 10%的关税,对大部分 汽车 零部件只征收3%的关税,但这个协定即便通过,也要到2019年生效。
而这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对日本 汽车 没什么兴趣,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梯队的丰田,一直以来也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而且欧洲人对这种大块头的越野车兴趣也不大,因为大部分欧洲老城的街道狭窄,所以在欧洲街头最多的还是国内不受待见的两厢车。
还有一点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对“越野”这种事情的兴趣也不大,像是国内那种开着越野车冲山头的情景在欧洲可是不多见的,欧洲消费者就算为了功能性,为了自驾游方便,也更喜欢旅行车和mpv,像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种以越野能力为卖点的产品在欧洲的手中群体其实很窄,所以不管是以往的政策方面,还是用车需求方面,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在欧洲都算是小众产品。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参考。
普拉多和陆巡是非常落后的类似卡车的SUV,结构和八十年前的吉普威利斯没有本质差别,日本人在越野性能上做了一些牺牲,在舒适性上做了一些改进,意在取得介于纯越野车和SUV之间的中间市场。
普拉多和陆巡在铺装道路上行驶(操控)性能不好,舒适性上又不如大多数SUV,如果你对操控有要求,是绝对看不上普拉多和陆巡的,欧洲人更多属于这样的消费群体,所以普拉多和陆巡在欧洲肯定是卖不掉的。
其实,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销售也是一塌糊涂,因为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美制卡车,即它们的目标消费群体重叠,而卡车是美国车商坚守的领域,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美制卡车要高得多,因此日本人也没有机会。
铺装道路越发达,普拉多和陆巡的市场就越小,德国人在开始做SUV的时候,也面临两种市场定位之争,第一代途锐非常强调越野,奔驰ML系列SUV干脆采用非承载式车身,宝马和奥迪更强调SUV的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演进到第二代,德国车商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强调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的策略。
铺装道路越来越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道路铺装化也可以说即将结束,因此,随着国内消费理念成熟,普拉多和陆巡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终将被淘汰。
原因很简单-技术落后与使用成本
日系 汽车 中知名度最高的越野车有三个品牌,分别为:
这三款车在欧美市场的表现都是极差的,丰田陆巡更换雷车车标在北美销售,然而销量也是极其低;这些车早期在中国 汽车 市场销量不错,但近几年也都陆续停产了。之后的主力市场就只剩下澳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毫无疑问这都是相对落后且 汽车 工业很不发达的区域;也就是说这些日系车只能在消费者对车辆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市场中才能有销量,一旦市场成熟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这些车。
欧洲市场没有陆巡普拉多之流的车还有另一个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执行了很多年的CO2排放税;参考英德法三个国家执行的标准吧,新车注册的时候就会按照“克/每公里”的标准计算CO2,英国的标准在100-460克每公里之间最高要承担460英镑的飞多高呢,但超过255克则高达1000英镑,每年还要承担还3.5k左右的用车成本,大排量的车对于这些用户而言是无法承担的。
德国和法国的小型车居多,原因也是相同的,具体就不赘述了,这篇文章里说得很清楚了趣味问题:欧洲人人高马大却流行微型车,这真的是态度务实吗?。
日本的知名越野车都是技术很落后的,包括皮卡也不例外,比如海拉克斯的2700就和2.7L的普拉多动力一样差,差到想超个货车都很吃力;所以这些车只能依靠提升排量的原始方式提高动力,比如4.0L-V6的途乐,实际动力和2.0T的同级越野车相当。那么这些大排量的车在欧洲就不可能得到认可,与其选择价格不低且用车成本会因排量(CO2)变得很高的日系车,为什么不会选择实际售价也不高的路虎或者奔驰G级呢?
G级的4.0T可以碾压所有日系越野车,CO2的成本却相当,这对于本就不大看得起日系 汽车 品牌的西方 汽车 市场而言,不论普拉多还是途乐都不会被接受。只是为什么喜欢大排量 汽车 的美国市场也不接受这些车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几乎 汽车 工业发达的区域都是不大待见日系和韩系车的,虽说这两个车系的车辆在美国的市占率挺高,但也只是因为价格足够低才会被认可。您会选择售价五六十万的现代捷尼赛思吗?这是个现代旗下的高端品牌。也许除了韩企以外不会有其他消费者考虑,因为韩系车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相当差。对于美国市场的用户而言日系车也是一个熊样。所以即便换上雷车标准的陆巡也不会被认可,但原因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以陆巡为参考,它的原型车其实是威利斯-Jeep,也就是牧马人的原型车;与其选择一个山寨车,对于美国用户而言为何不选择其原型本土品牌的大切诺基或大瓦格尼呢?其实美国人对于本土品牌也是很有情节的,除非选不到才会考虑其他车系,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是从娃娃抓起。
综上所述,丰田、日产、三菱等品牌的越野车无法在高标准的 汽车 市场被认可,否则合资生产的3.5L普拉多和三辆帕杰罗也不会停产,早期被认可只是因为选无可选,也就是同期的国产 汽车 还没有主攻这种车型;但随着国产越野车的快速进步,在ORV&PICKUP两大阵营已经是自主品牌和美系车的对决,欧系车都已经“退赛”,日系车企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阶段剩下的日系合资越野车只剩下个日产途达,但这个用QR25这种原始发动机的皮卡改型车销量也很差。
在皮卡阵营中日系车也已经全线败北,日产纳瓦拉的月销量很难突破四位数,五十铃的纳瓦拉也没有好哪去;现在的热销皮卡品牌均为国产 汽车 ,其中长城皮卡位列第一、单一品牌市占率接近一半,其次是以大通、福田、江淮、中兴等自主品牌为主。在SUV阵营中也是国产 汽车 主导,日系与其他合资车企最后一个筹码就是轿车,然而现在的国轿也开始崛起了。
所以未来的日系 汽车 重心还是会放在北美、澳洲、印度或者东南亚,比如铃木转战印度,三菱规划转向东南亚,日产和三菱雷诺是联盟企业;剩下的丰田和本田能熬到什么时候,这就要看涉及驾驶安全的质量缺陷还会出现多少了。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我曾经在几个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 旅游 20天,并且因为对 汽车 的爱好,专门坐在奔驰 旅游 大巴的二层去数路上的车。
得出的结论,欧洲路上跑的车80%以上(部分地区可能90%)是两厢轿车,极少SUV和三厢轿车,尤其是加长版宝马5系7系这么长的轿车,一天 旅游 大巴上坐几个小时能见到这么长的轿车估计不超过5辆。我还专门在停车场去看车手动挡的车占50%以上,铁轮毂的车也很多。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有一下几点:
1、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小 汽车 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起码保守预估也有50年以上 历史 。已经到了 汽车 消费观念和理念比较成熟的阶段,对车的认识理解和相关口碑比国内老百姓要高很多,一些车厂的嘘头营销很多时候失效了。车已经进入每个普通家庭里面,车已经不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实惠和性价比而不是面子和地位。好比我们现在普通家庭购买摩托车一样的心态,大部分家庭不会花几万块买一辆豪华摩托车来显示面子。因为很多都可以拥有,只是觉得没有必要,6000-9000的已经完完全全能满足自己使用。摩托车也不像30年前买得起用得起就是村里面的财富和地位象征,倍有面子。我相信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稳定,过几十年也会慢慢往欧美国家对待车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那么彻底,因为 历史 原因中国攀比的面子文化还是很严重。
2、欧洲国家因为要保留 历史 古迹文明建筑和道路以及一些环境,所以很多地方道路比较狭窄,这些环境情况无法支持超长超大的车行驶。国家也不会因为要满足大车的行驶去拆除古迹环境(中国则不同),所以只能车去配合。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里人手一辆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空间、长度、后排空间要求就没有国内高。一辆小型的两厢车已经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4、欧洲国家大多很小,有些可能还没有我们国内一个大型地级市那么大。道路小但是密度大(我们国内大多城市是主干道道路大密度小),小型两厢车合适这些环境使用。
5、欧洲很多国家经过那么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和农村道路差异不是很明显(类似我们国家这10年做的村村通工程),加上道路施工质量和维护质量都还不错,在这种路况下95%都不需要SUV。
6、欧洲很多地方弯曲山路多且道路不是很大,在这种路况就需要多车的操控和底盘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个也是美国和欧洲用车文化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SUV车身高重心不稳,三厢超长轿车不利操控。所以这些原因对SUV和三厢轿车的生存都不利。
7、熟练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再好的自动挡目前在判断复杂盘山路上对档位转速等方面,还是没有手动挡来得自如并且有更好的驾驶乐趣(不堵车)。所以我预估手动挡多这个是一个主要原因。
8、两厢车的尾箱使用比三厢车空间大(放倒后排座椅),并且更灵活,三厢车车搬不了的家电两箱车可以。
以上个人根据20天欧洲 旅游 的同时专题观察的个人论调,不代表全部正确,但是观察到的确实是事实。尤其80%是两厢轿车。德国豪华SUV和超长轿车肯定不是主要为欧洲市场而考虑,中国在欧洲品牌中应该占有很大市场,很高地位。
在欧洲如果你想买一款越野车或者SUV,可选性太多了,路虎、奔驰G都行,确实找不出让自己买一辆普拉多或者陆巡的理由!所以像普拉多这种日系硬派越野车的保有量,没有国内那么大!反而北美等国家,比较喜欢这种硬派越野车!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丰田的可靠性强呀,不爱坏!没错,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按照目前欧洲的 汽车 制造工艺,可靠性只是衡量是否要买一辆车的最基本条件,没有一辆车天天坏,也没有什么修不好的故障。
我曾经问过我一位在欧洲生活的华人朋友,能让当地人去心甘情愿买一辆车的初衷是什么?他回答:因为喜欢,就这么简单!这是购车观念的问题。国内有多少消费者会单纯因为自己喜欢,去买一辆车?大部分人反而更加看重空间、油耗、面子、以及皮实耐用。国内买普拉多和陆巡的用户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喜欢普拉多和陆巡的外形,但是基本都在城市里代步通勤开。第二种是越野爱好车,喜欢开车去自驾游穿越。
自驾游这种 方式欧美等国家早就玩过时了,人家从80-90年代就开始流行自驾游,咱们才刚刚开始适应自驾游这种休闲方式。欧洲的路况和条件,买普拉多这种硬派越野车基本属于无的放矢的情况,而且还要支付进口税费。与其这样,倒不如买自己本土的 汽车 品牌,既便宜又实用。而且普拉多和陆巡销量比较好的国家并不是欧洲,而是亚洲!
岩哥的观点:欧洲的 汽车 文化和路况条件跟国内完全不同,人家比较流行旅行车、轿车、以及SUV车型。对于普拉多和陆巡这种硬派越野车,没有太多需求。就算是有需求,人家也有本土自己的越野车品牌,没必要去买去买日本车!所以在欧洲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也很正常!
很多车本身品质并不差,但就是在某个区域买的不好,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 水土不服 ,比如说法系车在中国一直都在水土不服之中,是法系车品质不好吗?其实不一定,中国消费者就是不认可而已。
日系的全尺寸越野车也是这种情况,虽然在中国、西亚都买的极好,但其实在美国和欧洲都不算特别受欢迎。
求其原因,美国市场是因为大家更喜欢全尺寸皮卡,越野能力不虚日系越野车,但比越野车更能装,因此生活在乡村的老美更喜欢皮卡。
新西兰也和美国一样属于地广人稀类型的,虽然在新西兰日系越野车很多,但紧凑型皮卡和中型皮卡更多,全世界的皮卡品牌都能看到,也包括长城和大通,就连大众这种不怎么玩儿皮卡的车企,都有商品投放,这也能反映出皮卡车在西方乡村的受欢迎程度。
反观欧洲市场,日系车可没有在中国这么受追捧,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也一直以来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
有以下四个原因:
1、用车环境;
2、用车理念;
3、驾驶习惯;
4、税负标准
先说第一条,再好的车,脱离了用车环境都没意义。
去欧洲自驾过的朋友都知道,欧洲的道路普遍偏窄。这其实也没啥可指责的,毕竟人家发展的早,大多数路都有上百年了,甚至很多老城的道路,都是为走马车设计的,两边都是 历史 性建筑,拓宽根本没戏。
这种路况条件下,导致欧洲最流行的便是两厢车,就图个好开、好停。所以,欧洲最畅销的是这些兄弟, 大众高尔夫、菲亚特panda、雷诺Clio、标致208、欧宝Corsa。
当然还有福特的 福克斯 ,这是一款披着美国皮的欧洲车,从研发开始就在欧洲,当然也深谙欧洲人喜欢什么!
明白了道路状况,您就知道了全尺寸的越野车,在欧洲城市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憋屈的代名词。
如果你对这点理解不深的话,找一个买了F—150在大城市里开的朋友问一下,就知道猛禽在笼子过得憋不憋屈了。
2、其次,欧洲的用车理念已经成熟;
国内开豪华越野车的人里面,绝大部分并不是不知道这车油耗高、难停车。但人家要的就是这种高高在上的赶脚,最喜欢听的就是“你看某某或某某家的孩子,就是牛逼!都开上霸道(陆巡)啦!”
但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因为已经富了几百年,车和房子不再是身份的标签,喜欢什么来什么才是他们的追求,至于别人怎么看,这重要吗?
所以,你能看到在欧美,开着一个老掉牙的破车,依旧可以泡到靓妞,靓妞也不觉得坐在破车里面跌份儿。
所以很多欧洲人,并不觉得日系全尺寸越野车,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反倒是觉得这种车,在城里开起来很难受。
3、再次,欧洲人的驾驶习惯和中国人不同;
中国人对车的需求,除了面子以外, 还希望车尽量舒服。
换句话说,就是,希望 车内空间尽量宽大,悬挂尽量软 ,最好坐在上面,感觉像坐在沙发里一样。
而欧洲人对车的需求与中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很多人都是机械动物, 更喜欢车辆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和操控感。
因此,他们更喜欢紧绷的悬挂,更清晰的路感和更好的操控体验。我们看到很多欧系车, 始终在追求更好的驾驶感受,更迅捷的速度提升、更小的侧倾和更快的弯道速度, 这些其实都是欧洲人对车辆的诉求所致。
而日系车的设计理念则是追求低速省油、更柔软悬挂带来的舒适性, 两种造车理念上冲突,让大多数日系车在欧洲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
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欧盟内部各国车企都是免税甚至有补贴的。
例如,日系车一直都被征收10%的进口关税,所以日系车在欧洲并没有价格优势,再加上越野车本就是小众市场,不容易在欧洲见到霸道和陆巡也就比较正常了。
最后我要说一点,每个国家的车系,都是基于自己国内民众使用需求而设计的,因此 欧、美、日三大车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性格特征, 反倒是韩系车目前还没有成熟到有性格的地步。
既然车系是有性格的,那容易被某个市场接受,或容易被某个市场排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一辆可以包打天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 汽车 ,就像不会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一样。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死,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激情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普拉多和陆巡,在国内被奉为神车,是硬派越野长距离穿越的首选,西藏自驾游经常能看到这两款车的身影,但是在欧洲,却很少看到这两款车。为什么在国内被捧上天的普拉多陆巡,在欧洲却不太受欢迎呢?
1、欧洲多为铺装路面
在欧洲,硬派越野车并不受欢迎。如果你翻看欧洲的SUV销量排行榜,你会发现前20名几乎都是公路SUV,很少能够看到越野车,除了少数硬派越野的爱好者以外,大多数人买车都会更倾向于两厢车和旅行车,欧洲人用来完成长途旅行的甚至都是像奥迪A6 allroad这样的车,即使买SUV,也会选择城市SUV,因为欧洲的道路修的四通发达,德国国土面积狭小,但公路长达64.5万公里,基本都是道路良好的铺装路面,因为越野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2、欧洲道路狭窄
欧洲的道路虽然修的四通发达,但是多是比较狭窄的两车道,特别是城区内,为了保护古建筑,道路都是异常狭窄,而普拉多、陆巡这样的车型体型较大,在这种地方都很难完成掉头或停车操作,反而是小的两厢车比较受欢迎。
3、欧洲山路较多
整个欧洲大陆主要还是以山脉为主,虽然也有平原,但是去远一点的地方几乎都要走曲折蜿蜒的山路,而欧洲的路又窄,车速又快,因此对于车辆操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心高的SUV并不适用,两厢车、旅行车更适合这种路况,即使买SUV,也会选择操控比较强的公路SUV,比如说奥迪Q5、宝马X5等等,带一套适时四驱系统就足够了。
4、日系品牌在欧洲销量一般
虽然日系品牌在国内销量火爆,但是在自家的 汽车 工业发达的欧洲,民众还是会支持自己国家的品牌,比如说大众,在欧洲的销量一骑绝尘,雷诺、标致、奔驰、宝马、福特在欧洲的销量都比丰田 汽车 要好,丰田 汽车 本身销量就一般,普拉多、陆巡这样的中高端车型难得一见,也就非常正常了。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欧洲的硬派越野车很少,像普拉多、陆巡这样的国内神车,在欧洲很难看到,不是因为谁比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死,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激情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象陆巡和普拉多在欧洲很少见,可能不是因为谁跟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同,适合才是最好的。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英德法意日加组成的七国集团(G7),由于囊括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协调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发达国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为标志,G20逐步取代G7,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以前,G7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们坐在一起就可以对全球经济“发号施令”,如今不行了,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在相对减弱,新的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没有这些新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很多全球经济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务由中国人来担任;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曲折艰难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继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大宗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
近期,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暴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稳中趋跌的态势,这里面固然有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基本面来看,刚需不足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暂时告别了高增长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全球经济的低迷,必然造成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价格回落应该是迟早的事儿。由于我们是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东西便宜了,我们进口开支节省了,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成本随之降低了。
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严重通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前价格下降也使过去饱受困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另外,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被压低,虽然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改革没有到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国内的通胀也相对温和,为加紧推进这方面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我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国际机构一再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寄予厚望的美国经济,增速从1.9%下调到1.7%。一直以来,信用卡和与之伴随的借贷消费模式风靡美国,而金融危机则给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带来巨大冲击,3年内约有500万个美国家庭关闭了信用卡账户,再加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还不敢大笔消费。欧洲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各国财政紧缩,如希腊,过去3年,经济萎缩了1/5,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1/3,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美欧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买我们的东西就少。以前我们出口增长一般都是每年20%多,现在很难保持两位数,去年是7.9%,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就不错了。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增长快,贸易增长也快,经济增长降下来,贸易增长也降下来。2012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2.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WTO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只有3.3%。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期,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而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2012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就比较猛,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保护更是由传统制造品扩大到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使得我国新能源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热钱大进大出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牟取暴利,它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快速进出市场,制造狂热气氛,然后在高价位时悄然出货套利而走,掠夺巨额财富,甚至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现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救助经济,推出量化宽松甚至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在全球大规模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改2012年相对平稳的态势,出现急剧攀升,其背后有大量国际热钱流动的因素,特别是造成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我国出口行业等带来巨大压力。2013年1至5月,我国有4000亿元左右来自于境外热钱流入。热钱大规模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压力大增,前五个月我国外汇占款投放高达1.5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2倍。热钱主要为追逐利差、汇差,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大大高于近乎零利率的美元,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近2%,特别是前5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5.6%。
热钱“有进就有出”,近来对美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增强,热钱开始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撤退。这意味着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相应减少,6月底所谓的“钱荒”,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热钱的快进快出,不仅造成较大金融风险,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造成了很大压力。热钱来时有冲击,走时也有风险。
五、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带来严峻挑战
在WTO的日程表中,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原定3年的谈判期限一拖再拖,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而且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与多边谈判陷入僵局相比,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双边谈判大有取代多边之势。政府已经在全面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近期又启动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无论TPP,还是TTIP,其目的是重塑新的贸易规则,重掌国际贸易领导权,谈判排除的都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其咄咄逼人之势溢于言表。TPP协定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欧美之间达成协议,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样对我们来说,在制定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欧美贸易和投资标准的提高,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新一轮改革。
六、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由于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在丧失,比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房价的飙升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以上,我国出口价格优势不再;雾霾天气等使得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业环保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从我国回流到本土,或转战东南亚等地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外资流入我国速度开始放缓,技术引进步伐也相应放慢。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中低端技术,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欧美国家从来都是严格封锁的,我们引进不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