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的高低和油耗的多少有关系吗?

2.什么是蓝筹股?什么叫股?

3.如何解决污水处理费在待征过程中收取不到位问题

4.如果车真的能烧水,油价不是

5.性产品的问题

油价的高低和油耗的多少有关系吗?

油价水价电价下调_油价水价电价下调了吗

油耗的高低有很多原因,比如:空滤脏 市区行车红绿灯多 低档位高转速行驶 发动机工作不好(缺缸等现象) 每天的行车距离太短(如上下班开个几公里就停车) 停车时怠速运转时间太长 等等都会引起油耗的增加。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计算的油耗不太准确,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个方法:首先找一个口碑好的加油站(有的加油站加油时缺斤少两的)把油箱加满(一直加到能看到油),然后找一个路况好一点的地方(红绿灯要少,最好没有)匀速(80-100km/h)跑个几十或一百公里,然后到相同的加油站相同的加油机处把油加满后再算一下油耗是多少,如果还高的话你就要去找4S店好好检查了。一般情况下综合油耗在6L-7L/百公里。个别人也许能开到更低。

具体油价飙升与油耗的关系的话 我觉得应该没什么影响。

希望能够帮助你

什么是蓝筹股?什么叫股?

蓝筹股是指具有稳定的盈余记录,能定期分派较优厚的股息,被公认为业绩优良的公司的普通股票,又称为"绩优股"。 股包括能源类、掘业等顶级链。

股的利与弊

举几个 例子: 水、电、油、煤 在国内呢,水价、电价、油价、都是国家定价。这些企业产品价格既然被管制, 那么就不可能通过无限提价来获得收益。但这几种股关乎国民经济的发展, 又不可能让他们都倒闭,还要保证供应。所以这些企业基本被国有控股,过着一种几乎垄断的、饿不死也不能赚番天的日子。 至于煤 嘛, 你想想看 山西煤矿老板多阔绰啊,这还不够反映事实?

国外国内都一样,各国都必须控制,你知道美国国会不许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油田吧。 不同的是美国油价不像中国管制这么严,他们的价格波动大,美国通过其他办法促进油价稳定而不对经济产生冲击

如何解决污水处理费在待征过程中收取不到位问题

近期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进展

推进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既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配置效率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节能减排,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价格形成机制”,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性产品价格改革”。今年上半年,水、电力、成品油等重要能源价格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一、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不断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污水处理收费和水费征收制度普遍建立,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全面实施,居民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逐步施行,反映我国水稀缺状况、水处理和污水治理成本的水价体系基本形成,对于促进水的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保障供水和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城市供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费等仍然存在征收标准偏低、征收范围偏窄等问题,不利于促进的节约使用。

今年以来,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兰州和银川等城市相继调整了水价,沈阳、西宁等城市已召开听证会,准备调整水价。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调价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解决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有的是为了缓解供水企业生产经营亏损,有的则是为筹集南水北调等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这些措施是符合改革方向的,有利于促进的节约使用和环境保护。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终端平均水价(包含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水费等)分别为每吨2.35元和3.19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2.4%和17.2%。其中,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污水处理费实际收取标准分别为每吨0.70元和1.0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了29.6%和38.9%,污水处理费标准的调整幅度明显超过终端水价调整幅度。

为确保水价改革稳妥实施,近日,我委与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当前水价调整要以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重点缓解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要求各地在调整水价的过程中,要统筹考虑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发展需要和社会承受能力,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水价矛盾积累较大的地区,要统筹安排,分步到位。严格履行成本监审和听证程序,切实加强对供水定价成本的审核,促使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强化自我约束,抑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同时,进一步简化水价分类,实现工商业用水同价;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做好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根据水价调整的影响,对低收入家庭因地制宜地取提高低保标准、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确保其基本生活用水,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继续深化电价改革

电价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由制定。按照这一改革目标,今年上半年,我们积极推进上网电价、销售电价等方面的价格改革。

一是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为规范风电价格管理,下发《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按照风能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区,并相应制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一方面,通过事先公布标杆电价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投资预期,鼓励开发优质,限制开发劣质,有利于促进风电开发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励风电企业不断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今年3月份,明确放开20%的售电市场,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用电电压等级在110千伏以上的大型工业用户,允许其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鼓励供需双方协商定价。6月份,与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各地推进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这些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推进了电价改革,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电力用户选择权,促进合理的电价机制形成。

三是清理整顿优惠电价。针对部分省份自行出台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不利于促进高耗能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情况,报经院批准,我委与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清理优惠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各地凡是以发、用电企业双边交易等名义,擅自降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或用电企业销售电价,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电价措施的进行全面清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下一步,将按照既定的改革方向,继续深化电价改革。指导各地开展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研究制定大型并网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完善生物质发电价格机制;抓紧研究下发销售电价分类结构的指导办法,减少交叉补贴;进一步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办法。

三、认真落实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

按照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的间接接轨,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流动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今年以来,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国家有升有降地调整了成品油价格,其中3次有控制地提高了成品油价格,2次下调成品油价格,对调动炼油企业积极性,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石油缺乏,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石油需求迅速增长,国内石油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据统计,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2亿吨左右,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51.3%,而且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还在逐年上升。如果不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国内石油价格关系,就难以有效地利用国际石油,难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势必影响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石油消耗过多,浪费现象突出。大排量车辆有增无减,交通状况日益恶化,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理顺成品油价格,有利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石油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有些人总是拿我国油价与美国相比。我国国情客观上要求成品油不能像美国一样实行低税负和低价格的政策,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我国石油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尽早引导石油合理消费,通过适当合理的价格,促进石油节约和节能减排,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目前的经营体制下,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工作也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有关制度、办法也需要不断完善。但这是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只能用继续深化改革的办法去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决执行经院批准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同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适时调整并适度控制成品油价格。

如果车真的能烧水,油价不是

如果车真的能烧水,油价不是一个问题了但是车价会是问题!

如果问车主买车之后什么感触最大,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油价太贵”。没买车之前绝对想不到油价能这么牵动自己的心,每年涨涨跌的势头也让车主的一颗心跟着浮浮沉沉。各种省油的技巧绝招层出不穷,说到底都是因为穷,开玩笑,都是因为油价高。很多人就大开脑洞,油这么贵如果汽车能烧水,是不是油价就会下去了?

这种想法并不是空穴来风,真的有一些车企尝试过,比如青年车企旗下的卡车,就曾在去年刷屏各大网站,因为它“只消耗水”。什么原理看不懂,反正官方说不用充电只加水,续航里程超过500公里。不过看现在这件事也没什么后续的水花,估计“噱头”的成分更大一些。

今年我们抛开技术能否达到的层面,就单纯的讨论一下,汽车如果烧水,油价还叫事吗?基于这个前提,油价当然不再是问题。但是解决了价格问题,还有两个随之即来的小麻烦不能忽视。

一个就是水的问题,汽车烧水不烧油,油价必然会下落,但是水价可就水涨船高了。

毕竟供需决定价格,而且大热的新能源是为了解决石油能源枯竭的问题而来,就算换成了水,水也是自然,并不能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到时候物以稀为贵,搞不好比油价还贵。

第二就是如果真的能保证供应,并且技术可以支持汽车烧水,那相应的购车成本一定会剧增。

也就是说到时候汽车的价格可不是普通老百姓买的起的,为什么这么说?参考纯电动汽车就能知道答案。纯电动算是目前的新型能源汽车,普遍的售价要比同级别燃油版车型贵很多,比如卡罗拉,燃油版低于十万就可以到手,混动双擎版本至少要15万。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水动力的,这价格没个百八十万的可下不来,到时候汽车离穷苦人更是越来越远了……

性产品的问题

水价改革推动中国自来水价格大幅上涨。2000年以前,中国水价主要以工程成本和处理成本为参考,执行行政核准的低水价政策,致使水利用相对粗放,用水浪费的情况长期存在。随着2004年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发布《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水价改革在全国各地稳步推进。

当前(2009年)供水价格存在的问题。一是水价计价方式不科学。中国大部分地区对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商服务业实行不区分用水量的单一计价方式,有的地区还实行按月包费制或规定用户月用水底数等事实上鼓励用水的政策。在水严重不足的地区,没有考虑丰枯期的水量差别而实施季节性水价来缓解供需矛盾。二是水价构成不合理。水费、水利工程水价等相对较低,各地附加在供水价格上的附加费、基金、建设费等性收费较多;三是供水企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制水供水成本较高。

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联动。中国在1998年对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改变了单一定价的模式。通过这次改革,国内原油价格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成品油价格确立了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为主的价格机制。2001年,原国家计委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主要内容是由单纯依照新加坡市场油价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加权平均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扩大汽油、柴油零售价格的浮动幅度,浮动幅度由5%扩大到8%。

2003年以后,受美伊战争和国际局势趋紧的影响,国际石油脱离90年代10-25美元/桶的价格运行区间,出现节节攀升势头。纽约商品原油期货价格(WTI)自2003年年初的每桶30美元逐步上升,到2004年6月份冲破40美元,2005年7、8两个月上涨至70美元/桶价位,随后在2006年8月份达到80美元/桶,2007年11月份达到98美元/桶的历史新高。

成品油的价格问题主要在于:一是由于国内调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市场专业人士可以预见到未来国内油价涨跌趋势,这样提前囤积就是显而易见的选择。这种滞后性和可预期性,使国家利用价格杠杆调控石油供求的手段失灵,人为地制造了市场紧张,是中国数次出现所谓“油荒”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成品油价格机制没有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平等的价格竞争条件;三是成品油价格定价办法不能真实反映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生产成本的变化。

2005年以前,中国对陆上天然气出厂价格分为内气和自销气,分别实行定价和指导价,是唯一实行“双轨制”价格的性商品。内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中央定价,并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对化肥、居民、商业和其它用气实行分类定价;自销气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指导价。2005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在3-5年之内,以每年5%-8%的幅度不断上调天然气价格,建立油气挂钩机制,并逐步提高价格实现价格并轨。

天然气价格存在的问题。一是天然气价格水平严重偏离其市场价值:国际上按同等热值计算的原油、天然气、煤炭的比价关系大约是1∶0.60∶0.20,而国内这三种的比价关系约是1∶0.24∶0.17,比值明显偏低;二是天然气内和外价格差距较大,造成用户之间负担不公平;三是价格传导存在政策风险,国内天然气市场总体上仍处高度垄断,生产和管输主要控制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

从1992年试点开始,中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已经持续15个年头。其间经历了1995年放开非发电用煤价格的同时对发电用煤(简称电煤)实行指导价政策;2002年1月1日开始取消电煤指导价政策;2004年6月院办公厅47号文规定:电价调整后,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2008年,中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机制改革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宏观政策层面已经确定煤炭价格市场化机制,电煤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部分地方的干预和发电企业集中购的优势,搞行政行为的“煤电价格联动”,导致煤炭价格仍处于不完全市场化状态。

2002年3月,院颁布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5号文件,要求在2000年至2005 年间实现下列目标:重组和分离发电和电网企业;实现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行政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上网电价管理暂行办法》、《输配电价管理暂行办法》和《销售电价管理暂行办法》,三部有关电价的“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电价将实行新的定价机制。根据三个电价“管理办法”,上网电价将与燃料价格实行联动,而农业电价与居民电价实行定期校核和调整。现行电价形成机制仍是成本补偿型的定价机制,较少考虑市场供求因素。

电价存在的问题,一是多家办电与一家管网的矛盾;二是上网电价所占比重偏大,占电价总体70%左右,输配电价比重小,占30%左右,而国外输配电价占到电价总体40%—60%左右。由于输配电价比重低,难以吸引投资,造成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三是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问题非常突出。不同类型电价差异较大,中国居民电价水平偏低,工业电价相对偏高,电价交叉补贴严重。

土地交易价格上涨速度明显快于房价。中国地价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取得成本,包括给予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安置费,及给予城镇居民的拆迁费用;二是开发成本;三是收益,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相关税费,及以出让金形式获得的土地纯收益。

土地交易出让价格存在的问题。一是土地交易市场门槛较高,开发商联手垄断抬高地价,地价定价权集中在少数资金雄厚的大型开发商手中,追逐土地、高价拿地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土地出让收支不透明,地方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推动地价上涨;三是针对征地拆迁补偿和失地农民基本保障的征地价格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确保城市拆迁居民和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