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升汽油0.9元人民币,1.5升水1.6元人民币

2.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3.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4.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1.5升汽油0.9元人民币,1.5升水1.6元人民币

伊朗油价上涨_伊朗与美国的油价

1、5升汽油0.9元人民币,1.5升水1.6元人民币,水比油贵在伊朗是真的,中国女子证实了。在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美国也开始劝说伊朗向欧洲输送石油了,明显是准备放松对伊朗的石油禁运了。因为美国的制裁,伊朗大量的石油出口受阻,经济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可是在伊朗境内却是油价比水价还要便宜的,并且还便宜不少呢。据报道,一名来自中国的女子亲自驾车在伊朗体验了一把油和水的价格问题。

当地时间7月30日一名中国女子买了一瓶1.5升的水花费了大约1.6元人民币,在用掉水之后这名女子就使用同样的瓶子去购买汽油。结果1.5升的汽油花费了0.9元人民币,确实比同样体积的水便宜了不少。在伊朗水比油贵,并且这名女子还发现中国的汽车进口到伊朗还是比在国内贵得多。这名女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人们见识了油比水便宜。当然,这也是很多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的特征,当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除外。美国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当地的油价是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就算油气再多也不会便宜的。

不仅仅是伊朗,俄罗斯、沙特等国境内的汽油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就算是在发起特别军事行动,遭遇西方严厉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国内的汽油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俄罗斯拥有大量的石油和粮食,所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严厉制裁,并不能击垮俄罗斯,因为大部分俄罗斯人的生活是不会受到大的影响的。伊朗与美国斗争了40多年,也是遭遇了来自美国的疯狂制裁,但是伊朗一直挺了过来。

伊朗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就算是遭遇了美国制裁,还是能通过其他途径出口到中国、日本等大量地区的,这也是伊朗的底气。在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伊朗国内的汽油依然维持在低价,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伊朗与沙特等中东国家类似属于缺水的国家,所以当地的水往往比油要贵些。中国女子在伊朗体验水比油贵,其实也是印证此前的传言。尽管石油资源丰富,伊朗在美国的制裁下还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在经济领域。

伊朗一直积极的合作中国,并且努力用人民币结算石油,也是为了摆脱美国的制裁。伊朗与俄罗斯也达成了协议,将在以后的交易中逐步放弃美元。可以说,如今的伊朗也是积极的通过拓展合作的方式摆脱美元霸权的影响,摆脱美国的制裁约束。面对美国的直接威胁与警告,伊朗也是毫不屈服的,总是喜欢与美国硬碰硬。可以说,当今全球能源价格暴涨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非法制裁导致的。实际上,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石油需求量是处于低位的。

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近期油价上涨,地缘政治是主因,美国和伊朗冲突升级直接导致了近期油价的上涨!

另外油价也受了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一些市场不稳定因素和国际油价减产等。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原油供应量较为充裕,油价上涨的幅度不会太大,但短期内油价依然会呈震荡向上走势,主要有两方面的提现。一方面欧佩克牵头进行的减产、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进行制裁带来的原油预期供应减少是当前油价的主要支撑因素。

另一方面,贸易争端的持续、英国脱欧进程的混乱等加深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美国能源情报署、国际能源署、欧佩克近期均下调了今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多空因素作用下,预计油价在当前水平继续波动可能性较大。

这问题要分两部分来解释,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第一是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在上涨,第二是因为国内成品油定价体制导致的总体涨多跌少。

第一原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原因主要是三点:

1.主要原油产出国的供给量减少,主因是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2.美国原油库存的减少

3.国际形势影响,几个比较大的原油产出国都受到国内政治或者经济原因的限制,无法保证100%的产能,欧佩克石油产出跌幅已经超过减产协议的限额。

第二原因,定价机制的缺限导致油价总体呈上涨趋势

定价机制中以百分比涨幅和跌幅作为触发条件,会造成绝对值的涨多跌少,

举例1:40美元跌到36美元,会因低于底价,不予调整,再跌还是不会调整,如果一旦超过40就会涨,大家想一想,这相当于双倍涨幅。

举例2:原油由60涨到63则满足5%涨幅,成品油涨,但是如果原油由63跌到60则只会跌4.76%,不到5%,成品油调整搁浅,也就是不能调整。

所以成品油总体呈现出涨多降少,结果就是油价“再也回不到从前”,价格会越来越高,如果油价稳定还好点,越是波动,成品油就会越高。

综上,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

最近有个段子不错:十年前,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十年后,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桶贵了吧!

最近我们经受最多的除了股市的大跌之外,无非就是油价的不断上涨了吧,国庆前油价迎来了年内又一次的上调,自2018年9月3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240元和230元。按一般家用 汽车 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约9.5元。据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20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20元。

虽然说影响油价的因素很多,有国际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原因,也有中国的汽油税负水平较高的原因,我们发现每一升汽油中,我们国家都要缴纳26.81%的消费税,14.53%的增值税,2.89%的城建税,以及1.75%的企业所得税,1.24%的教育附加税等等!

也就是说就算国际油价下跌了,我们这些税收的压力依然存在,而解决税收的唯一办法就是加价于百姓身上所以你会发现,在一升汽油中税费已经高达了48.05%!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油价下跌幅度不大,但是上涨价格却非常多的最重要的原因!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国内成品油价经历了19轮调价,其中,12次价格上调、6次价格下调、1次搁浅,截至本次调价,汽油、柴油吨价分别上调了1340元和1290元。2018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十二涨六跌一搁浅”的格局。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34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上调1290元。

油价上涨和俄罗斯有关系,13年签订一个25年2700亿美元石油协议有关,这个协议不随着油价涨跌而价格变化。换算成一桶石油100美元左右。

现在石油价80多美元,显然是亏损状态,石油公司为了止损所以提高了税率,中国汽油柴油税率多少呢?42%!现在美国税率多少呢?6点多%!如果国家将税率提高至美国两倍,油价能降低23%!但在中国显然不可能。

国有企业特别是能源行业,不能以赚自己国人钱多而自豪,应该低利润或者不赚钱,老百姓生活成本降低了,国泰民安,这样才利国利民。你中国石油杀入500强,净利润多少多少丢人!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开采原油但还不太够,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 故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跌的影响。 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国的生产量远远不足,有些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原油,完全依赖进口。因此,除了美国、俄罗斯以及中东、南美几个少数原油充足的国家外,包括中国在内均是原油需求方。 全球市场的原油价格涨了,咱们进口进来的成本上升,那么 汽车 价格也就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而上升。

来看下这张原油期货图的走势。去年4月份的时候,WTI原油期货最低跌到了6.5美元一桶,现在的价格为79.美元一桶。期货价格虽然与现货价格有所区别,但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原油的期货价格就是不久之后的现货价格。

原油价格的变化幅度向来非常大,2008年的时候期货价格涨到过147美元一桶,十多年前的美元比现在要值钱,大家可以想象当时的油价又多么的高。

原油价格上涨的最大原因是供给不足。

前文说过,产油大国就那么几个,结果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其它几个国家还成立了一个叫做OPEC的组织,一起制定原油供给政策,有钱一起赚。这个组织是很明显的垄断组织,国家上也没人管,人家就敢这么玩。

每次油价要下跌的时候,这个组织就会让成员国减少原油的供给以防止价格下跌。你想啊,市场上卖油的人少了价格不就自然涨上去了吗?

去年疫情肆虐全球,大家都在家里呆着没法工作使得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停滞,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去年油价大跌,4月份的期货价格甚至跌到了10美元一桶以下。 那个时候这些产油国们亏了不少(其实应该用少赚了不少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低)。

为了自己的利益,OPEC成员国们达成了减产协议,每天生产的原油桶数锐减。另外一方面,今年疫情稳定大家都出来干活了,对于原油的需求一下子上来了。但这些产油国并没有将产量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结果导致市场上的原油供不应求,于是价格迅速上涨,甚至涨超疫情前的价格,创下了6年多以来的新高。

不过,OPEC成员国们已经开始逐步增产了,前不久沙特和卡特尔还为了这事一直在争吵,大家都想趁着油价高提高产量多卖些、多挣点钱。当产量上来后价格自然就会恢复到合理水平,当然大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国际油价(供需关系,中东战争,国际博弈(打压俄罗斯伊朗)

美元强弱

国内汽油标号升级

国内汽油升级(乙醇汽油)

两桶油贪心不足,除此无他!!

油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产油的中东局势动荡。之二,国内消费强劲,税费负担重。

因为我们的两桶油还在亏损,利润总上不去,老总年薪还不到一亿!

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

有啥想不不通的?伊朗石油出口受制裁,买不出去,但并不仿碍自已炼汽油,技术仍是以前的技术,技术方面也无障碍,怎么就限制内销,提高汽油价格呢,答案只有一个“背锅子上树一一钱短“。一是伊朗国内汽油价很低,每升只有人民币1元7角,与咱们一瓶矿泉水的价一般,属于政府补贴性质,现在没有了出口石油的大宗收入,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拿什么补贴啊!二是提升后的汽油价格,每升人民币5元,只是略有收益,但一直是官油壮眼子,大手大脚管理不善,并无多大经济效益。三是为什么限额限量?这便是一种管控,避免汽油走私,消耗有限的金钱,资源配置,集中精力应对美国制裁,做战争准备。四是以汽油内销的收入补贴贫困户,消除动荡因素,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巩固神权统治。

伊朗的以上措施效果如何?“小惠未遍,民弗服也“。这不,已发生了民众上街抗议活动嘛。笔者认为,制裁已半年有余,看不到丝毫松动迹象,又无打破困局的良策,可以说山穷水尽已无路,神权的日子捉襟见肘,一天不如一天了。

想不通很正常,伊朗是石油卖不出去,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伊朗虽然是产石油的大国,可真不是,汽油生产的大国,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提问者才想不通;11月15日伊朗官方宣布,政府将提高汽油价格,并且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汽油走私;

也就是说,由于伊朗的汽油产量不足,政府准备提高汽油价格,还要施行定量配给,每辆车,每个月定量提供60升汽油,如果超过60升,将会提高汽油价格,前60升的汽油价格为 15000/升 里亚尔(约合人民币2.5元/升),超过定量的汽油价格为30000/升(约合人民币5元/升);

伊朗是想通过,定量配给,提高汽油价格的这个办法,来抑制汽油消费,满足基础供给,缓解汽油产量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伊朗的汽油产量严重不足;这与伊朗的石油卖不出去,完全是两件事;

汽油并不能等同于石油,汽油是从石油当中,提炼出 的一种成品油而已,这就涉及到了石油加工提炼的领域了,也就是说,目前 伊朗的石油加工提炼方面,生产出来的汽油,跟不上国内 汽油消费的速度,才导致了 伊朗用定量配给 和提高油价的方式,来抑制汽油消费 。

关注作者后 更多精彩内容观看 !

欢迎评论留言,交流看法 !

自上周五伊朗政府宣布汽油限购以及提高汽油价格,这引发了伊朗全国性的抗议示威,并升级成为骚乱。据伊朗官方统计截止目前已经累积有12人在冲突中丧失。 关于汽油限购和涨价的问题,伊朗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经过了专家论证过的,目的是两个主要方面:

(被洗劫后的加油站)

有人可能会认为伊朗本身是重要产油国,其汽油便宜理所应当。在石化产品出口受到美国制裁限制的情况下,其汽油产品应该滞销,价格应该下降才对。 然而事实情况并不是这样,伊朗确实是产有国,但是并不是说产油国就会炼油,会炼油的不一定就能把油炼好。 伊朗并不是石油化工大国,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成品油还需从外部进口弥补缺额,一旦外贸受到限制国内成品油就会十分紧张,而频繁的走私活动更是加剧油慌的产生。在今年伊朗为了应对燃油危机,伊朗宣布位于霍莫兹根省的波斯湾之星炼油厂第四期项目投产,其将使得伊朗炼油产能增加25%。

这些炼油设施以及石油生产本身需要成本,而低油价本身是作为一种 社会 福利而存在,油企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 然而目前伊朗受美国制裁的影响,对外能源贸易基本中断,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补贴本国民用成品市场。 所以涨价几乎是必然的,更何况还有人走私汽油。据悉伊朗本国的日成品汽油的消耗量就达到9300万升,而据伊朗相关也内人士称,伊朗原油日走私量高达2000万升到4000万升。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占比之大,给伊朗财政名义上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在1800万美元以上。

(抗议)

这个量和损失为何会如此之大,仅靠着一些个人投机商其实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量。 其实部分成品油走私活动都是在伊朗官方默许的情况下进行了,有的甚至本身就是官方或者半官方在参与。 这是伊朗抵御美国制裁的一种手段,可以规避监管,只不过这部分资金收入,大部分是非公开的,由革命卫队、伊朗石油企业背景的机构或者代理商把控。 因公肥似在所难免,为走私活动买单的是老百姓,背黑锅虽说是伊朗政府,但是其却可以从中获得教士集团和革命卫队的支持。

(走私成品油)

伊朗原本是世界上汽油价格最便宜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要宣布将 汽油价格上调50%,同时实施新配给制度 ,这其实是伊朗国内财政恶化的体现,通过上调汽油价格, 是为了弥补伊朗政府在美国经济制裁之下出现的“严重的预算赤字 ”。

由于政府方面大幅提高汽油价格,并实施新配给制度后,导致其国内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抗议浪潮,目前已造成包括示威者在内的2人死亡、多人受伤。

但是,17日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于鲁哈尼政府所宣布的决定(大幅上调汽油价格50%)表示支持,同时也表示“不知道价格上涨的具体细节,但这一措施得到政府主要机构和专家的批准,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另外,对于伊国内部分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他说“民众对这一决定感到不满,但破坏和纵火是流氓行径。”

很明显,自去年5月8日,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后,并实施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另取消对其他国家的制裁豁免),伊朗由于原油出口量锐减(从过去的每日250万桶下降至20万桶左右),使其政府财政赤字加剧,加之伊朗法定货币里亚尔近年来大幅贬值的影响,已经无力继续对汽油价格实施补贴(之前伊朗普通汽油价格为每升0.5元人民币左右,上调汽油价格至0.9元人民币,超出60升部分为3元人民币)。

总的来说,受美国长期经济制裁影响,出现了严重的预算赤字加剧,物价上涨过快,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已经入不敷出,生活极其困难,通过上调汽油价格转而向伊朗约1800万个贫困家庭提供额外补贴,这是“战时经济管制的一部分”。

近日,伊朗因汽油价格上涨50%导致的抗议活动近期升级,伊朗法尔斯通讯社报道,目前已经扩大到40余城镇近9万人,对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影响。伊朗官员15日确认,政府决定提高汽油价格并施行定量配给,以抑制消费,打击燃油走私。而实际上,新政下的伊朗汽油价格分两块,一是每个月60升的政府补贴的配给价汽油,一块是市场高价汽油。

很多人想不通,伊朗汽油既然卖不出去,内销为什么还要限制?这是因为不了解伊朗石油工业现状造成的误解。首先,伊朗石油出口受限,已经不仅仅是局部的制裁,而是全面的禁运,这导致伊朗石油出口接近停滞状态,这么大的损失并非是靠内需可以弥补的。否则的话美国也不会下那么大气力来“制裁”伊朗了。

其二是,伊朗的国内石油冶炼能力不高,汽柴油的生产不能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正常情况下,伊朗要一方面出口石油,一方面从国外进口成品油。由于成品油被生产商加价,伊朗政府要为供应国内市场的汽柴油采取政府补贴保护措施。也就是说,伊朗政府从国外采购成品汽柴油投放国内市场是一个“赔钱”的过程。

其三,由于受到外部制裁和石油市场价格低迷的影响,伊朗的石油出口收益已经无法保证该国经济的稳定运行,经济不景气造成的大量的失业,让成品油走势再次变得猖獗。成千上万的伊朗“油耗子”,在伊朗国内购买政府补贴的便宜汽柴油,然后运送到伊拉克和阿富汗边境地区,倒手卖给境外的油贩子,从中赚取差价。这些人倒卖的越多,伊朗政府赔的钱越多。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石油出口受限收益锐减,伊朗要保证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只能动用外汇储备。这将进一步威胁到伊朗经济和国家安全。因此,伊朗必须采取霹雳手段来最大限度地遏制成品油走私活动。

是的,伊朗近日宣布提高了汽油价格,并且实施汽油对国内民众定额供应,意思就是伊朗国内的汽油价格从原来的 1 万 伊朗里亚尔,(约人民币1块7毛钱) 1升提高到现在的3万伊朗里亚尔(5块人民币左右1升)。有民众对此涨价不满。

上图:伊朗汽油涨价

伊朗汽油并且现在对国内配额供应,就是每辆私家车每月提供60升的汽油定额,这60升汽油按照1.5万伊朗里亚尔每升的价格购买(那就是人民币2块5毛钱1升)。如果私家车用油一个月超过60升就要按照市场价3万伊朗里亚尔(5块钱人民币1升)的价格来加油。

上图:民众对汽油涨价有话说

其实题主提的这个标题表述有误,伊朗并不是汽油卖不出去,而是伊朗原油受美国制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汽油跟原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汽油是成品油是从原油中加工提炼出来的一种成品油,是直接可以给 汽车 动力使用的,伊朗是基本不会出口汽油的,原油就是从石油矿井中开采出来的油,是没经过加工提炼的一般不能直接给动力使用,一般是需要原油的国家进口后自己进行提炼出各种成品油再使用。所以伊朗不出口汽油,只对外出口原油。

上图1:是油田原油开采。上图2:成品油提炼工厂 。所以汽油和原油是不同的概念

中东产油国家包括伊朗在内虽然他们的土地上有丰富油田可以开采原油,但他们在成品油的提炼技术上和提炼成品油的产量相当有限,特别是伊朗一直受美国制裁,所有 科技 技术都得自己摸索,其中包括炼油技术,伊朗的成品油产量低,又加上汽油价格便宜,使成品油走私出口量相当大,难免使得国内成品汽油供应越来越不足,伊朗为了打击汽油走私,就提高油价,并且定额配给。伊朗政府每年为了成品油的产量提升进行了大规模补贴,同时伊朗官方表示汽油涨出来的价格收益将补贴给伊朗 社会 1800万户贫困家庭,受惠人数达到6千万人。

上图:原来是这样的

伊朗出口的不是汽油,而是石油,不过正是因为伊朗石油卖不出去,才会发生提高汽油价格的事情,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出口是经济支柱,伊朗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来源主要依赖石油出口,美国封锁波斯湾阻止伊朗石油出口,这让伊朗财政收入锐减,而伊朗汽油非常便宜,是低于成本价的,实际上是财政补贴,而随着美国制裁的加深,伊朗财政不堪重负,只有提高汽油价格,

伊朗提高汽油价格之后,伊朗爆发大规模,这还真怨不得伊朗人民,从汽油价格本身来看,即便是提高50%,依然是低于成本价的,那么伊朗人民为何看起来不通情理呢?

伊朗是政教合一体制,虽然有民选总统,然而是宗教领袖掌握实权,这宗教领袖掌握实权靠的可不是信仰,而是实打实的垄断伊朗的经济命脉,大部分资源被宗教领袖和革命卫队支配,伊朗人民只获得少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因此伊朗人民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困苦,为了平息民怨,伊朗对食品和汽油实行补贴,让伊朗人民不至于被饿死,

现在,伊朗对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汽油进行提价,这让伊朗人民生活雪上加霜,自然走上街头,假如伊朗人民获得伊朗大部分财富的分配权,即便因为经济困难,汽油提价,伊朗人民也会理解,说到底,伊朗的是因为财富被剥夺,汽油提价只是导火索,

那个是原油不是汽油,我您还是回家洗洗睡吧!不用您操心,您还是操心下父母和自己退休的时候有没有退休金发更实在!

伊朗近期上调汽油价格,引发了近50个城市的抗议活动,在伊朗,抗议活动是需要得到内务部事先批准,而内务部也允许民众就经济问题举行小规模抗议。

伊朗为什么要提价

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缩减燃油补贴,将汽油价上调50%,为什么现在伊朗受到美国制裁无法出售原油,却还要控制汽油的内销呢?

有三点原因,首先是伊朗目前财政困难,无力进行燃油补贴,伊朗现在已经把过去实行了很多年的最低保障补贴停掉了,同样都是因为财政困难的原因;

伊朗政府预计2020年财政赤字将破5%。

其次是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原因,去年年初,汇率还勉强维持在1美元兑4万里亚尔,这个月初,官方汇率已经贬到1美元兑15万里亚尔,今年3月伊朗新年后,通货膨胀率达到50%;

第三防止和减少汽油走私,现在的低油价(主要是低汇率的原因)导致大量汽油开始走私。

涨价的后果

过去在德黑兰开出租,一个月能赚到3000里亚尔,这个在去年年初相当于人民币6000元,是收入可观的营生,但是现在贬值到人民币1500元,原来算体面的生活,现在就困顿不已。

汽油价格还极大的打击了物流和运输,伊朗预计今年的GDP将缩减9.5%,伊朗的失业率2019年将达到16.78%,高于2018年的14.48%。

我是“ 天下会会天下 ”,欢迎关注!

就不如苏联朝鲜,在饥荒时期,饿死几千万是真粮食不够吃吗?错,他们宁愿把粮食卖了赚外汇也不愿给老百姓吃饱。

对石油价格的历史与分析?

石油价格的特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非常相似,在供应短缺和过剩时,都会发生波动。石油价格循环可能延续几年,它可能会因欧佩克与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与全球实际需求而发生改变。在整个20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石油工业通过规范化生产或价格控制,使得本国的石油价格始终处在严格的掌控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按照2007年通货膨胀的美元价值,美国的井口油价平均为每桶24.98美元。在缺乏价格控制的状态下,美国的石油价格紧随世界油价,达到了27.00美元/桶。同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间段内,综合美国产石油与全球的原油价格,美国的石油价格为19.04美元/桶。这意味着在1947—2007年期间,只有大约一半的时间段内石油价格超过了19.04美元/桶。在2000年3月28日之前,欧佩克一直把石油价格调整在22~28美元/桶的区间,石油价格只是在中东战争或冲突时才超过24.00美元/桶。2005年,欧佩克由于限制了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而无力继续操控自己的石油价格,也无力控制全球的油价波动,它再也无法回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将全球石油供给和油价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态势了。对更长历史时期的观察结果更为相似,自1869年以来,按照2006年的美元价值,美国的石油价格在这段历史时期内的平均价格为21.05美元/桶,而同期世界石油价格为21.66美元/桶。在这个时间段内,约50%的时间里美国和全球的石油价格都低于16.71美元/桶。如果将这漫长的历史观察作为一种指征,则石油工业的上游部分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系统,以供获利,这漫长历史中的数据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据表明:正常的石油价格远低于当今的价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石油禁运发生之前。从1948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在2.50~3.00美元/桶之间波动,油价从1948年的2.50美元/桶涨到了1957年的3.00美元/桶。若以2006年的美元价值来看,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1948—1957年,石油价格波动的范围为17~18美元/桶。显然,20%的油价是由通货膨胀而增加的。1958—1970年,石油价格稳定在每桶3.00美元的水准。但实际上,原油的价格从17美元/桶下降到了14美元/桶。在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时,对于国际石油生产者来说,1971年和1972年因为美元的疲软而把原油价格的下降夸大了。

欧佩克于1960年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等5个发起国组织成立。在成立大会上,两个与会代表研究了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采用的限制生产来影响价格的方法。1971年底,另有6个国家加入了欧佩克:卡塔尔、印度尼西亚、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欧佩克自成立以后,所有的成员都经历了原油购买力持续下降的时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石油出口国发现它们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了,但是每桶原油的购买力却下降了40%。1971年3月,供需持平了。当月,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第一次按100%的比例进行了分配,这意味着得克萨斯州的生产者不再限制自己的石油生产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力已从美国(得克萨斯州、俄克拉荷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转移到了欧佩克手中。换句话说,美国已不再拥有剩余生产能力,所以就丧失了对石油价格控制的工具。在欧佩克成立的短短两年间,就出乎意料地遇到了战争,它窥见了自己影响石油价格的能力。

中东供油中断1973年石油危机的原因:欧佩克主要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回应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所实行的石油出口禁令。(赎罪日战争——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1972年,每桶原油的价格为3美元左右。至1974年底,油价就翻了4倍,达到每桶12美元。1973年10月5日,以色列遭到埃及和叙利亚的进攻,赎罪日战争赎罪日战争,又称斋月战争,即众所周知的在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同年10月26日战争结束,是埃及和叙利亚率领着几个阿拉伯国家结盟与以色列的战争,是埃及和叙利亚在以色列人的假日——赎罪日开打的。埃及人和叙利亚人跨过了设在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的临时停火线,那里曾被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占领。爆发。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表态支持以色列。这种支持的后果就是导致多个阿拉伯石油出口国实施了针对支持以色列的石油禁运。当时阿拉伯国家把自己每天的石油产量削减了500万桶,与此同时,其他地区的产油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100万桶/日。1974年3月间,全球石油产量净减少了400万桶/日,占到了西方世界石油需求量的7.0%。在阿拉伯世界实施石油禁运时,世人还在怀疑掌控石油价格的能力是否能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欧佩克手上。当石油价格在6个月内飙升40%时,价格对供给短缺的敏感性就更加突显。从1974年到1978年,全球石油价格相对平稳,在每桶12.21~13.55美元之间波动。在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时,那一时段的全球油价应该处于一个适度下降的时期。

全球性事件与石油价格资料来源:《WEG》《纽约时报》、彭博通讯社,2008。

伊朗与伊拉克危机伊朗—伊拉克战争,伊朗又称惩罚战争和圣战,是伊朗和伊拉克军队在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间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入侵伊朗而打响,随后在漫长的近10年中,什叶派起义不断。虽然伊拉克希望在伊朗革命的混乱之际从中获利,在没有任何事先警告的情况下突然开战,并期望在几个月内结束战斗,但伊朗人奋起抵抗,到1982年6月终于收复了全部失地。。伊朗与伊拉克事件是导致1979年和1980年石油价格波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伊朗人的革命导致了1978年11月到1979年6月间每天的原油产量减少了200万?250万桶。当时的石油生产曾一度停止,伊朗革命几乎造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历史最高的石油价格。然而,这场革命对油价的影响有限,时间也相对较短,并不是连续事件。在这场革命后很短的时间里,石油产量恢复到每天400万桶。伊朗在这场革命中被削弱了,并在1980年9月遭到了伊拉克军队的入侵。1980年11月,伊朗与伊拉克两国的石油产量加起来也仅为每天100万桶,比战前产量每天减少了650万桶。

结果,全球的石油1980年比1979年减产10%。伊朗革命和伊朗—伊拉克战争(两伊战争)这两重因素使得石油价格从1978年的每桶14美元暴涨到1981年的每桶35美元。26年后,伊朗的石油产量仅达到伊朗前国王巴列维(Reza Pahlavi)统治时期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二。伊朗的石油产量维持在每天150万桶,低于两伊战争爆发之前的峰值。

美国石油价格的政策控制。1973—1981年间,石油价格的迅速增加并不算太高,没有受到在石油禁运后期1973年的石油危机始于该年10月17日,当时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由欧佩克的阿拉伯成员、埃及和叙利亚构成)成员宣布,鉴于赎罪日战争的爆发,它们将不再向那些支持与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的以色列的国家输送石油,这些国家是美国和其西欧的盟国以及日本。与此同时,在同年10月初与石油大亨“七姊妹”的谈判破裂后,欧佩克成员同意利用它们的全球石油价格调节机制杠杆作用以求抬升全球油价。由于工业化对石油的依赖性和欧佩克在全球石油供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那些遭受石油禁运的国家的经济发生了猛烈的通货膨胀,同时,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被禁运的国家对此反应迥异,绝大多数国家坚持寻求它们未来的石油进口源地。美国政策的影响。美国政府利用征收价格税来控制国内石油产量,以求尽量缓解1973—1974年石油涨价的冲击。这种价格控制的明显结果是美国的石油消费者为进口原油的付费比为国产原油的多出了50%。美国本土的石油生产者的收入也要低于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因此,美国国内的石油工业就开始为消费者提供补贴。这项政策达到目的了吗?简而言之,1973—1974年的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经济衰退并不太明显,因为美国的消费者所面临的油价要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消费者所承受的价格。然而,这也会产生其他一些影响。在没有价格控制的情况下,美国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力度肯定会加大。消费者所面对的油价越高,就越会导致消费量下降:汽车行驶每千米的费用增加,民用和商用建筑物内应该安装比自己初建时更好的设施并提高自己的工作能效。这样一来,1979—1980年间,美国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大大降低,而且在伊朗与伊拉克的供给中断时的油价大涨中所受的冲击也较小。

欧佩克控制石油价格的失败。欧佩克对控制石油价格的作用不大,其基本的需求之一就是加强给各成员生产配额,这就像一个过时的玩笑一样。欧佩克与美国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欧佩克没有一个像得克萨斯州铁路委员会那样的管理人员。它所拥有的唯一强制性机制就是沙特阿拉伯的剩余生产能力。沙特阿拉伯拥有足够的剩余生产能力,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增加产量,以补偿低油价对自己收入的冲击。它能够通过扬言增加足够的石油产量冲击油价的手段来强化自己的行为准则。实际上,除非欧佩克的目标与沙特阿拉伯的一致,欧佩克的强制执行机制并不包括这些内容。在1979—1980年石油价格快速飙升期间资料来源:《WER》,2008。,沙特阿拉伯石油工业部部长Ahmed Yamani迅速向其他欧佩克成员发出警告:高油价将会导致需求量减少。但他的警告如同对牛弹琴。

石油价格的波动在许多石油消费国中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在新建房屋内安装更好的保温设施,在许多陈旧的房屋内增加新的隔热设施,提高工业的能源效率,提高汽车的燃料使用效率。这些措施的落实,加上全球经济衰退,导致石油需求量下降并促使油价下跌。对欧佩克来说,不幸的是这种经济衰退仅仅是暂时性的。没有人会匆匆忙忙地把家里的保温设备拆除或更换能源效率较高的设备——大批这种针对油价上涨而采取的措施会延续10年甚至更久,而且即使在油价下降、石油消费量增加时也不会再改变了资料来源:《WER》《FIR》《WSR》,2006。。

高油价也促使欧佩克之外的石油勘探与开发工作量的增加。从1980年到1986年,非欧佩克地区与国家的石油产量每天增加了1000万桶。欧佩克面对的形势是:需求量下降,而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供应量增加。从1982年到1985年,欧佩克试图设定石油产量配额,尽量减少产量以稳定油价。由于欧佩克的各成员并未按照它们的配额进行生产,所以欧佩克努力的成效不大。在此期间,沙特阿拉伯作为一个动态的生产者主动减产,以求遏止下跌的油价。1985年8月,沙特阿拉伯再也无力担当此角色。它将自己的石油价格与零售市场的价格持平,到1986年初,开始增加产量:从200万桶/日增加到500万桶/日。1986年中,每桶原油的价格跌破10美元!即使油价如此下降,沙特阿拉伯也因其产量巨大而抵消了价格低廉对自己经济的影响,其收入依然不减。1986年12月,欧佩克将自己的价格目标定在每桶18美元。但到了1987年1月,欧佩克的企图就破灭了,油价依然走低。

石油生产资料来源:《WER》《FIR》《WSR》,2006。(非欧佩克成员石油平均产量/总量)

1990年,石油价格受到抑制,原因在于石油减产和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以及随后的海湾战争海湾战争(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是联合国(UN)授权下,由联合国的34个成员组成的联军(但实际上主要由美国和英国出兵)与伊拉克的战争,旨在使科威特恢复科威特埃米尔国王的控制。这场战争的起因与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相似,1990年,伊拉克指责科威特通过打斜井的方式**自己的石油资源。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后,伊拉克立即遭到了由联合国安理会发起的经济制裁,美国和英国随即准备战争。1991年1月,将伊拉克军队驱出科威特的战争打响,结果,联合国军大胜,科威特恢复了自己的主权。联合国军攻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境内的空战与地面战斗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附近全面展开。伊拉克还向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境内的目标发射了导弹,以示报复他们对科威特的支持。由于1980—1988年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被许多新闻机构称为“波斯湾战争”,故1991年的战争常常被称为“第二次波斯湾战争”。但人们更常用的是“海湾战争”或“第一次海湾战争”,特指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沙漠风暴”则是美国军队在伊拉克采取的空中与陆地行动的名称,而且用于特指那场战争。。全世界,尤其是中东各国对于萨达姆发动的入侵科威特的战争行为的憎恨远大于对其发动的与伊朗的战争行为。沙特阿拉伯——这个邻近的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者对这场战争的反应十分强烈,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是有目共睹的:解放科威特的海湾战争打响,原油价格进入了持续下降阶段,至1994年通货膨胀发生之前,油价跌至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石油价格开始上扬,美国的经济走强,亚太地区开始恢复。从1990年到1997年,全球石油消费每天增加了620万桶。亚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达到了每天30万桶,这也是促使油价回升并一直延续到1997年的重要因素。俄罗斯的石油减产也有助于油价的回升,1990—1996年,俄罗斯每天减产量达500万桶以上。欧佩克在控制石油价格方面的作用依然模糊不清,在产量配额改变的时间方面出现了错误,而且在欧佩克成员之间维持减产方面也是错误频出。1997年底至1998年初,石油价格迅速增加,当时欧佩克没有料到或严重低估了亚洲出现经济危机的冲击。

1997年12月,欧佩克将自己的生产配额每天增加了250万桶(增长率达10%)。1998年1月,将产量增至2750万桶/日,亚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已日趋停滞。1998年,亚太地区的石油消费出现了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低消费与欧佩克的增产导致石油价格再次下跌。对此,欧佩克于1998年4月将生产配额削减了125万桶/日,并于7月再次减产133.5万桶/日。至1998年12月,石油价格再次下跌。1999年初,油价开始回升,欧佩克于当年4月再次减产171.9万桶/日。虽然通常并不是所有的配额都能得到落实,但1998年初到1999年中,欧佩克的产量还是每天减少了300万桶,进而将油价提高至25美元/桶。随着经济的回暖,美元走势增强,全球油价自1981年高位之后在2000年中继续走高。在2000年4—10月间,欧佩克将配额总量每天增加320万桶,但这也不能抑制油价的高攀。2000年11月1日,随着另一配额的下达,使产量再增加50万桶/日,油价终于开始下降。

1996—2008年期间的全球石油价格。从2000年开始,非欧佩克成员的俄罗斯石油产量增加,这代表着进入21世纪以后大多数非欧佩克成员开始增加石油产量,这显然是欧佩克“力不从心”的标志。2001年,美国经济呈弱势,加之非欧佩克成员的石油产量增加,迫使石油价格再次走低。对此,欧佩克再次调整配额,开始减产,到2001年9月,欧佩克将生产配额减少了,350万桶/日。2001年11月,恐怖分子发动袭击,使得石油价格再次受到波及并陡然下跌。

美国汽油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基准点西得克萨斯的调停价到2001年11月中旬下跌了35%。在正常环境下,这种量值的价格下跌已经导致了欧佩克配额的减少,但是鉴于政治气候,欧佩克一直推迟到2002年1月才实施减产措施,将自己的生产配额每天减少150万桶,欧佩克联合的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几个非欧佩克成员宣布联合减产,其减少量可达46.25万桶/日。2002年3月,这种减产措施使油价上升至25美元/桶。到2002年中期,非欧佩克成员恢复产量,但石油价格依然不断上涨。2002年后期,美国的石油库存已降至20年来的底线。到年末,过度供给并不是大问题。委内瑞拉的问题导致了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工人的大罢工,使得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陡降。在石油工人大罢工的过程中,委内瑞拉再也没能使自己的石油储备能力达到以前的水准,但依然可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天90万桶,在其每天350万桶产能峰值以下。2003年1—2月间,欧佩克将其每天的生产定额增加了280万桶。

2003年3月19日,委内瑞拉的石油产量开始回升委内瑞拉开始应用新的合作机制(委内瑞拉将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每天向西班牙出售10000桶原油,以换取进口医药设备和其他货物)。资料来源:《海湾新闻》,2008年7月。,与此同时,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也开始了。此刻,美国和其他欧佩克成员的石油储存依然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的石油需求量开始增加,亚洲的石油需求量也迅速增加。伊拉克和委内瑞拉石油生产能力的损失与欧佩克生产能力的增加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这样一来,也削弱了过量生产石油的能力。2002年中期,过量的石油产量还达每天600万桶,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石油的剩余生产力已不足100万桶/日。生产剩余石油的能力也不足以弥补绝大多数欧佩克产油国中断供给时的空缺。在一个每天石油产品消费量超过8000万桶的世界里,面对如此低的生产供给能力,油价肯定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很快就达到了40~50美元/桶。其他一些与当今石油价格相关的因素有美元的走弱、亚洲经济的崛起和石油消费量的连续增加等。2005年的飓风与美国在将甲基叔丁基醚转化为乙醇时发生的炼油厂事故导致了油价的高涨。

2006年的原油价格与正常油价资料来源:《WER》《FIR》《MIGA》,2007。

支持高油价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和其他石油消费国的石油库存量。在剩余生产能力达到库存水平之前,它可以为短期石油价格预测提供一种出色的工具。目前还没有欧佩克根据这种配额政策能够影响全球石油库存的证据。2006年11月出现的和2007年2月再次出现的石油减产,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不断增加的欧佩克库存量的关注。人们关心的重点在于包括原油和石油产品在内的石油总库存量,这可以成为更好的石油价格指标。

2007年10月19日,由于土耳其东部局势紧张,以及用于增加的美国石油库存量的美元价格走弱,使得美国轻质原油的价格上涨到每桶90.02美元的新高度。10月26日,原油价格再攀高峰,迅速达到了每桶92.22美元,当时全球的石油库存量反而下降了。当年10月末到11月初,油价一直走高。11月7日,轻质原油的价格再创新纪录,逼近每桶98.10美元。11月21日,油价继续走高,达到每桶99.29美元。人们对石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大关的恐惧使得美国《华尔街日报》惊呼:“油价高峰即将到来!”2008年1月2日,美国轻质原油在超过人们心理底线100美元/桶大关之前回落到99.69美元/桶,这是尼日利亚新年局势紧张,以及美国的石油库存量连续7周下降造成的。随后,一份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报告称,单一交易者是不能抬高价格的。纽约商业交易所一位前交易人、《石油市场实时通讯》的编辑Stephen Schork说,一位场内交易商购买了1000桶(160立方米)石油,这是最低购买量,然后,此人迅速将这批石油以99.40美元/桶的价格出售,因此亏损了600美元。

然而,2008年1月3日当天的石油交易中,油价终破100美元/桶大关,达到100.05美元/桶。在随后的1月4日星期五交易中,油价回落至97.91美元/桶。其部分原因在一周的职工报告显示:失业率已经上升。即使需求量减少,在得克萨斯炼油厂大火和欧佩克减产之后的1月19日交易中,油价再次上扬至100.10美元/桶。有证据表明,供给的减少速度要快于石油的需求。2月28日,随着美元持续疲软,加之美国联邦政府的现金利率过低,难以吸引更多的石油市场资金,油价飙升至每桶103美元。由于美元持续走低,3月3日,石油价格继续高攀至104美元/桶。同日,欧佩克指责美国经济“错误地运行”才将油价推向了创纪录的高度,认为这是“吹嘘性产量”并将这些归罪于美国的乔治W·布什总统的统治结果。

3月12日,石油价格冲至每桶110美元的新高度,打破了不久前每桶109.92美元的纪录。油价继续一路走高,到了3月13日,攀升至每桶111美元。随后,在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油价回落至110美元/桶。3月17日,油价再创纪录,美国的轻质石油价格达到111.80美元/桶。4月15日,油价首次突破114美元/桶。4月16日,油价达到115.07美元/桶。4月18日,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加之尼日利亚军事力量威胁要破坏输油管线,油价再次升至117美元/桶。4月22日,油价高攀至119.90美元/桶,之后略有下降。4月25日,美国纽约交易市场上的油价达到119.10美元/桶。在此之前,曾有报道称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下令击毁了一艘伊拉克货船。

5月9日,油价首次达到每桶125美元。5月21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就达到了130美元/桶。在5月21—22日不到24小时内,每桶原油的价格冲至135美元。6月,油价首次大幅下跌,此后美国的主要供油国委内瑞拉扬言因油田生产过久而要从2009年1月开始减产5%,墨西哥、俄罗斯和尼日利亚也出现减产的呼声,国际油价应声反弹,每桶涨价超过6美元。2008年6月6日,油价在24小时内上涨11美元,这是有史以来出现的最大涨幅。以色列放出攻击伊拉克的狠话,也被认为是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两大石油供给国减少石油供给,使人们产生了类似1973年能源危机时的恐慌。

早在2007年10月,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由于印度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石油需求量对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快速增加的需求主要来自印度与中国。快速增加。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际油价将保持在高位状态。12月,欧佩克的部长们开会,一致同意保持原有的高价位,但要稳定价格,这种价格将为石油生产国带来持续的高额收入。但是,如果油价过高,就会削弱石油消费国的经济。根据欧佩克的目标,一些分析家建议,每桶石油的价格应为70~80美元。一些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更多地使用本国所产的石油。尤为显著的是印度尼西亚,它已不再出口石油;墨西哥与伊朗的石油项目需求超前于石油生产5年时间。俄罗斯也将得到迅速的发展。显然,由于美元价值的迅速变化,油价也存在很大的变动。2008年的油价显然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每桶200美元,但若能恢复到每桶70美元的水平就已是正常的了。

减少当前高油价的万能措施

未来将会有许多间接的市场拥有者(401K计划、共同基金,甚至个人存款也是一种常规的投资方式,这一点并没有被银行认识到),螺旋式下降经济的间接影响本身就可使未来的石油贬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金与白银所经历的影响因素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任何投机买卖市场上的情况都一样,投资者的能力将会对所包含供给与需求比例的未来价格望而却步。需求量可能下降,而供给量则可能增加,1998—1999年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亚洲的石油市场崩溃(需求量减少),而伊拉克增产12%(增加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的石油价格低至8美元/桶。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已知的欧佩克与其他石油生产国目前已经显露出相当多的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