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2.20世纪40年代,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么样确立的?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崩溃的主要原因

朝鲜金子多少钱一克_朝鲜战争金价走势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因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制度本身不可解脱的矛盾性,该体系于1973年宣告结束。

历史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 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协商相贬值,动荡不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两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构思和设计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提出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同是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但运营方式不同。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实力得到稳固,双方于1944年4月达成了反映怀特计划的“关于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的专家共同声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关键人物是美国前财政部助理部长哈里·怀特,凭藉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叁分之二黄金储备和强大军事实力的大国地位,他力主强化美元地位的提议力挫英国代表团团长、经济学大师凯恩斯,“怀特计划”成为布雷顿森林会议最后通过决议的蓝本。

崩溃主因: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崩溃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制度本身存在着不可解脱的矛盾。在这种制度下,美元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职能。一方面,作为国际支付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美元币值稳定,其它国家就会接受。而美元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足够的黄金储备,而且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从而使黄金不断流入美国而增加其黄金储备。否则,人们在国际支付中就不会接受美元。另一方面,全世界要获得充足的外汇储备,美国的国际收支就要保持大量逆差,否则全世界就会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际流通渠道出现国际支付手段短缺。随着美国逆差的增大,美元的黄金保证会不断减少,美元将不断贬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元短缺到美元泛滥,是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直接原因则在于美元危机与美国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元危机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第一,美国黄金储备减少。1973年美国爆发了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黄金储备已从战后初期的245.6亿美元下降到110亿美元。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第二,美国通货膨胀加剧。美国消费物价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给美元的汇价带来了冲击。第三,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出口贸易的扩大,其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美元和黄金储备增加。美国由于对外扩张和侵略战争,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美国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DollarGult)。这使美元汇率承受巨大的冲击和压力,不断出现下浮的波动。

20世纪40年代,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地位是怎么样确立的?简要说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有利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金本位制的崩溃,使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统一世界货币体系瓦解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组织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如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等。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划分的势力范围。这种势力范围的划分是由当时的力量对比来决定的。第二决大战期间,英法的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而美国的实力却得到很大的增强,如在1938年——1944年间,美国的工业生产增长将近两倍,战后初期,它的工业生产约占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半,黄金储备约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四分之三,战争使美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压倒的优势,从而使它爬上资本主义世界霸王宝座。

美国利用它取得的这种优势地位和积累的大量的黄金储备,极力向外扩张。一心称霸世界,它通过由它控制的国际货币基经组织,迅速的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内容是:(1)在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中,只有美元保持与黄金的联系,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可以按照一盎斯黄金等于三五美元的官价,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2)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建立起固定的比价,并以此与黄金建立起间接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两个挂钩,前者是美元的直接挂钩,后者是其它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说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并不意味着美元恢复了金本位制。因为美元在国内任然不能兑换黄金;就是在国外,也只有各国的中央银行才能用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企业和居民是不能兑换的。

唯物认为:这一时期世界以美元计算黄金价格、在用其它国币与美元相恒量,这对国际“金融通用”,物流、统一国际经济质量标准具的积极的社会作用的一面。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扩张创造极为有利条件:第一、这种货币体系的建立,使美元“等同黄金”,从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战后,许多国家的黄金储备极端缺乏,各国政府都使用美元来清偿外贸额和对外债款,美元就成了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国际支付的手段以及主要的外汇储备,而有的国家还以美元作为发行纸币的保证。美国就利美元的特殊地位来操纵各国的金融事务,加强对外的经济扩张。

第二、由于美元“等同黄金”,美国就可以用纸币带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会手段。这样,美国在不动用自己的黄金储备下,就可以通过大量的发行美元来扩大资本输出,掠夺各种资源,到处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战争,扶持各种亲美势力。

第三、确定一盎斯黄金等到于三十五美元的官价,在当时也对美国有利。因为战后美国实行通货膨胀的政策,美元的国内购买力以经降低,美元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以有很大背离,因此,一盎斯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的官价,实际上压低了黄金的价格,提高了美元的对外价值即对外汇率。

第四、各国货币以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不能随意变动,也有利于美国的扩张和建立货币金融霸权。因为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或发生通货膨胀而美元的币值下跌时,它对外汇率本来也应下跌,可是由于各国政府分担了维持美元对外汇率的责任,它们在美元汇率下跌时,不得不用本国货币大量购置美元。这固然使美元的汇率稳定下来,但确加剧的本国的通货膨胀。

第五、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还要求各国取削外汇管制。这也对美国的对外扩张有利。因为各国的外汇管制,实际上就是对外贸易的资本流通(输入和输出)的管制。当美国乘其它国家消弱的机会,大肆侵占各国的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要求这些国家放弃外汇管制,这实际上是要求它们解除对美国进一步扩张的障碍。而由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信用制度危机的不断加深,美国的这一要求,未能完全实现。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扩张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但是好景不长,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开始,美国的国际收支年连出现逆差,美国的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美元的国际地位开始削弱;不过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治、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美元的霸权地位常能维持。

进入六十年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黄金的不断外流,美国的黄金储备减少,美元的国际信用严重动摇,终于导致了美元第一次危机的暴发。所为美元危机,主要是指美元对外汇价和国际信用的危机,其具体表现是: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市场信用下降,出一现大量的抛售美元,用美元兑换美国黄金和其它国家货币,从而使黄金价格上涨,美元对汇价下跌。

第一次美元爆发危机于1960年10月。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危机之中。美国的国际收支又发生了大量的逆差。美元信用降低,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一下涨到四十一点五美元一盎斯,高出黄金官价的百分之二十。为了平息抢购黄金的风潮,维持美元的对外汇价,美国不得不向英格兰银行提供黄金,以供应市场,最后总算免强度过了难关。

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对印度支拉战争后,美国的国际收支进一步恶化,从此,美元危机便频繁爆发。从1968年到1973年的6年中,美元危机爆发了九次。每次美元危机都要波及到其它货币,使它们也陷入危机之中。美元危机成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市场混乱和动荡的根源。

1968年3月爆发了美元第二次危机。在这次美元危机中,抢购黄金的风朝非常猛烈。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流失了十四亿美元。美国在也无法维持自由市场的黄金官价。被迫改行“黄金双价制”,就是在两种黄金市场上执行两种不同的黄金价格制度。一种是官价,仍然一盎斯黄金等到于三十五美元。只有在各国官方进行决算和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时,才按照这一价格,但这种兑换必须通过美国同意才行。另一种是自由市场价格,美国以在不向自由市场供应黄金来维持那里的黄金官价,而是由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从此,自由市场的黄金价格便与官方完全背离。在爆发美元危机、出现抢购黄金风潮时,黄金价格便猛烈上涨。由于自由市场黄价格远远高于官价,美元实际上以便相贬值。美元的霸权地位以经发生严重动摇。

1969年,美国爆发了第五次经济危机。接着,在1971年,美国爆了从1839年以来的第一次对外贸易逆差。使其国际收支逆差达到一百二十亿美元。这样,在1971年5月和7、8月,美元又接连爆发两次危机。美国黄金储备以大大减少,尚不够偿还短期对外负债的五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只好在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对内冻结工资和物价。对外是:(1)停止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况换黄金;(2)对进口商品征百分十的附加税。停止各国用美元兑换黄金,是为了扭转美国国际收支状况,以稳定美元汇率。“新经济政策”宣布后,西方货币市场一遍混乱,除纽约和东京的外汇市场外,其它外汇市场纷纷关闭。美国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强烈不满和反对,纷纷要求美元贬值,并取削美元的特权地位。大多数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并进一步的加强了外汇的管制。

在这捉情况下,美国政府被迫同意贬值百分之七点八九,将黄金官价从每盎三十五美元提高到三十八美元;把国际货币基经组织关于汇率波动幅度的规定,从原来平均价上下百分之一,扩大为百分之二点二五;并立即取削百分之十的进口附加税。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战后第一次贬值,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以开始瓦解。一九七三年一月在又一次新的美元危机的猛烈冲击下,美国政府又再次将美元贬值百分之十。即将黄金官价由每盎斯三十八美元提高到四十点二二美元。但美元一直正式贬值并不能阻止美元危机的断续爆发。在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接二连而三遭受美元危机的冲击下,除了许多国家继续执行流动汇制外,西欧共同市场六国决定执行“共同浮动”汇率制。所为“共同浮动”汇率制,就是指参加共同浮动的国家,它们的货币之间仍然保持固定汇率,各国政府有义务干予外汇市场,以维持它们之间的固定比价。在参加国各货币相互保持固定汇率的基础上,对美元和其它国家货币,则联合采取联合浮动汇率。

由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执行了单独浮动或共同浮动,战后长期执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就不在存在了。美元不断不能兑换黄金,而且还一再贬值,再加上固定汇率为各种浮动汇率所代替,这样以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就完全崩溃了。

以美元为中心的汇率瓦解后,美国一反常态,由原来支持固定汇率制转而反对继续执行固定汇率制,并竭力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国态度的变化是由于美元不断贬值,它以不能成为固定汇率制的中心,而美国又不愿其它国家的货币代替美元成为这种中心。在执行浮动汇率后,因为美国收支并未好转,美元汇率一再下浮,这对美国出口倒是有利,美国也就愿意维持这种局面。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后,美国又一反常态,主张黄金非“货币化”,即废止黄金的货币作用。美国这样主张,一方面是同它张浮动汇率制有关,因为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各国货币都与黄金脱钩,货币汇率的变动就能由供求关系决定。另一方面,也与美国企业赖胀有关,因为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它就可以不必要用黄金换回流到国外的几千亿美元了。其实,黄金“非货币化”的主张,不过是一种空想。在历次货币危机中,尽管人们抛售货币有所不同,但抢购黄金则是共同的。这也说明,人们并不相信日益贬值的货币,而且是只相信具有价值、作为货币商品的黄金。黄金的货币作用是不能被废除的。目前,黄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储备总量额中仍占很大比重,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