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2.石油很重要么?

3.石油七姐妹的六巨头

4.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导火索?

5.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0几年的时候把石油价格打下来的是谁

1991年油价大跌_1990年油价

据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原油价格已经累计下跌了约40%。尽管如此,11月2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维也纳发布声明称,将石油日产出维持在3000万桶的水平不会改变。

紧接着,国际油价应声跳水,布伦特原油最低触及71.26美元/桶,跌幅7.93%,而NYMEX原油最低触及67.75美元/桶,跌幅7.82%。石油价格下跌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原因,也掺杂着历史因素和现实冲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是谁在背后操控着石油价格?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折射了国际政治。美国是背后操控油价的始作俑者,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很直接,就是要通过油价来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俄罗斯是仅次于沙特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能源占俄罗斯出口总额的70%,根据相关机构研究分析,原油价格每跌10美元,俄罗斯将减少19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在油价低落的这一年里,俄罗斯外汇储备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使用石油价格战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里根总统为首的美国纠集沙特等国家一举把石油价格压到10美元以下并长期保持,使得严重依赖油气出口的苏联陷入全面困境,最终苏联在1991年宣布解体。

但美国或许没有想到,油价持续下跌的受害者不仅仅是俄罗斯一国。其他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经济多样化不足的国家同样身处险境,甚至连美国自己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沙特和科威特等国家可以忍受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桶。但是对于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和伊朗等国家,只有在油价维持100美元/桶时才能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尤其是伊朗,国内财政收入一半要靠石油出口,现在的石油价格对其国内财政而言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我们再看美国,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的改革有了显著突破,美国页岩油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有机构分析,原油价格如果是7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的开就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了;如果是60美元/桶,美国页岩油行业将全盘崩溃。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不减产,对于美国的页岩油行业也将是一次悲剧性的沉重打击。

那么这场战役的背后谁能受益?我们说,受益者反而是中国、日本这些石油进口国。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完全可以趁机囤积原油,扩大原油战略库存。

近期,中国首次公布在2006—2009年建立的战略原油储备数据,第一阶段已储备9100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中国两周的进口量。

石油很重要么?

众所周知,石油关系着一国的安全与发展大局,因此,它既是一种意味着巨大财富的重要商品,又具有一般商品所没有的政治特性,能够造成国际斗争中的重大政治后果。在许多情况下,油气产品常被某些国家当作战略武器使用,以威慑或制约他国,达到某种经济的或政治的目的。

石油的政治后果首先表现为,石油消费量直接影响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来说,在石油价格平稳的阶段,经济的增长与石油消费的增长成正比关系。这就是说,经济要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必须以消费一定数量的石油作保证。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世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一般保持着1:1.5的比例关系。如果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供不应求,势必成为遏制一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增长对于多数国家来说都是最大的政治,所以就一个国家整体而言,石油对经济的遏制可以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政治后果。其次,石油还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在战时关系一国的生死存亡。因此,各国都尽可能地控制石油,谁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攫取东南亚的石油,入侵苏联打算夺取高加索的油田,他们都企图通过控制石油来主导战争。从这一角度看,石油的直接政治后果更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上述原因,石油在国际关系运作中常常被用来作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手段,造成许多直接间接的政治后果。“石油禁运”便是其一。“石油禁运”可以是产油国对消费国取的,也可以是某些国家或国际组织对另一些国家实行的。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为迫使以色列从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13年10月阿拉伯产油国取了减少石油产量和对美国、荷兰等国的石油禁运。这次行动产生了效果。在阿拉伯产油国实行石油禁运期间,欧共体国家为保证取得石油供应,于13年11月6日发表声明,这些国家的外交部长要求“在中东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提出“以色列必须结束1967年冲突以来的领土占领;……承认在建立公正持久的和平时,必须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再如,联合国为反对南非种族主义而对南非实行石油禁运。而且,石油还是促使某些国家结盟的主要原因。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美国看中了加拿大、墨西哥丰富的石油。据报道,美国1989年底的5.8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3.88亿桶含硫原油绝大部分来自于墨西哥。而且,美国1992年进口原油38820万吨,其中5190万吨是由加拿大进口的,从中东进口的数量为8830万吨。可见,美国从中东进口的原油仅比从加拿大进口原油多3640万吨。显然,美国建立此自由贸易区,可以在自己的后院解决相当数量的石油供应问题,以减轻对不安全的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

由于石油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及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所以西方国家都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保障石油供应安全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大都是石油进口国,特别是对危机四伏的中东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很深。据美国能源部统计,自1950年以来,由于中东地区的各种政治、经济而造成的不同程度石油供应中断大约有15次。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经合组织成员国都纷纷开始建立大量石油储备,确立了自己的应急能源储备体系。这种石油储备已超出一般商业周转库存的意义。它不仅具有保障供应、减少风险、稳定价格的作用,更是着眼于石油的政治后果,力图使本国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和激烈斗争中站稳脚跟、取得主动,避免受制于人。

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归纳起来可以有以下三方面:(1)保障供给。即保证一段时间内的石油应急供应,使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特别是军队能够正常运作。(2)稳定油价。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本身对市场就起着制衡作用。在1990年,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能维持96天的消费。这么大的储备量和库存量随时都可以被抛售到国际市场上抑制油价的上升。正如西方报刊所评论的那样,尽管石油储备是对付石油短缺而设置的头道防线,但其真正的作用不在于弥补损失掉的进口量,而在于遏制油价的上涨。(3)威慑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国家能及时利用战略石油储备,减轻和限制石油武器或石油危机的冲击力,为解决危机和其他一系列问题赢得所需的时间。同时还可使潜在对手认识到这种储备能在相当长时间内起到石油供应的保护作用,在作出使用“石油武器”的决策时,不得不顾及可能给自己的石油收入所带来的无法承受的损失。

在这方面,中国目前面临的局面却是十分严峻的。中国目前当年产出的石油基本上都是当年消费,由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石油供应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短缺的部分一般是通过减少石油出口和增加石油进口弥补。近几年来,原油出口量连年递减,而进口量逐年上升,到1993年原油的净出口量已经只有378.24万吨。而成品油进口量由1991年的800万吨增加到1740万吨,出口量则由466万吨减至370万吨。从这一年起,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已成定局,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除了一些石油和石化企业拥有总共一两千万立方米容量的生产周转性储油罐以外,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尚属空白。所以,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问题的筹划与实施必须提上日程。

从西方战略石油储备所得到的启示

70年代先后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在西方引起了极大震动。危机过后,西方各石油消费大国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到1992年3月底,经合组织(OECD)共有战略石油储备40640万吨,可供消费93天;其中美国储备20170万吨,可消费94天;日本储备8000万吨,可消费111天;瑞典540万吨,可消费107天;另外法国也拥有储备4230万吨,可消费116天。这一庞大的石油储备,大约相当于世界年石油消费总量的1/6,经合组织消费量的1/4或进口量的1/2。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费国,鉴于石油的安全供应事关重大,所以美国石油政策的制订非常重视国家石油供应的充足与安全,特别是军事用途的石油供应,给予极高的重视。美国从1912年到20年代中期就在国会中陆续通过法律,将国内4块可能有丰富油气储藏和3块有大量页岩矿藏的广大地区划为“海军用油保护区”,规定只许海军在战时急需时经国会批准后开。迄今这些地区的矿藏仍在美国国家严格控制之下。

美国自15年由国会授权开始兴建庞大的应急石油储备体系。17年进行了第一次购买。大规模的购则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18-1980年美国的石油储备维持在1亿桶。1981年则猛增到2亿桶,这主要是由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市场供应趋于紧张,油价看涨,西方因恐慌心理疯狂抢购库存油,美国也不例外。尽管当时油价很高,1981年美国购进的战略石油储备仍高达每天33.6万桶。1982年战略石油储备上升到3亿桶,到1990年接近5.9亿桶。美国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国,其储备总量占经合组织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总量的60%。目前已达到6亿桶。

海湾危机期间,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经受了真正的考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自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后,虽然在最初两小时国际石油价格普遍上涨,如在新奥尔良和休斯敦的现货交易中,油价由每桶32美元涨到35美元,但在这之后,油价立即全面下跌。1月18日,布伦特原油收盘价格跌到每桶18.20美元,处于1990年8月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到海湾战争结束时,油价为每桶21美元上下,约比开战前低10美元。海湾战争之所以并未引起油价如大多数人战前所估计的那样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及其它有效的配合措施。1月16日,布什批准动用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近6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中,每天向市场投放112万桶,若按1990年上半年每天消费1765.5万桶计算,美国已有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供全国消费34天左右。而且,国际能源机构(IEA)也积极配合。截止1990年底,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石油储备高达36亿桶,可供消费96天。1月11日,国际能源机构宣布,一旦海湾爆发战争,该机构将每天向国际石油市场投放250万桶石油。这些行动,对消除市场供应可能中断的心理恐慌,起了巨大的镇静作用。另外,美国还取了其它措施,诸如,请各大石油公司在战争期间将石油价格冻结在战前水平,派能源部长沃特金斯专程去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寻求弥补石油供应的缺口。为弥补伊拉克、科威特400万桶/日的缺额,欧佩克决议暂时中止其配额生产体制,其成员国可根据市场需要自行增加产量,实际欧佩克后来增加的原油产量超过了这个400万桶/日的需求缺口。这些措施特别是动用战略石油储备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稳定人心和平抑市场原油价格的作用。目前,美国的石油进口仍在增加,预计到2000年进口石油将占到美国石油供应量的67%。为应付由此而带来的风险,1989年美国参议院决定,拟将战略石油储备目标提高到10亿桶,于2000年完成。由此看来,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已得到美国的认可,并已成为美国对付石油危机的一张王牌。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石油消费量在1994年占能源总消费量的56.3%,其中99.7%的石油依赖进口。而且,日本进口的石油中77.3%(1989年)来自政局难以稳定的中东地区,这就意味着日本的石油供应体系直接受到围绕石油而形成的国际动荡的影响。因此,保证大量石油的稳定持续供应,以满足国内需求,对于日本来说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为此,日本取鼓励私营公司进行石油的勘探与开发活动,加强与产油国的联系,实现石油供应来源的多样化等措施。此外,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的是,建立充足的石油储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急状态。

日本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包括公司储备和储备,与美国不同,日本更重视公司储备而不是储备。日本的公司储备指私营公司的储备和液化石油天然气进口商的储备。从12年,日本的石油公司开始进行石油储备活动,截止到1995年3月底,公司石油储备约为4540万立方米。同时,日本的石油储备也不少,1995年3月底,大约为4500万立方米。总储备量相当于157天的消费量。另外,与美国相比,日本除储备石油外,还建立了液化石油气的储备。1981-1988年液化石油气储备已能保证50天的消费水平。

西方战略石油储备的做法充分说明,鉴于石油是这样一种具有政治特性的特殊商品,是一种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战略物资,所以一个国家石油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但另一方面,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是一国石油业的唯一目标。石油行业的决策和管理者以及官员在考虑石油问题时,必须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政治头脑。中国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的筹划与解决,既应遵循经济规律的要从实际出发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的若干思考.

随着进口石油的不断增长,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正不断提高,石油的安全供应问题逐渐突出。据中科院能源所预测,到2000年,中国年需原油2亿吨左右,而国内年生产能力预计为1.65-1.75亿吨,缺口近2500-3500万吨。这更强调了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一、最根本的保障措施是重视和增加勘探投入,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

拥有充足的石油储备比储存石油更安全、保险。首先,勘探投入减少必然导致对外来石油依赖程度的提高。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给西方石油消费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其石油进口费用大大减少,通胀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上升。但低油价实际上打击了西方国家的石油业,勘探投入减少。西方大石油公司1986年的石油勘探开发投资比1985年减少约30%,其中美国减少了近40%。1986年底,全世界在用钻机数目约为2200台,比1985年底的3500台下降了37%左右。美国在用钻机数量下降幅度最大,1987年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水平。随着经济增长和石油勘探投资减少,西方国家对进口石油依赖加深了,美国原油消费量40%以上依赖进口。其次,对外依赖加深,必将造成石油供应风险程度更高。世界上目前约有1000万桶/日的剩余原油生产能力,原油的实际供给量也大大超过需求量。若简单地从数量上分析,2000年以前是不会发生原油供应危机的。但不容忽视的是,这1000万桶/日的剩余生产能力几乎全部掌握在欧佩克手中,其中70%在中东地区,而恰恰是该地区政治风险之高可谓世界之最。13-14年和18-19年两次“石油危机”给西方石油进口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和国际政治风云的动荡混乱,这两次危机的发源地就在中东及波斯湾地区。有鉴于此,为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防止该地区突然中断石油供应给国家造成危害,美国等国家取一系列能源保障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增加石油投资,更多地拥有储量。例如,英国和挪威扩大北海石油勘探规模。日本一方面利用日元升值油价下跌的机会从别国购买石油储量;另一方面与拥有的国家合作开发石油,企图从中取得一定量的产品支配权。日本1988年在石油勘探开发上投资15亿美元,几乎是1980年的两倍。美国为了增加石油储量也增加了勘探开发投资,投资地区不是仅局限于国内,还将大量资本投向国外石油前景良好地区,如加拿大和北海地区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所以说,中国石油安全供应的根本保证应是立足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力量的发展上,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国内和国际石油合作,寻找并拥有更多的石油,这样石油供应的安全才有可靠的保障。

二、尽快建立充足的战略石油储备

尽管拥有充足的石油储量是最可靠的根本保证,但是,将石油购买来并贮藏起来,建立应急石油储备则不失为一种更快捷有效的安全供应石油的方式。这已为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以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1993年为例,这一年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总量达到3305.21万吨,而原油和成品油出口总量是2313.45万吨,原油进口量约占年原油总产量的11%。虽然这个比例与同一年的美国(40%)和日本(99.7%)相比要低得多,但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对石油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据日本专家预测,到200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为403.84万桶/日,石油产量为309.4万桶/日,则石油净进口量约95万桶/日,相当于每年进口原油4730万吨(1吨=7.33桶,1年以365天计)。进口原油约占需求的24%。由此看来,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快就将翻一番。而且,在中国的原油进口结构中,进口中东原油的比例几年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预计今后对不稳定的中东地区原油进口量将会继续增多。因此,石油供应的风险也将会进一步增大。另外,还要考虑到,美国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可以用来保护其海外石油供给途径的畅通无阻,而中国尚无这样的凭借;日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现得原则性不足,灵活有余,苦苦谋求政治、外交大国地位而不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石油供应线极为脆弱,经常陷入有求于人惶恐不安的境地,中国决不能等到出现这样严重局面时才重视战略石油储备问题。综上所述,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建立,应作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尽快予以筹划和解决。有一种意见认为,鉴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费难以筹措,所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问题可以等到2000年以后再考虑。这显然是一种只计较经济利益得失,而缺乏政治眼光的片面看法。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

中国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当然应该适应中国的具体政治经济情况,服从国家发展与安全及对外斗争的需要。仅就笔者考虑所及,具体的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应以原油为主

这首先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原油比其他任何油品及天然气都易于运输和储存;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进口原油在国内加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原油加工能力。另外,液化天然气的储备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会逐步建立。这是因为液化天然气在环境保护的要求下需求量将增加,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且能源极其缺乏,它与亚洲液化天然气出口大国印度尼西亚相距不远,那么,在中国炼油厂北多南少的分布特点下,进口一些液化天然气并储存起来的趋势有可能形成。但是,中国天然气丰富。1994年12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南海西部海域发现一个天然气异常丰富的大气区,总量达13.44万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天然气总量1/3。其中,可开发的经济量约为2.5-3万亿立方米。随着天然气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天然气产量将有大幅度增长,因此,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只能是原油储备的补充,天然气储备的量将不会太大。

2,中国战略石油的储存应分散布局、方式多样化

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并适应中国油田分布广泛以及便于储存运输并尽量节省费用的需要。战略石油储备主要是为了对付包括战争在内的突发,所以把储存地点分散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袭击、破坏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加之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皆有油田和石油加工企业,战略石油储备的分散布局,可以因地制宜,就近使用生产或进口的石油建立储备,方便石油的加工、运输以及紧急情况时的调动和使用,提高安全可靠性,并节省各项费用。同样,储存石油的方式也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取不同的方式。如在山区可以利用地形建立岩洞储存,在沙漠地区可以建设地下或地面罐、池储存,在海湖水面可以建立浮动式船、罐储存,这样可以兼顾安全可靠与经济方便两方面的要求。能源经理人讯://energy.icxo/

3,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应以为主多渠道筹集

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问题上,日美两国取了不同的办法。美国主要是通过购买。为此,美国至1991年已为战略石油储备拨款190亿美元,其中购买原油用了160亿,其余30亿用于设施建设。在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费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日本要维持其战略石油储备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维修费用。特别是日本私营石油公司的储备,如果得不到的大力支持,也是难以维持的。日本主要取的办法,一是日本石油公团为私营公司购买储备用油提供低息;二是日本开发银行和冲绳开发财团为储备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低息。这些措施促进了石油公司石油储备的建设。为解决战略石油储备建设的经费问题,近几年美国国会的某些议员提出了新的办法。如1991年2月的一份议案,要求原油和油品进口者无偿提供相当于他们进口总数的9%作为战略石油储备,或给国防部作为“石油保险费”。这9%将足以满足国防部所需,并可以22万桶/日的速度充填战略石油储备,使储备总量在5年中由5.9亿桶扩充到10亿桶。但美国由于各种原因并未纳这个建议。

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费用来源应以拨款为主,和“民间”多方面多渠道筹集。首先,如果战略石油储备问题能够被当作关系中国安全与发展大局的要务,象国防那样居于国家重大战略地位,那么由中央拨出专款进行石油储备,应是顺理成章不成问题的。所以,在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过程中应该也能够发挥主干作用。其次,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石油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有了相当的自主权,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对原油及油品的需求,石油企业在储存石油方面的积极性将不断提高。这样,就为建立“民间”企业的石油储备奠定了基础,中国各石油企业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问题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再次,为了充分发挥与“民间”企业两方面的作用,借鉴美日等国的做法,国家应在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上制订一些优惠措施。例如,对石油企业建设储油设施的工程项目给予低息;同时,对进口石油按一定比例征收“石油进口保险费”,将这部分石油集中起来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征收“石油进口保险费”应注意征收的比例不能太高。比例定得适当,不至于给进口石油的企业造成过重的负担。另外,笔者初步考虑,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石油公司,在建立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中一身二任,既是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直接承建着,又是自身商业石油储备的积极筹建者。所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应该遵循国家的政治、经济需要和自身的商业利益的双重原则,积极进行战略石油储备的有关运作。

石油七姐妹的六巨头

从1981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于大国际石油公司来说是动荡的岁月,是调整结构、资产重组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

“难过的年月”——“七姐妹”变为“六姐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石油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石油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70年代油价的大幅度上升,对石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高油价刺激了世界各地的勘探和开,欧洲北海和美国阿拉斯加的石油生产逐步进入高峰期,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上升较快,进入80年代,世界形成石油供大于求的局面,油价趋于疲软。1981年3月,油价由每桶43美元高峰下落到29美元。石油公司的销售额下降,利润也随之减少。同时,成本却在上升。国际石油公司加工的原油大部分来自市场供应,往日租借地上低成本开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70年代得以接替原油供应的阿拉斯加和北海的原油,生产成本要高得多。

总之,对于国际石油公司来说,80年代前期是难过的年月,从1980年到1985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储量变化不大,原油供应量下降37%,原油加工量减少25%,石油产品销售量下降12%,利润减少达44%。

在这种情况下,七巨头纷纷调整经营战略,取紧缩措施。海湾石油公司做出决策,放弃国外业务,将业务范围收缩回美国本土。1982-年,它把在欧洲这个大市场的下游业务——包括炼油厂、加油站统统出售。雪佛龙1983年宣布放弃在西欧的下游业务,以加强在美国的业务。埃克森与美孚出售了它们在70年代下半期现金购入的大量非油业务,停止在加拿大的大规模油砂开发项目和美国科罗拉多的页岩油开发项目。

各公司普遍压缩炼油能力,关停低效高耗的小炼油厂和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1985年与1980年相比,“七姐妹”中的五家美国公司的炼油总能力减少了27%,从平均每日1605万桶(219.86万吨)减少到1175万桶(160.96万吨)。

与此同时,全球形成了石油公司兼并重组的热潮。首先是美国壳牌石油公司(Shell Oil)以36.5亿美元并购了美国的贝尔里奇公司。接着,德士古兼并了盖蒂;美孚兼并苏必利尔;英荷壳牌把美国壳牌变成了全资子公司;雪佛龙兼并了海湾,使“七姐妹”成了“六姐妹”。

1986-2002年

三次石油价格暴跌与超级六巨头的最终形成

1986-1998年的13年,世界发生了三次石油价格暴跌,所有石油公司都深受其害。这三次油价暴跌对石油工业和石油巨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1998年的价格暴跌,更是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石油公司的兼并与重组浪潮,促使超级六巨头最终形成。

(1)1986年石油价格暴跌及其影响

1986年,世界发生了欧佩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油价战。发起者是欧佩克中的沙特阿拉伯等主要产油国。原因是1982-1985年,为了稳定世界石油市场供应,欧佩克一直取限产保价的政策,而非欧佩克国家却一直在拼命生产,结果是欧佩克国家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沙特阿拉伯为维护欧佩克的利益,在限产保价的政策框架下一直充当机动产油国,其石油产量从1981年的980万桶/日降至1985年的318万桶/日,而欧佩克其他成员国却不严格执行限产纪律,超配额生产,导致沙特遭受很大损失。1985年7月,沙特宣布不再充当机动产油国,同年12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决定放弃限产保价政策,转而取捍卫市场份额的政策。由此,产油国之间开展了油价战,1986年7月阿拉伯轻油的现货平均价从1985年12月的26.92美元/桶跌至8.63美元/桶。油价暴跌使欧佩克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七大公司(美国的阿莫科取代海湾石油公司)1986年上游利润比1985年猛降51.9%,营业利润下降13.1%。

这次油价暴跌并非是世界消费萎缩引起,而是严重供大于求引起的。因此,当欧佩克决定从1987年1月1日起恢复限产保价政策,并确定欧佩克的参考油价为18美元/桶以后,油价就开始逐步回升了。

(2)1991-1993年的经济衰退、油价大跌及其影响

1991年1月,世界发生了经济衰退。当年世界GDP增长率降为2.2%,其中工业国的GDP增长率仅为0.3%。世界石油消费停滞在31.35亿吨的水平上。1992年成为国际石油公司营业额状况空前恶化的一年。石油需求大幅度下降,而全球石油生产能力却一直在增加,油价呈频繁波动的状况。

同1991年相比,1992年七大石油公司的利润下降18.8%,不仅是上游,而且下游连同化工,都陷入不景气。1992年埃克森的利润从上年的56亿美元降到48亿美元,下降14.8%;美孚从19.2亿美元降到8.6亿美元,下降55.2%;德士古从13亿美元降到7亿美元,减少45%;壳牌从1990年的66亿美元降到44亿美元;BP则出现几十年来未有的艰难局面,从赢利8亿美元变成亏损4.6亿美元,导致上任不久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霍顿引咎辞职。六大巨头中,唯有雪佛龙一枝独秀,1992年的利润为22.1亿美元,比上年的15.6亿美元增长20.9%,而且保持了大石油公司中投资回报率最高(15%)的地位,原因是它在1992年初及时分析了形势,迅速取了一系列对策。

1993年,世界GDP比上年实际增长2.9%,其中工业国增长1.8%,增长率均低于上年。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继续增加产量,1993年国际油价大幅度下降,美国WTI原油价格最低跌到14.06美元/桶。与1992年同品种现货平均价格相比,WTI下跌10.3%,鹿特丹成品油下跌8.3%,新加坡成品油下跌6.9%。尽管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都下跌,但原油价格下跌幅度更大,炼厂原油成本下降幅度相应较大,因此,对于一体化的大石油公司来说,下游净收入带动了总体净收入的增加。

(3)1998年石油价格暴跌及其影响

19年下半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并迅速波及韩国、日本,1998年进一步扩大到俄罗斯、拉美乃至美国和欧洲,世界经济情况迅速恶化。而此时欧佩克做出错误判断,于19年11月决定把生产限额提高200万桶/日(1亿吨/年)。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油价又一次大幅度下降。尽管1998年欧佩克联合非欧佩克产油国共同减产,但仍未能扭转油价的暴跌。全年WTI平均现货价格跌至14.39美元/桶,低点跌至10.76美元/桶,剔除物价因素,已跌到1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水平。

这次油价大跌,在石油业界引起了大震动。为应对这种形势,各大石油公司取了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实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例如,1996年,壳牌会同阿莫科,把它们在美国西南部帕尔缅(二迭系)盆地的油田资产合并,组成阿尔多拉能源公司,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BP与美孚合并它们在欧洲的下游业务,覆盖欧洲43个国家,资产达50多亿美元,销售额近2亿美元。其中70%股权属于BP,两家的燃料油业务由BP经营,用BP品牌;30%股份属于美孚,经营两家的润滑油业务,用美孚商标。德士古、Star与美国壳牌公司组成美国最大的下游联合公司,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大陆石油公司与菲利普斯公司联合它们在美国的炼油、销售和储运业务,成为美国第六大炼油商,炼油能力达到3850万吨/年,加油站有12000家。壳牌与埃克森合并它们在全球的添加剂业务,成为世界第三大添加剂供应商,市场份额达25%。

另一种方式是公司兼并。这一次的兼并风潮超过了国界,跨越了大西洋,而且显然欧洲资本居优势地位。例如,1998年,BP兼并了美国的阿莫科,又于1999年兼并了美国另一家大独立石油公司、世界500强之一的阿科。1998年12月,美国最大两家石油公司、原“七姐妹”中的埃克森同美孚合并成埃克森美孚公司。同年,法国道达尔先后合并比利时的菲纳和本国的姐妹公司埃尔夫。2000年,原“七姐妹”中的两姐妹、美国的雪佛龙同德士古合并,组成新的雪佛龙公司。2002年,美国的两大独立石油公司大陆石油公司(1996年脱离杜邦公司)同菲利普斯合并组成康菲公司。

这样,2003年世界石油工业形成了新格局。按销售收入计,埃克森美孚、BP、壳牌三家都超过2000亿美元,分别达到2370、2326、2689亿美元;雪佛龙、道达尔、康菲三家超过1000亿美元,分别是1200亿美元、1182亿美元、1051亿美元。这六家国际石油公司被称为六个“超级石油巨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先前的“石油七姐妹”中,美国占5家,欧洲占2家。六大超级巨头中,美国、欧洲各3家,与“七姐妹”时期相比,欧洲资本的地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导火索?

1991年的海湾战争的导火索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海湾战争包括3个主要军事行动: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和海上拦截行动。联盟军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1991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停火,伊拉克最终在4月接受了停火协议 。

海湾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

扩展资料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降低石油产量,上涨石油价格,获利后偿还债务。但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

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出于战略安全考虑,企图占据科威特。

百度百科-海湾战争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都造成哪些影响

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分析人士认为,对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将是一把双刃剑。油价下挫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刺激消费和经济增长;但对于原油输出国而言,油价下跌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政面临巨大风险。

油价缘何下挫

国际油价近期大幅下挫,市场普遍观点是由全球原油供过于求导致。一方面,全球主要产油国加紧生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压制原油需求。

供应方面,受益于页岩油气技术的发展,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3日的一周内,美国日均生产原油高达888万桶,为1986年以来最高水平。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指出,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达到3047万桶,比前一个月上升40.2万桶,为2013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欧佩克原油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需求方面,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打压了原油市场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报告,下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警告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调低至3.3%,将2015年全球增长预测小幅下调至3.8%。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伊拉克、伊朗、利比亚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也推动国际油价下跌。同时,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阴影,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发展领域面临一系列困难,限制了国际油价走高。

利好还是利空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油价下跌恐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低油价有助于原油消费国降低成本,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是一种利好。以美国为例,消费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之一,汽油价格下降有利于美国家庭增加在其他商品方面的消费支出,刺激经济增长。

对于中国而言,国际油价下跌将减少原油进口支出,有利于减轻通胀压力,相关制造业也将受惠于成本的降低。

过去,石油价格高企令不少产油国受益,并积累了巨额财富。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与油价息息相关。油价大跌后,原油输出国的经济和财政恐面临较大风险。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财政预算按照原有油价制定,油价持续下跌可能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另外,油价下跌还会导致股票市场混乱,引发资本外逃。其结果可能是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物价上涨,居民消费需求受到遏制。

近期看,在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经济运行风险增加,而这也是多家国际金融机构下调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也有包括俄罗斯专家在内的一些观察人士认为,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推动油价下跌意在拖垮俄罗斯经济,引发俄罗斯政治社会动荡。

原油输出国何以应对

为应对油价下跌,俄罗斯取的重要手段是使卢布贬值。今年,俄罗斯卢布贬值幅度基本与油价下降幅度持平。

由于国际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因而保证了俄罗斯出口石油所得的卢布收益基本不变。不过,卢布大幅贬值也可能导致俄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和大量资本外逃。

此外,俄罗斯认识到,必须取措施加强对国家能源安全的保护力度。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油气工业是俄罗斯经济的基础,当前应尤其注意在勘探和开发油气中用新技术,保证俄罗斯油气工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俄罗斯有大约5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每年财政预算都预留出储备基金,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此外,俄罗斯也认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不可靠,改变经济增长结构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作为中东产油大国之一,沙特阿拉伯不希望油价进一步下滑,但也不愿意单方面减产,希望与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一道减产。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想通过低价手段,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减产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尤其是低价可以抑制美国等其他产油国通过页岩油气技术等手段增加产量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