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米比亚这个国家有什么问题

2.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3.世界五大矿产国是哪几个丫?

4.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纳米比亚这个国家有什么问题

博茨瓦纳物价高吗_非洲博茨瓦纳油价

纳米比亚这个国家再经济方面存在比较典型的问题。

受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2007年纳米比亚经济增长率为3.8%,增速比2006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一、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7年纳米比亚经济增长具有广泛的基础,各产业均出现了正增长,尤其是第二产业表现突出。由于钻石产量的下降,第一产业增速减缓。主要受铀产量增长引致第一产业产出强劲反弹的影响,预计纳米比亚2008年经济增长率将增至4.7%。但是,对纳米比亚电力供应稳定性的担忧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的预期增强将对纳米比亚经济增长产生一定负作用。

(一)第一产业

纳米比亚第一产业增长率从2006年的7.9%降至2007年的1.1%,其中,矿业和石业增长率从15.4%下降到0.4%,农林业增长率从4.2%下降为3.2%,渔业部门表现继续恶化,尽管降幅从2006年的下降4.8%减少至2007年的下降0.4%。由于矿业和农业部门产出的改善,预计2008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将为6.5%。

1、矿业

尽管国际市场矿产品的价格继续上升,但是受钻石开和其他矿石品产值下降的影响,纳米比亚矿业和石业产值增速从2006年的15.4%下降为2007年的0.4%。

(1)钻石

钻石生产仍然是纳米比亚经济的支柱产业,约占GDP的8.0%和第一产业产值的38%。相应的,钻石业的发展也对纳米比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纳米比亚钻石公司关闭了部分小型工厂,钻石产值增长率从2006年的25.2%下降到2007年的0.3%。

受海钻产量的增长和钻石需求强劲等因素的推动,2008年纳米比亚的钻石产值预计增长6.1%。从国际因素考虑,受中国和印度需求增长的影响,钻石市场的需求将上升7.8%,而另一方面,没有新的钻石矿的发现和全球供给的短缺,供给则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增长。由于超额需求的存在,毛钻和经加工的钻石的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预计实际价格每年将有2%至5%的增长,而高品质钻石的价格增长将达10%。

(2)其他矿产品

从总体来说,其他矿产品的产值比2006年有所改善,增长率从2006年的下降11.2%变成2007年增长3.0%。

铜产出从2006年的增长10.4%变成增长3.8%,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2007年洪涝灾害影响了一家铜矿的正常生产,导致产出下降。 锌的产出从上年的下降19.5%变成增长5.8%。铀的产出从2006年的增长8.1%变成下降0.5%,主要是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和地质条件的退化影响了正常生产。

受铀和黄金的产量增长的影响,2008年其他矿产品的增长预计为21.8%。2008年新铀矿的出现和现有铀矿的满负荷运转将使铀产量大幅上升。铀产量的扩张主要受巴西、中国、东欧和印度核电需求的刺激。2008年黄金需求将继续2007年的强势。根据国际黄金委员会的报告,当前的金融危机将对国际黄金市场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投资的避风港,黄金需求强劲上升。锌和铜的产量受需求导致的价格上升影响也会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电力供应不足会对2008年矿业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综合上述因素,2008年矿业增长预计为10.8%,比2007年的0.4%出现了明显改善。

2、农业

2007年农业产出继续保持稳定,尽管增长率比2006年有所下降。由于2006/07雨季的干旱导致粮食部门的增速从2006年的10.0%下降为2007年的2.6%。但是,牲畜交易量(牛和小牲畜)的改善,抵消了农业部门增速减缓趋势。

主要受价格上涨的影响,特别是羊肉价格增长了9.1%,以及南部的严重干旱导致允许小牲畜牧场主根据2006年的屠宰量增加20.0%的活动物出口等因素影响,2007年小牲畜市场比上年增长1.9%。

3、渔业

过去三年渔业部门的糟糕表现持续到2007年。2007年渔业产出比上年下降了0.4%,尽管比上年同期4.8%的下降率有所好转。降幅减少主要是由于捕捞量的增加,鱼尺寸的增加以及价格的上涨。

2008年渔业部门前景喜忧参半。由于价格和储量的改善,对鳕鱼产出的前景看好。但是2008年总许可捕捞量下降30%,以及存量比上年减少11,000吨至535,000吨,对竹荚鱼产出的前景预测不容乐观。生蚝业预计出现正增长,在过去几年中生蚝的产量一直在增加,2007年达到2730万只,但是2008年海水赤潮现象以及欧盟对生蚝进口的严格标准将对生蚝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综合上述情况,渔业部门2008年产出预计下降0.2%。

(二)第二产业

2007年第二产业的表现异常优异,产出增长5.9%,而2006年增长率仅为0.3%,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供电、供气、供水业的增长所致。2007年制造业产出增长率从上年的下降8.3%变成增长4.9%,同时,供电、供气和供水业从上年的下降5.1%变成增长3.5%,而建筑业的产出增长率从上年的增长32.5%减少为9.3%。

1、制造业

制造业产出增长主要反映在肉产品、鱼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制造部门的增长上。2007年肉产品加工业增长3.2%,而2006年是下降11.6%,肉产品加工业产出的增长主要是价格上升导致市场交易增加。另一方面,虽然有市场价格的下降和高油价的不利影响,但是汇率的有利变动导致鱼产品加工业产出增长。其他制造部门产出的增长,主要受精炼锌产量增加的推动,2007年精炼锌产能达15.1万吨,精炼铜产出的增长主要是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原铜价格下降。

由于受国际市场价格的上升和有利的汇率变动影响,奶制品和矿产品产出预计会继续增长,因此制造业产出预计在2008年继续保持稳定,增速约为5.3%。

2、供电、供气和供水部门

2007年供电、供气和供水部门产出增长率为3.5%,主要是因为增加国内发电量所致。预测该部门2008年将继续保持3.7%的增速。尽管2008年国内发电量会继续增加,但是现有的供电量无法满足矿业部门进一步扩张的需求。

3、建筑业

由于民用建筑借款成本的不断上升,建筑业产值增幅大幅下降,从2006年的增长32.6%变成增长9.3%。高利率对建筑业的负面影响被在基本工程项目,如对旅游设施的更新、北部铁路延长项目等开支的增长部分弥补。

预计2008年建筑业产出增长9.5%,尽管第二产业在2008年总体表现依然良好,但是电力供应的短缺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纳米比亚电力公司取的防治措施能否发挥效果。

(三)第三产业

2007年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比上年增长一个百分点至4.5%,增长主要体现在交通和通讯部门、旅馆和餐饮部门、金融中介部门、服务部门上。另一方面,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和商业服务部门的增长则出现了减弱。

1、旅馆和餐饮业

旅馆和餐饮业的产值增长0.9个百分点至4.0%,主要是由于旅馆使用率的提升。2007年床位使用率提升至28.0%,而上年同期为24.0%。此外旅馆数量也增长了16.0%,导致床位数增长13.0%。尽管旅馆数量增多了,但是床位使用率也提高了。部分原因是爱托沙公园百年庆典活动所致,这也表明旅游业在2007年表现十分突出。考虑到即将来临的非洲杯和2010年的世界杯,该行业2008年前景依然乐观。

2、金融中介业

金融中介业的产出2007年增长率为5.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不断上升的利率使银行业获得高额利润所致。但是由于高利率导致的坏账增加会对该行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预计2008年金融中介业产出的增速将下降为4.5%。

3、批发和零售业

2007年批发和零售业出现正增长,但是增速有所减缓,从2006年的增长10.5%减缓为5.0%,增长主要是由于2007年汽车销售量出现了0.1%的增长。

4、交通和通讯业

2007年交通和通讯业的产出增长率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至11.1%,这主要是由于交通和仓储业增速下降所致,而邮递和电讯业则减缓了增速下降的趋势。2007年交通和仓储业产值增速下降3.7个百分点至8.0%,而邮递和通讯业产值增长率增加1.7个百分点至12.0%。由于沃尔维斯湾货运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通往博茨瓦纳和赞比亚运输的逐步增长将使得纳米比亚成为SADC地区一个重要的交通和仓储服务提供者,因此交通和仓储业增速下降是短期性的。邮递和电讯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08年受交通、仓储和移动电讯扩张推动,预计该行业将增长5.0%。

5、政务服务业

政务服务业2007年表现良好,产值从2006年的下降1.1%变成增长1.9%,这主要是服务外包的影响。预计受2008/09财年预算扩张的影响,该行业在2008年将增长2.2%。

二、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国民总收入(GNI)从2006年的465亿纳元增长为2007年的509亿纳元,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从2006年的530亿纳元增长为2007年的588亿纳元,预计2008年将为662亿纳元。

2007年的名义GDP为520亿纳元,比2006年增长50亿纳元,预计2008年将增至583亿纳元。

2007年的实际人均GDP从2006年的1万纳元增长至1.04万纳元(按2007年对美元的平均汇率7.1917折算为1446美元),预计2008年将为1.09万纳元。尽管人均收入有明显增长,但是在收入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基尼系数高达0.6上,显示严重的两极分化。持续走高的基尼系数表明需要进一步取有力措施改善贫困人口的收入。

三、通货膨胀

由于食品价格高涨、持续波动并上升的国际油价导致2007年纳米比亚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纳米比亚年均通货膨胀率从2006年的5.1%上升至6.7%。

从结构看,造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商品是食品、非酒精饮料和交通。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可归结于生物燃料的使用导致食品供给的短缺、高油价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如全球奶制品短缺等因素。为稳定物价,纳米比亚银行在2007年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基准利率150个基点。

2008年纳米比亚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

四、贸易和国际收支

纳米比亚的涉外经济部门,2007年表现十分优异,国际收支总盈余41亿纳元,主要是由于矿产出口收入和SACU关税收入大幅增加导致经常账户大量盈余所致,预计2008年上述有利因素继续发挥作用,盈余约为7.64亿纳元。

(一)经常账户

强劲的矿产品出口、与旅游相关的服务业净收入和SACU关税收入,使经常账户在2007年继续保持盈余,并与2006年基本持平为75亿纳元,但是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5.1%下降至2007年的14.8%,预计2008年该比重为12.6%。

由于南非为准备2010年世界杯,2008年将大量进口建筑材料,因此SACU关税收入将继续增长,导致2008年经常账户出现较大规模的盈余,但是经常账户的其他项目,如投资收入、货物贸易等表现并不确定,因此,未来纳米比亚需要进一步改革,增加出口竞争力,减少经济运行的成本。

1、货物贸易

2007年纳米比亚货物贸易呈现净进口状态,而2006年货物贸易出现了6亿纳元的顺差。预计2008年货物贸易盈余为5亿纳元。2007年货物贸易出现逆差4亿纳元,主要是由于与出口相比,进口额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2007年进口增长20.8%达209亿纳元,而出口仅增长14.5%为225亿纳元。进口增加主要是由于燃料进口额从上年的23亿纳元增加至2007年的29亿纳元。此外,纳币贬值也导致了燃料进口额的增加。

从出口方面看,包括钻石、食品和活动物和其他商品(主要是工业品和其他矿产品)在内的各类商品出口额都出现了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以及纳币对主要贸易货币贬值所致。

2008年货物进口预计增长16.8%,而货物出口增长5.4%。

2、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账户盈余从2006年的6.59亿纳元小幅下降至2007年的6.43亿纳元,服务净出口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本地服务商,特别是交通服务所得下降所致,但是旅游服务依然创造了净流入。由于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服务的收入从上年的18亿纳元增长至2007年的21亿纳元。

3、投资收入

2007年投资收入净流入1.96亿纳元,而2006年是净流出2.02亿纳元。投资收入净流入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股份收入和其他类型投资利息收入增长所致。

4、经常账户转移支付

2007年由于从SACU获得的转移支付净流入增长,经常账户转移支付盈余71亿纳元,比2006年增长9.7%。由于受南非世界杯等影响,预计经常账户转移支付盈余将继续增长。

(二)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和金融账户赤字从2006年的70亿纳元下降至2007年的49亿纳元。

1、外国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主要由外资企业的股权投资,收入再投资和其他投资构成,从2006年的26亿纳元上升至2007年的49亿纳元。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主要来源于股权投资,特别是矿业部门的股权投资和收入再投资。股权投资从2006年的29亿纳元增长至2007年的39亿纳元,2007年收入再投资为13亿纳元,比上年增长2.68亿纳元。另一方面,其他投资则是净流出2.4亿纳元,而2006年的其他投资为净流出14亿纳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股权投资和收入再投资净流入趋势表明外国投资者对纳米比亚经济,尤其是矿业部门充满信心。其他投资净流出的减少表明2007年有关企业的负债出现了下降。

2、证券投资

2007年证券投资净流出比上年增长37.7%,至104亿纳元。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16.0%上升至2007年的19.9%。这主要是由于股票投资比2006年增长61.6%,债券投资则增长16.7%。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机构投资者,特别是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和信托基金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的投资。

证券投资净流出表明大量的本国储蓄继续在国外,特别是南非寻找投资机会。

3、其他投资

2007年其他投资是净流出13亿纳元,而2006年是净流入13亿纳元。

长期其他投资主要由、银行和其他部门的长期构成,其中部门长期其他投资2007年比上年减少7600万纳元至800万纳元,而其他部门的长期其他投资则从2006年的净流入4.33亿纳元变成净流出13亿纳元。银行部门长期其他投资也出现净流出,从2006年的净流入7.96亿纳元变成2007年的净流出1400万纳元。

短期其他投资主要是当地银行和非当地外国母公司之间的短期借款,从2006年的净流出41亿纳元变成2007年的净流入13亿纳元,这主要反映了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变化。

上述经常账户和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表现导致2007年纳米比亚国际收支出现了41亿纳元盈余,这比2006年的11亿纳元盈余有大幅增长。2007年外汇储备增至64亿纳元,相当于纳米比亚3.1个月的进口额,比2006年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有明显改善。

五、外债

截至2007年底,纳米比亚外债总额为63亿纳元,比2006年减少3.47亿纳元,因汇率变动出现的债务偿还是总负债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外债总额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私人部门,特别是在出口加工区的私人企业负债减少所致,该部门的外债从2006年底的59亿纳元减少为2007年底的23亿纳元。2007年底,国有企业的外债总额也下降25.3%至11亿纳元。但是部门外债总额由2006年底的25亿纳元上升为2007年底的29亿纳元。

随着外债总额的减少,2007年外债还本付息额也从2006年的7.96亿纳元减少至4.亿纳元。由于中央还本付息额出现了增长,因此私人部门还本付息额的下降是外债还本付息额总体下降的主要因素。私人部门外债还本付息额从2006年的7.4亿纳元减少至2007年的4.18亿纳元。中央的外债外本付息额从2006年的5100万纳元增加至2007年的7900万纳元。2007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货物出口的9.8%,比2006年的15.7%有所下降。

六、国际投资头寸

截至2007年底,纳米比亚的国际投资头寸与上年一样是净资产头寸,净资产头寸从2006年底的94亿纳元上升为2007年底的275亿纳元,这主要是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纳米比亚银行国际储备的增加所致。

七、汇率

2007年纳元对美元、英镑和欧元这三种主要交易货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纳元兑美元、英镑和欧元的平均汇率分别为7.1917纳元、14.1578纳元和9.5658纳元。从幅度来看,纳元对英镑贬值幅度最高为11.7%,其次是欧元为11.0%,美元为5.9%。

八、贸易条件

与2006年相比,2007年纳米比亚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从2006年的提高11.1%增长到20.5%,这表明纳米比亚出口价格的增长超过了进口价格的增长。尽管纳米比亚主要进口商品油和食品的价格在2007年不断上涨,但是纳米比亚的出口商品铜、金、铀和锌的价格上涨抵消了这种不利趋势。

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的地理分布石油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储量受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2、1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世界五大矿产国是哪几个丫?

世界五大矿产国是:世界前三位的矿业大国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它们也是世界的矿产大国。第四位是澳大利亚,第五位是巴西。

美国是世界上占第一位的矿业大国。19 年的原矿总产值1473亿美元,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即能源矿产)的产值为1068 亿美元,非燃料矿产405 亿美元。即在矿业产值中,能源矿产占72%。

苏联曾是世界头号矿业大国。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自1991年以来矿业产值锐减。俄罗斯1995 年原矿总产值为1150 亿美元,稍逊于美国。据称,俄罗斯矿业产值中约80%为燃料矿产。

近年来,俄罗斯原油和煤稍有减产,但天然气产量回升。1998 年俄罗斯原矿总产值估计为1000 亿美元左右。

扩展资料:

矿产的特性:主要有耗竭性、隐蔽性、分布不均衡性和可变化性四种。

矿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党中央、院高度重视。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中,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重要矿产地质勘查、实行合理开和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地质勘查、矿产开发、节约、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安全生产、境外开发利用以及煤炭工业发展等方面,对矿产开发利用工作作了全面部署。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产合理利用和保护管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矿物

最近安哥拉的经济和生意好做吗

安哥拉曾经属最不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有

安哥拉海岸外石油钻井平台

一定的工农业基础,但连年战乱使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毁坏,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2002年内战结束后,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恢复和社会发展。安哥拉现已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引资国之一。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6年12月,安哥拉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随着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攀升,安石油出口收入大幅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2010年安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1.1%,居全球第一。通胀由2003年的76.6%降至2011年的11.4%。根据安2009-2013年发展规划,安将继续把国家重建、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作为主要任务,提出新建100万套经济住房,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安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经济增长2.4%。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加之国际油价回升趋稳,安经济开始复苏。2010年、2011年经济分别增长3.4%和4%。2012年,安哥拉启动了“安哥拉制造”。2012年10月,安宣布成立主权财富基金。2013年安将发行新版宽扎货币,新版货币与现行货币等值兑换,新版货币增加多项防伪技术,将逐步取代现行货币。预计2013年安哥拉经济增长率为7.1%,通胀率为9%,外汇储备超过400亿美元。[1]

安哥拉经济为世界成长最快速的经济体之一,但在15年至2002年的安哥拉内战破坏后,现今仍在重建中,虽然有大量的石油及天然气、钻石、水力蕴藏及耕地,但安哥拉依然贫困,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农业维生。于2002年,在27年的内战结束后,开始修复基础建设、政治及社会机构。近年来,因国际油价上涨及产油量增加,使安哥拉经济成长迅速,但由于贪腐、国营事业管理不当,尤其是石油产业最为严重,而此产业占了安哥拉国内生产总额的50%,90%的出口总额及80%的收入。

虽然有大量的天然,但人均所得仍然为世界最低之一,有85%的人口以农业赖以维生,石油产业则为经济的重心,占45%的国内生产总额及90%的出口总值,快速的经济成长完全因上涨的油价及每天超过140万桶的产能,石油生产控制权由Sonangol集团所垄断,此集团则为安哥拉所有,随着从石油大量的收入,开始执行道路、基础建设的建造。

在殖民时期的最后10年,安哥拉为非洲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然现今几乎所有粮食却须依赖进口,由于战争局势,乡村地区埋设许多地雷,使得农业活动近乎停滞。部分重建已执行,然而,在渔业最为显著。于15年之前,咖啡生产足以供国内使用,并能外销,由于内战,现已荒废。钻石则为Jonas Simbi的UNITA借由非法交易取得收入。其他如金矿、渔业、铁矿、咖啡及水果等皆有待开发。

安哥拉经济以农业为主,产木薯、谷类、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榈油、蔬菜、麻、咖啡及烟草。矿产则有钻石、铁、石膏、沥青、盐、石灰石、磷酸盐及锰。有炼油工业,主要分部于卡宾达的滨海地带,产品占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纸、纸浆、水泥及纺织工业。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蕴藏了80亿桶石油,内陆也有出产钻石。経济潜力非常高。内战终结后、毎年在贸易上共取得30亿美元以上的盈利。

安哥拉地大物博,未开发的十分丰富,且为葡萄牙属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称。

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1207.69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7.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计算) 7045美元

货币名称 宽扎(Kz)

汇率 1美元=95.83宽扎

通货膨胀率 9%

失业率 20%

外汇储备 334.14亿美元

外债总额 217.78亿美元

工业

石油和钻石开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工业还有水泥、建材、车辆组装和修理、纺织服装、食品和水产加工等。为非洲第二大产油国,2011年原油产量6亿桶,平均日产165.9万桶。2011年石油天然气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5.9%。2012年原油产量为170万桶/日,石油业产值占安国内生产总值的43%。预计2013年原油产量为184万桶/日。2012年,安扎伊尔省索约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年产520万吨。安正在本格拉省洛比托市兴建大型石油炼化厂。2008~2011年,安哥拉地质矿产业年均增长11.8%,钻石生产年增长2.5%。2010年原钻产量为836.2万克拉,2011年为833万克拉,为世界第五大钻石生产国。[7]

农业

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良好。安哥拉独立前,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还大量出口,被誉为“南部非洲粮仓”,其剑麻和咖啡出口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但长达数十年内战给安农业生产体系造成严重破坏,近一半的粮食供给依赖进口或援助。全国可开垦土地面积约3500万公顷,截止2014年耕地面积约为350万公顷。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65%,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北部为经济作物产区,主要种植咖啡、剑麻、甘蔗、棉花、花生等作物。中部高原和西南部地区为产粮区,主要种植玉米、木薯、水稻、小麦、土豆、豆类等作物。截止2014年农业产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主要农作物平均单产低,玉米为500千克/公顷,水稻为1000千克/公顷,大豆为200千克/公顷。粮食尚不能自给。2011年粮食产量总计140万吨,蔬菜产量为1600万吨。2011年农产品产量较2010年增长8%,畜牧业产品产量增长29%。2011年全国缺粮约200万吨。2011年安哥拉咖啡产量为1740吨。[7]

渔业

渔业丰富,渔场作业条件好,风浪小,可全年作业,多数中、小渔业公司已私有化。盛产龙虾、蟹、各种海洋鱼类。渔业为安重要产业,从业人员约5万人。独立前,量达100万吨/年。2012年渔业总产量为35.45万吨,全年进口量为6万吨。[1]

畜牧业

安牧场面积5400万公顷,南部为传统畜牧饲养区。截至2011年8月,牛、猪、羊圈养数分别为537.8万、212.7万、792.1万头,家禽1412.3万只。畜牧业可满足安国内50%左右的牛羊肉和鸡肉供应。[1]

旅游业

2010年,访安游客为42.5万人,比上年增长16.1%,旅游业收入约5.5亿美元。游客主要来自欧洲(40%),美洲(19.5%)和非洲(18.1%)。酒店数量增至145家,平均入住率89%,酒店业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安哥拉建立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如罗安达省奎卡玛国家公园、莱多角旅游区,马兰热省卡兰杜拉旅游区,宽多库帮戈省奥卡万戈旅游区,莫西科省卡米亚国家公园等。安哥拉与赞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建立了跨境自然环境保护区。大黑羚羊(Black Antelopes)是安哥拉独有的动物,也是安哥拉国家的标志和象征。[1]

建筑业

安哥拉正处于战后重建时期,基础设施、民用住房等建筑业市场容量巨大,使建筑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世界各国的建筑承包商云集安哥拉,主要包括安哥拉当地企业Maboque、Somague、葡萄牙的Mota-Engil,SoaresdaCosta、TeixeiraDuarte,Edifier和Escom、巴西的Odebretch、CamargoCorrêa等。中资企业则有中信建设、中水电、CMEC、中国港湾、中国路桥、中电子、中铁四局、中铁建十三局、中铁建二十局、中铁国际、江苏国际、葛洲坝、山东高速、广西水电、广西建工等。随着大量外国企业涌入,安哥拉建筑市场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8]

财政金融

2013年2月,安哥拉国民议会通过2013年国家财政预算。总额6.64万亿宽扎(约663.6亿美元),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社会领域支出占33.5%,公共管理支出占24.6%,购及服务支出占17.8%,国防和公共安全支出占18%。安将通过加大对非石油产业扶持,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均衡发展,加强经济多元化,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将继续调控通货膨胀,实施稳健的债务和货币政策,规范金融行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截至2012年底,安哥拉22家银行共开设了1155家分支机构。主要银行有:储蓄和信贷银行(BPC),国际信贷银行(BIC),安哥拉发展银行(BFA),安哥拉投资银行(BAI),太阳银行(Banco Sol),千禧银行(Banco Millenium)等。[1]

对外贸易

2013年外贸总额为0亿美元。近几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出口

337

444

639

408

506

673

692

709

进口

110

137

210

227

167

202

229

261  

差额

227

307

429

181

339

471

463

448

2012年,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占安当年出口总额的45.8%)、美国(13.7%)、印度(11%)、南非(4.1%)、其他地区(25.4%);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占安当年进口总额的20.8%)、葡萄牙(19.5%)、美国(7.7%)、南非(7.1%)、其他地区(44.9%)。

主要出口石油、钻石、天然气、咖啡、剑麻、水产品及其他养殖产品、木材、棉花等,主要进口机电设备、交通工具及其零部件、药品、食品、纺织品等。[1]

外国资本

主要集中在石油工业、钻石开、液化天然气、公共工程、建筑、渔业和加工工业等。安哥拉是吸引外资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主要投资国有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英国、葡萄牙、德国、西班牙、日本、巴西、南非、韩国等。首都罗安达是外资最集中的投向地,此外北宽扎、南宽扎、、威拉、扎伊尔和卡宾达等省也吸引了较多外资。至2010年底,外国对安哥拉累计直接投资915.5亿美元,安哥拉对外投资48.83亿美元。预计2011年外国对安哥拉直接投资148.5亿美元,较2010年的99亿美元增长50%。2012年1-5月,安哥拉共吸引外资约8亿美元。

2011年5月,安哥拉颁布新的私人投资法,提高了最低投资额,不再区别对待本国和外国投资者;重点鼓励有利于国家经济均衡发展的投资,特别是向经济落后地区的私人投资;根据每个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将公路、铁路、电力、农业、加工业、社会住房等确定为优先发展领域

不过要小心这个国家,说乱也乱,是非洲著名的黑三角区域,艾滋病,枪战,在那里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