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2.油价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主却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3.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4.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5.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油价居高不下是什么原因_油价怎么保持不动

目前,我国73%的原油是从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上一轮调价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每升9元大关。6月14日24时,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在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届时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突破每升1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据她预测,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

根据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存在联动机制,但国内油价却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油价步入“9元时代”,新能源车主却笑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在进到到2022年以后,遭受国际性油价上涨的危害,中国成品油价一直在连续上升,而3月17日24时,中国成品油价大概率依然会增涨,据内业人员可能,中国95号汽油是继98号车用汽油以后,也需要进到“9元时代”。而92号车用汽油尽管不容易步入到“9元时代”,但满油一箱50L的燃油箱,可能要多花30-40块钱。为了能解决中国油价的上涨,如今车主们都早已在加油站前边排队等候了。

那样,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际性油价上涨,中国油价也同时上涨的呢?我们认为关键有下列三个要素:第一,欧佩克上年达到的限产协议书一直维持到如今,欧佩克会员国不太想提高产量,是造成如今国际性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第二,欧美地区现在都放松了对肺炎疫情的监管,世界经济有一定的恢复,市面对车用汽油要求在升高。第三,俄乌冲突导致了俄罗斯原油出入口受影响,这会增加国际油价的供求中间的分歧。

而由于中国成品油价格不断增涨,一些医生觉得,这正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的很好机会,可是,现在这600万新能源技术车主们却笑不出来。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还存在着下列好多个难题,严重危害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那样,新能源汽车到底是存在着什么难题呢?

第一,许多中国车主都较为坚信传统能源的汽车,而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品质也不能坚信。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或是在技术上有很大的阻拦尚需提升的,例如新能源汽车非常容易起火,汽车调到半途非常容易烧下去,并且新能源汽车在冬天的续航能力不够,这让许多车主感觉,或是开燃油汽车较为可靠一些。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保费开支要比燃油汽车高些许多。因为新能源汽车技术性现阶段还处在研发阶段,不但保费比较高,并且都没有创建一个完整的商业保险管理体系。因此,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在承保时,需用交纳的保险费用要比燃油汽车高些许多,这也让许多想选购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望而却步。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电难题。许多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体现,车辆调到一半开不动了,想找周边的汽车充电桩,不过许多大城市里边汽车充电桩的数量有限,这就造成新能源汽车没法合理开展营销推广。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的效率十分迟缓,通常要一个多小时之上。与之对比,燃油汽车加一次油只需数分钟。显而易见,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充电上边的技术性难题还有待处理。

第四,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更换价钱比较高,让车主们觉得很划不来。如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更换一次要达到几万块,而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的价位也只不过是10万余元。显而易见,在选购新能源汽车以后,车主还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换新电池,这让车主们感觉选购新能源汽车并划不来。

如今国际原油价格发生暴涨,而中国成品油价格也出现连续增涨的状况。一些医生觉得,中国成品油价格暴涨,这才是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的历史机遇。但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性层面还不完善,在保费上还得高过燃油汽车,更重要是指,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充电难题,及其换电池的成本费上面有待改进,因此,即使是中国成品油价格涨得再高,也不一定代表着确实能给新能源汽车的进步产生机会。

8元油价与锂价暴跌,终结特斯拉、雪铁龙掀起的价格战

新能源车涨价,特斯拉官降,中国品牌跟进,燃油车掀桌子,部分车企开启保价模式。以上大约是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内车市的经历的一系列过山车似的价格大乱斗。就当上个月大家还在讨论价格战要打到什么时候,到底是“保价派”技高一筹,还是掀桌子的更得人心时。国内油价迎来今年最大涨幅,以及碳酸锂半年不到的时间暴跌近66%的消息,恐怕要为一季度风风火火的汽车价格战,画上一个句号了。

份额降、油价涨,油车再打价格战也没用?

持续数月的价格战,简单来说,就是车企们为了留在“牌桌上”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价格战拼的却不是车价本身,甚至也不是制造成本,而是在风云变幻的车市格局中,对于产品、车企的预期。试想,如果明确告诉你,某家车企明天就要关门大吉。那么即便现在它的产品就是打骨折,恐怕绝大多数人也不会选择去趟这趟浑水。这种案例并非没有发生过,对于曾经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其收尾的库存,最终归宿往往是租赁或二手市场。而它们在退出之时也并非没有选择大幅降价,但无论消费者还是车市同行,对此行为其实大多也都并不在意。

那为什么现在都开始在意了呢?因为彼时的降价,是准备卷铺盖走人,而现在的降价是为了继续撑下去。特别是对于燃油车领域而言,大家账本都非常清楚。首先,大盘是基本稳定的。自2017年到2022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基本围绕2400万辆左右水平震荡徘徊。其次,存量的数据中,新能源车的份额逐渐提升。去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已经突破650万辆,同比几乎翻番,实现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的格局。按照前面“买预期”的论调,其实燃油车目前已经处于守势状态,而油价可能会是压垮这一姿态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全球主流车企纷纷选择“锁死”燃油车科技树,将有限的财力和精力都投入到挖新战壕时。其实也等于变相“锁死”了燃油车的制造成本。平台化的制造方案,多产品(甚至多品牌)共线的生产方式,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简单来说,只要边际效应能够维持,燃油车的生产制造就会保持在可控且较低的水平。这也成为传统车企打价格战时手握的重要筹码。但油价对于消费预期的影响,恐怕会导致传统车企不再愿意主动将手中的筹码掷出,而是被动选择固守。

我们先来复盘一下近年来油价与车市的关系。在去年上半年一波10涨2跌的走势下,国内油价也从“6元时代”快进到“9元时代”。叠加其它因素影响,去年3-5月份国内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明显,但同期的新能源车市依旧保持正增长状态。然而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体画风为之一变。一方面,3涨8跌的油价走势,并没有让“10元时代”到来,还在年底成功将92号汽油压在了8元以内。另外,部分燃油车的购置税优惠政策,也刺激了去年下半年的车市表现。

再把时间拨回今年,虽然购置税优惠告一段落,但油价在第一季度基本克制,并且3月份的两连跌,让很多地区的95号汽油都跌入了8元以内。相对宽松的油价走势,让车企的价格战足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4月份的大幅上涨,无疑再次唤醒了消费者对于油价的记忆。特别是在地缘局势暂无缓和迹象,以及供需关系的客观状态下。消费者恐怕也会产生油价将会处于高位震荡的预期。加上燃油车本身就处于份额被挤占的防守姿态,叠加使用成本的预期,车企自身继续价格战的预期收益自然会持续萎缩。当然,燃油车也不用担心新能源车会趁机利用价格“收割”,因为它们也准备收手了。

喘口气、继续卷,电车也打不动价格战了?

从市场份额来看,新能源车预期向好,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加入,中国品牌的崛起,以及传统外资车企的转型,整体大盘的向好,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分到预期的蛋糕。于是新能源车也一度选择在价格战问题上与燃油车联动。但是热闹的价格战掩盖了至少两个问题。其一是国补的取消,即便是退坡之后的水平,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而言,在成本压力上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存在。另一点则是技术上的投入,无论现在热门的800V,还是智能驾驶、座舱,以及充电桩与换电站等硬件投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仅以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来看,如果刨除研发费用一项,那么至少理想汽车已经可以实现盈利了。

当然,与很多手里只有一本新能源账的中国品牌车企不同,绝大多数外资车企还有燃油车可以输血。不过就像前面聊的那样,燃油车现在处于自顾不暇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诸如宝马、奔驰这种一线豪华品牌受波及程度较小。但这些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品牌,本身从来也没有加入价格战的意思。

再把视线拉回新能源车,其价格战标志件当属特斯拉今年的大幅官降,以及国内油价缓和时,燃油车掀桌子带来的市场“恐慌”。如果说后者带来的“危机”已经消散,那么前者还会再动手吗?无论是同行的试探,还是消费者的期待,有关特斯拉在上周六再次大幅降价的传闻确实“如期而至”。只不过特斯拉这次选择让同行安心。顶着特斯拉“全球定价最低”市场的头衔,上周“星舰”都炸了,又怎么可能再降价呢?这当然是开个玩笑,但特斯拉所谓“成本定价”的策略也实属贴金。实际原因恐怕只要翻看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订单表现就一清二楚了。

去年12月份,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环比下滑超4成。这似乎做实了特斯拉当时在国内减产,以及销量不及预期的传言。而根据有关数据披露,去年年底,特斯拉在国内挤压的订单只剩5千多台。这些或许才是刺激特斯拉在今年年初直接在价格上“放大招”的根本原因。但是降价带来的负面效果也在显现。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数据,特斯拉营收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却同比下滑约24%。很显然,降价带来了销量,但盈利能力也下滑迅速。从产品毛利率来看,特斯拉也几乎下滑了10个百分点,毛利跌至20%以内,已经低于经营目标线。这种局面下,趁着上游大宗供应链降价“回血”还来不及,又有谁会挑头搞价格战呢?

总之,一季度国内车市略显混乱的价格战似乎要被画上句号了。无论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确实在价格战之中收获到了一定的销量。但油车的前景并不完全在自身的价格上,反倒是继续“割让”利润,所能得到的正向反馈在减少。如此以来,等待类似去年购置税政策那样的“普惠”性质的利好,似乎成为更理想的选择。而新能源车方面,就算是成本控制大户特斯拉,也得喘口气。与其指望碳酸锂的暴跌促使新一轮价格战开启,还不如期待诸如4680电池、一体压铸车身等基础落地,从根本上进一步压低成本,以实现“油电同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是什么意思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 "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日,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

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折合到每升调价金额不足5分钱,为节约社会成本,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扩展资料

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原因

1、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现行国家确定的成品油销售中准价,是要在国际市场三地价格加权平均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作调整,每次调整至少也在一个月以上,有时几个月不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国内市场,按其确定国内油价则难以反映国内市场的真正需求,既误导生产也影响销售。

2、机械接轨,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

1)定价水平忽高忽低,每次调价吨油在200元上下并不鲜见,致使提价要么过高,实际价格达不到,所定价格形同虚设;要么降价过低,达不到促进生产的目的;要么调价滞后,所调价格时过境迁,使得国家指导价起不到指导作用。

2)世界各地成品油消费结构、习惯及季节变化等,与国内市场不尽相同,而且国内各地市场的需求情况也不尽相同,按照国际市场油价制定国内价格,同国内市场的实际状况必然有出入。

3、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

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与国际市场变化滞后一个月,给投机经营预留了较大空间,刺激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4、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了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

原油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情况,每月1日进行调整,而成品油价格调整则有一个稳定的区间。因此,往往形成原油大幅度提价,成品油价格不提,原油降价,成品油不降,生产企业原油进价与成品油销价不匹配,不利于产销衔接。

百度百科-成品油定价机制

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

导读3月伊始,国内汽柴油价格即将迎来新一轮调价窗口期,据了解,3月3日24时,油价将按照规定开始调价!众所周知,国内汽柴油调价机制,按照三地原油变化率,综合考虑国际原油市场的变动,每10个工作日调价一次,年内油价累计调整4次,2涨1平1跌,涨跌折扣后,汽油价格上浮255元/吨,柴油价格上浮245元/吨!

目前,新一轮油价即将调整,但是,从市场反馈来看,本轮油价计价周期,原油变化率虽然负值开端,但是,变动幅度不大,在结束的前7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仅有-1.38%,折合油价下跌50元/吨,刚刚处于下跌调整的临界点,折合普通汽柴油价格下调0.04~0.05元/升!

而从国际原油市场来看,目前,美国轻质原油价格77.16美元,上涨1.94%,布伦特原油价格83.33美元,上涨1.57%!由于市场对于俄罗斯3月份日均原油出口减量50万吨,担忧,部分机构认为,俄罗斯或将进一步削减产能至日均62万桶,这加剧了市场看涨的情绪,因此,本轮油价跌不动,市场或将维持搁浅的走势!

小麦市场:

而在小麦市场,近期,小麦价格“跳水”,2月初,国内主流制粉企业,小麦挂牌报价稳定在1.6~1.64元/斤,目前,主流制粉企业挂牌报价跌至1.54~1.57元/斤,小麦落价幅度大幅增加,主产区小麦均价跌至3130元/吨,相比上周下跌1.32%!

小麦价格深跌,根源在于年后面粉需求不畅,虽然,口罩问题告一段落,但是,年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叠加,春节前部分面粉企业提前备货,企业库存相对宽松,年后市场补库情绪低迷,而面粉走货迟缓,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开工率,制粉企业库存消耗缓慢,压价情绪较浓!

而在供应方面,近期,小麦落价幅度增加,一方面,政策性小麦拍卖不断;另一方面,由于天气转暖,市场悲观情绪较高,部分贸易商恐慌性出库,这加剧了阶段性原粮供应的压力,支撑了麦价的下行!

不过,个人认为,由于小麦玉米之间价差收窄,小麦价格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或将有限,麦价底部支撑点或将徘徊在1.54~1.55元/斤左右!

一方面,随着各行各业恢复,库存面粉逐步消耗后,企业开工率或将逐步回升,对于原粮需求也将逐步改善;另一方面,基层余粮逐步减少,政策性小麦或有停拍的风险,企业库存不断消耗,逢低补库的情绪也将转浓!因此,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将以震荡偏弱为主,价格下行的空间或将有限!

豆粕市场:

近期,国内现货价格不断走低,多地主流油厂报价陆续下行,从市场报价来看,国内主流油厂以及贸易商落价20~100元/吨,其中,湛江43%蛋白豆粕报价下跌100元,4260元/吨;天津贸易商报价4410元/吨,山东报价4360元/吨,江苏报价4310元/吨,主流沿海油厂报价4280~4390元/吨左右,全国现货豆粕均价在4430元/吨,相比元月份下跌271元,环比下降5.8%!

豆粕行情下行,从市场供需来看,受进口大豆入港增多,1~2月份,样本油厂大豆压榨规模近1200万吨,油厂豆粕库存相对宽松,3月份,进口大豆入港或将达到650万吨,豆粕供应相对宽松,而下游需求方面,贸易商谨慎补货,提货积极性较差,这加剧了部分油厂库存的压力,支撑了现货豆粕行情走低!

而据机构分析,1~2月份,国内豆粕需求规模在920万吨左右,受畜禽养殖盈利不足,生猪育肥头均出栏亏损较多,养殖端的不景气,也限制了豆粕使用规模,利空于豆粕价格!但是,进入3月份,随着大豆入港规模或将减少,部分油厂受大豆库存不足,或有停产的现象,豆粕库存逐步减少,企业压力逐步减弱,挺价情绪或将转浓,预计,3月份,豆粕价格下行趋势偏缓,价格有触底回升的基础!

生猪市场:

在国内生猪市场,近期,猪价持续走高,3月1日,标准生猪价格涨至7.95元/斤,生猪价格上涨0.03元,相比上月初,猪价反弹幅度在13%左右,猪价涨势反扑,而阶段性猪价上涨的逻辑,此前笔者也多次阐述!

个人认为,一方面,生猪出栏压力锐减,市场扛价惜售情绪高涨,散户猪场出栏减量,集团化猪企出栏积极性一般,生猪供应缩量;另一方面,二次育肥抄底情绪高涨,补栏中低标猪的热度回升,叠加,屠宰场入库积极性提升,生猪供应略有不足!

但是,由于国内消费支撑有限,虽然,受市场情绪支撑,猪价逆势走强,但是,由于二次育肥造成生猪出栏周期后置,猪价后期上涨或将进一步承压!按照官方数据,3月份,国内生猪供给有触底回升的趋势,叠加,消费支撑维持弱势,受养殖端扛价惜售以及二育等现象支撑,3月中旬前,猪价或将维持震荡偏强的格局!但是,随着市场抄底情绪进一步回落,猪价上涨支撑不足,养殖端逢高出栏的现象升温,3月中下旬,猪价仍有偏弱下行的压力!

3月份,猪价或将维持高频震荡的走势,本月猪价或将徘徊在15.5~16.5元/公斤左右,受市场情绪博弈,猪价涨跌拉扯不断,但是,进入4月份,随着天气转暖,市场对于大体重生猪需求降温,部分二次育肥或将提前出栏,猪价或将再次进入偏弱调整的周期!

小麦“跳水”豆粕降温,猪价涨势反扑,油价跌不动!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