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变速箱油价格_吐鲁番变速箱油价格查询
1.喷汽车底盘装甲对人有害吗
2.开这些车去可可西里太爽了,油耗低,还没什么动力衰减
3.大众双离合发展到现在,到底靠谱不?到了后期可靠性怎么样?
4.年轻人的第一部BBA,奥迪Q3轿跑,宝马X2,奔驰GLA怎么选?
5.勇闯大海道——日产全新一代奇骏
喷汽车底盘装甲对人有害吗
汽车喷底盘装甲对车是没有危害的,喷漆刚开始味道都大,不过在车外面,不会有什么影响,时间长了味道自然会散去,不存在腐蚀,自然脱落的问题。在不考虑钱的前提下,当然汽车底盘装甲好处大于弊处,因为汽车装甲的最大弊处就是花费。
汽车底盘装甲的学名是汽车底盘防撞防锈隔音涂层,一种高科技的粘附性橡胶沥青涂层。它具有无毒、高遮盖率、高附着性,可喷涂在车辆底盘、轮毂、油箱、汽车下围板、行李箱等暴露部位,快速干燥后形成一层牢固的弹性保护层,可防止飞石和沙砾的撞击,避免潮气、酸雨、盐分对车辆底盘金属的侵蚀,防止底盘生锈和锈蚀,保护车主的行车安全,同时弹性保护层能够减轻驾驶时道路和轮胎的噪音,提高车主的加速舒适度。
俗话说“烂车先烂底”,终年不见阳光,历经无数坎坷的汽车底盘,腐蚀和损坏的隐患是很大的。城市汽车的底盘都很低,在行驶过程中一些被飞溅起来的沙石不停的撞击底盘;在凹凸不平的路面行驶,汽车底盘还有可能被托底;雨雪天汽车底盘易粘结泥块,受到雨水、雪粒的锈蚀;雪后道路上布满具有极强腐蚀的融雪剂,更是对汽车底盘造成致命的摧残,大大缩短车辆的使用寿命。
而很多汽车制造商一位的在降低成本,在新车出厂时,只给汽车底盘喷了一层薄薄底盘涂料(有些是PVC材料的),有的车甚至连这样的涂料也只是简单的喷一下局部,大部分把防锈漆和镀锌层暴露在外。象这样的简单的防锈漆和镀锌层在理想的环境下也许是可以对汽车底盘起到防锈作用的,但是在我们日常行驶过程中这样的处理是根本不起作用的,所以给我们在买车后给车辆穿一件底盘装甲是非常必要的。
安装底盘装甲的注意事项:
施工后三天内不要进行洗车作业。
施工后驾驶舱内会有底盘装甲产品的气味属于正常现象,底盘干燥后气味消退。
喷涂后20-30分钟左右,用手轻触底装甲,装甲表干,车即可上路,涂层完全固化时间为3天左右,在此期间,不影响车的使用。
开这些车去可可西里太爽了,油耗低,还没什么动力衰减
几乎每一个车型在正式投产前都会经历严苛地耐久性测试,高寒、高热、高海拔缺一不可;而广汽丰田为了验证自己旗下双擎车辆的实力,也别出心裁的举办了一个类似的活动,从中国极寒之地根河到极热之所吐鲁番,再到今年的极高之处昆仑山;三个不同的严苛环境,考验同一套混动系统。
极限爬升2000米
在看到广汽丰田的邀请函时,有些兴奋,因为旅途的终点的可可西里,一处被称作“生命禁区”的地方,但从这样一个称谓其实也可以预想到,这不会是一趟轻松的旅程。
两小时,从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到海拔4700米的可可西里,低温和缺氧是人和车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我来说,避免高原反应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停地吸氧,但对于燃油车来说,高原地区氧含量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为了避免动力过于明显的下降,混动就成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所以个人认为,这次高原试驾,即是丰田混动的挑战之旅,也是实力“展现”之旅。
三车试驾,各具特点
因为此次是广汽丰田的混动家族三车试驾,所以一路上我们会从雷凌、?威兰达、凯美瑞换着开,算是一趟“体验升级”的旅程。
从格尔木出发,我开的是一台雷凌运动版,在刚刚上手的时候,个人觉得其实和平原几乎没有区别,平顺轻快,这是丰田的混动系统起步时完全由电机驱动带来的优势,不过后面其实我了解到,在极低温(如零下二三十度)的环境下,混动车型在启动是也会直接启动发动机以确保车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成功。
但在车辆走到109国道时,其实还是能感受到雷凌的一些不足,首先动力方面,雷凌搭载的是1.8L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THS?II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2千瓦,最大扭矩为142牛米,电机最大功率为53千瓦,最大扭矩为163牛米,这套动力在平时的道路开其实非常舒服,但来到高原地区,真的不能算是充沛,虽然已经比一般的燃油车表现更好,但在中高速提速时还是略显乏力,不过我也注意到,因为试驾时车辆的电池一直处于电量较低的状况,所以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表现。
到达昆仑圣泉时,我从雷凌换到了威兰达,说实话,别看109国道一路都是柏油路,但它真的不能算平坦,一路上小起伏非常多,所以我个人一直更期待威兰达的试驾。
和雷凌相比,威兰达的动力配置升级还是比较明显的,2.5L发动机+最大功率88kW的电机给人的动力回馈更为直接,在速度上到100km/h的时候,你深踩油门依旧能获得不错的回馈,要知道,这里已经是接近3500米的海拔,普通车辆到达这个高度已经会出现明显的动力衰减。
悬架方面,威兰达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双叉臂的悬架系统,该系统在过弯时对侧倾的抑制不错,对于一些小振动过滤得也比较好。不过可惜的是,因为整段试驾都是较为平直的柏油路,所以威兰达带有的这套E-Four电子四驱系统并没有太多的展现的机会,没能体验它20:80的前后动力分配。
至于回程试驾的凯美瑞,这是3台车里最让我满意的,和威兰达同样的动力组合让车子开来十分轻快,即使是在高原地区也可以用油门跟脚来形容。
而在舒适性上,除了滤振性更好的底盘,让人感受最直接的就是隔音,丰田这套混动系统虽然在发动机介入的时候几乎感受不到顿挫,但深踩油门时的噪音却比较明显,最开始在开雷凌时,我感觉只要油门给到接近一半,发动机就会发出一种类似高转速的噪音,虽然不难听,但总觉得和较低的车速结合起来有些违和。但在凯美瑞身上就基本没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隔音效果好太多了。
丰田双擎的魅力
都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另一种是其他。如果是从构造上看,我对这句话丝毫没有怀疑,丰田混动里的这套动力分离装置确实精妙。特别是发展到现在的第二代,两个电动机由同轴布局改为异轴布局、行星齿轮组也改为平行齿轮,不仅是变速箱的体积更小,传动效率也有所提高。
不过一般人对于混动的印象其实一直停留在“省油”这个特性上,但真正的混动车主都知道,除了省油之外,这套系统带给他的最大好处其实是动力的提升。因为有电机加持,所以无论在什么工况下,混动的动力响应性都几乎比燃油车更快,特别是丰田是依靠这个动力分离装置来调配动力的,所以即使是在高原这种极端环境下高速行驶,它依旧能实现电机与发动机的共同驱动,真正实现全速域混动。
编辑小结
一直以来,我对购买丰田车的建议都是:如果预算充足,那就选双擎版本。因为无论是从长远的经济性上考虑还是最直接的动力提升,丰田的这套混动都是物有所值,而且在质量方面,丰田的这套混动系统也已经是经过多年的验证,镍氢电池的耐久性同样不需怀疑。特别是在广州这样的限牌城市,如果不想购买纯电车型,像丰田混动这样有一定政策倾斜的车型绝对值得考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双离合发展到现在,到底靠谱不?到了后期可靠性怎么样?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所有的事物都有利有弊,双离合有提速快、省油、发动机能量基本零损耗的优势,也有发热、不耐用的毛病,我身边的朋友有一辆16年购买的迈腾,4S店保修三年或十五万公里,目前刚出保修期,更换了五次变速箱,去4S店换变速箱倒是好说话,但是,朋友问大众客服,出了保修再坏了怎么办,回复是自己掏钱修,对于我们老百姓买车来说,你是生气还是感谢大众在保修期内的完美服务呢?
1、双离合的设计初衷
双离合本身是为了赛车研发的,研发当初只是看重他的换挡结构所带来的迅速升档功能,至于使用寿命并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双离合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成本便宜,升档顺畅迅速,发动机动力损失小,尤其是干式双离合对发动机动力的损失几乎为零
2、成功的营销策略
目前大众研发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从2009年时的问题频发至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是优于其他品牌车型使用的双离合变速箱的,大众集团也把涡轮增压烧机油的发动机匹配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称之为黄金组合,并成功的植入了我们老百姓的思想当中,而且在试驾体验中,双离合变速箱顺畅的提速确实砸到一片消费者,这就是为什么双离合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可又能横行霸道的原因。
3、某些人说双离合非常好,看看BBA的选择
我们来看看BBA品牌对双离合是如何选择的,奔驰GLA级的低端车型使用双离合,其他S、C、E级全部用自己的9AT自动变速箱,而宝马不使用双离合,奥迪的A4、A6、Q5使用双离合变速箱,而高端的A8、Q7则使用8速AT自动变速箱,以上的查证只能说明其实厂商自己心里也有数,高级的车不能让双离合砸了牌子。
4、大众远离AT自动变速箱的秘密
为什么德国这样的工业大国能生产奔驰宝马却不能研制一台成熟的AT自动变速箱偏偏要研究双离合变速箱,其实世界著名的AT自动变速箱埃孚就是德国制造,大众 汽车 也明白AT自动变速箱比双离合稳定耐用,只是大众 汽车 集团想再生产制造AT自动变速箱的入口已经被埃孚、爱信、捷特科把核心技术专利进行了技术封锁,大众研究双离合是没有办法的另辟蹊径。德国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根据博格华纳公司的技术,组建了自己的变速箱部门,由于双离合变速箱天生的基因就是升档迅速、磨损高、寿命短,所以,目前各品牌的双离合变速箱最大的难关就是想办法解决该问题。
总结
那么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如此多的争议,我们到底能不能买呢,双离合变速箱也已经在市场上论证了十余年,我们消费者应该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虽然双离合和普通AT变速箱相比确实存在先天的技术缺陷,但从双离合目前的表现来看,也有行驶15万公里没出任何毛病的,不过,要让我说句公道话,老百姓买车不容易,请尽量远离双离合变速箱。
现在的DQ200是第三代了,故障率很低很低了,可以考虑购买,家用合适,没有网上那些说的那么差,其实说差的很多都没开过大众的双离合,或者有的开的国产车配的双离合,双离合最考验厂家调教经验的,国产车虽然外形配置都做的不错,但是变速箱与发动机匹配调教这一块还差的远。,,大众总体用车感受还是可以的,我也是干式dq200车主,马上8万公里了,没啥问题。16年购入,目前1.4T搭载7速干式双离合dq200 探歌1.4T顶配四驱搭配的7速湿式dq381变速箱。其他都现在新款都是2.0T发动机高低功率,都是搭配的7速湿式变速箱,扭矩不同分为dq381和dq500都是很不错的变速箱。轿车湿式7速双离合多用dq381,suv四驱顶配一般用dq500
中国车主对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可谓是又爱又恨,曾经大众双离合变速器成为了中国车主心中抹不去的阴影,一提起双离合变速器,可谓是闻风丧胆。当周边有朋友打算选购大众双离合变速器的时候,总会被百般阻挠,“双离合变速器经常性过热,变速器经常性损坏,最让人糟心的是,双离合变速器修不好”,如此症状,怎能购买?这就是10年之前,大众双离合变速器留给中国消费者最为深刻的印象,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可靠性不好的名声由此而来。
但是至今为止,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已经发展了近20年,大众在这期间,一直在致力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改善,并且始终没有停止,大众双离合变速器也有明显突破,至今为止,中国车主好像是渐渐遗忘了大众双离合变速器给车主造成的创伤。
大众集团,每年在中国 汽车 市场完成的总销量都要高达400多万辆,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车辆都配置双离合变速器,并且双离合变速器占比也在逐年上升。基于大众集团对中国品牌的自信,现在大众几乎99%的车型,只要匹配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便配置双离合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的市场已经铺天盖地而来,这不可逆转。
大众对双离合变速器也是经过了潜心开发,反反复复进行各种测试,以满足中国这种拥堵的特殊道路情况,每年,我们在吐鲁番、黑河、格尔木、西藏等恶劣工况环境,都可以看到大众车辆的身影,大众车辆毫无疑问也在为自己的车辆认认真真的开发,尽可能清楚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对中国 汽车 市场的消极影响。
按照目前的变速器情况,大众双离合变速器,尤其是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其耐久性、稳定性都在显著提升,虽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至少满足中国车主驾驶工况都是没有问题的,像堵车情况,急加速超车情况等等。所以,现在大众集团,从高端奥迪品牌、到入门级斯柯达车辆,全部都用了双离合变速器。
大众对双离合变速器取了哪些革命性技术呢?
由于双离合变速器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便是低速区域频繁性一、二挡切换档位,比如堵车的时候,车辆经常性走走停停,但是现在大众 汽车 也非常聪明,7DCT变速器在车辆停车时,变速器会自动默认为2挡停车,这样车辆起步时,就不会发生低速频繁一、二挡换挡。
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离合器在摩擦时,非常容易产生高温现象,但是离合器冷却方式是空气冷却,散热效果很好,因此,选择耐磨损性好,散热快的材质则显得尤为关键。
不知道你认为大众双离合变速器究竟如何?欢迎留言评论!
除了手动挡变速箱,AT、CVT和双离合三种变速箱来说,双离合变速箱结构简单,可塑性最高。
AT颇为老矣,淘汰只是时间问题,何以见得?结构复杂经济性差,成本太高不符合企业之间竞争。CVT不用说了,垃圾到不能再垃圾了,都懒得评论了。双离合是由手动挡变速箱组合而成,结构简单合理,经济性极佳,操控性好,由于一些厂家的双离合变速箱存在软件编程需要进一步优化,所以低速常常有顿挫感。
AT还有CVT未来几年间都会处于下滑状况,直至被淘汰出局。AT出厂价格要比双离合高出一大截,随着双离合逐渐成熟,那有AT的生存空间。没有理由不使用经济性极佳,结构简单合理,操控性好的双离合变速箱。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大众的双离合变速箱在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平时市区行驶的多,建议选购湿式双离合车型,湿式双离合车型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要比干式双离合表现的好一点,如果平时走高速或者是国道比较多,选购干式双离合也没有太大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大众1.4T涡轮增压的车型,都是配备的干式双离合。1.8T以上的车型,都是用的湿式双离合。希望可以帮到您!
从原理到应用干式双离合都极不靠谱,大众把国人当不懂车的傻子,好在大众在国内经营多年,厂子多员工多、4S店多、靠维修吃饭的也多,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汉奸,上没上当可以先放一边,不是还有几亿没车的么?韭菜可以割完一波又一波。好了,说完这些从原理上通俗的讲讲干式双离合是个什么东西,就是在手动挡变速箱基础上加了自动踩离合和电脑逻辑拨挡的敞开式手动变速箱,它的换挡原理和AT、cvt的完全不同。这就问题来了1:敞开式风冷。象不象变速自行车露在外边的变速齿轮和链条,问题是自行车变速齿轮和链条不用承受那么大的扭力和那么高的速度而且还没有电传机构,明白了这些自己脑补下, 汽车 涉水齿轮箱进水后耐用性和安全性会是个什么样子。2:敞开式风冷干式双离合因为没有浸泡在油里,而且是电脑逻辑控制拨挡,理论上是会比平均用手动挡的换挡要快,但那也是比平均,比职业车手和老司机那还真不一定,也是个忽悠噱头!况且随着敞开式干式齿轮、离合器片更容易磨损,低速时相当半离合状态,低速挡换挡逻辑问题,敞开式、高温、两个离合不停的随动转换,齿轮在这种恶劣工况环境下工作,磨损加剧是必然的,齿轮间咬合间隙增大,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程序顿挫还有齿轮磨损顿挫,等等这些,干式双离合不仅仅是耐用性极差不靠谱,简直就是扯淡!
我自己是大众车主,开过很多款双离合车型了,在很多回答都提到过类似的问题。
双离合的话题一直争议不断,有人爱它有人恨它。你可以说双离合总体不如AT好开、平顺、耐用,你也可以说你不喜欢双离合,所以坚决不买大众。但是你如果专门骂大众系的双离合而不骂别的双离合,就有问题了。就好比你可以说中国不如美国发达,但你不能说北上广深都全方位不如美国。
DCT、AT、CVT都是有好有坏,因车而异。作为一个试驾过不下10款大众/奥迪双离合车型的大众6DSG车主兼丰田6AT车主,我敢说,随着大众双离合的装车量不断增加,换挡逻辑也是越来越完善了。如果纵向对比,可以说是一批比一批好。16年以后的各品牌双离合车型中,就数大众系的调校水平最高,高度兼顾了性能、效率、换挡速度和平顺性,驾驶性已经和中上游水准的AT媲美。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改善非常明显。
1.在中低档位且温柔驾驶时,DSG会牺牲一定换挡速度换取平顺性。尤其1升2、2升3的过程,可以感觉到换挡动作小心翼翼的,对于快和顺的权衡比较合理。
2.起步工况,只要不是大油门,车子动起来后很快就升到2档,只要车速不低于5km/h,就不再回到1档。即使到5km/h以下降回1档也是压着离合器进行的,车主感受不到。这样就避免了1-2挡频繁切换,大大提升了起步阶段的平顺性和动力连贯性。缺点就是起步动力比较弱,因为5-12km/h速度区间内,2档处于半联动状态,发动机的动力无法全部传递到车轮上。
3.再说双离合初期“升挡王,降档亡”的说法,也不再适用于近几年的DSG新车了。38说得没错,双离合只有在内部齿销副预位正确(猜对你下一个要选的档位)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又快又平顺的换挡。以前的DSG,在中国积累的驾驶环境不够丰富,标定思路过于单纯而且比较粗放,比如你在4档平稳加速,ECU总是傻乎乎猜你过一会儿要升挡,所以在奇数档传动轴上给你预先挂好5档,结果你需要急加速超车,应该降回3档,变速箱发现自己猜错了,就得仓促地解耦5档齿销副重新啮合3档,所以就容易造成升挡利索得一B,降档却又慢又顿挫的现象。然而随着标定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现在的DSG越来越聪明,标定逻辑越来越细腻,会综合你所有的行车数据细节来判断你下一步需要哪个档位,猜错的几率已经很小了。就拿朗逸来说,匀速或准匀速状态突然给一脚大油门(前提是踩得足够深),即便是降到同轴档位也很快,平顺性也不输同级别主流A级车。
以我的蔚揽和7代凯美瑞来说,只有0-5km/h这一种工况是凯美瑞6AT绝对平顺而蔚揽6DSG必然出现可感知到的轻微抖动,其他工况,两个车的平顺性其实半斤八两,蔚揽是D挡松油门3降2后再给油时离合器仓促结合导致必然性顿挫,程度和油门深度正相关;凯美瑞是D挡4升5存在明显的动力中断,也造成了必然性顿挫,程度和发动机温度负相关(车越凉越顿挫),应该是行星齿轮组的动力分配方式4-5挡与其他档位不同的缘故。
至于后期可靠性,我自己的车才3年5万公里,没有说服力。目前能看到的就是好基友13年买的速腾1.4T,就是扭力梁断轴那批,主要在市区开,目前7年了变速箱没出过故障和行驶品质衰退问题。老婆闺蜜15年买的朗逸1.4T,年头虽不长,但已经跑了10万多公里,市区高速各半,目前变速箱也没没毛病。坦白说,我身边的案例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我想说的是,越是长车龄的车,个人驾驶习惯对于使用寿命的影响越大,而且同款车之间的可靠性差异也会因为车主驾驶习惯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逐渐拉大。所以长期可靠性方面,我从不敢给任何车打包票,即使是号称能传给下一代的丰田。
大众双离合得分干式、湿式,湿式双离合不存在过热问题、所以它先天就是完美的结构,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湿式双离合一直很靠谱,而存在隐患的则是干式双离合,存在频繁一二挡升降,过热之类的问题,不过经过多年的升级、现在的干式双离合还算过得去!
现在的干式DSG、寿命有保证,不像当年那么脆弱,但也得分角度;如果较真、与At变速箱比极限寿命,那么肯定是干式DSG先完,但这个范围就大了,可能用到您换车、还没到这个极限呢;所以现在的DSG应付个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大众干式DSG、每年的装机量在三百万台左右(大众每年千万销量,60%在咱们国内市场),这么庞大的基数,如果还像过去那般脆弱、会很麻烦的,那可真是修理厂都不够用的景象,但实际上、并没那样!
干式双离合为什么容易过热?
实际上双离合、与咱们手动变速器的硬件结构有相似之处,那么为什么手动挡、频繁的一二挡切换不会过热,而双离合变速器却容易过热呢?实际上手动变速器、频繁进行一二挡切换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热,只不过手动变速器没有那么多的 电子控件 ,所以即便过热了也造不成太大的损失,而双离合就不行了、它毕竟有电子元件,一旦高温就失灵了、比如当年的死亡闪烁!
原理很简单,就是一二挡齿轮比差异太大,如上图(某六速变速器齿轮比),一挡4.31、而二挡的齿轮比为2.33,它们的落差、已经接近小一倍;所以当一升二、二降一时,同步器依靠摩擦同步的转速比较高,所以摩擦产生的热量就比较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一挡、两千转升挡,由于二挡齿比、比一挡齿轮比小了快一倍,所以升挡后、转速会瞬间跌落至一千转左右,这样的转速差太大!
而其它的挡位、虽然同步时也存在转速差,但由于没有一二挡那么大的齿比落差,所以存在的转速差比较小,所以干式双离合、最怕的就是频繁进行一二挡切换!而频繁用到一二挡又恰恰是咱们跑市内的工况,所以过去很多年间干式双离合过热的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其实解决的办法也很容易,在市区、较为拥堵的环境下行车时,切换至手动模式、把挡位限制在一挡、或二挡即可,避免它们的频繁切换、就能避免过热!
而大众的升级、则在于系统上,在换挡逻辑上进行调整,比如即便是自动模式下、低速行驶时,系统也会把挡位限制在二挡上,这样一来其实也规避了频繁一二挡间切换的问题,也就能避免过热;实际上这种举措和上文中切换手动模式道理一样,只不过一种是人工、而另一种是系统控制;说到底干式双离合都没有At那么皮实,与其说它脆、不如说它真不适合咱们国内的路况,过去的干式DSG是脆弱、但天天跑高速,它跑几十万公里都没事,因为高速公路避开了一二挡的频繁使用,而恰恰咱们的路况越发拥堵,所以过去造成了很多问题、不过现在的干式双离合就算能用住了!
使用中并没有发现有网上说的毛病,还是要亲自去试驾,网络上的黑子水军太多,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自己驾驶感受最重要。
普天之下也就大众的双离合相对靠谱点
年轻人的第一部BBA,奥迪Q3轿跑,宝马X2,奔驰GLA怎么选?
上个星期,奥迪Q3轿跑正式上市。抛开象征性作用的顶配车型,其余版本的指导价从28.73万元-33.63万元,无疑,这次奥迪Q3轿跑的价格是紧贴着宝马X2(指导价26.68万元-32.98万元)而来。如果再把预期之内的终端优惠算进去,20多万的价格能够买到这样的豪华品牌个性SUV,对年轻人来讲吸引力还挺大的。
既然都提到了宝马和奥迪,不带上奔驰肯定说不过去,全新换代的奔驰GLA国产上市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BBA三家的入门个性化SUV该如何选呢?老规矩,还是从三个方面来对比看看。
买个性化SUV,图的就是一个喜欢。硬要给它们的造型设计分个高低,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所以我们来看看三款车的造型特点,这样方便大家对三款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奥迪Q3轿跑,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是普通版Q3削掉一部分车顶。Q3轿跑的车顶线条非常流畅,和车尾的衔接也非常自然。这次上市的配置其中有一个叫做“45TFSI quattro 定制尊享版”的车型,它使用了哑光水泥灰的车漆,视觉效果特别棒。
继续看Q3轿跑的内饰,其实我挺喜欢这一代Q3的内饰设计,整体风格简洁明了。新一代触控的MMI系统放在中间,下面的空调面板是旋钮加按键的组合,用起来非常方便。硬要挑点刺,有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不太喜欢它的机械档把。其实这也和大家的心理预期有关,奥迪的科技感已经是深入人心了,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大家就会觉得这个机械档把看起来有点碍事。
第二款车是宝马X2,它的设计风格有借鉴一些宝马经典车型的元素,不过这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没什么用,充其量增加了一些谈资而已。宝马X2是一部Crossover,它没有SUV那么魁梧,反而更接近掀背车的风格。另外宝马X2的侧窗面积比较小,这也是运动化车型的常用设计。
内饰的部分,F世代宝马的内饰设计摆在这里,虽然是没什么新鲜感,不过我个人倒是挺喜欢这一代的M运动方向盘,环身的粗细更适中,样式也更漂亮。国产之后的宝马X2提供了三套内饰配色,全黑,黑棕以及黑红。推荐全黑或者黑棕配色,基本上这两种配色覆盖了主销的配置版本。
全新的奔驰GLA,国内还没有上市,所以只能借着官图来说说看。应该说这是一次我们预料之中的换代,不失望,但也不惊喜。新车的大体轮廓和上一代车型相差不大,当然细节设计肯定是最新的手法。全新GLA在轴距增长的同时缩短了车身,所以它前后悬的长度相比上一代车型有所减小。
全新GLA的内饰是三台车中最吸引眼球的。奔驰的这套双联屏,豪华感和科技感它全都有了,而且这样的屏幕设计,配合车内的氛围灯,在夜晚是相当的养眼。很多人都是看到奔驰的内饰就走不动道了,这肯定是全新GLA身上一个很大的卖点。
买个性SUV的消费者,通常后排的使用频率都不高,所以今天我们把对比的重点放在尾箱实用性方面。一张表格看看三款车的后备厢空间,总体来看奔驰GLA在这项对比中略有优势。
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机动车驾驶员对后视镜的使用习惯特别差,导致了我们在马路上经常能看到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驾驶行为。其实正确的驾驶习惯对车内后视镜的需求特别高,因为它能让我们观察到后方车辆的行驶状态和道路信息,便于驾驶操作。像奥迪Q3轿跑这样的溜背SUV由于尾窗玻璃的角度更加倾斜,后窗视野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流媒体后视镜,但是Q3轿跑全系都没有这项功能,只能在用车过程中稍加留意了。
去年我在新疆开过一整天的奥迪Q3,从吐鲁番到库尔勒,40TFSI的2.0T低功率车型,动力表现算得上轻快活泼。转向手感轻盈,指向却非常精准,底盘表现中性,是大多数人喜欢的风格。来到这次上市的Q3轿跑,从配置表上能看出一些端倪,新车削减了1.4T车型的配置数量,反而追加了更多2.0T高功率四驱版的车型,从大家的试驾反馈来看,Q3轿跑的底盘调校比普通版Q3更为硬朗,再加之2.0T高功率四驱极快的加速能力,它应该能让驾驶者获得比普通版车型更多的操控乐趣。
去年国产宝马X2上市,赛道体验和城市试驾我都参加了。试驾的车型都是高配的四驱版本,192马力的2.0T发动机配合四驱系统和8AT变速箱,动力表现恰到好处。宝马X2是一款追求运动和操控的车型,过弯时候的侧倾很小,给人比较强的驾驶信心,四驱系统也会在这时出手相助,驶过弯心便可以大胆给油,车身姿态保持得非常稳定。来到城市当中,硬朗的底盘风格和细腻的转向手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了这样的底子,即便是两驱版本的X2,它的驾驶乐趣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全新奔驰GLA,机械部分我们大可参考已经上市的GLB,1.3T的高低功率发动机,溢价肯定是存在的,不过喜欢奔驰的那些消费者对于驾驶其实没有太大的追求,基本过得去就行了。上一代GLA的双离合变速箱有些丢分,希望新一代车型可以好好优化一下。
互为竞争对手,三款车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异。
奥迪Q3轿跑,颜值很高科技感很强,它可能没有太多的驾驶参与感,但是特别快。快,也是一种驾驶乐趣。
宝马X2,它不是最新一代的产品,不过整体的驾驶质感,设计水平,包括终端优惠,都让人难以拒绝。
奔驰GLA,可能还是更吸引那些女性消费者,这套内饰摆在这里,杀伤力真的很大,甚至愿意多掏钱为它买单,这就是品牌和设计的力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勇闯大海道——日产全新一代奇骏
我曾不止一次看到有经过小改的日产奇骏“混迹”在一众越野车中,跟随那些硬桥大哥一起出现在路况恶劣的穿越路线上。或许,这正是东风日产将此次全新一代奇骏的试驾地点选在“大海道”的原因之一。
“大海道”,这条在古代特指由敦煌至哈密、再到吐鲁番的最近道路,如今已成为众多越野自驾爱好者心中的一处胜地——驰骋于干旱、炎热的无人戈壁,领略“风蚀城堡”般的雄壮雅丹地貌,择机体验一把驱车征服复杂路况的成就感,艰苦的外部环境与兴奋的内心世界紧密交织……毋容置疑,参与者将由此获得一份难忘的经历。
至于我此次浅探“大海道”的座驾——日产奇骏——应该不止我一个人对这一系列产品有着如此印象吧:这是一部外形硬朗,同时越野能力也会比同级竞争对手略高一筹的家用SUV。眼下,这个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形象的紧凑型SUV终于迎来自己的最新换代。
透过方向盘,数字仪表盘上显示的车外温度已经蹿升到了49℃。对于靠近哈密的“大海道”路段来说,这只是一年里的常规气温而已。我试着推开车门从驾驶座上下来,恰巧碰上一阵裹着砂砾的大风刮过。这感觉俨然就是有人从土堆里挖出了一把大功率吹风机,然后开足热风怼着我的脑袋玩命猛吹。着实够刺激。
作为日产在全新CMF-CD平台上制造的首款SUV,全新一代奇骏正在这片手机搜不到信号的无人区里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它不能出现任何机械方面的问题(当然,我丝毫不担心这一点,任何一台现代汽车的设计、制造水准都应足以应对这样的气候)。更重要的是,作为即将上市的新品,全新一代奇骏此刻的表现将直接决定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
不幸的是我确实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当我在炙热的戈壁滩上将车停稳,空调在怠速状态下的制冷效果就会大大折扣。系统硬件问题吗?应该不是,因为只要把发动机转速踩到稍高的2000r/min以上,出风口窜出的呼呼冷风依旧足以让车里的4个人抱着胳膊搓来搓去。而且,在气温36℃的哈密市区,空调系统的表现始终让人无可挑剔。症结或许出在软件设置上——只需工程师稍做改动,这部家用SUV就能以近乎满分的姿态完成此次戈壁穿越任务。
话说回来,日产对奇骏的这次换代绝对倾注了相当大的心血。和现款产品相比,新一代奇骏几乎所有的总成——底盘、网络架构、动力及传动系统——都是全新的。当众多品牌把研发精力都逐渐偏向电动产品时,这部燃油SUV依然获得了品牌高层的足够重视。
新车的外观依然硬朗有型且充满力量感,分体式头灯则奉献了足够的设计新意。而不论全新一代奇骏的外形风格是否投各位所好,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同级SUV中这是现今唯一拥有半铝制车体的产品——车门、翼子板、发动机盖都是铝合金材质——这使车身减轻了35%的重量。新车的车身扭转刚度比现款产品提升了34%,这得益于高强度钢材用量的增加。其中,用在关键受力部位的超高强度热成型钢板占了8.23%的比重。
在一些“”部位,新车的提升也可谓巨大。比如,全框式前副车架与车体的连接方式由现款的4点柔性连接变为6点刚性连接,这令横向刚性直接增加了33%。麦弗逊式前悬的下三角臂用锻造铝合金制品,它与前副车架的后连接点还使用了低频滤振能力更好的液压衬套。后悬的升级方式也大致如此——3连杆升级为4连杆、用锻造铝材质上摆臂、利用液压衬套连接后副车架与车身。
即便在同级产品中横向比较,全新一代奇骏的这幅身子骨也属下本十足。伴随出色的底盘调校与装配质量,这部新车在戈壁区漫长的颠簸路面上展现了优秀的行驶品质。在几十公里长的搓板路上快速前进,它的车身和内饰没有出现任何异响,底盘的滤振效果好似用餐刀在烤得焦糊的面包片上涂了一层平整的奶油。神奇的是,在进、出戈壁的高速公路上飞奔,它的车身姿态同样稳定。这充分说明新车选用的双活塞FRD阀系减振器确实派上了用场——以不同阻尼力度应对不同频率的路面颠簸,这部新车兼顾了行驶稳定性和出色的舒适性。
与恶劣行驶环境形成反差的还有极其轻松的驾驶感受。这一方面来自能充分缓解疲惫的座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全新升级的转向系统。新车的方向盘在几乎任何类型的路面上都有恰到好处的回馈力度和指向性,即便在异常颠簸的搓板路上快速转弯,你也无需和方向盘作任何斗争,车辆始终会乖巧听话的依着你的意愿前进。
是时候说说新车在低速越野路段时的表现了,我始终认为购买奇骏的客户比购买RAV4、CR-V等竞品的人会更关注这一点。全新一代奇骏的最小离地间隙是212mm,而且悬挂系统还有着充足的拉伸行程。在通过一些落差看似很大的交叉轴路段时,它的车轮依然能始终够到地面。而即便对角车轮悬空,电子限滑系统对空转车轮的制动也相当迅速。我还试了在爬坡时应对交叉轴路况的情形——没问题,只需稳住油门,全新一代奇骏就能平稳通过。实际上,日产为这部新车配备的是第二代4×4-i智能全模式四驱系统,具有越野、雪地、自动、经济和运动5种模式。在不同模式之间,变速箱逻辑、油门响应、电子差速锁、中央差速器、牵引力控制等多个系统都有不同的针对性调校。额外的越野功能还包括陡坡缓降系统。
全新的动力系统是一台VC-Turbo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对,1.5L、3缸。实际表现证明,这是一部在动力、油耗以及运转平顺性上都让人无须有任何疑虑的发动机。1.5L排量提供150kW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更是达到300Nm,用在全新一代奇骏的前驱车型上,综合油耗参考值为5.8L/100km。日产的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关键在于一组略复杂的连杆机构,这不仅能改变活塞在气缸内的行程,让压缩比在8.1至14.1之间变化,还让活塞连杆具备比传统发动机更小的横向摆动幅度。我的意思是,这套设计巧妙的结构天生就具有低震动的特点(连杆运动轨迹的摆动幅度减小,直接减少了44%的侧向力),辅以额外抑振措施后,根本不会有任何表象会让人在开车时想到气缸数量的问题。
CVT变速器也是全新的。它将传动比范围从7.1拓展到了8.2,扭矩承受极限为330Nm。新的双油泵系统包含一个低能耗的机械小油泵和一个大功率的电子泵。正常行车或高速巡航时,只有低能耗的机械小油泵投入工作,变速器会缓慢改变传动比保证舒适性;需要迅速超车时,大功率电子泵才会一同运转,让变速锥轮快速移动以实现传动比的快速变化。这套动力、传动系统的组合,让全新一代奇骏拥有了充足的动力和舒适的驾驶体验,车辆的燃油经济性也因此受益匪浅。只是——实话实说——油门初段有点过于灵敏,在长时间低速越野驾驶时会感觉有点累;CVT变速器的特性在自动模式下也无法保证油门操作与车速长期处于正比,所以用手动换挡模式选择一个固定的速比会有助于在越野路面上提升操控感受。
是啊,一部有着智能四驱系统,同时选用了CVT变速器的SUV。全新一代奇骏在通过性上的优势在于当你想出城小野一把时,具有比许多同级产品更好的适应恶劣路况的能力。但这终归还是一部着眼于城市使用的家用SUV,高强度的越野驾驶可并不是它的设计初衷。这次择路“大海道”的短途穿越只是对这部新车机械性能的一次深度展现,我相信如下部分才是帮助全新一代奇骏斩获销量订单的更重要部分。
在4681mm车身长度和2706mm轴距创造的宽敞车内空间里,这台SUV有着兼具豪华感和科技感的座舱设计。12.3寸的数字仪表盘和10.8寸的HUD用清晰的界面显示了丰富的行车信息。尺寸同样达到12.3寸的中央触控屏用超窄边框设计,不仅显示效果细腻,还具备顺滑、灵敏的操作体验。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很丰富。尤其是电子换挡系统的使用,让前排中央通道下方腾出了一处容积超大的镂空区域,用来放平板电脑或者女士开始时替换的鞋子都非常合适。一个必须经过实际体验才有切身感受的贴心设计在于便捷的后排出入——后门的开启角度是和车身几近垂直的85°,而且后排门洞的开口十分宽大,这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乘客以及需要将宝宝抱上抱下儿童座椅的妈妈们来说真是太友好了。
</p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轿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