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国际油价的国家是_控制国际油价的国家
1.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2.沙特原油价格上涨,受油价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3.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4.俄罗斯被限制,导致美国油价上涨,为何我国油价也跟着暴涨?
5.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国际能源背景
6.美国人对于战争是怎么看的?
7.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8.伊拉克战争对欧元的影响
国际原油价格主要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产量、消费需求量、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世界石油储备量这些市场因素,又包括战争、意外事件等非市场性因素。由于非市场因素的随机性太大,本节打算从市场因素出发,建立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和分析这些市场因素在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3.1.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产量、价格政策
为反击国际大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统一和协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政策,1960年9月在伊拉克政府的邀请下,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伊朗和伊拉克与会代表在巴格达聚会,会议决定成立一个永久性的组织,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最初成立时只有上述5个成员国,后来又加入了6个,欧佩克现有11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亚、尼加拉瓜、卡塔尔、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
目前,OPEC已探明储量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图4.12为OPEC在1960~2002年期间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份额变化。OPEC市场份额的高峰出现在1973年,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5%。此后由于石油危机引起的高油价导致世界经济萧条,石油消费量锐减,以及替代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能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墨西哥、英国北海油田、北阿拉斯加等许多大油田的相继发现,加上其他非OPEC国家受高油价诱使增加产量等原因的综合影响,OPEC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跌到最低时只有30%左右,但1986年后的低油价刺激了世界石油消费的增长,抑制了对高成本油田的投资和石油勘探投资,加上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使得对OPEC的石油需求量增大,世界新增石油需求主要由欧佩克来满足,OPEC的石油市场份额开始缓慢上升。近年来由于非OPEC,特别是俄罗斯等国不断增产,OPEC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但基本上稳定在40%左右。虽然目前只有40%左右的产量份额,但由于OPEC还留有约600万桶/日(或3亿/t年)的机动生产能力,这是其他石油生产国所无能为力的。世界上有50多个非OPEC产油国,他们以不足1/4的已探明储量,生产着占世界60%的年产量。因此,这些非OPEC石油生产大国,如俄罗斯等,基本上都已开足马力在生产。
凭借巨大的剩余生产能力,OPEC可以在国际原油价格超过市场承受能力、对主要石油进口国的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增加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此阻止油价的上涨并进一步降低油价;反之,当油价过低对石油出口国收入和经济生产产生不利影响时减少产量,缓解供过于求的局面,阻止油价的继续下滑,促使油价进一步回升。OPEC根据市场状况,通过剩余生产能力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给进行调节,力争将世界石油价格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从目前阶段看,虽然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限制和制约了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和控制能力,但它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有时甚至能够操纵国际油价的涨落。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60%,但各国均按自己的行为方式生产,没有统一的组织和行动,所以单一非O PEC国家的产量通常无法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图4.12 OPEC石油产量份额
(据h tp://www.eia.doe.gov/emeu/aer/pdf/pages/sec11_10.pdf)
此外,由于OPEC有大量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许多长期预测都表明将来世界对OPEC资源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从长期来看OPEC的石油份额有增大的趋势。因此,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不仅不会降低,还可能会进一步增大。所以如果OPEC能够协调好各国的利益,做到行动一致,将油价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应当是一件较有把握的事情。
OPEC原油价格指的是沙特阿拉伯轻油(Arab Light)、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混合油(Sahara Blend)、印度尼西亚米纳斯(Mlnas)、尼日利亚邦尼轻油(Bonny Light)、阿联酋迪拜油(Dubai)、委内瑞拉蒂朱纳轻油(TiaJuana Light)、墨西哥依斯莫斯轻油(Isthmus),7种原油市场监督价格的平均价格,O PEC利用这个价格监督国际石油市场的原油价格。OPEC从1999年9月以后开始研究价格带机制,并从2000年3月起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机制。所谓价格带机制就是事先设定一个价格幅度,如果实际价格超过或低于这个幅度一定时间,就通过调整产量使价格回到设定的幅度内。欧佩克进行的尝试和各国货币当局为回避外汇大幅度变动而介入外汇市场的做法相似。
2000年10月开始,0PEC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使油价在2001年9月之前都维持在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中。但到2001年9月美国爆发“9.11”事件,虽使油价一度上涨,但随后因国际石油市场担心美国经济将受重挫,带来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加上产油国为了维持国际稳定而暂停启用石油产量调整机制,未在需求降低时进行减产,使油价在2001年10月跌至低于每桶20美元,甚至到2001年11月接近16美元/桶。截止到2001年12月底,因为冬季需求增加,且OPEC和非OPEC产油国也确定进行减产,油价才重新回到价格机制带中。2002年底和2003年初由于美伊战争和国际投机力量的双重影响,国际油价一度冲高到33美元/桶。但战争开始后油价迅速回落,此后的半年左右时间里油价基本上控制在OPEC的价格机制带中。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安全形势日趋紧张,重建问题又困难重重,人们担心中东地区动荡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从而导致石油供应紧张,加上世界经济的复苏和O PEC 在2003年9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2003年油价不断振荡上行,2004年4月以后更是一路上涨,完全脱离了OPEC设定的价格机制带。图4.13为2001~2004年11月OPEC一揽子油价走势。应该说在平稳时期OPEC的产量政策效果还是比较有效的。
图4.13 OPEC一揽子价格走势
(据EIA/OPEC通讯社)
4.3.1.2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原油产量作为供给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原油产量由OPEC和非OPEC原油产量两大块构成,OPEC和非OPEC的产量波动引起世界原油总产量的波动,进而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图4.14和图4.15 分别反映了1960~2002年期间OPEC、非OPEC和世界总的原油产量变化趋势和波动状况。
图4.14 原油产量波动
图4.15 石油产量波动
可以看出,自1960年以来的30多年里,除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苏联的解体,非OPEC国家原油产量出现微弱的下降外,其余时间里非OPEC原油产量基本上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世界原油产量的波动主要来自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表4.2,表4.3)。OPEC组织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原油产量稳步上升,波动较小,但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产量波动较大。其中20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两次大的石油危机,OPEC原油产量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80年代初期O PEC原油产量大幅下降,从而导致世界原油产量发生相似的波动。
表4.2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性统计量
表4.3 欧佩克、非欧佩克和世界原油产量波动之间的相关系数
从图4.16明显地看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世界原油产量的剧烈波动与OPEC原油产量的波动几乎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OPEC原油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41,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是显著的;而非OPEC产量变化与世界原油产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只有0.27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不显著。由于OPEC和非OPEC共同提供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所以两者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负(-0.062)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由于世界所需的原油产量是随着供需、经济发展等情况而不断变化的,所以两者的这种反向关系很微弱,是不显著的。因此,OPEC原油产量波动是造成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一个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原因。
既然OPEC原油产量变动是世界原油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OPEC产量变动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和波动起了一定的作用。图4.16反映了1970~1998年期间OPEC原油产量与世界原油价格的变化趋势。
图4.16 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
在OPEC原油产量波动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也从1970年初的每桶3~4美元上涨到每桶30多美元。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原油产量稳步上升,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中东石油禁运打乱了石油产量的稳定走势,造成恐慌,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上涨。但随后OPEC组织进一步减产,原油价格仍然下滑,显然这就不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而主要是由于前一阶段高昂的原油价格造成世界经济的萧条导致需求减少所造成的。所以OPEC原油产量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不呈完全反向变动关系,这也可以简单地说明O PEC组织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或左右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
4.3.1.3 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与世界石油需求
一般来说,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时,由于各行各业扩大生产,需求的能源量相应增加,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人或更长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强度,从而增加了居民的收入,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可能导致居民对生活能源使用的增多;相反,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各行业相对缩小生产规模,导致作为原材料的石油需求量减少,由于各部门生产规模缩小,或减少了雇佣劳动力或缩短了工作时间或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得居民收入也随之减少,这又进一步减少了居民对生活能源的使用。所以,能源消费量与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一些文献从实证角度也证实了这种关系的存在性。
4.3.1.4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石油储备在将各种市场波动传送到油价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石油战略储备和商业库存在国际石油市场这个大系统中处于调节总供需量的地位。其数量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石油市场进出口量的变化(抛出库存可使进口量减少,购进库存则使进口量增加)。库存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调节进出口量的“水库”。库存(物流)变化(即库存油在市场上的流量大小与方向)主要受供求差额、库存目标量、经营决策等信息流的制约与调节。它是一个累积性数量,与油价走势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图4.17)。
图4.17 OECD石油储备与国际原油价格
(1)20世纪80到90年代,油价基本处于经库存调节后的相对平稳的收敛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10多年里,除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的海湾危机中有很短的一段时期出现了每桶原油价格超过30美元的情况外,油价一般都在每桶15~25美元的较小范围内波动。鉴于石油是中短期需求价格弹性极低的商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90年代末的近20年的时间里,国际石油市场是处于OPEC组织和西方石油大公司都无法完全控制局面的条件之下,石油价格应该有相当大的波动空间。而这种大波动没有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与主要石油进口国的巨大石油库存储备的存在和合理使用有相当大的关系。
(2)1997年起的油价动荡与同期储备量较大的变化有关
从1997年初开始,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石油需求锐减,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库存储备总量在460Mt到480Mt之间窄幅波动的局面。1998年1月一举突破500Mt大关后继续扶摇直上,1998年8月份达到526Mt的高峰。库存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反映了当时国际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严重情况。虽然库存的迅速增加有助于大量吸收过剩的石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油价格暴跌的压力,但是油价的急落还是几乎同步而来。到1999年2月,油价跌破了每桶10美元的心理线。这说明在1997年以后制约世界石油市场的大环境条件方面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
(3)如果没有库存调节,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
有研究表明,即使原来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也会由于经济增长的变化、节能、替代能源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消费行为发生变化,也可能破坏原有的平衡,使油价波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产、消双方调节不能合拍,使得油价有暴涨的趋势,甚至很长时间内不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且油价波动幅度明显增大,而没有像在可调节库存的条件下出现的油价波动渐趋平缓收敛的迹象。
因此,无论是在过去的相对稳定时期,还是在剧烈变动时期,库存的存在都有助于抑制或缓解油价的过激变化。
因此从长期来看,OPEC原油产量、世界经济活动水平(GDP)和OECD石油储备量是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
沙特原油价格上涨,受油价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国家?
沙特原油价格上涨,受油价最影响的国家肯定是沙特他们自己的国家。因为他们控制着原油的价格,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减少沙特原油的产量,所以他们就可以严格控制油价的上涨幅度。但是他们这样的结果也会影响到其他的很多国家。当然他们这样的做法。只是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他们这样的情况只会让油价的价格上下浮动。毕竟他们国家才是油价。影响最大的国家。
这样的事情只对于沙特来说比较有利,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只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说这样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影响最大,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这样的情况对于他们来说肯定是沙特自导自演的一场结果。
他们这样的做法无非就是让别的国家从中受到他们的牵制,然后他们不惜以数十架无人机来轰炸自己的油田,然后趁机抬高自己原油的价格,然后再来控制其他的国家。他们这样从其中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让自己从其中更大的经济力量。
然而他们自己其实也失去了很多他们。本来很多的产量,然后但是因为自己的这样的行为,然后是减少了50%的产量。所以他们就只能抬高原油的价格,然后再来控制市场的经济。然而我们国家就很受油价的影响,然后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通运输也是很大的不便捷。所以说我们国家是受油价影响的国家
俄罗斯经贸概况及油气安全战略
一、俄罗斯的经济贸易概况
俄罗斯联邦亦称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2年12月1日,人口1.453亿,居世界第7位(俄罗斯国家概况,转自外交部网站,2003,8,14)。苏联解体后俄全盘接受美等西方国家推荐的经改药方,采取“休克疗法”,推行以大规模私有化和全面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经济改革,经济连年下滑。1999年受卢布贬值和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普里马科夫政府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经济呈现好转势头。2000年普京继续推行稳健的社会经济政策,利用国际油价一度上涨的有利形势,大力拓展国外能源市场,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经济指标大幅上扬。2001年俄政府进一步深化社会和经济自由化改革,经济增幅小于2000年,但恢复性增长的势头继续得到保持,且增长质量有所提高。2002年俄政局进一步稳定,发展经济成为当局的中心任务和朝野共识,在这一有利环境下,政府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投资和经营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同时借国际油价上涨之机,获取大量石油美元。但俄经济增长受国际能源市场行情影响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02年俄罗斯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俄国家海关委员会,2003年)。2002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占俄外贸总额的36.6%,与独联体国家占17%,与亚太国家占16.4%,与东欧国家占12.9%(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年俄社会经济状况,2003年)。
二、俄罗斯的油气产储量和油气贸易概况
俄罗斯是原苏联解体后所独立的最大的国家,而其经济却一蹶不振,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也比较小,但俄罗斯是世界石油,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大国。据不同来源的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70亿~100亿吨,占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8%~13%。俄罗斯2000年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66.25亿吨(表8-1),其分布情况见图8-1。与1999年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相比没有变化。
表8-1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储量变化表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万亿立方米)
全球42%的天然气资源和34%的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其2000年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为48.1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的38%~45%。
在俄罗斯石油工业体系中共有13.35万口油井和6400口气井。俄罗斯石油行业已经受了多年的严重衰退,自1992年到2000年采油量大约减少了25%。俄罗斯石油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生产技术过程复杂、多专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业整体。在原油生产方面、俄罗斯有130家石油股份公司,其产量水平见表8-2。但是从2000年开始,俄罗斯停产油井在大幅度减少,投产新井大幅度增加。
图8-1 俄罗斯油气区分布图
(据李国玉,2001)
表8-2 1998年俄罗斯联邦石油开采企业生产状况
(据俄联邦国家统计委员会,1999)
俄2002年原油产量达到3.7963亿吨,比2001年增产3140万吨,约增长9%(孙永祥、刘倩如,俄罗斯燃料能源工业一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四期)。俄罗斯2000年石油产量为32300万吨,比1999年增加了8.94%。俄罗斯天然气2002年的开采量达到59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产137亿立方米,约增长2.4%,其2000年的天然气产量为5450亿立方米,比1999年减少了20.97%(表8-3)。
表8-3 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产量 (单位:石油为亿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据BP2001;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2002)
俄罗斯每年向本国市场供气超过3000亿立方米,通过管道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约1200亿立方米,占欧洲天然气市场需求的25.7%,此外,还向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国家出口天然气近800亿立方米。1998年俄罗斯共向国内外供应天然气为5900亿立方米,其中59%供应俄罗斯联邦,25%流向欧洲市场,16%供应独联体和波罗的海各国。俄罗斯1998年的天然气贸易量为1194亿立方米,而1999年的贸易量为1255亿立方米,增加了5.1%。1999年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天然气增加5.1%,达1255亿立方米。输往中欧的气量减少5.2%,减到393亿立方米,向西欧国家(包括土耳其)出口862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10.7%)。亚(马尔)-欧(洲)输气管道波兰段的完工以及德国段的扩容增大了向德国的出口能力,目前德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能力达到191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14.4%。随着新的天然气进口合同生效,土耳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上升30.3%,达88亿立方米。希腊也大幅度增加了从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达15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油气出口大国。每年通过管道出口天然气1303亿立方米,出口石油1亿多吨。它的大量石油运往意大利、爱尔兰、德国、英国、瑞士和匈牙利。此外,还向希腊、奥地利、波兰、西班牙、加拿大、丹麦、美国、土耳其、芬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以及古巴、马耳他和塞浦路斯等国出口石油。欧洲占俄罗斯石油出口量的95%,其中,中欧占46%,南欧占26%,东欧占21%,北欧占2%。2002年,俄罗斯原油出口量达1.845亿吨,比上年增长13.8%;汽油出口量达到5800万吨,增长14.3%;重油出口量达到2580万吨,增长38.7%;天然气出口量达到1864亿立方米,增长3%(孙永祥等,2003)。
至2000年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输送管道总长21.3万公里,2002年输油气总量20997亿吨公里(俄国家统计委,2002)。
目前,俄罗斯正在就俄罗斯的石油向亚太市场出口而努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俄就签署了俄罗斯向中国提供石油并共同出资修建输油管道的备忘录,但关于俄罗斯是把石油输往中国(安加尔斯克—大庆),还是输往太平洋沿岸(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见图8-2)合算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很久,俄政府一直在两个方案中举棋不定。这主要是日本政府从中想获得一些油气利益。为了与中国竞争,日本官员也用各种方法向俄罗斯频频示意:日本准备将俄罗斯作为其固定的石油进口国,改变过度依赖波斯湾国家石油供应的现状。目前,波斯湾是日本石油的第一大进口地,占其进口总量的82%,但是今后日本承诺每年从俄进口近5000万吨石油,这相当于其年进口量的四分之一。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访问莫斯科时,曾表示日方愿参与安加尔斯克—纳霍德卡这条长3765公里,耗资38亿至56亿美元的石油管道建设,并许诺在以后的几年中向俄罗斯石油工业投资80亿~100亿美元。
图8-2 东北亚石油管线方案示意图
(据新浪网,2003)
三、俄罗斯的油气消费
1.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和油气消费
自从原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经济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这样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消费也进入低迷状态(表8-4和表8-5)。
表8-4 俄罗斯的人均GNP及其经济增长 (单位:美元/人)
(据《能源政策研究》,2000.4)
表8-5 俄罗斯的石油及天然气消费(单位:石油为百万吨;天然气为亿立方米)
俄罗斯近几年每年的天然气消费量为3772亿立方米,石油消费量为1.23多亿吨。
2.俄罗斯的油气消费结构
俄罗斯的油气消费水平比较高,特别是天然气高达50%以上。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见表8-6。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见图8-3。
表8-6 1998~1999年俄罗斯一次能源消费及结构
(据中国矿情通报——能源矿产专辑.2001)
四、俄罗斯的油气安全战略
1.俄罗斯储备及其能源安全政策
俄罗斯是能源生产大国,其生产的油气不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有大量的出口。因此俄罗斯近几年不用担心其油气消费的供应安全问题,但是俄罗斯目前仍有许多的油气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图8-3 俄罗斯天然气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油气储运》,2000年第6期
俄罗斯油气安全问题是:
1)国内石油产量在从1990年到1999年的10年里从5亿吨逐步下降到了3亿吨。但是出口还不可能迅速地减少。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生产和地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是西西伯利亚和乌拉尔—伏尔加的油气产量在全俄罗斯的比重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采储量很高。从今后5—10年看,俄罗斯必须在它的油气区找到足够的资源,才能替补或保持全国油气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出口的需要。新的油气区主要是在季曼诺—伯朝拉地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里海地区和北部大陆架,但是前景都远不如老油气区,而且开发的成本相当高。
3)由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比例比较大,受石油价格波动和外部市场的影响之大直接威胁俄罗斯的外汇和经济基础。
4)目前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岛东欧管道运输仍然面临支付问题,而新的通道建设面临资金问题。亚太地区的需求量潜力巨大,为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资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但是本地区的市场开发还面临着巨大的问题,有待政府和工业界的密切配合和解决。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主要体现在《21世纪前20年的能源战略规划》,其总体思路是从全俄罗斯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出发,重新认识和确定能源战略和政策。在今后的20年里,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战略转移和强化开发是主要内容。
抓紧油气勘探开发。俄罗斯目前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据统计俄罗斯大体有65%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和85%的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位于西西伯利亚。但俄罗斯巨大的后备油气资源在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北部和大陆架。按目前的规划,东西伯利亚的产量比重可以提高到15%~20%。出于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比较成本优势,俄罗斯已经并将继续在中亚、伊拉克、利比亚、印度和南美一些国家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活动。其次俄罗斯在本世纪初还将建设第二条到欧洲的天然气管线、到亚太地区的油气管线和控制中亚油气出口的管线。
在保持石油供应基本稳定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天然气资源。俄罗斯天然气发展战略:
1)开发西西伯利亚天然气资源,特别是亚马尔半岛的天然气资源。
2)扩大天然气出口,巩固欧洲原有的天然气市场份额,开辟亚太地区天然气新市场。
3)进一步提高国内城乡、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气化水平,优先满足商业、民用和农业部门的天然气需求,扩大电站的天然气消费量。
4)进一步修复、利用现有的天然气管网,加速建设新的长输管线。
2.俄罗斯油气的储运
俄罗斯管道运输约占全国货运周转量的60%和占货运量的30%。俄罗斯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和成品油股份公司负责原油和成品油的运输业务。这两家公司是按照1992年7月1日俄联邦总统令决定组建的。
通过输油干线向国内消费者提供石油并向国外出口。俄罗斯的输油干线总长度超过4.8万公里。随着俄罗斯石油产量和输油管道运量(指相当于设计能力的一般)的下降,地区性输油管道系统的效率和作用随之削弱。输油干线老化形势更加严重。为保证管道的可靠性,必须经常检查管道线路部分和泵站的设备,发展管内诊断是提高这项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针。
从表8-7的数据不难看出,规模很大的俄罗斯输油业与西欧相比是落后的。除了自然气候条件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很长的距离决定的。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消费的燃料和动力占全国消费量的60%以上、而自产的一次能源只占46%。1994年俄罗斯运输1吨原油和成品油的平均运输距离为2133公里,而法国为300公里,英国为147公里,挪威110公里。
表8-7 俄罗斯及西欧国家的油气储运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俄罗斯统一供气网管道总长为14.88×104公里(不包括配气管道),其中设有5508座干线阶段阀,河流穿越2000多处,在管网中设有地下储气库22座,在气田、输气干线和地下储气库共设有压缩机站250座,输气干线按不同直径构成见表8-8。
表8-8 俄罗斯不同直径输气管道所占比重
(据欧洲北美运输统计年报纽约/日内瓦,1996)
3.俄罗斯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
俄罗斯联邦政府和燃料能源部提出,当前对外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采用外交手段使国家参与平等的国际能源合作,巩固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的地位,同时要在对外经济和地缘政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为此俄联邦的确定的能源地缘政治战略是:
1)把独联体国家放在其能源地缘政治的首要地位。俄很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发展合作。俄对独联体国家的能源战略是发展和深化一体化进程。
由于美国借助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而在中亚地区大动干戈,派军队留守在中亚地区,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渗透中亚和滨里海地区,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益。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俄能源外交在此地区最优先的工作是参与独联体国家间多边和双边能源合作,防止美国在该地区的进一步渗透。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新独立国家的利益,以及在利益平衡基础上进行最大限度的能源合作。
2)确保欧洲作为俄罗斯的传统能源出口地。俄罗斯在此地区的主要任务是,保留对临近的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亚国家的竞争力;使俄罗斯能源企业参加东欧和东南欧地区的能源产品出售、当地能源企业的股份制和私有化,保证以优惠的价格和可靠的条件将俄能源输向西欧;建立有欧洲伙伴投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
3)中近东既是俄罗斯在世界能源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其潜在的财源。俄罗斯在该地区的主要的能源地缘政治是为俄能源公司参加有关该地区的能源项目创造条件;巩固俄罗斯在土耳其能源市场中的地位,保留俄罗斯作为向土耳其供气的主角等。
4)把南亚和亚太地区作为俄罗斯能源地缘政治考虑的特殊地区。俄罗斯将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目的是要找到理想的能源出口市场。
俄罗斯正加紧与中国进行谈判,以便建立走向中国特别是东北亚市场的油气管道。目前正在论证的管线有:
图8-4 东北亚计划管线地理分布图
(据胡见义,2001)
路线一:伊尔库茨克州→满洲里→哈尔滨→沈阳→大连→仁川
路线二:A.管输天然气到萨哈林岛南端的南萨哈林斯克,经液化后,以LNG方式销往日本、韩国、中国沿海等地区,其中以日本为主要消费市场,直接参与东南亚地区的LNG市场竞争。
B.萨哈林→海参崴→图们江地区→朝鲜→韩国
路线三:伊尔库茨克州→乌兰巴托→北京→日照→韩国(日本)
路线四:雅库特→黑河→大庆→沈阳
以上管线计划见图8-4。
俄罗斯不仅发展与中国、日本、韩国及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双边合作关系,还要发展多边关系。
5)美国既是俄罗斯的竞争对手,又是难得的伙伴。俄罗斯对美国采取了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无论在里海、中东等“热点”地区,还是在俄罗斯国内产油区都出于自身油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战略上的考虑,与美国进行着“秘而不宣”的争夺。
俄罗斯被限制,导致美国油价上涨,为何我国油价也跟着暴涨?
因为美国开始限制俄罗斯,已经不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导致世界油价暴涨,而我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组织是主张,把整个世界的国家经济联系在一起。当油价需要和世界接轨的情况下,我国的油价自然而然也就跟着涨起来了。
同时国外的任何国家的商品,也可以进入国内进行自主交易,其中所产生的利润,也让我国的经济取得飞速发展。而我们也可以在国际社会上,购买自己国内紧缺的各种商品,也提高了我们国内的科技水平,也让国内经济体系学习到了更好的经验。
虽然出售的商品是自己国内最常见的商品,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这类商品的国家而言,却是非常紧缺的。在几个国家之内,双方互赢的状态一直让全球的经济持续上涨,而就在我们还享受着地球村的福利时。既然国际上的原油进货价格已经在增长,那么相应的国内原油的进货金额也会相继提高,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也是使用美元作为交付手段。
而这就是为什么眼看着大漂亮国内的石油价格越来越高,我们国内也逐渐同步增长的原因,这也让我们产生了没有限制俄罗斯,但是依然躺枪的感觉!
写在最后: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全球经济,严格说起来只要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任何国家,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们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变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这就是大漂亮国的目的,只有了全世界的经济,才可以维持他们世界警察的地位,当然目前我们已经在和俄罗斯进行谈判。如果以后可以从俄罗斯直接进货,直接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手段,不再使用美元作为支付手段,那么我们的石油价格将会回归到平稳地段。
中俄石油天然气合作的国际能源背景
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刺激下,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快速增加,并纷纷制订了各自的能源战略,全球能源争夺日趋激烈,新的国际能源格局即将形成。中俄两国分别作为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需求国,都致力于重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国际能源新格局。加强双边的石油天然气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强各自的能源安全,还可提升双方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在即将形成的国际能源新格局中争取到更为有利的地位。
一、全球能源争夺愈演愈烈
近些年,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后,各大国以及跨国石油公司之间对油气的争夺愈演愈烈。首先,油气管道争夺成为焦点。争夺的焦点主要在里海和中亚地区。中亚-里海地区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俄罗斯为达到控制里海和中亚地区油气运输大动脉,坚持北向方案;美国则为达到争夺该地区油气资源、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抑制中国崛起、防范伊朗的战略目标,力主南向方案。日本从石油安全和争夺远东石油主动权进而实现遏制中国、争取俄罗斯的战略目的出发,与中国激烈争夺俄罗斯远东石油输出管道。其次,油气资源争夺激烈。在中亚、西非、中东,各大跨国公司对油气资源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目前,在中亚-里海地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跨国公司不仅已基本掌控了该地区的资源勘探开发权。还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活动等,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力阻中国同伊朗和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而俄罗斯则借助于国际能源价格的上涨,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不断强化对该地区的影响和控制。在非洲,美国、欧盟和日本纷纷调整对非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同非洲主要资源国家的控制与合作,争夺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导权,排挤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军非洲石油市场。第三,市场争夺残酷。俄罗斯-环里海石油圈的崛起、几内亚湾新油田的开发以及伊拉克重返国际石油市场,打破了原有油气市场格局,引发欧佩克内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之间、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对市场的激烈争夺。
二、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
美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霸主地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石油美元的霸主地位。1975年美国与欧佩克达成用美元为石油定价的协议,将美元与石油绑定在一起,世界石油交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二是石油价格的制定权。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商品交易所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几乎垄断了全球范围的主要石油期货交易,主导了世界石油价格的话语权。三是石油资源的控制权。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石油消耗量占全球消耗总量的42%。作为国际能源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长期以来美国将其能源政策置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位置,美国的资金几乎涉足全世界所有产油气的地区和国家。目前,美国通过军事打击、经济合作、投资、协商对话等手段实际控制着中亚、中东、西非和北美地区将近70%的石油资源。
伊拉克战争后,尤其是进入2006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一些产油国基于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和中国、印度等重要的原油进口国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双边石油勘探、开采和贸易合作,成立了一系列以欧元或本国货币计价的石油交易所,并在石油交易中越来越多地考虑使用欧元定价,以稳定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增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减弱美国的控制与掠夺。2007年美国次级债市场危机的爆发,更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地位,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
三、欧佩克的地位有所削弱,但仍将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日本通过建立西方石油战略储备,试图操纵和替代欧佩克并促使欧佩克内部分化,使欧佩克成员国和其他油气生产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深,欧佩克对国际市场油价的控制力大不如前。从1973年至2006年,欧佩克对世界石油出口的控制已由53%下降到41.7%,今后还可能继续下降。现在的欧佩克不仅要面对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石油出口国的挑战和冲击,还须面对伊拉克石油生产能力恢复后所构成的更大威胁。欧佩克对国际市场油价的控制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国际油价将有可能出现以市场供需为基本面,由美国和欧佩克为主、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参与共同调控油价的新局面。尽管欧佩克影响有所下降,但影响仍非常大。欧佩克(除伊拉克外)石油储量仍占世界总量的65.4%,多年的市场化运作也使其内部形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关系。无论如何,欧佩克仍将是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一支中坚力量。
四、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地位逐渐上升
如今,俄罗斯、墨西哥、非洲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利用伊拉克战争所导致的伊拉克石油产量大幅下降、国际原油价格飙升的有利契机,大幅增产,从欧佩克手中夺取了不少市场份额,影响大增。“9·11”后,俄罗斯利用世界能源市场的新变化,以“突破北美、稳定西欧、争夺里海、开拓东方、挑战欧佩克”的总思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和地位迅速攀升,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油气生产和出口国。自2000年以来,俄罗斯石油产量以年均6.83%的速度增长,2006年俄罗斯的石油产量为4.8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2.3%,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同年其天然气产量为6121亿立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21.3%。作为能源供应大国,却被剥夺定价权,这是地位日益上升的俄罗斯所不能接受的,它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在纽约交易所塑造PEBCO品牌和筹划建立俄罗斯石油交易所来试图打破现有国际石油定价体制。
图7-1是1996~2006年俄罗斯石油的生产和消费量。
图7-1 1996~2006年俄罗斯石油的生产与消费量(资料来源: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7)
五、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石油需求强劲增长,成为重塑世界能源格局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石油消费量逐年快速增长。石油表观消费量(原油表观消费量+成品油净进口量)从1994年的1.495亿吨增加到2006年的3.498亿吨,年均增长7.34%,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而与此同时,受制于国内石油储量和开采水平的限制,石油产量增长缓慢,从1997年以后,基本保持稳量生产。为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需求,中国从1988年开始进口少量石油,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净进口981万吨,到2006年进口量已高达1.91亿吨,对外依存度也从1994年的1.9%增加到2006年的54.66%,成为世界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国际能源机构(IEA)在《2030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如果各国政府坚持目前的政策,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增幅的45%将来自中国和印度。中国和印度的石油进口量之和将从2006年的540万桶/日增长到2030年的1910万桶/日,这比日本和美国当前进口量之和还要多。其中,到201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将增长至710万桶,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与欧盟持平,届时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达到每日1310万桶,对外依存度达到80%。而印度在2025年之前,将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净进口国,到2030年每天的石油净进口量将稳步增长到600万桶/日,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90%以上。
为确保国内经济增长的需要,中国、印度等国也把石油资源安全确定为本国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并相继加入到对热点地区的石油资源的争夺之中。中国在着力加强与伊拉克和沙特的关系的同时,大幅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和石油产品,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苏丹、委内瑞拉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力图实现原油供应的多元化。印度不仅每年从沙特进口大量原油,还顶着美国的压力,同伊朗在多个层面展开合作。目前,印度在苏丹、越南、缅甸、利比亚等国获得的油气开采或勘探项目的股份,总投资达30亿美元。印度还计划在2015年前,每年投资10亿美元用于中东、中亚、北非、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油气项目。
图7-2为1994~2006年中国石油生产、消费及进口量。图7-3为1994~2006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代依存度。
图7-2 1994~2006年中国石油生产、消费及进口量(资料来源:①石油生产和消费量数据来自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June2007②中国石油进口量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图 7 -3 1994 ~2006 年中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 资料来源: ①消费量数据来自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7②中国石油进口量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http: / /www. customs. gov. cn)
美国人对于战争是怎么看的?
美国人应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普通的国民、老百姓。对他们而言,他们也不喜欢战争。比如说一战之后,美国国内民众对于和平的愿望十分强烈。导致美国在二战前期一直保持中立的地位,对于其他国家的遭遇更多是表示同情和支持,但是并没有投入兵力。说明他们也不想自己被牵入到战争中。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才发起反击,加入到战场中,并向日本投下了两颗。
另一部分是美国的统治者,他们对于战争的态度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变化的。对他们有利的,就会选择战争。比如说对财富和资源的掠夺。这一点我们从之前美国人发起的伊拉克、利比亚等战争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通过挑起他国的内战,然后趁机加入,进而通过军事手段对他国进行财富和资源的掠夺。
保护美元的价值。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其价值一直受到国家油价的影响。美国人为了防止美元遭遇贬值就不得不对石油储备国发起战争,然后死死的控制住国际油价。进而巩固美元的在国际上的地位。
维护美国人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通过扶持亲美派上台执政,美国人可以很轻松的将他国的发展牢牢的绑定在自己的大船上。然后一边给他们卖着武器,一边又受着保护费,这样的好买卖到哪里去找。
所以说,美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也是根据全球局势和自己的利益变化进行改变的。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伊拉克战争对欧元的影响
布什政府当然十分清楚,这场战争要冒多大的政治风险,但美国最终还是打着“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幌子坚决地发动了战争。作为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当然不会为了“人道主义”而大动干戈,而是有深层的政治经济目的,有人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攻伊是美元对欧元的战争。
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但欧元的走强成了市场的不可逆转之势
美国曾在上个世纪创造了经济奇迹:在经济较高增长的同时,保持了低水平的通胀率和失业率。美国居民在享用从国外源源不断拥入的廉价商品的同时,毫无顾虑地实现着“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曾经吸引了全球艳羡的目光:他在保持较低利率,自信地看着世界各地的钞票流入美国的同时,实现了以较低的通胀率和储蓄率来维持美国经济繁荣的目标。这其中的秘诀,普通美国人也许不太清楚,但美国高层当然心里明白,这得归功于“强势美元”。换句话说,美国的经济繁荣归根结底得益于美元的坚挺,美国可以充当最后贷款者,通过发行大量债券弥补赤字。因为债市上有大量的买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国外资金。这样,外国以贸易形式从美国赚取的美元最终又以购买美元债券的形式回流到美国本土,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元在大量回流资金的支持下变得更为坚挺。如此良性循环,构筑着美国经济发展的坚实链条。
但链条的一个环节终于出现了问题。2000年4月以来,美国以“.com”为代表的新经济泡沫开始破裂,接踵而至的是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美国大公司财务丑闻,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急转直下,美国经济由此步入衰退。更为致命的是,格林斯潘手上那个“降息”的法宝却怎么也拉不起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却表现相对良好,股市相对健康,利率也高于美国。因此,从2002年开始,国际资本市场上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大量的国际资金流出美国,转而投向欧洲和亚洲,而表现在国际汇市上就是欧元逐步升值,维持了长时间坚挺的美元开始走下坡路。尽管美国财长一再发表声明,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但欧元的走强似乎成了市场的不可逆转之势。在万般无奈之下,布什政府希冀通过大规模削减税收和大量扩充军费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后果却是美国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美元贬值的压力不断加大,欧元却升值至自诞生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的升值进一步带动了资金从美国流出,从2002年第四季度起,每个月净流入欧洲的国际资本都在150亿欧元以上,并大量购买欧洲的债券,这是自1995年以来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向美国后的第一次明确转向。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美国面临的将是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要严重的金融风暴,美国经济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国要采取措施阻止国际资本流向欧元区,从而彻底打垮欧元的支撑点
面对直接威胁自己的欧元,美国无论如何也要采取行动阻断欧元的上升势头,阻止欧元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美国只有“华山一条道”:阻止国际资本流向欧元区,从而彻底打垮欧元的支撑点。这条道就是战争,“消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成了最好的借口。
首先,通过占领伊拉克,铲除萨达姆,夺取中东石油,控制国际油价,打击对手。美国占世界人口的5%,却消耗全球近42%的能源。中东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6%,控制了中东石油就等于控制了国际油市,美国从而可以从自身利益出发来主导国际油价,并以此打击对手。据统计,油价每下跌1美元,俄罗斯就要减少10亿美元的收入。相比之下,欧盟国家6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进口,除英国(其北部有一定的石油储备)外,欧盟国家的石油进口依赖率高达80%至90%,其中德国最高,达98%。对高度依赖进口石油的欧盟国家来说,油价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严重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美国的算盘正是基于这一点:通过控制国际油价,恶化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状况,破坏《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基础,狠狠打击欧元。
其次,通过战争来打击欧元区的消费者信心。从地缘上来讲,中东远离美洲大陆,而靠近欧洲。可以说,战争引起的消费者信心下降对欧元区国家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美国的影响。而对目前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元区国家来说,消费者信心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最近来自欧盟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欧元区经济学家都认为,一旦战火蔓延到伊拉克的邻国,欧元区消费者的信心将一落千丈,欧元区经济将面临很大困难,欧元及所有欧元资产必将蒙受巨大损失。
其三,美国甚至早已计划好了后路,即使美伊战争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到时也能拿出冠冕堂皇的理由,让欧盟掏钱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光是这笔重建费用就足以让欧元区国家的财政状况捉襟见肘。
一旦欧洲另起炉灶,美国将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事实上,“将国内矛盾引向国外”是美国政府的一贯做法。还未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科索沃战争就是明证。
在欧元启动前夕,美国其实已经看清了欧元成功启动可能对美元带来的巨大挑战。美国十分清楚,联合的欧洲大陆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利益形成了巨大威胁。从经济层面看,欧元这个新生事物虽然在婴儿期不会对美元构成直接威胁,但挑战美元作为世界强币的地位只是时间问题。从政治层面来看,虽然英国尚未加入欧元区,但欧洲大陆的联合统一将发出美国极其不愿听到的不同的声音。从军事层面看,欧洲的军事力量早在1991年海湾战争时就让美国心领神会。一旦欧洲另起炉灶,美国将多了一个强大的敌人。正因为如此,科索沃战争前夕,美国大多数议员坚持通过武力来阻止欧洲另立门户,即通过深入欧洲腹地,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发动战争,阻止国际资本流向欧洲,如果不能彻底打垮欧元,也要拖延欧元“从婴儿长成大人”的时间。事实证明,欧元在科索沃战争开始后立即下滑,从1999年初启动时创下1欧元兑换1.1877美元的高价后,欧元便一直呈现跌势,到1999年末,1欧元仅能兑换1.0075美元,全年累计跌幅近14%。欧元的一路下跌大大动摇了国际资本对欧元能否整合成功的信心,严重影响了欧洲统一的进程。欧盟官员在战后曾明确表示:科索沃战争是一场需要欧盟认真反思的战争。
同样需要反思的还有,科索沃战后的重建也给欧盟带来了不小的负担。正如欧洲流行的俗语“战争是美国人的事,而和平是欧洲人的事”所言,欧盟为科索沃的战后重建支付了大部分的费用,这自然扩大了欧元区国家的财政支出,加重了财政赤字压力,从而给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虽然美国对欧元处心积虑地加以打击,但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一极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第一,经济决定金融,欧元区国家相对较好的经济基本面是欧元走强的决定性因素。与美国的经济颓势相比,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运行正相对稳定增长,主要推动力为出口增长、建筑业增长以及金融和商业的增长。
第二,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从前者来看,欧洲跨国公司以欧元结算,泛欧的兼并和收购也多数以欧元结算;欧元区国家之间的贸易、美国对欧元区的出口和亚洲向欧元区的出口大部分都以欧元结算。从后者来看,欧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目前美元在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2002年后欧元的实质性发行和流通因沿袭了原德国马克的份额而跃升到国际货币储备中的第二位,并极有可能在今后逐步发展到与美元相抗衡的地位。同时,世界各国的储备当局为了避免单一盯住美元所带来的风险,可能会逐步抛出一部分美元而持有部分欧元。
当然,欧元要想真正成为能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国际强币,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欧元向强币进军的旅程将不会一帆风顺。对这一点,包括欧洲中央银行在内的国际机构都有清醒的认识。
美国很难重演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
经济是基础,政治永远为经济服务,这在世界头号市场经济国家的美国尤其如此。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铲除萨达姆政权,而是要决不手软地捍卫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美国对法德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持不合作立场表示不满,美国务卿鲍威尔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甚至公开表示法德的选择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和“发生在欧洲最危险的政治游戏”,实际上,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法德会加入其攻打伊拉克的行列。
美国期望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但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它的算盘有可能要落空。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美国经济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结构调整正进入结构收益和经济周期效应显现时期,经济结构周期和经济运行周期处于上行通道,而海湾战争只不过是给美国的经济复苏打了一针强心剂,美国经济在1992年4月出现了复苏,并实现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近10年经济增长周期。但时至今日,美国经济处在了衰退边缘。在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长时间的增长之后,美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能力过剩时代,普遍存在的消费不旺和通货紧缩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因此,对美国经济来说,此次战争行动不会使1991年海湾战争的好戏重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