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谁知道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的具体情况么?最好是有当时情况的~~

2.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3.直达国际:万一发生石油危机,真的会打击股票市场吗?

4.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5.引起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有谁知道70年代美国石油危机的具体情况么?最好是有当时情况的~~

70年代石油危机时的油价_70年代石油危机是怎么回事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不断受到石油供给的冲击。那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普遍认为的世界石油危机时期。

石油成阿拉伯世界的武器

1973年10月,中东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停止了对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的石油输出。这次禁运造成了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国内的原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为何产生?这可以追溯到阿拉伯与以色列由来已久的冲突上。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人眼看着自己的家园变成了犹太人的乐土,这激怒了他们。他们拒绝承认以色列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认为惟有武力夺回自己的土地才是公正的。

出于把苏伊士运河国际化的目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自然地站在了以色列人的一边。于是有了英法支持的以军在最初的战争中占尽先机。而失利的阿拉伯人立马结成同盟,对以色列发动了为期6天的战争。1973年的赎罪日,在这个犹太人最神圣的假期中,以色列经历了阿拉伯军队在苏联支持下的沉重报复。

这次战争以后,阿拉伯产油国家发现使用石油禁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政治战术,并且这种方法也同样可以在经济上产生作用。阿拉伯国家开始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强大力量,认识到他们可以通过石油去控制原本在世界各地发号施令的西方社会。他们意识到,禁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对付西方社会的手段。即使恢复了石油输出,他们依然能够保证以一个较高的价格控制油市并能获得高额利润。恐慌的投资者和石油公司会因为不断增长的油价而陷入不只是美国一个国家在内的经济旋涡,这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财主们的聚会结束了"

仿佛一夜之间,美国如梦初醒地发现它已不再能承担原有的原油消耗。“财主们的聚会结束了。”这让所有的美国人无法接受。

石油危机带来的恶果纷至沓来。

这些直接结果是相当戏剧性的。汽油价格只不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狂涨了4倍。人们眼看着原油价格从仅仅25美分/加仑的增幅越过1美元后仍然不停往上涨。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记录,当时绝大部分西方国家的加油站,竟然有20%在危机期间整整一周没有燃料可以供应。在更多的地方,司机们被迫等待2到3个小时,只是为了获得加油的机会。当时,美国的原油总消耗量猛然下降了20个百分点。

美国政府的绝望并没有让他们选择放弃,他们试图去修改议案以改进这个糟糕的局面。国会发布了对在公路上行驶车辆每小时55英里的速度限制。当然这是一个好消息。不仅因为原油消耗可以减少,而且也让车祸一夜间减少。由此看来,今天的燃料经济指标与来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为了节约能源而做出的努力息息相关。许多国家在当时也通过修改夏令时间以求降低电的使用量。所有这一切都象征了美国人所怀着的保护能源的微弱希望。

税额减免在当时也成为了可能。总统尼克松成立了能源部,并使其成为内阁办公室,其职责主要是发展国家能源事业。汽油公司和加油站也竭尽全力保护原油量。除了尼克松发起了一次自愿减少汽油消耗的行动外,各大加油站也宣布每个星期日自愿关闭,并且声称:他们拒绝出售给不是“常规顾客”的用户。不过,加油站仍然不只一次把超过10加仑的汽油出售给同一个用户。他们希望这些努力可以帮助公众,使大家更节省燃料。当然,普通大众也没有只是成为旁观者,很多美国家庭把家中的空调转向25度———油价的提高的确让人们养成了节省燃料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企业开始尝试着改变它们的能源消费方式,甚至寻求新的能源以替代对原油的依赖。

经济快速增长时代谢幕

阿拉伯国家开始再次把石油装运到西方国家,但是这次是以更加膨胀的价格。整个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成为了这次禁运最显著的长期效应。通货膨胀保持率超过了10%,失业记录也出现了历史最高。人们无奈地发现,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而谢幕了。

由于石油禁运,小汽车的生产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在底特律,狂涨的汽油让人们无法承受。为了保护用油量并且推动经济发展,人们不再制造那些使用大发动机大功率的小汽车。底特律被迫去提升全部小汽车使用燃料的效率。日本制造的小汽车因为具有美国小汽车达不到的效率标准而越来越畅销,销售额迅速增加。这一时期的美国汽车工业被迫陷入了无奈的境地。

虽然这场噩梦持续的时间自1973年开始,前后不过一年,但是欧佩克国家已经成功地使西方市场的石油价格增加了4倍。这种石油禁运在国际关系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带领着中东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这无疑是中东国家的一项政治和经济重要成就。

第三世界国家第一次发现了它们的自然资源能在政治和经济环境下被当作武器使用。提高的油价不仅是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一次威胁,更是对整个世界经济的严正警告。

这个时期,很多必要的商品价格经历了首次迅速而戏剧性的上升。从此,西方世界的脆弱被毫无掩饰地扒开了。

"请允许我发动汽车"

几年后,刚刚从重创中苏醒的美国,在1979年伊朗总统霍梅尼上台的时候,又一次卷入了石油危机。伊朗人没有让美国人睡得安稳,霍梅尼很快就宣布对西方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油价从每桶15美元上涨至35美元,在全球经济界重新刮起飓风。

二度受创的西方人如同惊弓之鸟,开始为第二天醒来是否能够有油发动汽车而失眠。“请允许我发动我的汽车”,这是当时美国报纸的一个头条标题,更是美国人当时最奢侈的心愿。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资源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97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971年8月至197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97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事件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直达国际:万一发生石油危机,真的会打击股票市场吗?

万一发生石油危机,真的会打击股票市场吗?

作者:直达国际Jiya

从2月24日开始,乌俄地缘冲突不断升级。国际紧张气氛、禁运等一连串事件使原油价格飙涨,布伦特原油最高达至127.98美元,为7年多来首次破百。有不少市场声音甚至指出油价可以触达200美元/桶。同时,从2月到3月中,多个地区的大盘指数都呈现不同的跌势。香港恒生指数更是惨不忍睹,跌幅超过20%。那么,地缘冲突和石油危机真的会打击大盘指数吗?小妹特意翻查历史,给各位查找蛛丝马迹。答案是:不一定。

追溯历史:70年代末石油危机

首先,我们先看看上个世纪70年代,世界上爆发了两次著名的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也发生了。此次危机持续时间将近6个月。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抵抗以色列和美国的干涉,把石油作为武器,通过石油减产、停产、提价等一系列手段来发动石油战争,导致全球原油价格飙升。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此次冲突,原油价格从爆发前的2.7美元/桶一路上涨至13美元/桶,涨幅高达400%。最后随着事态的平息,最终维持在10美元/桶-12美元/桶。

“第二次石油危机”则发生在1978年底到1980年底之间,导火索是伊朗伊斯兰革命运动。伊朗核伊拉克开战导致原油日产量锐减,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约500万桶,随着原油供给的下降,国际原油价格极速上涨,从刚开始的13美元/桶一直上涨到了40美元/桶,涨幅超2倍。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此次危机也当时的西方经济带来了一个全面的衰退。

(图:20世纪70年代原油价格走势(美元/桶),来源:Wind,华西证券研究所)

两次石油危机下市场反应有差异

一般人认为,石油大涨,引发通胀,妨碍经济发展,而股票指数是反映经济走势的。那么当经济堪忧,股票指数也应该下跌。这样的说法乍听之下挺有道理的,可是历史证明:不一定。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确对股票市场构成冲击。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股市暴跌,标普500出现两次大幅跳水。第一次跳水是从110.19点下跌至94.42点。第二次跳水更是持续了9个月,从99.8点一直下跌至63.54点。两次累计跌幅高达至40%+。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并不是引起股市大跌的导火索,因为从时间上来看,经济下行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加剧了全球股市的低迷。同期美元指数也进入弱势周期。

(图:第一次石油危机标普500指数表现,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可是,第二次石油危机就不一样了,美国股市出现了和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截然不同的走势,标普500指数在短暂的下跌之后,走出了一个累计涨幅达至41%的牛市。在此期间,美元指数和石油价格,甚至反常的呈现同步上升的情况。

还值得一提,当时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在1年内,从9%水平飙升到超过13%。同时,美国GDP增幅从1978年的5.5%下降到1980年的负0.3%,美国企业总体盈利增幅也放缓。业绩增幅不好,折现率上升,大盘股价上涨,完全违反一般认知啊!

为何在这两次石油危机,股票市场表现完全不同?小妹查了不少资料,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供参考:投资偏好和预期。首先,大家都知道市场涨幅驱动力有三种:业绩、偏好和流动性。在业绩不好、流动性紧缩的情况下,市场上涨就只有偏好这个解释了。

市场偏好上升很有可能与当时的市场预期和科技发展相关。第一,在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

传奇人物保罗·沃尔担任美联储主席,他采取的鹰派货币政策(大力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大幅提升联邦利率,有效调节了市场对通胀会继续恶化的预期。

科技行业在接力。虽然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的那段时间,消费股,例如:可口可乐、百事、保洁等股价都明显落后于大盘。然而,能源、余姚和科技股先后领跑带动上涨。能源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科技公司里面,波音推出以旧换新策略,重新夺回商用飞机的第一宝座,79年初到80年初,股价涨了30%以上。

其后,个人电脑正式面试。1981年,第一台个人电脑正式由IBM推出,并获取巨大成功。英特尔也因此成功地从内存业务切换到处理器业务。这就是著名的X86 CPU的起源。后面就是微软推出MS DOS、苹果推出 Macintosh。IBM和英特尔股价81年到82年的调整领跑市场。

总的来说,高油价打击企业利润,令流动性紧缩,但并没有令投资者失去信心。

(图:第二次石油危机标普500指数和原油价格表现,来源:Wind,招商证券)

由此可见,哪怕石油危机这么大的事件,石油价格与大盘指数并不一定呈现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我们不能预设市场会因为石油价格大涨而下跌。

万一市场真的下跌怎么办?

万一市场真的下跌,有什么方法可以提早警觉避免短期内的亏损呢?这里有一个简单方法供技术分析经验不多的朋友参考:就是关注120天和200天移动平均线。回顾2018年1月1日到2022年3月1日的标普500指数,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年底美股下跌、2020年3月新冠疫情、2022年2月乌俄战争这些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的事件都令标普500指数跌破120天和200天移动平均线。

所以,当标普500指数跌穿120天平均线时需要警觉,跌穿200天平均线则可能需要考虑对冲行动。当然,投资的方法没有说只有利没有弊的。按这个方法来操作,在2018年和2019年都会有不少虚惊一场的小错误。可是,这些小错误换来的是,当大盘暴跌的时候,都能被有效避过。

尤其在2020年的时候,标普500在2月也出现了跌穿120天和200天后,在此之后仅4周,就大幅暴跌1/3,从约3400的最高点暴跌至最低2191.86点。所以,重点还是看投资者需要什么。如果希望以逸待劳,指数总会有涨回来的那一天。如果不希望承受短期大幅回撤,那么对冲是重要选择之一。

(图:标普500走势图,来源:Wind)

3只对冲产品,对抗三种风险

美股对冲:微型MSCI美国指数期货

对于亚洲投资者来说,ICE(洲际交易所)推出的Micro MSCI USA Index Futures(微型MSCI美国指数期货)值得考虑。该期货产品的优势是可以作为标普500指数期货的代替,并且行情报价免费。对于一般需要考虑对冲的投资者,不一定每天都交易,付费开通行情报价显得不划算。由于ICE的MSCI美股指数期货是免行情费用的,对一般对冲投资者来说,就显得十分实用了。

同时产品以MSCI美国指数作为底层跟踪资产,而MSCI美国指数拥有600多只成分股,覆盖美国股票市场总量的约85%,历史走势和标普500指数类似(见下图),适合做美股投资的人在亚洲时间段做对冲。

(图:标普500指数和MSCI USA行情走势图,来源:ICE)

(图:微型MSCI美国指数期货前十大成分股,来源:ICE)

微型MSCI美国指数期货合约细则

外汇对冲: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数)

众所周知,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指数则是国际市场的一大风向标。美元指数期货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具有重要的风险管理作用。ICE发行的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数期货)不仅保留了前者的特点和优势,而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与成本利用率,其合约规模和保证金相对于美元指数期货要低很多,有助于低保证金偏好投资者入场交易。同样,行情报价也是免费。

迷你指数期货和美元指数期货的比较:

另外,美元汇率和能源价格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计价货币,其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是远大于其他货币的。货币汇率的变化会影响原油价格走势。一般来说,当美元升值的时候,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原油价格会下跌。根据市场研究表明,在2000年之后,美元和油价的负相关性明显增强,且呈现油价越高,负相关性越强的状态。但是这不是一直呈现完全负相关性的,在偶尔短期内也可能会出现美元和石油价格走势同步的情况。

但从整体上来说,美元和石油价格是负相关的。迷你美元指数是唯一的迷你美汇指数期货,市场参与者通过交易此期货合约,即可获得美元对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图:一篮子货币及其权重,来源:网络)

(图:2000年-2015年原油价格和美元指数走势图,来源:网络)

对冲通胀:Mini Brent Crude Futures (迷你布伦特原油)

布伦特原油出产于英国北海布伦特地区,其品质高、产量稳定,欧洲、非洲和中东出口的原油均以布伦特原油价格作为市场参考价格。1988年,洲际交易所(ICE) 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后,一跃成为当时交易所内最活跃的合约,并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也成为了国际油价的标杆。

2015年11月17日,ICE又推出迷你布伦特原油期货(代码:BM),该合约的标的物为100桶布伦特原油,是标准布伦特原油合约的十分之一。在保证金要求更低、灵活性更高的情况下,迷你布伦特原油期货一经上市便吸引投资者踊跃参与。在其后不久的12月9日,该合约单日交易量创下14188份的新高。同样,期货合约的行情报价也是免费的,要知道欧洲布伦特原油行情报价可是动辄几百美元的收费。洲际交易所的迷你产品真的非常”平易近人”。

迷你布伦特原油和它的“兄弟们”的比较:

在当前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或将转向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原油期货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对于偏好低保证金,免费报价的投资者来说,ICE迷你布兰特原油期货产品是非常友好的。既是管理投资组合风险敞口,也是捕捉市场机遇的好工具。

在目前经济不确定的环境下,你觉得有什么投资工具,或者方式可以为自己的资产增值?欢迎关注“直达国际”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互动。

风险声明:

文章内的观点和洞察仅为作者的观点,且仅供参考与交流用途。直达国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为打造专业的投资交流平台不遗余力。平台非常欢迎老师、同学踊跃投稿,以及任何参与交流的活动,并且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直达国际。

所有投资均涉及风险﹙包括可能会损失投资本金﹚,期货价格可升亦可跌。

本资料涉及产品只供参考,并不构成据以所作任何行动的要约、邀请、建议或招揽。

虽然本资料内的内容是取自获相信为正确的资料,但直达国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不会对本数据内容之准确性、完整性、适时性、精确性作出任何声明或保证。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说说国际油价及其对上游人的那些影响

转眼间,离开油气勘探行业已三年有余。这期间,国际原油价格起起伏伏,近期受到疫情影响更是令人乍舌的低到10多美元一桶,甚至在过去的4月期货市场中梦幻般跌到负值,真是活久见。被誉为工业血液的石油,竟然会比水还便宜!原油是否还会回到曾经辉煌的时代(100多美元/桶,巅峰接近150美元/桶)?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是否还有好的前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石油人心中都存有这些问题。国际油价的急剧波动,时刻会牵动大家紧张的神经。自己的求学、职业经历也深深地受此影响,有必要扒一扒、扯一扯影响国际油价和石油人的那些来龙去脉。

一、极简国际油价史

让我们以布伦特原油为例回顾国际原油价格历史(布伦特原油产自北大西洋北海布伦特地区,低硫、轻质、品质佳)。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世界石油主要受西方国家石油公司七姊妹控制,原油价格长期稳定在2美元/桶以下。70年代初第一次石油危机涨至12美元/桶,70年代末第二次石油危机时快速涨到40美元/桶。

80年代中期,沙特低价出售石油,非OPEC产油国产量增长,市场需求低迷,油价整体上回落,到1998年底跌至10美元/桶。

1998年金融危机过后,随着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开始快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大增。原油价格从十几美元一桶,一路高歌猛进涨到2008年接近150美元/桶。话说“爬的高,摔得惨”,紧接着的金融危机,将油价从巅峰快速拉入深渊,不足5个月,跌落至近40美元,如过山车一般。

随后,通过OPEC几次减产保价,各国政府积极救市,经济逐步趋稳,需求回升,油价反弹。殊不知,这期间半路杀出了程咬金——美国页岩油(从生油的泥岩、页岩中压裂采出来的原油)。美国页岩油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膘肥体壮了。2011年,美国页岩油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2012年达到1亿吨,2014年达到2亿吨,2018年突破3亿吨(占美国当年原油9亿吨消费量的1/3),俨然成为原油市场的“杠把子”。原油供给大量增加,加上OPEC拒绝减产(意在通过低油价扼杀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布伦特原油于2014年中6月从115美元左右跌至2015年底12月30美元左右。2018年,由于OPEC、俄罗斯的减产,油价曾一度回升突破80美元/桶。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突然肆虐的新冠肺炎,会对原油的需求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生产停摆、运输阻滞,数十亿人居家隔离,天上的飞机稀疏了,地上的道路通畅了……,原油价格也跌到了冰点……,现正缓慢艰难的回升之中。

二、油价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几何?

从国际原油价格的历史来看,本质上仍受供需关系的控制。影响供需关系的因素众多,主要有产油大国的增减产措施、消费大国的经济发展、相关技术的进步(勘探开发技术进步、燃油效率提升、新能源的发展等),其他的诸如战争、石油工人大罢工、异常天气、近期的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也会造成油价的急剧波动。

未来的国际油价会如何?

个人愚见,短期内新冠肺炎的影响下,生产和经济活动的萎缩,人们的出行活动大幅减少导致对原油需求快速下降;另一方面,原油的生产不能迅速减少(原油生产不是水龙头出水那样可随开随关),市场上原油供大于求的状况持续加大。后续随着各国生产的恢复,尤其是中国逐步取得抗疫的胜利,生产经济活动正迅速恢复,会加大马力将耽误的生产追回,原油的需求将逐步回升。相信疫情过去后,油价会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会冲到一定的高位。

中长期看,油价应该会回到五六十、六七十美元/桶的合理范围,这是符合多方利益的。即使OPEC通过价格战逼迫不具成本优势的美国页岩油退出(目前已有公司破产),但这将是暂时的,因为谁也无法忍受长期的成本价或亏本出售原油。就算是产油成本极低的中东各国如沙特、科威特、卡塔尔等(生产一桶原油成本在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也难以为继。毕竟,以上诸国的财政、经济高度依赖原油出口,一向挥金如土的壕们因油价过低、收入减少而去吃土,是万万不能的。必定会通过适当减产,好让油价回到相对高点的位置,维持较好的财政状况。一旦油价回归较高水平,页岩油也就很快恢复繁荣,并且越来越顽强(技术不断进步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

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环保政策的趋严、各种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会挤压煤炭、石油等碳高排放能源消费的空间。当前及较长一段时期内,尽管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耗比例将逐步降低,但绝对消耗量仍将缓慢增加。毕竟人口众多的中国、印度等国经济仍在较快发展,对能源的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需求,2018年中印两国石油消费量增长占据全球增长的2/3。其他东南亚、非洲国家的GDP增长近几年表现也比较抢眼(如果没有水分的话)。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就会增加,众多发展中国家石油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

原油价格过低,不全是好事。油价过低,除了对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带来沉重影响外,还会对已经发展势头良好的清洁能源产业带来严重的打击,遏制其发展。而清洁能源是将来我们降低甚至摆脱原油高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们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70%,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已成当务之急。

影响国际油价的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三、对上游石油人的影响

好了,我们来看看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上游(勘探开发)石油人的影响吧。

曾经,怀着那份热爱,自己报了这个行业的“黄埔军校”。印象中,那些高耸的井架、庞大的平台、如网的管道、机器的轰鸣,加上“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式的豪(教)言(育)壮(宣)语(传),很能让人热血澎湃。的确,你会感到这个行当搞的都是战天斗地的大事情,瞬间觉得很“荣光”。

十几年前,油价高涨红遍天,勘探开发如火如荼,石油主干专业(地质、物探、石油工程、储运等)的毕业生异常的抢手。就业根本不愁,愁的是该去哪家。大家找工作就是凑一个简历,去百货大楼淘一件穿起来人模人样的廉价西服,就静候三大油招聘军团的到来。主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往往1比几,甚至1比10。在供不应求的关系下,主干专业的学生可带非石油类通用专业的男女朋友一同签约。优秀的甚至听说可以一带三(不限男女朋友);还听说有玩游戏挂了几门课的同学,在招聘会快结束时冲进体育馆,把证明自己是主干专业的学生证往招聘官面前一扔,也能签约。那时,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走在路上都是春风得意、洋洋洒洒,用走路带风形容也不为过。多少通用专业学生梦想着转入石油主干专业……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近年来,原油价格的惨淡、人员的饱和,三大油已不再组团进校招聘,和众多其他公司一样,采用网投、测评、择优组织面试,需求数量也大幅减少。学生们必须要下苦功夫,极尽展现自身才华,才有可能获得青睐,谋得一个岗位。部分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要么转到通用专业和各种考证,要么在外找寻互联网、金融行业实习机会,为转行提前准备。那些光鲜亮丽的石油外企已纷纷撤出中国,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大厂成了学生们的理想雇主,趋之如骛。

职场中的上游石油人日子也不好过。各油气公司纷纷资产重组、削减支出、优化人员,部分人员被迫离开上游行业。国企虽然不裁员,但课题项目明显减少了很多,很多人闲了下来。外资油服公司,如斯伦贝谢、哈里伯顿更是项目大量减少,收入、利润大幅下滑,不断裁减人员。

相比传统行业的步履维艰,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迅速崛起,一片欣欣向荣景象,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些新兴技术也逐渐不断地融入到传统行业,促使传统行业不断提升效率,迎来再次发展的机会。油气勘探开发也不例外,勘探开发一体化技术、可视化技术(VR)、精准压裂、智能化海底工厂等,改变着传统的勘探开发认识和手段,“数字油田”、“智慧油田”的建设方兴未艾。认识的转变很关键,这个行业有时太过于注重经验,依靠惯性选择,历经了低油价的“洗礼”,想必会更加热情地接纳新思潮、新技术、新方法。正如在校生们的求职由过去的“等、靠、要”,到如今的“闯、干、拼”,正是一个积极的改变。

……

这是一个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不只是油气勘探开发,无论哪个行业,唯有迎接它、适应它,提前做好准备,或许才会有凤凰涅槃。毕竟,时代的快车停靠时间很短,隆隆驶离后,没人愿意还留在站台。

引起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又称作1973年石油危机。由于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当时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是20世纪下半叶三大石油危机之一。[编辑] 影响 原油价格暴涨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据估计,美国GDP增长下降了4.7%,欧洲的增长下降了2.5%,日本下降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