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尔兰是发达国家吗

2.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3.中国石油天然气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的特点

4.人民币升值太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5.爱尔兰生活水平

爱尔兰是发达国家吗

中国90年代汽油价格表_中国90年代汽油价

1-1,爱尔兰到底什么样?发展到什么程度?

答:爱尔兰是低等发达国家、欧盟成员国。在爱尔兰,你绝对会有"下乡"的感觉。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乡村风光"而是彻彻底底的欧洲农村。

1-1-2,为何中介文上都说爱尔兰发达.....?

答:不能说中介文都是假的,他们通常是拿着"爱尔兰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个事实炒作。这当然是事实,因为爱尔兰底子太薄,现有的增长相比其原有势力,确实可谓飞速了。形象解释,现在的爱尔兰刚是个青少年,正在快速长身体的阶段,显然,这是不能持续一辈子的。欧洲其他发达国家都是成年人了,增长速度当然放慢,甚至停滞,尽管如此,他们相对爱尔兰还是有绝对优势的。

1-1-3,能举实例说明爱尔兰和欧洲的差距吗.....?

答:最明显的差距在交通方面:

1,到2002年初,爱尔兰全国仅有不到80公里的高速公路,还不足沈阳三环一圈。

2,爱尔兰首都没有任何轨道交通,仅有一条重轨电气化铁路竟灌名叫DART,以适当引人耳目。这种普通的电气化铁路,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是跑遍全国的大众铁路,确实没什么可圈之处。当你见过爱尔兰的大众列车后就会明白,原来这种欧洲大众车到了爱尔兰这个过去从没见过用电火车的国家,就变得很神奇了。

3,有人见到都柏林的双层大客不禁叫好。事实上,这批90年代初的Volvo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属被淘汰车型。想知道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满街跑的公车是什么样?挑都柏林最好那几辆试点车座,你就知道了。

1-2,爱尔兰入境原则、货币?

答:爱尔兰不是申根成员,从任何国家入境(包括英国)都需要通过边检。爱尔兰是欧元国家,2002年将改用欧元。

1-2-1,我现在德国/法国/荷兰,可以不签证就去爱尔兰旅行吗?

答:不可以,需要签证。

1-2-2,我现在瑞典/丹麦/芬兰,可以不签证就去爱尔兰旅行吗?

答:不可以,需要签证

1-4,去爱尔兰的难点在哪?

答:因为学校种类、等级多多,申请课程不是问题,难点在于等签,东北人至少半年,非东北通常要三个月,爱尔兰驻上海领事馆管辖地区的申请能更快一些。

2-1,我最需要带什么去?

答:如果你打算使用电脑,那一定一定要从国内带笔记本来。因为这里的很贵,且消费税达22.99%,就是说卖一台标价为1000欧元的电脑,你要再付230欧元的税。另外一定要带好备用鼠标和一切软件。这些东西在这里都是天价!

电饭锅在这里根本买不到,中国木把切菜刀只有"亚行东行"才有,但要25欧元一把!杆面杖也是一样的情况。

不要带被子,但一定要带被罩。不要带大绵衣,这里五年才一遇雪天。雨伞一定要两折的,三折的禁不起大风吹。

2-2,在爱尔兰学习时间打工合法吗?

答:爱尔兰已经颁布新法令,从2001年开始中国人打工合法化,但要求每周20工时以内。

2-3,在爱尔兰,净有啥样的工打?

答:最普遍的是在爱中国人七大行业:

行业 中文俗名 描述 工资(/小时) 适合人

K.P! 刷盘子的 在中餐馆或其他小餐馆,工作多在下午,不要求英语。 3.8~5欧元

(无税) 上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Clean! 清洁工 多在大超市、大学校中,多在清晨或傍晚工作。 6.35欧元

(税前) 白天上课的大专校生

floor! 捡酒杯的 在酒吧中把客人喝完的酒杯子捡了,有的允许点酒,可挣小费。夜间工作,结束在凌晨两三点,最晚四五点。 6.35欧元

(税前) 下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F.S. 快餐店 "麦当劳"、"汉堡王"之类的连锁快餐店,早日夜三班倒时间,工种有清洁、做堡、收银等。要求适当英语。 6.35欧元

(税前) 语言学生,注定缺课

D.S. 小卖店 多是做熟食的,也有很多收银的,早晚夜三班倒时间。要求适当英语。 6.35欧元

(税前) 语言学生,注定缺课

Hotel 宾馆 大多是收拾房间的,少数英语好的能升为楼层服务员。 7~10欧元

(税前) 上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工厂,超市,

医院 这三种较正规工作也有少量中国人干,但比例很小。工种:食品厂流水线、超市摆货、医院护士。 4~10欧元

(税前) 不上学或很少上的

至于其他高等工作,都不要想了,没有戏!(除非你是工作签证)

2-4,在那里,每月能挣多少钱?每月生活费大概多少?

答:一份合法的半时工作(每周15-25小时)每月收入大约380-635欧元;一份全时工作(每周40小时)每月大约890-1145欧元;两份工作(每周60-90小时)每月1400-2000欧元。

从寄宿家庭搬出来后,大概每月花销(单人):

房租:190-317欧元(合住)/ 500欧元(单人单间)/ 115欧元(挤着住);

粮食:90欧元(一日三餐)/ 65欧元(吃饱就行) / 13欧元(能吃就行,三日一餐);

车票:56欧元(月票)/ 19欧元(偶尔买票);

电费:13欧元(合住)/ 40欧元(单住);

手机话费:12.7欧元(Top Up)/ 15.24欧元(Pay Bill);

长话费:63.53欧元(总想家的)/ 12.7欧元(偶尔打的);

网费:38.1欧元(每天在网吧用30分种)/127欧元(在家,每日4小时);

看书读报:每月只买一本,20欧元 / 天天买报纸看,50欧元

3-1,都柏林的语言学校到底是啥样的?都有哪国人?

答:多数语言学校是一栋三到四层,但每层只有两个房间的小商务楼,(就像国内那一家家街边的小公司。)按英语水平分班,水平越低的班里中国人越多。夏季,大约,平均每班有35人上课,15个是中国的;冬季,平均每班有10人上课,8个是中国的。

只有在夏季,你有机会见到大量的外国同学,但多是从南欧较低发达国家来的,以西班牙,意大利为最。他们成群结帮,从不讲英语,对中国人并不友好,甚至与中国人争抢工作打工。

3-2,爱尔兰的手机电话如何卖?

答:与国内比较价钱,这里越次的手机越便宜,最次的Top up(先付费后打)的是62.26欧元带号还带25.4欧元话费(中国早已淘汰机型),最便宜的Pay Bill(先打后付费)只要首付6.35欧元就开始用了,当然要在月末付话费。这里买的手机都是锁频的,你只能使用该电信局服务,更不用想拿回国用。要买自由机都是天价。所以说,如果你在国内已经有了手机,那么最好带来,买个新号要49.55欧元(内含25.4/38.11欧元话费)。如果你希望有一部像样的,能广泛使用的手机,那么也逮在国内买。

千万别带NOKIA-3210过来,这里3210就相当于BB机。

4-1,在爱尔兰如何上网?

答:爱尔兰民间没有宽带,也没有ADSL,爱尔兰人曾为此罢网抗议。只能拨号上网,(包括ISDN拨号上网),一律没有网费,只收电话费,夜间每小时72p(含税),白天就别上了,比网吧还贵,不如出去上。 ---社区,爱岛章使

罢网抗议有结果了,爱尔兰最近终于有了ADSL业务。

4-2,在爱尔兰网吧里能用QQ,能玩国内游戏吗?

答:能,中国能用的这里都能用。在网吧里,在网上,你几乎不会有出国的感觉。特别是在夜间,部分网吧完全被中国人"占领"。---社区,爱岛章使

4-3,在爱尔兰如何驾车,驾照怎么办?

答:在爱有两种驾照,一种是25镑,交钱就给办。有它你就可以开车,但保险金很贵。另一种参加培训(也可不参加),10堂课,一次15镑,然后英语答卷及路考。比较难,如果通过,保险会很便宜。所以国内的驾照基本上没什么用。相关问题:保险金与车的新旧,排气量,是否通过车检(如果是二手车)有关,如果持第一种驾照,开94,95年的车,(车价4000-6000镑),保险大概3000-5000镑左右。如果是第二种,保险会降到一半。无论哪种驾照,保险都会随年递减。汽油价不贵,一升汽油比一瓶可乐便宜,但停车费不低。每一年的车检应该是免费的。 ---社区,医师

国内的汽车驾驶执照到这里根本不能用,我也有国内驾照的。如果你想在这里驾驶的话,必须通过爱尔兰当地的考试(爱尔兰是右舵),否则你无法驾驶,除非'黑'车'黑'开,但如果让GARDA抓到的话,你就麻烦了。有关考试,大体介绍一下(因为我也只是听朋友,自己并没有亲身体验过) 分笔试和路试。先笔试,有关爱国交通的一些基本条例。然后路试, (注:你只有在爱国交通部门指定的场地, 驾驶汽车20小时(也许)以上的才有资格路试。 而且这项考核项目要比前一项难得多,因为爱国的驾驶习惯与国内很不一样,例如,见到黄灯时,必须减速,而且尽可能的把车停下,而在国内许多司机无视交通法则的存在,总是报有侥幸心理,踩下油门,一冲而过,而这在国外是万万不能的。再有, 爱国很注意,主道先行的原则,如果你是从辅道并入主道的话,一定不能影响主道行车(不能让在主道上的车辆减速或者停车),而这一点国内的司机做的很不好,请大家注意。 ---社区,Tyrone

4-4,往爱尔兰带电器,要交税吗?

答:个人用电器不用交税 ---社区,爱岛章使

4-5,去爱尔兰用带电热毯吗?那里的冬天最冷能到零下几度啊?在那里冬天都怎么取暖呢?有暖气吗?

答:House的暖气都是个人家自己烧的,如果你遇到穷鬼,惨了————!来爱尔兰一般不用带电热毯,从来没有0度以下的时候。自家烧的暖气多是电热水、电热气的,少数家庭用气热水的,但没有用中国那种家用电暖气的。你自己带,他们也不会让你用。 ---社区,爱岛章使

4-6,调酒、美发、厨师、中医按摩哪个在爱更容易找到工作?

答:调酒---没戏。 美发---可以自己干。 厨师---在爱国厨之竞争不亚于国内。 中医按摩----从没听说过。

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采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采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采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资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97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资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97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97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采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采储量受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发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资源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资源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采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97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7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97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97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97.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资源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计划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资源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资源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资源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资源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安全面临严峻形势的特点

一、石油供需矛盾加剧

石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石油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石化产品消费量将大幅度增长,对产品质量和品种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目前,成品油市场需求旺盛,炼厂开工率已达到90%,但供应仍然趋紧。预计到2020年,国内汽油、煤油、柴油需求量将达到2.6亿吨,乙烯需求量将达到2300万吨,三大合成材料需求量将达到9200万吨,均比2003年增长一倍以上。届时,乙烯等化工产品将有40%左右需从国外进口。

二、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增高

据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分别高达50%和60%;而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的数字更高,分别为65%和76%。根据国内有关分析和预测,21世纪前半叶,中国油气特别是天然气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日本综合能源调查会下属的国际能源小组委员会则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超过日本居位。曾以《石油风云》力作闻名于世、现为美国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美国战略能源研究与开发特别研究组主席的丹尼尔·耶金也十分关注亚洲新的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态势。他说:“世界总体石油生产能力的增长,必须满足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导的需求增长。”尽管国内外有关的预测数据有一定的出入,但对中国石油安全变化趋势的估计却是一致的:国内原油自给率不断下降,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脆弱性。有人说,中国未来石油安全问题的出路在“海外”。从发展的眼光看,这种观点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它却道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国际石油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石油对外战略或石油国际战略。

三、受国际能源市场变化影响大,石油进口渠道存在风险和隐患

中国对海外能源运输安全保障的能力严重不足。能源安全,说到底是国家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与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政治、军事参与和控制能力之间的比例关系。一国能源对外依存度越大,而对外军事外交参与能力越小,则该国石油安全系数就越低,不安全的风险就越大。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国家参与和控制世界事务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海军在世界范围自由行动的能力。目前在世界各大国中,中国海上政治军事参与控制能力相应也较弱。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如图2-4所示。

图2-4 2006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资料来源:中俄哈石油论坛论文集,2007)

图2-5 我国原油主要进口来源地(资源来源:中俄哈石油论坛论文集,2007)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非洲(图2-5),2004年从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进口量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6%和29%。除此之外,从俄罗斯和中亚及东南亚地区也分别有10%左右的进口量。其中,中东、非洲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局部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事件频频发生。两次伊拉克战争之后,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更易受制于人。2004年,中国进口的原油有超过七成是途经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和马六甲海峡运抵国内,有90%的进口原油经海上运输,一旦出现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我国的海上石油运输通道将受到严峻威胁。

四、缺乏良好的石油战略储备保障

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包括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通过参与国际原油市场操作,达到套期保值的储备。美国、日本等能源消费大国,石油基地储备量约是本国3个月的消费量。按照这样的标准,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目前应储备3750万吨,10年后应储备7500万吨。而目前我国才刚刚着手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

五、由于能源利用效率低和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浪费,是威胁我国石油安全的首要因素

以单位产值能耗来衡量,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不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同等发展程度国家。2000年,以当时的名义汇率计算,中国是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达到1274吨标煤,是美国(364吨标煤)的3.5倍、欧盟(214吨标煤)的6倍、日本(131吨标煤)的9.7倍。我们的能耗指标甚至高于印度(889吨标煤)。除了由于技术水平低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而造成浪费之外,人为原因造成的浪费尤为让人痛心。

六、国际政治、军事因素威胁石油安全

我国的台湾问题、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问题,可能使所处的国际政治、军事环境在一定时期恶化,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从国际战略和地缘政治战略来看,美国供养着庞大的进攻性军事力量,控制着全球16条最主要的海上航线,其主要目标就是控制石油资源。对超级大国利用石油资源遏制中国的企图不能掉以轻心。今后世界石油供需的矛盾错综复杂,引发政治、军事、外交矛盾和冲突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直接对世界或区域石油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国际环境虽然有利于我国利用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加快发展,但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明确石油安全的战略方针,并加以全面实施。

七、海外投资难度大

中国石油海外投资难度大,主要体现在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体制不完善,资金不足,投资成本过高,海外投资管理体制限制等几个方面。

1.海外投资政策性保险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国很多石油项目投资于一些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石油海外投资面临战争、、财产没收、国有化、外汇管制等造成的风险,如中东战争。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有关海外投资保险的政策。为了防范这些政治风险,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海外投资政策性风险政策;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如世界银行)也开展了担保业务。

2.资金不足制约海外投资发展

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发的油田规模一般都不太大。即使像苏丹这样比较成规模的油田,也是由多方共同投资,因而获得的份额油和收益也比较少。同时,由于缺少资金,融资渠道狭窄,企业在承包海外石油工程贷款及开具保函等方面存在困难,有时不得不放弃一些很好的项目。

3.投资成本过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普遍报价偏低,个别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似乎一旦中标就意味着一切都成功了。但当他们履行完若干合同后,才发现经过激烈价格竞争到手的项目利润实在太少,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石油收购哈萨克斯坦油田的案例。1997年中石油出资35亿美元,购买哈萨克斯坦某石油公司的部分原油储量,并计划建设一条长3000千米的输油管线,直通中国西部。公司中标以后,才发现项目投入资金太大,而依靠开采当地原油的收入,根本无法弥补巨额的支出,最后终因成本过高而被迫搁浅,使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海外投资管理体制制约海外石油投资事业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对海外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度。在审批限额上,其主要内容是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及以上的海外投资项目,以及3000万美元以上的海外再投资项目,需经过国家审批。在审批程序上,规定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两道程序。上述审批制度是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目前,已经不适应海外投资项目时效性强和投资强度高的特点。从投资限额看,100万美元的项目多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招标的突出特点是时效性强,如果因为审批来不及参与招投标,可能会贻误时机。

另外,在外汇管理方面,由于中国尚未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海外投资企业的用汇额度仍受到一定限制。

八、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国际油价高涨,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缺乏灵活性,使得我国石油安全在国际油价的变化中遭受极大风险。

1.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上涨会抑制经济增速,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油价将会增加外汇支出,加大企业成本,增加居民消费支出,抑制经济活力,加剧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因而将会增大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

国际油价上涨,会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个人消费者将直接成为高油价的承受者。2009年,由于国际油价不断上涨,我国5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明显增加了部分消费者在这方面的支出,并导致部分消费紧缩或消费转移行为的产生。随着住宅、轿车以及高档家电等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生活消费石油的增长幅度加大。因此,未来石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际油价上涨会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扩张期,近两年石油消费增长速度超过10%以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明显上升,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到43.3,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给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很大冲击。石油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成本,近年来交通运输业耗油快速上升,因而交通运输业首当其冲受到高油价的影响;同时,化肥、农药、农用薄膜,以及农用机械等,也因石油价格上涨使生产成本上升。

2.我国石油定价机制给石油安全带来风险

我国当前的油价虽然采用国际油价,但接轨的时机仍由政府有关部门调控,尤其是成品油是否与国际油价接轨,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这说明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政府手中。由于国际油价波动有时并不能反映国内的供求关系,因而政府没有明确规定原油与成品油的价差和调整标准,只是含糊地说油价波动到“一定幅度”“适当调整”。这是我国目前油价机制不够灵活的表现。由于我国石油定价机制不够灵活,导致我国在国际油价出现大的波动时极为被动,不能很好地规避风险,给我国石油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九、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国外能源研究机构预测,未来20~30年内,世界天然气消费总量有可能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由目前的340亿立方米增长到1200亿立方米,天然气需求量将由300多亿立方米增长到2000亿立方米左右,供给缺口大约为800亿立方米。届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的比重将由3%上升到10%左右,成为我国仅次于煤炭和石油的第三大能源。

十、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潜力很大,但分布不均衡

目前,全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分别为60%和40%,待探明的油气储存量分别为1700亿吨和225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仍然很大,世界油气勘探仍然处于比较活跃的时期。世界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东亚、俄罗斯等少数地区和国家。目前,这些地区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国外大型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和重组,为我国利用国外资源,利用地缘政治优势和外交政策优势进行国外资源开发提供了机遇。此外,石油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形势相关度越来越高。尽管世界石油生产总体将保持持续增长,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可预见性更加明显,国际油价仍将起伏跌宕。

十一、我国石油运输的能力与需求有较大差距

中国船东协会仅承运了10%的海上石油进口,特别是在中东东行和西非东行航线上,中国船东协会所承运的份额更少。究其原因,首先是与中国船东协会的承载能力不足相关。相对于集装箱和散货船航运,中国的油轮运输规模不大。目前,由中国船东控制的大型油轮VLCC20万~30万载重吨和AFRAMAX8万~12万载重吨分别只有10条左右。即使全部服务于中国的原油进口,充其量每年的承运能力也只有3000万~4000万吨。

其次,中国船东协会所承运的进口石油份额偏低,也是与石油公司和油轮公司缺乏合作,没有建立起长期的策略伙伴关系相关的。以招商局为例,自从1990年开始经营油轮船队,其一直以服务国际油轮运输市场为主。2002年招商局油轮船队共为世界各国客户承运了3106.8万吨石油,其中承运中国进口石油仅为227.3万吨,占船队总运量的7.32%。换言之,招商局油轮船队总运力的92.68%是服务于国际市场的。

目前,中国从事进口原油海运业务的,主要有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和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等国有企业,以及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和大连海昌集团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增加,海运企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截至2006年,我国海运企业油运能力已超过1200万载重吨,但我国进口原油大部分由国际油轮运输企业承运,国内企业的承运比例只有10%~20%。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油轮数量有限,难以与我国进口原油的航期匹配。而且中国油轮总体装备水平较低,船队结构不合理,管理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上认知度较低。此外,我国尚未加入《73/78MARPOL公约1997年议定书》,因而无权给入中国籍的船舶签发有关证书,同时中国籍的船舶进入97缔约国港口时要受到严格的检查,甚至有被拒绝入港或者被滞留的可能。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的石油公司与中国的油轮船东之间,缺乏长期的策略合作,在能力和需求上出现严重的“错配”:一方面,中国90%的石油进口是由外国船东承运的;另一方面,中国船东以招商局为例,90%的运力却是为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这种状况使得我国原油运输受制于人,一旦国际社会政治动荡,资源国(地区)政局不稳或突发事件,我国的石油运输安全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人民币升值太快,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汇率变化会通过影响对外贸易,改变国际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将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经济。

从正面分析,人民币如果升值有如下好处,这也是国内赞同人民币升值的观点体现:

国外产品价格将下降,有利于增加中国对国外高质量消费品和生产设备的进口,提高生活水平和产业制造水平。人民币如果升值,在中国强大的经常项目账户平衡作用之下,中国家庭的平均收入将会有所增加,购买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帮助十多亿人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内制造业向制造高质量产品转轨提供条件,进而提高中国各个产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国外投资能力将增强。当前,中国更注重出口和引进外资,但随着同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企业为开拓销售渠道,将不断扩大海外投资,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投资能力,促使企业“走出去”,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使用进口原材料比率较高的厂商的生产成本,也会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加快国际化步伐。

未偿还外债还本付息所需本币的数量会相应减少,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外债负担。

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中国公民出国学习,将有更多家庭能送子女到海外自费留学。增加中国货币的吸引力,有利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中国gdp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按美元计算)1980年为2.5%,1990年降到1.8%,1998年为3.4%。其原因就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1980-1994年间大幅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中国的gdp就会超过德、法,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但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上。由于中国目前的“双顺差”不稳定,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空间有限,人民币汇率升值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如果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国内就业、物价水平以及金融改革的稳定发展,影响到我国许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我国财政赤字已经扩大、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有限、房地产泡沫开始出现等不利的国内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罗伯特蒙戴尔教授简单而且全面地概括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将产生的六大影响:首先将影响中国出口,给中国出口带来极大的危害;同时,将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呆坏账可能因人民币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稳定。具体的分析如下:

出口增长将受到制约。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出口不仅保持了较快增长,而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后继续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均会相应提高。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如果出口商为维持一定利润而提高价格,将会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出口的持续扩大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的提高,特别是目前我国主要以极易替代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一旦出口受阻,极易发生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从而失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由于作为中国优势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和卫生标准等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而加入wto后,随着中国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进口将呈不断上扬的势头,增长速度将日益加快,因此今后几年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甚至出现反转。如果人民币被迫升值,将使目前这种状况更加恶化。

不利于吸引外资和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长,近两年增势更猛。2001年增长15.2%,2002年增长12.5%,今年上半年增长34.3%。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人民币升值,不仅会直接增加外商在华投资建厂、购置设备的成本,而且还会提高外商在华的劳动力成本,将影响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其次,在华外国企业的经营目前已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外资利润汇出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大,人民币升值将提高其利润的外汇收益,并可能因此加大资本外流规模,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压力。这都将影响到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及利润再投资的规模与产业本地化的进程,不利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的持续发展、升级。

不利于我国缓解通货紧缩。自从1997年以来,我国统计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每年上升1%到1.5%,已经危险地接近通货紧缩的情形。中国目前的通货紧缩主要来自劳动力市场:由于有效劳动力迅速增长,质量也逐步提高,但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不足以抵消这种压力,所以,工资增长缓慢,造成通货紧缩。而如果人民币升值,经济增长将更趋缓慢,劳动力市场由于供给过剩,竞争将加剧,工资不会上涨,通货紧缩将更严重。另外,由于通货紧缩提高了货币的购买水平,使人们的储蓄倾向增加,而消费和投资减少,这将造成有效需求的进一步萎缩。同时,通货紧缩导致的物价持续下跌将使实际利率水平上升,企业生产和投资的成本升高,迫使企业减少投资需求,缩减产量,导致利润水平下降。这将会影响我国各项培育和刺激内需政策的效用,可能会加大我国公司赢利难度,使不良贷款恶化,正如日本所经历的,中国经济的良好前景将因此受到损害。而且,通货紧缩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财政危机、外汇危机和货币危机,还可能进一步转变为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近800万人,此外,约2.5亿农村低技能劳动力也需要寻找就业岗位,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造成一定冲击。另外,人民币汇率上升还会导致中国非贸易品(诸如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从而减弱国内需求,进而给就业市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而增发的货币会主要流入持有外汇的机构和个人手中,他们的投资意愿和方向与经济发展对资金运用的需求有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无投资意向或无生产性投资意愿的群体获得大量的资金,而有项目和投资愿望的一些民间投资者却缺乏资金支持。由此将出现货币供应量虽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度。

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在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的影响下,国际套汇投机资本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使这些投机资本的套汇成为可能,并将导致国际套汇投机资本的继续进入,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新的压力。这部分具有投机性质的资本,不太可能投向实业,而是流入变现容易、流动性极高的金融证券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证券市场的逐利行为,将成为金融市场动荡的潜在因素,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另外,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内在激励和风险控制机制严重缺失,若放开人民币汇率,实行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浮动汇率制度,金融机构还不具备承担汇率风险的能力,还无法承受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冲击。

爱尔兰生活水平

1-1,爱尔兰到底什么样?发展到什么程度?

答:爱尔兰是低等发达国家、欧盟成员国。在爱尔兰,你绝对会有"下乡"的感觉。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乡村风光"而是彻彻底底的欧洲农村。

1-1-2,为何中介文上都说爱尔兰发达.....?

答:不能说中介文都是假的,他们通常是拿着"爱尔兰经济发展速度快"这个事实炒作。这当然是事实,因为爱尔兰底子太薄,现有的增长相比其原有势力,确实可谓飞速了。形象解释,现在的爱尔兰刚是个青少年,正在快速长身体的阶段,显然,这是不能持续一辈子的。欧洲其他发达国家都是成年人了,增长速度当然放慢,甚至停滞,尽管如此,他们相对爱尔兰还是有绝对优势的。

1-1-3,能举实例说明爱尔兰和欧洲的差距吗.....?

答:最明显的差距在交通方面:

1,到2002年初,爱尔兰全国仅有不到80公里的高速公路,还不足沈阳三环一圈。

2,爱尔兰首都没有任何轨道交通,仅有一条重轨电气化铁路竟灌名叫DART,以适当引人耳目。这种普通的电气化铁路,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是跑遍全国的大众铁路,确实没什么可圈之处。当你见过爱尔兰的大众列车后就会明白,原来这种欧洲大众车到了爱尔兰这个过去从没见过用电火车的国家,就变得很神奇了。

3,有人见到都柏林的双层大客不禁叫好。事实上,这批90年代初的Volvo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属被淘汰车型。想知道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满街跑的公车是什么样?挑都柏林最好那几辆试点车座,你就知道了。

1-2,爱尔兰入境原则、货币?

答:爱尔兰不是申根成员,从任何国家入境(包括英国)都需要通过边检。爱尔兰是欧元国家,2002年将改用欧元。

1-2-1,我现在德国/法国/荷兰,可以不签证就去爱尔兰旅行吗?

答:不可以,需要签证。

1-2-2,我现在瑞典/丹麦/芬兰,可以不签证就去爱尔兰旅行吗?

答:不可以,需要签证

1-4,去爱尔兰的难点在哪?

答:因为学校种类、等级多多,申请课程不是问题,难点在于等签,东北人至少半年,非东北通常要三个月,爱尔兰驻上海领事馆管辖地区的申请能更快一些。

2-1,我最需要带什么去?

答:如果你打算使用电脑,那一定一定要从国内带笔记本来。因为这里的很贵,且消费税达22.99%,就是说卖一台标价为1000欧元的电脑,你要再付230欧元的税。另外一定要带好备用鼠标和一切软件。这些东西在这里都是天价!

电饭锅在这里根本买不到,中国木把切菜刀只有"亚行东行"才有,但要25欧元一把!杆面杖也是一样的情况。

不要带被子,但一定要带被罩。不要带大绵衣,这里五年才一遇雪天。雨伞一定要两折的,三折的禁不起大风吹。

2-2,在爱尔兰学习时间打工合法吗?

答:爱尔兰已经颁布新法令,从2001年开始中国人打工合法化,但要求每周20工时以内。

2-3,在爱尔兰,净有啥样的工打?

答:最普遍的是在爱中国人七大行业:

行业 中文俗名 描述 工资(/小时) 适合人

K.P! 刷盘子的 在中餐馆或其他小餐馆,工作多在下午,不要求英语。 3.8~5欧元

(无税) 上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Clean! 清洁工 多在大超市、大学校中,多在清晨或傍晚工作。 6.35欧元

(税前) 白天上课的大专校生

floor! 捡酒杯的 在酒吧中把客人喝完的酒杯子捡了,有的允许点酒,可挣小费。夜间工作,结束在凌晨两三点,最晚四五点。 6.35欧元

(税前) 下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F.S. 快餐店 "麦当劳"、"汉堡王"之类的连锁快餐店,早日夜三班倒时间,工种有清洁、做堡、收银等。要求适当英语。 6.35欧元

(税前) 语言学生,注定缺课

D.S. 小卖店 多是做熟食的,也有很多收银的,早晚夜三班倒时间。要求适当英语。 6.35欧元

(税前) 语言学生,注定缺课

Hotel 宾馆 大多是收拾房间的,少数英语好的能升为楼层服务员。 7~10欧元

(税前) 上午上课的语言学生

工厂,超市,

医院 这三种较正规工作也有少量中国人干,但比例很小。工种:食品厂流水线、超市摆货、医院护士。 4~10欧元

(税前) 不上学或很少上的

至于其他高等工作,都不要想了,没有戏!(除非你是工作签证)

2-4,在那里,每月能挣多少钱?每月生活费大概多少?

答:一份合法的半时工作(每周15-25小时)每月收入大约380-635欧元;一份全时工作(每周40小时)每月大约890-1145欧元;两份工作(每周60-90小时)每月1400-2000欧元。

从寄宿家庭搬出来后,大概每月花销(单人):

房租:190-317欧元(合住)/ 500欧元(单人单间)/ 115欧元(挤着住);

粮食:90欧元(一日三餐)/ 65欧元(吃饱就行) / 13欧元(能吃就行,三日一餐);

车票:56欧元(月票)/ 19欧元(偶尔买票);

电费:13欧元(合住)/ 40欧元(单住);

手机话费:12.7欧元(Top Up)/ 15.24欧元(Pay Bill);

长话费:63.53欧元(总想家的)/ 12.7欧元(偶尔打的);

网费:38.1欧元(每天在网吧用30分种)/127欧元(在家,每日4小时);

看书读报:每月只买一本,20欧元 / 天天买报纸看,50欧元

3-1,都柏林的语言学校到底是啥样的?都有哪国人?

答:多数语言学校是一栋三到四层,但每层只有两个房间的小商务楼,(就像国内那一家家街边的小公司。)按英语水平分班,水平越低的班里中国人越多。夏季,大约,平均每班有35人上课,15个是中国的;冬季,平均每班有10人上课,8个是中国的。

只有在夏季,你有机会见到大量的外国同学,但多是从南欧较低发达国家来的,以西班牙,意大利为最。他们成群结帮,从不讲英语,对中国人并不友好,甚至与中国人争抢工作打工。

3-2,爱尔兰的手机电话如何卖?

答:与国内比较价钱,这里越次的手机越便宜,最次的Top up(先付费后打)的是62.26欧元带号还带25.4欧元话费(中国早已淘汰机型),最便宜的Pay Bill(先打后付费)只要首付6.35欧元就开始用了,当然要在月末付话费。这里买的手机都是锁频的,你只能使用该电信局服务,更不用想拿回国用。要买自由机都是天价。所以说,如果你在国内已经有了手机,那么最好带来,买个新号要49.55欧元(内含25.4/38.11欧元话费)。如果你希望有一部像样的,能广泛使用的手机,那么也逮在国内买。

千万别带NOKIA-3210过来,这里3210就相当于BB机。

4-1,在爱尔兰如何上网?

答:爱尔兰民间没有宽带,也没有ADSL,爱尔兰人曾为此罢网抗议。只能拨号上网,(包括ISDN拨号上网),一律没有网费,只收电话费,夜间每小时72p(含税),白天就别上了,比网吧还贵,不如出去上。 ---社区,爱岛章使

罢网抗议有结果了,爱尔兰最近终于有了ADSL业务。

4-2,在爱尔兰网吧里能用QQ,能玩国内游戏吗?

答:能,中国能用的这里都能用。在网吧里,在网上,你几乎不会有出国的感觉。特别是在夜间,部分网吧完全被中国人"占领"。---社区,爱岛章使

4-3,在爱尔兰如何驾车,驾照怎么办?

答:在爱有两种驾照,一种是25镑,交钱就给办。有它你就可以开车,但保险金很贵。另一种参加培训(也可不参加),10堂课,一次15镑,然后英语答卷及路考。比较难,如果通过,保险会很便宜。所以国内的驾照基本上没什么用。相关问题:保险金与车的新旧,排气量,是否通过车检(如果是二手车)有关,如果持第一种驾照,开94,95年的车,(车价4000-6000镑),保险大概3000-5000镑左右。如果是第二种,保险会降到一半。无论哪种驾照,保险都会随年递减。汽油价不贵,一升汽油比一瓶可乐便宜,但停车费不低。每一年的车检应该是免费的。 ---社区,医师

国内的汽车驾驶执照到这里根本不能用,我也有国内驾照的。如果你想在这里驾驶的话,必须通过爱尔兰当地的考试(爱尔兰是右舵),否则你无法驾驶,除非'黑'车'黑'开,但如果让GARDA抓到的话,你就麻烦了。有关考试,大体介绍一下(因为我也只是听朋友,自己并没有亲身体验过) 分笔试和路试。先笔试,有关爱国交通的一些基本条例。然后路试, (注:你只有在爱国交通部门指定的场地, 驾驶汽车20小时(也许)以上的才有资格路试。 而且这项考核项目要比前一项难得多,因为爱国的驾驶习惯与国内很不一样,例如,见到黄灯时,必须减速,而且尽可能的把车停下,而在国内许多司机无视交通法则的存在,总是报有侥幸心理,踩下油门,一冲而过,而这在国外是万万不能的。再有, 爱国很注意,主道先行的原则,如果你是从辅道并入主道的话,一定不能影响主道行车(不能让在主道上的车辆减速或者停车),而这一点国内的司机做的很不好,请大家注意。

4-4,往爱尔兰带电器,要交税吗?

答:个人用电器不用交税

4-5,去爱尔兰用带电热毯吗?那里的冬天最冷能到零下几度啊?在那里冬天都怎么取暖呢?有暖气吗?

答:House的暖气都是个人家自己烧的,如果你遇到穷鬼,惨了————!来爱尔兰一般不用带电热毯,从来没有0度以下的时候。自家烧的暖气多是电热水、电热气的,少数家庭用气热水的,但没有用中国那种家用电暖气的。你自己带,他们也不会让你用。 ---社区,爱岛章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