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油价补贴多少钱一公升_美国油价里包含哪些费用
1.#美国油价# 每加仑3.88美元,合成人民币多少钱一升?谁帮我算算
2.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石油用完了现在世界上这么多汽车都作废了吗?
3.为何国际油价降的,国内没有?
#美国油价# 每加仑3.88美元,合成人民币多少钱一升?谁帮我算算
1加仑=3.785公升
3.88美元=25.244人民币
25.244/3.785=6.67元/公升
事实上美国的汽油和中国的汽油没有可比性,汽油标号算法不同,中国的汽油97号的油品还不如美国的87号(入门级)汽油
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石油用完了现在世界上这么多汽车都作废了吗?
新能源汽车
人类何时不用石油和煤了呢?那要看开采成本以及综合成本上升的速度与替代能源成本下降的速度何时能达到接近的水平。什么时候继续使用这两种能源的成本高于替代能源的成本了,那这两种能源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就不远了。
举个例子,人类最早是用木柴做能源的,但现在不用了,不是木柴用完了,而是煤和石油的综合成本大大低于木柴所致,人类不是造不出用木柴驱动的汽车而是那种汽车根本不会有人买,因为太不经济了。不知我说明白没有。
理论上讲,现在探明的可开采储量和用量考虑,煤可以用80年左右,当然探明储量还会增加,使用量也不断变化。但是有很多替代能源问世,比如植物柴油和其他植物燃料,现在已经到了实用阶段。还有人造小太阳,基本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以后是完善的问题,我国的人造太阳持续时间可以达到3秒,以后技术突破只是时间问题,等这个解决了,能源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全世界海水中氕氘氚的含量可以供人类使用万亿年以上,因为每公斤海水中所含的氘,可以产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拿什么来代替石油?
国际油价在今年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然而,随着油价的不断飙涨,甚至有专家预测原油价格将增至200美元一桶。这件听起来好像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近在眼前。
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一点就少一点。当我们将石油都开采尽了以后,我们还能烧什么?我曾经跟业内一位前辈聊起过替代能源问题,他郑重地告诉我:短期内,根本就没有新能源能够完全替代汽油。
丰田是混合动力的先行者,利用电动机来减少汽油机(或柴油机)消耗的技术固然是个好办法,但短期内依然无法完全脱离对石油的依赖,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缓解石油消耗的速度。况且,混合动力车型的成本比普通车型高出很多,如果没有国家的有力支持,仅凭消费者自愿购买,数量十分有限。
燃料电池技术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替代能源技术,燃料电池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零排放,但电池的回收政策如不完善,废电池污染将比目前的尾气排放污染严重得多。
再说生物能源汽车,这种技术基本上是利用生物能源提取乙醇作为燃料给汽车提供动力,但提取乙醇需要大量粮食作物,在提取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技术若不跟进的话,生物能源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到头来还要与人类争粮食。
至于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技术还属于摸索时期,且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在能量生成过程中会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还不好说。
或许,当人类发明出不吃饭也能长大个的方法时,也就离无需耗能的永动机时代不远了。不过现在,我们还需要吃饭,也还需要烧石油。石油价格飙涨只是给我们敲响了一声警钟,让我们麻木的环保神经稍微受了点刺激,完全凭涨价来控制石油的消耗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当然,仅凭我们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形成一种环保意识,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排量,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求大空间。试想,当有一天有钱都没法加到油的时候,一辆排量再大、再有面子的车,也会显得格外可笑。
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金,我们怎么办?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话题。3年前,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的一支股市分析师团队曾大胆预估,油价将上升至每桶 105美元,当时引起市场一阵哗然和不以为然。随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今年终于突破120美元大关。本月,这个团队再次语出惊人,暗示未来全球原油供给出现紧缩时,每桶油价将极有可能飞升至200美元的天价。
当我把这一个问题同时提问给几个朋友和业内人士之后,发现面对这样一个具有恐慌性质的未来假设,大家都不约而同显得乐观。尽管各自乐观的理由不同,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油价再高,依旧有很多人会买车开车。
今年“两会”,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第一号议案。的确,石油资源并非取之不竭,油价不断走高给世界敲了警钟。我们凭什么乐观?也许是对人类智慧的自信。一位经销商对我说道:大家都关注油价,甚至产生担忧,是因为现阶段人类过于依赖石油。他乐观地认为,“只要找到可以替代的,不钻死胡同就行了。”的确,很多工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尤其是汽车产业。油价的上涨,加大了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自然抑制消费者的购买欲。汽车产业有理由恐慌,但是束手待毙显然不是人类的作风。最近几年,但凡汽车行业的各类发布会和会议,会发现“可替代能源”已成为这些活动的共同议题,通用、大众、丰田等汽车厂家未雨绸缪早于多年前着手研发非燃油汽车。油价上涨,刺激了更多可替代能源和技术的衍生,也许这就是我们乐观的理由。
“当油价涨到每桶200美元。”这不只是未来的一个假设,也是现阶段人类应对稀缺资源减少的重要命题。我们看到,目前可替代石油的能源和技术有很多种,包括生物能源、氢能源,还有电池(电动)车,可以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等等。虽然这些技术现阶段并未成熟,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实现替代石油的重要地位。但是,无疑在不久的未来,走进千家万户的车子,将不再是燃油汽车,而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环保车型。
马电混合动力车
有“危”才有“机”
国际原油市场的“诡异”程度一点也不亚于风云突变的股市,而产油国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就是个坚定的唱多者,他在去年11月的第三届欧佩克(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峰会开幕式上警告:“如果伊朗受到攻击,油价将升至200美元/桶”,当时,人们对此危言耸听的论调还嗤之以鼻,没想到四个月过去了,国际油价已经轻松突破110美元大关。尽管国际油价的飙升有国际炒家在背后兴风作浪,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百美元油价的时代,因为国际原油就只有那么一点,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要是进行价格管制,人为压低价格,那么全世界都会出现“油荒”。
油价每桶200美元也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德国外汇管理公司分析师Thomas Bachheimer早在2006就预言,鉴于需求增长和有限的资源这样的形势,在石油需求高峰的2010年,原油价格甚至会上涨到每桶200美元。
汽车行业所耗费的石油几乎占到了所有石油销量的一半,油价的上涨对汽车行业是个重大“利空”,就拿国内来说,在家用轿车的使用成本中,油费超过了一半的份额,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购车欲望,从而对汽车产销产生负面影响。在油价持续破百的这一段时间,国内汽车股的跌幅远远大于大盘也说明了这一点。而在本报所做的调查中,大多数读者认为,油价上涨会推迟自己的购车计划。
马电混合动力车
俗话说,凡事皆有两面,油价的持续上涨对汽车行业也不全是坏事,将反而推动汽油、柴油车的替代如氢动车、电动车等加速商业化。目前,氢动车和电动车的技术正不断成熟,制约其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和汽油车相比的成本过高,但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具有节能环保效益的氢动车、电动车也就显得不再昂贵,反而可能会促进上述车型的普及,最终使汽油车永无翻身之地,从而将高昂的油价打回原形,也许在那时,汽车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高昂的油价对中国汽车行业而言也可能是个机会,在汽油车的时代,中国汽车失去后来居上的机会,中国应该抓住电动车的机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称,“比亚迪2025年拿全球汽车第一。”他的是依据高昂的油价将促进电动车的普及,这就是商机。
fcx混合动力车
本土车企机不可失
通常来说,“凡夫俗子”们最大的特征是事情不到逼急了不会去做,像我,很多时候文章不到临近截稿期是不会有写作灵感的。当然,这样的处事态度恰恰是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最为不爽的。但是,我一直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够紧张,够忙碌的,只要不妨碍工作、生活,为何不让自己悠着点?
fcx混合动力车
然而,作为个人可以让自己悠着点,但“肩负重大责任”的大企业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不能过得悠着点,反而要不断给自己增加压力,因为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如果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被淘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现在的本土汽车企业也仅仅停留在“吃饱”的阶段上,虽然他们一直很努力,不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至可以用“拼命”来形容,但很可惜,他们“付出的”远比“该得到的”要多得多,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卡宴混合动力车
问题出在前瞻性上,本土汽车企业没有想太多“假如”的事情。其实,“未雨绸缪”才是企业提升自身实力重要手段。举个例子,去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飙升,加上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国内用车成本全面攀升,环保意识空前高涨,这原本应该是本土汽车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们的“根”本就在小排量车型,不过,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假如油价升到每桶100美元”时市场会变成怎样,结果导致当百姓们需要好的小排量车型时,本土汽车企业却一窝蜂地往高端发展,造更大、更贵的车型。
或许,中国的产业结构太过“宠溺”本土的汽车企业了,好多次的“油价上涨”、“钢材上涨”都替他们承担了、消化了,让他们可以不用想太多“假如”的因素,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恐怕,本土汽车企业从没想过“假如油价200美元”,该怎么去应对。
石油越用越少,油价突破“110”还远不是终点,不出意外,接下去会继续突破120、130……乃至200,这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早晚问题。中国并非产油大国,能源利用率也远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要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只能用“人力成本”去弥补,而人力成本恰恰是本土汽车企业最大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一优势不复存在,本土汽车企业又该如何发展
为何国际油价降的,国内没有?
专家:短期国际油价下调,不至拉下国内油价
就读者提到的油价是否下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中石化董秘局一位官员。这位官员说,他完全理解广大消费者期待油价下跌的心情。然而,油价调整决定权在国家发改委;而且,根据我国现在的油价机制,国家最近不大可能跟着调低国内油价。
这位官员说,我国实行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油价机制,3月23日,国家发改委据此上调了国内汽油的零售和批发价格,但是没有上调柴油的市场价格。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定价办法。具体地说,就是根据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依据,并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即炼油厂出厂价)和零售价,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实行。
从调价的时机上来说,在2001年以前,是国家计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油价水平,定期公布国内市场油价;此后,为了使油价机制更加灵活,并避免油价波动过于频繁,改为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市场情况,并结合国内各方面情况,“适时”调整国内油价。而且,2001年10月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关于完善石油定价机制相关办法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在国际油价短期上涨时不上涨,而在国际油价下降时不降或少降”。这说明,根据现行的定价机制,不可能因为短短一两周的国际油价波动,就调整国内油价。从最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即使国际油价大幅起伏,国家发改委调整油价的时间间隔,一般都在一个季度以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月以内调整两次成品油价的情况。
那么,此次国内国内油价何时可能下调呢?这位官员告诉记者,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的与国际接轨是“涨”的时候接轨,跌的时候不接轨,只涨不跌。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国家曾经根据国际市场行情,多次下调国内油价。如2003年5月10日,就将国内成品油价下调,其中90号汽油降至每公升2.63元,93号汽油降至每公升2.81元,而现在的93号汽油的价格是每公升3.96元。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这位官员说,预测油价本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根据多个国际权威能源机构的预测,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国际油价仍然将在50美元每桶的高位运行,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这个预测属实的话,那么预计国内市场油价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然而,由于油价问题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预测性”,也不排除出现未来实际油价走势让大家再次“跌破眼镜”,继续走低的局面。那时,国家自然会相应调低国内油价。不过其时间难以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