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5颗李子被主人索要5千,路边长的到底是李子还是金子?

2.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什么意思?

3.郭靖进入中原的时候,身家是一匹汗血宝马黄金10两,搁现在身价几何呢?

4.美国一块钱上面的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

5.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

摘5颗李子被主人索要5千,路边长的到底是李子还是金子?

13年金价每克多少_十三年金价是多少

在南京横塘,一个男子在路边顺手摘了5颗未成熟的李子后,被抓住并且要求赔偿5000元,看到这个消息的也是惊了,这种的不是李子,是金子吧?这么贵。

01、路边摘果惹事端。

在南京,小张和他朋友一起去外婆家,到外婆家以后,见路边长了很多李子树(果园里的,部分树枝长到外面了),于是顺手就摘了5颗李子,结果这五颗李子摘出来事儿了,在摘下这五颗李子后,小张和他朋友被李子园的主人给抓住了,并且要求赔偿5000元。看到这5000块的赔偿要求,真的是吓我一跳,这李子竟然这么贵,一个李子按50克算,平均一颗李子1000块钱,这一克就要20块钱,很多人觉得这李子和金价没有可比性,确实,但是金子你可以收藏,李子一口下去,1000块钱没了,所以我觉得这李子价格确实是太离谱了。

02、5000元天价李子。

这五个李子肯定是不值5000块的,后来经过警察的协商,这5颗李子算是以100块钱一颗的价钱成交了,我相信经过这次,小张和他朋友也不敢轻易再从路边摘果子了,毕竟500块钱买5颗没成熟的李子,亏了,如果是在水果店买成熟的李子,买上500块钱的,人家店主绝对把你当成一个大客户,弄不好最后还送上几斤。

这个小伙子做出来最夸张的事情还是在论坛上把人家挂上去了,挂的就是说5000块钱买5颗李子,可能是赔偿500块钱后心里不舒服,但是再不舒服也不能这么抹黑人家,况且小张和他朋友确实是有错在先,没经过别人的允许就私自摘果子。

03、路边的果树果实到底该不该摘?

路边的果子究竟该不该摘?我觉得是不应该随便摘人家的果子的,?不问自取便是偷?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被别人抓到后,我觉得好好道个歉就没事儿了,我不相信你好好道歉,别人还会讹你5000块钱,人家果农不缺这五颗李子,关键是你的态度太差劲了。如果是你,自己家的李子被偷了,抓到人之后人家直接说赔你20块钱了事儿,都不正眼看你一眼的,你会不会生气?如果别人是态度贼好的跟你说话,再散上两根烟,你基本就不会和他们计较这五个李子的事情了,摘就摘了,毕竟人家的态度那么好,但是小张刚好做了前者,不可一世的态度,谁看见都烦。

如果是道路上,公家种的那种果实,你想吃的话可以随手摘几个,但是要注意这些果实,很可能是重金属超标的,毕竟人家是吸汽车尾气长大的。

总结:

还好双方经过沟通最后是只赔偿500块钱,如果这五个李子最后要真赔偿5000块的话,我觉得真的就和黄金差不多了,一口下去1000块钱,而且李子还没熟,能不能吃都是个问题,希望这次小张能够500块赔偿买个教训,不要随便摘别人的东西,而且做错事情之后要有要给好态度,如果这次积极道歉,我相信这500块钱都省了,弄不好李子熟了人家还请你过来吃。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什么意思?

正确的是“馀”,“我来问道无说,云在青霄水在瓶。”的意思是:我去拜访,高僧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之上,水在瓶中”。

----出处----

唐代·李翱《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原文----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译文----

药山的高僧身形像飞鹤一般,经常在大片松林下研读经书。

我去拜访,高僧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了一句“云在青天之上,水在瓶中”。

高僧选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居住,非常惬意,这里幽静的常年见不到人影。

有时高僧会登上孤峰山顶,在皎洁的月光下伴着云彩长啸一声。

----注释----

函:指的是木头盒子,匣子。

经:经书。

无馀:没有剩下。

青霄:一本作“青天”。

----赏析----

士与僧的交往,为禅林平添了不少风流。此诗记述了诗人向一代高僧问禅访道的逸事。此诗的诗眼在于“无馀说”与“啸一声”。大道无言,故无余说,既无馀说,便于月下长啸,让一个人的身、心、声与大自然的峰、云、月完全融合为一体。诗中的“云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绝句,引发了不少后世学人与禅子的褒赞。极有气势的当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好一句“黄金自有黄金价”,其豪情干天,可谓深得禅趣。

披云月下,崇冈长啸,一直是前人悟证天地至理而无法言说时所钟爱的一种抒怀方式。无论禅者还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晓天人合一之大道,并从中得到法悦。元人叶颐有首诗便深具禅韵。诗中有小记,云:“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顶,高吟朗咏,豁然长啸,兴尽而返。 明日山下居人,咸言闻清啸,惊醒尘梦者数十家。予因赋诗以纪其事云。”下面便是其诗:“藜杖策风轻,芒鞋步月明。鹤翻青径影,猿度翠岩声。草露沾衣冷,松泉漱石清。崇冈发长啸,尘世梦惊醒。”无独有偶,不仅东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觉者也深谙其中醍醐灌顶之妙。美国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深得东方禅趣,他的一首《面对群山》用现代诗句诠释了他对中国古代高僧们的禅趣的向往:“他爬到泛着泡沫的小河边。他攀着峭壁而上。他把一根手指头伸进水里,一直探到水池的深处;接着把双手全部没入水中。他把一只脚伸进池子。他扔石子儿进池。他双手在水面拍击。他起身,昂首高呼,面对急流、群山,双手上举,狂啸三声。”如此筒笔白描却如此细腻入神,真可谓三昧之作。

----作者简介----

李翱(772~841年),字习之,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凉武昭王李暠十三世孙,北魏司空李冲十世孙,贝州司法参军李楚金之孙。会昌元年,卒于襄阳,谥号为文,故称李襄阳、李文公。曾从韩愈学古文,推进古文运动。思想上,一生崇儒排斥佛老,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言行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著有《复性书》《李文公集》。

郭靖进入中原的时候,身家是一匹汗血宝马黄金10两,搁现在身价几何呢?

郭靖为了完成比武之约和替父报仇的心愿,在江南七侠的带领下离开大漠去往中原,初入江湖的第一站就是张家口。在这里,他遇到了此生的真爱黄蓉,在不知道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又是请吃饭,又是送貂皮送宝马,可以说是一掷千金,完全不计成本,放在现在也是妥妥的土豪行径。那么,当时的郭靖到底有多少钱,放到现在身价几何?接下来我们结合《射雕》原著分析一下,权当。

根据书中描写,郭靖初到张家口时,身上拥有的财物如下:汗血宝马一匹,貂裘一件,黄金五锭共十斤,并不是题主所说的十两,此外还有一把成吉思汗赐与的金刀。

汗血宝马

在古代,马匹是人们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家庭轿车。那么一般老百姓骑的马,按照现在来说,价格大概也就相当于十几万二十万的普通家庭轿车。而南宋更为特殊一些,马匹的价格要比其它朝代更贵一些,因为宋朝时的产马区都被少数民族控制着,马匹属于稀缺,需要进口。而郭靖拥有的小红马属于汗血宝马,极为罕见,相当于现在进口的定制版轿车,价位至少在400万以上。

貂裘

郭大侠这件貂裘也不是普通衣服,根据书中介绍,它?通体漆黑,更无一根杂毛?,是拖累从王罕的宝库中夺来的,非常名贵。根据现在的市场价位,一件普通的真品貂皮大衣都在十几万元人民币,而郭靖这件可是从贵族王罕的宝库中得来的珍品,属于上等貂裘,注意是裘,仅指貂腋下部分的皮毛,这可比普通貂皮可贵重多了,已经达到私人收藏的级别了,价格最起码也得三、四十万元。

十斤黄金

首先,不是十两黄金,是十斤!

根据宋朝的计量单位,一斤黄金等于十六两黄金,一两黄金相当于十三两白银,一两白银相当于1000文铜钱,那么十斤黄金就是208万文铜钱。宋朝时一石大米(约60公斤)需要2000文钱,那么十斤黄金可以购买62400公斤大米。按照现在米价4元一斤,那么郭靖拥有的十斤黄金相当于499200元人民币。如果按照黄金计价,宋朝一斤约等于600克,十斤黄金大概为6千克,按照现在平均金价300元/克计算,折合成人民币大概要180万元。

金刀

关于成吉思汗赐与郭靖的金刀,书中并没有详细的描写,但以我的理解,应该是带有错金、錾金,并镶有宝石的蒙古弯刀。如果仅仅从刀本身的价值来看,可能并不会值太多钱,但它所代表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它可是一种身份和级别的象征,代表着成吉思汗的信任,也代表着郭靖与大汗的亲密关系。所以说,金刀是无价之宝。

综上,郭靖当时的财物至少在500万元以上,而身价则难以计数,毕竟这也只是大汉赏给他的零花钱而已。

美国一块钱上面的图案都代表着什么意思

一美元纸币($1)是美国货币额名称。一美元纸币正面印的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反面印的是美国国徽。

1862年第一张一美元纸钞被使用。上面的肖像人物是财政部大臣所罗门·蔡斯。现代的肖像是在1957设计的。美元纸币是使用了75%棉花和25%亚麻混和材料,还有红色和蓝色的微小丝绸纤维交织其上。它的宽度为2.61英寸(合6.63厘米),长6.14英寸(合15.6厘米),单张厚度为0.0043英寸(合0.11毫米),每张一美元纸钞的质量为1克。财政部经常对货币设计进行微小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变通常只被发烧友和收藏家注意到。

一美元纸币被联邦储备银行以蓝丝带运输发行。

正面图案包括,乔治·华盛顿肖像,美国财政部标志。货币标志在1968年被用,组成了上方的天平,象征着公平;底部的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周围是以V型环绕的13颗星,代表了美国的最初的十三个英国殖民地。

钞票正面左侧有一个图案中间有一个较大英文字母,代表发行银行。美国共有12家联邦储备银行。“A”为波士顿;“B”为纽约;“C”为费城;“D”为克里夫兰;“E”为列治文;“F”为亚特兰大;“G”为芝加哥;“H”为圣路易;“I”为明尼阿波利斯;“J”为堪萨斯;“K”为达拉斯;“L”为旧金山。其中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放著7000多吨的黄金相当於900亿美元(金价上升时,币值也跟著上升),其中只有5%属于美国,其馀是世界各国的。

背面的图案充满象征和数秘术暗示,通常解释如下:

从1782年开始,背面图案包括一个三个环围在一起组成的美国国徽正面图案。金字塔黑暗的一面朝向西方。暗示了当时蛮荒未被探索过的北美西部。金字塔上方独立的「帽子」中,包含一个上帝之眼图案,这象征了虽然美国的建设还没有完成,但在上帝的帮助下,目标一定会达到。旁边用拉丁文写着ANNUIT COEPTIS(他(神)领导我们的事业)。另一句强调的是NOVUS ORDO SECLORUM(时代新秩序)指的是刚刚从英国不久的独立。在金字塔底部写着 MDCCLXXVI 即罗马数字的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签署于这一年。另一个环内的白头海雕并没有为此头戴。另外,鹰前空悬的盾牌象征了这个新国家有能力由国会独立自主,统一。这是盾上方白条象征的含义。鹰喙引出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几个字。左右鹰爪分别握着橄榄枝和箭,但鹰头望向橄榄枝,象征着「我们渴望和平,但时刻准备为之战斗」。

象征十三个原始殖民地的数字13(如国旗上的13条纹),在纸币上反复出现:

鹰上方有13颗五角星

金字塔有13阶

ANNUIT COEPTIS共13个字母

E PLURIBUS UNUM也是13个字母

盾上有13道条纹

橄榄枝上共有13片叶子

13枚果子

13支箭

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这幅画高25厘米半,长525厘米。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清明上河图》着重描绘了北宋首都水陆运输和市面繁忙的景象。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虽然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画了大量各式各样的人物。而且,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坐落在市府广场东南隅的辽宁省博物馆,将于11月中旬隆重开馆。届时,曾在沈阳“生活”了6年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将回沈“省亲”。《清明上河图》问世近900年以来,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颠沛流离,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扑朔迷离的谜团。9月13日,记者探询了《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以及鲜为人知的经历———

千古绝唱《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他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北宋徽宗时期,张择端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来“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曾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它继承发展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更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今开封)清明时节郊区、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城内建筑和民生的繁华景象。

据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比《三国演义》的1191人、《红楼梦》的5人、《水浒传》的787人,都要多得多,堪称价值连城的国宝。颠沛流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流传后世后,以独具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受到后人的关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逊位之后的11年中,受到“清室优待条件”庇护,仍在北京紫禁城里称孤道寡,并且监守自盗,乘机大肆窃取宫中珍藏多年的稀世文物,为数之多,竟有千余件之巨。借口赏赐盗国宝

溥仪12岁时,在张勋策动下,重登太和殿宝座,但没多久便再度逊位,处于“小朝廷”风雨飘摇之中。此刻,溥仪着手下一步打算:留学国外。

他们留学国外的第一步是筹备经费。于是,他便把宫廷内最值钱的字画和古籍运出宫外,存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里。运出的字画、古籍皆为出类拔萃的珍品,大约有1000多件手卷字画,200多种挂轴、册页,200种左右的宋板书。其中,便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尽管有“清室优待条件”作后盾,但溥仪还是不敢公然盗窃宫中宝物。他便以赏赐弟弟为名,行盗窃文物之实。1922年前后,北京局势动荡,他的父亲便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溥仪买了一所楼房。从1922年起,他们就秘密地把宫内收藏的古版书籍、历朝名人字画等文物,以赏赐为名,分批盗运出宫。

溥仪正式“赏赐”弟弟们,从1922年、所谓“宣统十四年七月十三日”开始。溥仪利用两名弟弟每天上午“进宫”陪同溥仪读书的机会,将珍贵文物包裹在包袱里,由他的弟弟们每天下学时运出紫禁城。从开始“赏赐”起的两个多月中,有时是逐日“赏赐”,如1922年8月14日至26日,没有一天间断过。这些宫中文物积累到七八十口大木箱后,便运到天津英租界的楼房里存放。携带国宝投他国

直到1924年11月5日,当时的北京卫戍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率领20名短突然闯进紫禁城,撵走了溥仪,拆散了“小朝廷”,溥仪窃取宫中所有文物的因此中断。

1924年11月5日,溥仪回到父亲的“醇亲王府”;11月29日,溥仪逃往日本兵营,要求“避难”,公然搬到日本公使馆居住,在日本军国主义卵翼下恢复“小朝廷”。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警察护卫下,溥仪潜逃到天津,在日本租界地张彪私宅“张园”中安顿下来。可是,当时的经济来源远远满足不了他那浩繁的开支,于是,他便打起了变卖宫中国宝的主意。国宝流落伪皇宫

通过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的阴谋策划、天津日军的密切配合,将溥仪乔装成日本军人,于1931年农历十月初一,乘小汽船偷渡白河,经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潜到营口,至鞍山汤岗子小住,然后前往旅顺口,进入日本殖民地。1932年4月,溥仪进入长春伪皇宫,登上了伪满洲国皇帝宝座。

溥仪从天津出逃,必须经过国民军的驻扎地区,所以他只能轻装简从,大批的宫中国宝,仍然存放在天津。

1932年至1934年间,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中将参谋吉冈安直,将存放于天津静园的法书名画、宋元善本、珠宝玉翠等约70箱,运到长春伪皇宫内,将装有书画的木箱,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楼下东间,即“小白楼”;将装有古玩珠宝的金库,存放于“内廷”缉熙楼客厅。携逃国宝被俘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伪满洲国汉奸们闻风丧胆,各奔生路。当时,一直由日本关东军担任警卫的长春伪皇宫,改换成伪满军队警卫。傀儡皇帝溥仪见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他最为忧虑的,是不可能将存放在伪皇宫的所有国宝统统带走,而只能有选择地将晋、唐、宋、元的法书名画大批携逃。为了能够多带国宝,他把保护法书名画的楠木盒、花绫包袱皮等统统扔掉,将这些国宝硬塞进大木箱里。

1945年8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小田乙三宣布:伪满国都由长春迁到通化。同年8月13日,溥仪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8月17日,溥仪乘坐一架小型军用飞机企图逃往日本。当飞机经过沈阳时,溥仪被中国和苏联红军俘获。溥仪随身携逃的法书名画和一批珠宝玉翠,被中国缴获后,上缴东北人民银行代为保存。专家揭秘《清明上河图》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在沈阳成立并开馆,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开放的博物馆。东北博物馆的大部分展品,为东北人民银行拨交、中国从溥仪处缴获的名贵书画、珠宝翠玉饰品。独具慧眼鉴瑰宝

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是在溥仪携逃的众多法书名画中,独具慧眼发现了《清明上河图》。

历来,以张择端之名流传的《清明上河图》繁多,杨仁恺先生过目的就有10余件之多。1950年秋,从东北人民银行拨交来的一批《佚目》书画尚未整理,良莠杂存、玉石不分。当时,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临时库房里整理书画作品时发现,其中有3件同名为《清明上河图》的作品。杨仁恺先生当时以为,这些都是过去常见的“苏州画片”一类的东西,根本没想到会在此中出现奇迹。

然而,使杨仁恺先生大为出乎意料的是,数百年来始终埋没在传闻中的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会在这个偶然的时间、偶然的地点被意外发现!杨仁恺先生顿时“目之为明,惊喜若狂,得见庐山真面目,此种心情之激动,不可言状。”真本解开百年谜

杨仁恺先生当时的激动心情是有根据的:因为在此之前,专家学者们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是个什么面貌,一无所知。他们只能从经常接触到的许多苏州画片上,推断《清明上河图》与其大同小异,以为《清明上河图》原作大体是苏州画片的原始所本。《清明上河图》的本来面目,数百年来一直是个不解之谜。难怪杨仁恺先生看到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本后,“目之为明、惊喜若狂”。

至此,杨仁恺先生才真正了解到,苏州画片的作者根本没有见到《清明上河图》原作,只是参照历来文字记载构图铺陈而成的。比如,《清明上河图》东水门前的虹桥为木结构,而苏州画片则为石头建筑;人物衣着、民房、铺面的形制等,也都与苏州画片大相径庭,尤其是船只写实描绘技巧生动自然,已达到出神入化境地。张择端能将北宋京城开封的复杂纷繁景象绘入画图,要比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叙述得更为概括、更为形象,难怪《清明上河图》历代以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仇英临本辨真伪

3件《清明上河图》中既然已经发现了真迹,其余两件自然便是赝品。然而,另外一个奇迹又在杨仁恺先生面前出现了:两件中的一件作品,竟然是仇英的重彩工笔《清明上河图》,并具名款。该作品参照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构图形式,但描绘的是苏州社会生活现实内容。从此,揭开了“苏州画片”的奥秘:明代苏州坊间所绘制的《清明上河图》,原来都出自仇英此图。由于历来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均以仇英《清明上河图》临本为背景,于是,仇英临本也就成为衡量《清明上河图》真伪的一个条件。

1949年7月7日,东北博物馆(即现今的辽宁省博物馆)开馆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便始终珍藏在沈阳;1955年,被国家有关部门拨交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